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五卷 聯盟杯 第四十章 便便摸臉上 文 / 黑鬍子

    第四十章便便摸臉上

    南方的政治動盪最終有了結果,楊洪森暫時獲勝,這讓袁世凱感覺不是那麼好,尤其是在目前戰局相峙不下,前線的催款電報一張張發來的時候。

    「我要求的並不過分,只是希望他出門栽個跟頭而己。」

    現在手中有「核彈」的楊洪森誰敢招惹他,上帝嗎?

    江西贛南的陶繼光,收到了楊洪森的電報,它的精神祇有一個進攻。

    拿到這份電報的時候陶繼光有一些不知該怎麼辦,楊洪森給他下達的是進攻命令,在現在的情況下進攻南昌。陶繼光,認為楊洪森可能還不瞭解江西的情況。

    目前北洋軍沒有能力南下掃蕩贛南,他們同樣沒有能力北上,他們現在最缺乏的就攻城用的炮火,而且在兵力上也並不佔優勢,所以他找來方振武商量這個事,然後兩個聯名致電楊洪森,希望將戰役延後,以便他們把準備工作做好。

    楊洪森沒有給他多餘準備的時間,進攻的時間定在1913年11月24日。贛西的游擊隊在配合行動。

    皖軍主力在將在贛北行動,目標是奪取重鎮湖口和九江,對李純部實施內部除名處理。

    安徽方面的調動引起了英國方面的注意,作為袁世凱的盟友,他們向北京方面發出了警告,指出楊洪森將可能在南京一線發動一次大的戰役,這場戰役的勝負可能會改變現下中國的時局,英國把寶還是押在北洋政府身上。

    馮國璋其實也察覺到了,因為每天都要用火箭問候一下的南軍,突然停止了,他們好像在準備什麼,是的,他有這種感覺。

    袁世凱很興奮,他終於盼到了決戰,是真正的決戰。

    安徽的內線情報也顯示,楊洪森對南京將有大動作,因為楊洪森向皖南運去了二個新編師,近2萬兵力,同時還有8輛裝甲車,400枚火箭,2萬炮彈,3萬枚手榴彈以及大量的糧食,如果說楊洪森沒有大行動,鬼才相信。

    「你是說我們佔領湖口,接著佔領九江?」在參謀陳述整個作戰計劃時,王之徽站了起來。這個計劃實在是太瘋狂了。

    皖軍介入江西戰事以來,對湖口的發動數次進攻過都以失敗告終,一方面皖軍沒有強大的攻堅能力,另一方面北洋軍有海軍支援外,且要塞駐有重兵。就算打下湖口,便進攻九江必須渡江,船的問題怎麼解決,步兵能過去,炮兵怎麼過去。

    「你忘了我們有新式的武器。」

    「可是那些火箭真能決定勝利嗎?我認為太冒險了……」

    「那是你還不瞭解我們的新式火箭恐怖的威力,南京不過是一次小小的實戰檢驗。」對於這種新式武器,楊洪森不想做過多的說明,這種武器不管放在什麼年代都是極其邪惡的。美國人為了加快戰爭進程,向日本投了兩枚核彈,而現在他所做的和美國一樣,不同點在於,美國把核彈扔到別人家,他把「核彈」扔在自己家。

