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滅頂之災
日本第四艦隊覆滅,成為這場局部衝突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戰鬥。
雖然在調整了護航戰術後,第四艦隊的活動範圍大大縮小,絕大部分時候都在岸基反潛巡邏機的掩護範圍之內,使得俄軍潛艇的偷襲難度大大提高,但是這一切,並沒改變第四艦隊的命運。
對俄軍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幹不掉第四艦隊,而是找不到第四艦隊。
要在茫茫大海上尋找一支艦隊,絕非易事。
冷戰期間,為了對抗美國海軍,前蘇聯發射了上百顆海洋衛星,還專門為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了十幾顆導航衛星。即便如此,在茫茫大洋上搜尋美軍艦隊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僅僅依靠潛艇,肯定很難碰上敵方艦隊。
一般情況下,在用潛艇伏擊敵方艦隊的時候,都會投入大量偵察兵力,包括海上巡邏機與戰略偵察機。只有在確定了敵方艦隊的行蹤之後,才能合理部署潛艇,讓潛艇埋伏在敵方艦隊的航線上。
可惜的是,俄軍沒有合適的戰略偵察手段。
當時,俄軍只知道第四艦隊在沖繩群島以東海域活動,卻不知道具體位置。
雖然按照俄軍公佈的一些消息,在整個戰爭期間,特別是在破交作戰後期,俄軍常規潛艇的主要任務就是搜尋日軍艦隊,為機動性更好的核潛艇提供支持。實戰中,日軍也發現了不少俄軍常規潛艇,並且多次於之交火。但是僅僅依靠十多艘常規潛艇,仍然不大可能在茫茫大海上找到日軍艦隊。拿「基洛」級來說,在沒有配備拖拽聲納的情況下,對水面艦艇的最大探測距離不可能超過一百五十公里。如果水面艦艇以巡航速度前進,發出的噪聲低於潛艇聲納的最低探測值,被潛艇發現的距離將縮短到數十公里以內。由此可見,就算俄軍把所有常規潛艇都放到日本艦隊經常出沒的海域,碰巧遇上日本艦隊的幾率也不大,肯定不是可靠的偵察手段。
除了探測距離之外,潛艇對水面艦船的識別能力也是一大問題。
雖然現代化的被動聲納能夠識別艦船發出的噪聲,並且對其進行甄別,但是在距離稍遠的情況下,潛艇就很難獲得必要的噪聲信息,也就無法對戰艦與船隻進行區別,自然無法確定發現的是不是日軍艦隊。
可以說,除非俄軍的運氣特別好,不然找到第四艦隊,肯定有其他力量介入。
在這個問題上,日本的觀點非常明確。
俄軍潛艇能夠一再偷襲日本艦隊,肯定得到了幫助。
發生在第四艦隊身上的事情,也許能夠說明問題。
交戰海域在沖繩群島東南大約五百五十公里處,當時第四艦隊正在趕往會合區域,準備與一支由五十四艘商船組成的船隊會合,然後前往長崎。根據日軍的作戰記錄,第四艦隊的航行速度並不快,只有十二節,艦隊裡的六艘多用途驅逐艦都處於反潛警戒狀態,兩艘防空驅逐艦也施放了拖拽聲納,旗艦則按照標準出動了三分之一的直升機。當時,艦隊附近至少還有六架反潛巡邏機,其中四架在距離旗艦大約二百五十公里的海域巡邏,兩架在西南與東南兩個重點方向上巡邏。
可以說,日軍嚴陣以待。
這也很好理解,因為就在此之前大約四個小時,日軍艦隊發現了一艘身份不明潛艇,初步判斷為「基洛」級。雖然那艘潛艇離艦隊差不多有一百公里,沒有對日軍構成威脅,但是考慮到第二艦隊遭到的滅頂之災,日軍仍然提高了警惕。
俄軍潛艇離開軍港已經有好幾天了,有足夠的時間趕過來。
為了保險期間,日軍還緊急調動了一架e-2c,為艦隊提供防空支援。雖然預警機在反潛方面沒有多少作用,但是可以及時發現俄軍潛艇發射的反艦導彈,為處於反潛搜索狀態的艦隊提供寶貴的預警時間。
可惜的是,這架e-2c飛得太慢了。
從沖繩島的空軍基地起飛,e-2c需要大概一個小時才能到達第四艦隊上空,而俄軍完成攻擊,最多只需要半個小時。
與第二艦隊遭受的打擊一樣,偷襲來得非常突然。
日軍防空驅逐艦發現逼近的反艦導彈時,第四艦隊只有不到一分鐘的戰鬥準備時間。雖然在第二艦隊覆滅後,第四艦隊的官兵就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即便在反潛搜索時,也讓防空雷達處於開啟狀態,用來照射目標的火控雷達更是隨時處於待命狀態,不需要預熱,啟動後就能投入使用,而垂直發射系統根本不需要準備時間,但是在僅有的一分鐘裡,日軍戰艦再怎麼努力,也發射不了多少防空導彈。
首先來襲的,正是由兩艘「奧斯卡」級發射的四十多枚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
雖然兩艘防空驅逐艦的反導攔截能力非常強大,只需要兩次交火,就能擊落來襲的四十多枚反艦導彈,但是反應時間太短了,兩艘防空驅逐艦最多只能進行一次交火,不得不把反導重任分一些給那些配備了防空導彈的通用驅逐艦。
八艘驅逐艦,對付四十多枚導彈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問題是,在這批導彈後面,還有大約六十枚超音速反艦導彈!
