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六卷 馬扎 第八章 文 / 黑鬍子

    第八章

    進步黨內閣,甚至總統黎元洪對這支「新軍」期望甚高,實業部部長張騫成功從英國方面借款250英鎊,暫時緩解了財政上的支度不足,新軍先期得到了100萬銀元。蔣方震也瞭解到蔡鍔目前的難處,新1師的中下層軍官皆出自保定軍官學校,士兵也都是清白之身的良民,營地、營房都經陸軍部特批,為了新1師的軍火蔡鍔特地拜訪了日本駐華領使,日本方面對這個樣板師也極其熱心。新1師若能訓練成功,那麼全國將推廣開來,到時候中國將全面編遣「日械師」,日本陸軍的那些淘汰武器就不愁沒有銷路了。日本方面提出派遣顧問幫助組建樣板師,蔡鍔也不想讓這日本人摻合的太多,提供武器,出一、二個教官也就成了,顧問團不用了,但在蔣方震這裡日本教官他看不上眼,他讓蔡鍔保證三個月之內把新1師給練出來。

    蔣方震的能力越強,有人就會為之越加不安。

    有的人擅於訓練部隊,卻不擅於作戰,有人擅於作戰,卻不擅於訓練部隊。

    蔣方震在國內屬於「未知」,他的作戰、培訓的才華從來沒有展現過,當他展現出訓練部隊的才華時,讓人不無擔心其作戰指揮能力。如果蔣方震只有才能而沒有名氣的話,或許他早就被袁世凱給解決了。

    「讓人吃驚的才能,還好他不通政治。」

    新1師若能練出來,對國家有益,到時北方又將多了一支雄壯、威武之師。陸軍部對新1師的特別關照,造成了北洋地方勢力派諸如曹錕、段祺瑞、馮國璋、王占元的不滿。

    「陸軍部的王八蛋給我們發餉。」

    在京、津、塘地區的退役北洋軍圍攻陸軍部,陸軍部的參謀們也都加入期間,要求政府發放拖欠數月的工資。接著海軍方面也開始發難。張騫總共才借了250萬英鎊,這麼多人伸手要錢根本不夠分。

    國會召開之時議員們吐口水、叉眼睛,使用棍棒,無日不吵罵,無日不打鬥,國會外每天都有醫護人員在外守候。

    政府內各部自行其事,進步黨人為了維護黨內團結,維持政府的正常運作是不遺餘力,但是情況卻越變越糟。新政府成立不到二個星期,總理被迫宣佈辭職,新總理一下就成為爭奪的焦點。此時進步黨內鬥的情況也是越演越烈。

    在南方國民黨內鬥最終爆發,孫中山對國民黨改組後,取消了中華革命黨,開始的時候大家還都聽孫中山的話,但是時間長了就不行了,有人開始指責孫中山搞獨裁,指責的人迅速被打成「右派」。

    「左派」很多人雖不滿孫中山取消北伐命令,但是他們不能指責孫中山,所以他們把目標全都指向了宋教仁。宋教仁不願加入中華革命黨,反對偉大的「清洗」運動,分裂革命力量,甚至大選失敗的原因都被歸結到了他的頭,宋教仁辭去了國民黨的職位,借口治病前往了日本。國民黨的短暫改組,就如同進步黨的短暫內閣一樣,孫中山徹底把國民黨給拋棄了,他要建立一個純粹的革命黨派,因此他重新恢復了中華革命黨這一稱號(其在國內根本就沒有設分部)。國民黨內部老是來回反覆,搞的人心大亂,使國民黨徹底變成了一盤散沙。

    手中已經掌握三個半省的楊洪森並不滿足於眼前的一切,遠在美國的畢遜正在幫助他聯絡對中國鐵路有興趣的財團。

    「其實現在的我的資金十分充裕,何必要肥水外流呢?」

    對中國鐵路有興趣的美國公司大有人在,可畢遜對中國鐵路已經到了四尺的地步。

    鐵路是西方各國都十分敏感的東西,鐵路決定著各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楊洪森的親美態度,簡直就像是一塊天大的陷阱,但是陷阱中的陷餅實在是太誘人了,讓商人們有一種不惜一切躍身而入的衝動。