    楊洪森想在江西、湖北打破僵局,座位上的人都清楚,不過這仗怎麼看都是一場豪賭。

    這的確是一場豪賭,賭的就是「化學彈」的殺傷力。

    現在沒有任何條約約束化學彈的使用,所以可以大膽的使用。

    聯席會議結束後,王之徽將楊洪森拉到了一邊,「你為什對火箭彈那麼有信心,我們不能拿革命,拿戰士的生命當兒戲。」

    「此戰必勝。」楊洪森信心十足的說道。

    李純督江西以來每一日都心力交瘁,為了應付江西境內日漸洶湧的「討袁」情勢,他不得不增兵、增械,接著再大肆收刮地皮應對不斷增幅軍費。他麾下部隊增至四師六旅,總計6.6萬餘人,但是他依然感到兵力吃緊,贛南的討袁軍、贛西的游擊隊、贛東的皖軍。為了「圍剿」贛西的6000餘人的游擊隊,李純曾一次投入了4.2萬兵力,其中還包括湘軍1師1旅,「圍剿」大軍跟著這支游擊隊在湘贛邊境來回轉圈圈,一戰未打,反而被拖的人困馬乏,最後被贛西遊擊隊屢屢偷襲得手,損失了3000餘人。總結贛西圍剿的失利,李純認為這是湘軍不聽指揮,且私通叛軍所致。他理由有二,一是快要抓到游擊隊的時候,他們都會突然消失。二是大軍撤退時游擊隊專對中央軍下手,卻從來未追擊過湘軍。譚延闓認為李純這是典型的「拉不出來屎怪毛坑」,他們湘軍怎麼啦,跟著中央軍轉戰兩省、行程上千里,吃的少,干的多,哪一次當炮灰,湘軍不是衝在最前面。為了安撫湘軍,袁世凱通令嘉獎,派人給參戰的湘軍帶去了5萬銀洋。

    贛東與安徽交界地區,中央軍與皖軍爭奪的焦點在湖口,雙方在此長期演練攻防,由於江西戰事,李純無法按原定計劃揮事進入安徽,反而還要提防安徽的援軍,在這帶李純主要取守勢,將湖口暴露出來,讓皖軍攻打,以此來消耗和牽制皖軍。

    贛南地區山巒起伏,林木繁茂。中央軍在這一地區的作戰,比贛西陷的還要深。由於「討袁軍」採用堅壁清野策略,中央軍沿途近過之村空無一人,更別說找嚮導。以至北洋將領常發出感慨:「到贛南作戰真是漆黑一團,如同身在異國一般。」

    部隊行軍走一步,看一步,深溝高壘,步步為營,將士叫苦連天,膽戰心驚,對神出鬼沒的「討袁軍」談虎色變。很多被強征的將士常會連人帶槍投奔「討袁」軍。在贛南小規模的戰鬥每天都有,「討袁軍」戰術就是「打一槍就走」,讓你追的機會都沒有。李純對贛南的策略主要已政治為主,輔以軍事。

    與北洋大多數的將領一樣,李純對於並不樂觀戰事極為苦惱。現在回頭再看陸戰部「速戰速決」的戰略構思真是荒誕無比。好像前任陸軍總長也未能在河南實現「速戰速決」這一構思。

    11月24日皖軍突破北洋軍湖口外圍防線,對要塞要發起了進攻,坐鎮南昌的李純略感一絲不祥,25日夜皖軍向湖口要塞共發射了160枚火箭,6000發炮彈。至次日11時方文遠才下達了湖口總攻命令。

    原來以為湖口將有一番苦戰的方文遠,卻在總攻下達一個小時後聽到了攻佔湖口要塞的勝利消息。

    26時,皖軍渡江佔領青山、在沙河北南軍進行了一次會戰,南軍方面一次性打出了近萬枚炮彈,硝煙中北洋軍將士痛苦的掙扎著。皖軍攻佔沙河後,順勢又奪取了九江。

    那些不瞭解情況的北洋軍將士認為皖軍在炮彈上加持了某種神秘的「巫術」,這種謠言加速了北洋守軍的崩潰速度。

    個別將領雖極力的收攏部隊,但士兵已無戰鬥之意識,無奈之下只好夾帶著細軟脫離部隊自尋生路。

    湖口、九江相繼失守,袁世凱得此消息大為驚恐,接著瑞昌、德安失守,皖軍正南、北對進,欲對南昌之李純主力實施合圍。袁世凱緊急致電李純死守南昌,否則軍法從事。

    「大軍南下,不日將克復九江、湖口,此番正是殲滅江西叛軍主力的絕佳的時機。」

    李純只感覺到自己大難將要臨頭。

    贛南陶繼光對北伐並不積極主動,只是礙於楊洪森強硬命令。28日,他連續接到了湖口、九江勝利的消息,這才召開軍事會議匆忙組織起北伐,現行拼湊了四個團約3800餘人作為先遣隊在劉正泰的指揮下進攻建昌。

    北洋軍在建昌駐有一個加強混成旅近7000人,不過部隊從上到下均毫無戰意,加之贛系官兵臨陣反水,建昌很快淪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