俄軍潛艇的突擊戰術與對付第二艦隊時如出一轍,首先用「奧斯卡」級發射的重型反艦導彈撐破日軍艦隊的防空網,然後用其他攻擊核潛艇、甚至是常規潛艇發射的反艦導彈進行飽和攻擊。
雖然在配合上,俄軍潛艇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第一批四十多枚反艦導彈的到達時間就相差了大約三十秒,為兩艘防空驅逐艦留出了反應時間,而第二批反艦導彈是從四個方向上射來的,最先到達的一批與最後到達的一批的間隔時間在三分鐘以上,使得日軍戰艦有足夠的時間組織第三次、甚至是第四次反導攔截,但是依靠龐大的數量,以及兩到三倍音速的突防速度,俄軍反艦導彈的威脅絕對不可小覷。
事實上,這兩輪導彈攻擊,足以讓第四艦隊喪失戰鬥力。
按照日軍的作戰記錄,在這兩輪導彈攻擊中,包括兩艘防空驅逐艦在內的五艘戰艦被導彈擊中,其中兩艘迅速翻覆,剩下的三艘也喪失了戰鬥力。
與打擊第二艦隊不一樣的是,俄軍組織了第三次導彈攻擊。
在第二批反艦導彈後面,大約間隔了五分鐘,第三批反艦導彈進入攻擊區域。這次俄軍使用的是鼎鼎大名的「俱樂部」型反艦導彈。
與俄軍潛艇常用的超音速反艦導彈不同,「俱樂部」型反艦導彈在巡航階段,飛行速度只有零點九五馬赫,沒有超過音速。在接近目標後,即大概距離目標四十公里,導彈上的主動雷達或者紅外成相引導頭開始工作之後,彈頭與彈體分離,彈頭由一具小型火箭發動機加速到二點五馬赫,進行最後衝刺。
這種設計,使這種導彈能以較小的彈重,獲得與超音速反艦導彈相當的突防能力。
事實上,因為巡航階段的飛行高度不到二十米,任何一種戰艦的防空系統都很難在四十公里之外擊落「俱樂部」反艦導彈,甚至難以發現。
第三輪導彈攻擊,徹底葬送掉了第四艦隊。
剩下的四艘驅逐艦中,旗艦至少挨了八枚反艦導彈,三艘通用驅逐艦也各挨了三到五枚導彈。
戰鬥到這個時候還沒有結束。
幹掉第四艦隊之後,俄軍潛艇把槍口對準了南面大約四十公里外的船隊。
在接下來的十五分鐘之內,至少有八艘俄軍潛艇向船隊裡的五十四艘商船發射了一百多條重型魚雷。
因為商船的航速並不高,又沒有可靠的反魚雷對抗手段,所以俄軍潛艇發射的魚雷全部採用尾流自導方式,而且大部分魚雷具有智能識別能力,即發現追蹤的目標遭到攻擊後,主動尋找下一個目標,而不是重複攻擊一個目標。
數十艘商船在海面上爆炸沉沒時,日軍的預警機才姍姍趕到。
此時,在艦隊外圍活動的反潛巡邏機已經投入戰鬥。按照日軍的作戰記錄,反潛巡邏機至少發現了三艘俄軍潛艇,並且立即發起了攻擊。當時,反潛巡邏機發現的不是潛艇,而是潛艇發射的反艦導彈。
雖然反潛巡邏機無法攔截反艦導彈,但是能夠據此找到藏在海面下的俄軍潛艇。
第四艦隊覆滅前,日軍的反潛巡邏機就進行了反擊。
雖然俄羅斯從未承認,在這場衝突中損失過攻擊核潛艇,但是按照日軍的說法,在整個衝突中,至少擊沉了三艘俄軍的攻擊核潛艇,其中來個戰果來自這場戰鬥。
問題是,即便日軍擊沉了所有俄軍潛艇,也無法挽回敗局。
隨著第四艦隊覆滅,日本基本上喪失了繼續戰鬥下去的資本。與之相比,就算損失了兩艘攻擊核潛艇,俄軍剩下的潛艇,仍然能夠***日本,甚至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對僅存的第三艦隊發動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只是,這場戰鬥遠遠沒有表現得那麼簡單。
第四艦隊的倖存官兵還沒有被全部打撈起來的時候,日本當局就發表了一份措詞強硬的申明,把矛頭對準了另外一個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