    畢遜帶給美國人帶去了《三都澳港口船廠計劃》,這個被擱置很多看的計劃再次讓美國人的心飛快地跳動起來。

    1898年,清政府將三都澳正式開放,並成立福海關,吸引英、美、德、日等地公司在此設立洋行,使它成為當時福建省最繁榮的商港。1910年8月,清政府籌辦海軍事務大臣載洵考察美國,並與伯利恆鋼鐵公司秘密談定了總額為2500萬兩的海軍借款。1911年10月2l日,公司董事長席窪泊與清政府正式簽訂了借款合同。

    合同規定,美國提供的借款將用於在美國訂造海軍船艦和大炮,改良及新建兵工廠、海軍造船廠,而伯利恆公司得以承辦建造並經營這些工廠。合同還規定,中國海軍學生可進入美國海軍學校,並在美**艦上實習,美國海軍軍官可來華教練中國海軍。

    美國曾派員到三都澳考察,並向政府提交報告指出三都澳的戰略重要性,報告指出「誰控制這個港灣,就可以控制整個西太平洋;美國如取得三都澳,太平洋就會成為美國湖。」

    雖說這種語調過於誇大,但是卻更加突現其重要性,不過在三都澳美國有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日本人」。

    當《三都澳港口船廠計劃》由畢遜帶到美國展開實施時,日本大本營方面也已收到這個消息。

    目前袁世凱已經下野,可是即使他沒下野,也無法管到福建那邊的事。福建的都督雖是孫道仁,但是決定一切的是社會人民黨領袖、安徽都督楊洪森。

    《三都澳港口船廠計劃》已經開始進入實施階段,上海猶太財團早已經行動了起來,楊洪森生意上的夥伴畢遜已經在美國幫助楊洪森實施這個計劃。猶太人對這個消息封鎖的很嚴密,直到畢遜前往美國後消息才傳開。,

    日駐華公使山座圓次郎向美國公使芮恩施提出非正式警告,

    「我必須告訴你福建省對於日本戰略上的重要性,中國已答應不把這個省份割讓給其他國家,日本再度要求維護在那個地區的利益」。

    新任的美國公使芮恩施,還不知道發什麼事,對於楊洪森的《三都澳港口船廠計劃》,猶太財團在上海地行動,畢遜的美國之行等等他都不知情,看著眼前這位氣勢洶洶地山座圓次郎,芮恩施毫不退讓。

    「中國有權在其領土的任何地方建設防禦力量,美國公民也有充分自由在福建從事貿易,經營工業。」

    山座圓次郎臨走前放出話,「如果中國如借美款在福建沿海修建海軍基地,必定引起很不愉快的結果。」

    美國公使芮恩施馬上派人去瞭解相關情況。日本方面在這個時候也行動了起來,面對日本代表指責是中外交部的官員們神情窘迫。如果《三都澳港口船廠計劃》只是孫道仁的行為,內閣立刻就能解決,但是這中間牽涉到了楊洪森,黎元洪親自致電楊洪森詢問情況。

    「我準備在福建三都澳修建船廠,建立軍港,用以聯省艦船的安置,目前所需相關資金已基本到位,我已派員到美國尋找承建商,總統是否有意摻上一股。」

    黎元洪把楊洪森電報部分截取後交給日駐華公使山座圓次郎、美國公使芮恩施。

    電報顯示這中間沒有美國人借款的事,但山座圓次郎對此回答仍不滿意。

    「中國找美國找承包商,表明中國不大重視我們大日本的友誼。」

    這個時候不要說芮恩施不滿了,就連黎元洪也覺得太過了吧。這個工程由楊洪森牽頭,由楊洪森籌措資金,由他來找承包商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難不成政府還發個指導性意見。

    「我靠,這不是讓我得罪楊洪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