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旗卷天下

第六卷 黃巾之亂 第二百三十五章 群雄並起 文 / 獨孤天狼

    第二百三十五章群雄並起

    鎮西將軍皇甫劍的宣言傳到鄴城之後,大漢朝眾臣震盪,惶恐不安。

    鄴城的大漢宮,現在漢靈帝的起居之所,由以前的魏郡郡治改建,雖然有些殘破,但也是傳承久遠,散發著一股蒼涼古老氣息。

    自從逃離洛陽之後,漢靈帝的風寒就一直未癒,時好時壞,雖有大漢朝最好的太醫日夜照料,也是不能完全更治。因此漢靈帝十有八、九的時間都是在這大漢宮中渡過。

    陽春三月,戶外已是鮮花怒放,正是踏春尋柳的好時節。大漢宮裡卻還燒著火爐,淡淡地焦臭味和濃濃的藥味攪和在一起,四處飄蕩。

    漢靈帝臉色蒼白,虛弱地靠在胡椅上,身上還披著一件白色狐裘。在他對面坐著當朝最有權勢的幾個人,大將軍何進、太尉楊賜、正宗劉焉、司徒袁隗、中常侍張讓。

    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宮殿還是顯得異常空曠。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卻是一點聲響也沒有發出來,只有那精緻銅爐裡炭火不時發出「卡卡」聲。

    沉默,這麼多人都像是空氣,都像是影子,坐在陰禁的大漢宮裡。

    「咳、咳、咳……」漢靈帝的一陣咳嗽聲,打破了宮中死寂。

    「你們不是找朕有要事稟報嗎?怎麼一個個又成啞巴了?」漢靈帝扭動了一下有些僵直的身體,看了一眼面前重臣,大漢朝的中流砥柱,淡淡說道。

    「陛下……」何進開口了,可他才說了半截,就又打住了。

    「說!」漢靈帝有點不耐煩地說道。

    「鎮西將軍已經宣佈,所有鎮西軍控制區不再聽從朝廷詔令,實行自治。」

    何進吞吞吐吐了半天,才擠出這麼幾句話。

    「朕知道了!」

    漢靈帝淡寞從容,一點反應都沒有,就像聽了一件與自己一丁點關係都沒有的事。

    「陛下……」

    何進見漢靈帝無動於衷,準備好的說辭也忘記得乾乾淨淨,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你們還有什麼不敢說,還有什麼不敢做的?鎮西軍自立,你們的目的也達到了,還在朕這裡吱吱唔唔地做什麼!」漢靈帝蒼白的臉上泛起一道潮紅,嫌惡地說道。

    「陛下,皇甫劍狼子野心,妄圖分裂我大漢江山,千萬不可讓他得呈啊!高祖留下的基業,不能毀在我們手中,不然我們死後,如何有面目去見列祖列宗啊!」

    宗正劉焉見漢靈帝一付無所謂的樣子,忍不住了,聲淚俱下地說了起來。

    「如果不是你們一次又一次的逼迫,皇甫愛卿能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嗎?還不是你們,是你們造成了如今這樣的後果,現在卻又來找朕,找朕幹嗎?有本事,你們派兵將鎮西軍滅了,軍隊不是全掌握在你們手裡嗎?」漢靈帝冷冷一笑,不無譏諷地說道。

    剛剛還是滿腔熱忱,激揚呈詞的劉焉真的焉了。剛剛還欲言又止的何進,向後退了一步,唯恐皇上看向他。其他人也是三緘其中,大漢宮中更是一片死默!

    開玩笑,叫他們去滅鎮西軍,他們可是有自知自明,那跟找死差不多!一百萬黃巾軍數月之內就被鎮西軍打得灰飛煙滅,大漢現在的這些軍隊,還不夠給鎮西軍開胃。

    「怎麼都不說話了?難道要朕御駕親征嗎?」

    漢靈帝橫掃了何進、劉焉一眼,譏諷道。

    「陛下萬萬不可,鎮西軍現在太過強盛,老臣認為現在實不可與鎮西軍開戰。況且鎮西軍也只是說不聽調,不納貢而已,並沒有真正地脫離大漢,還算是大漢領地嗎。只要陛下好言勸慰,鎮西軍回頭還是有可能的。」太尉楊賜可是見識過鎮西軍鐵騎的厲害,他也從大局出發,不想大漢天下再一次遭受血雨腥風。

    「雖然現在不能對付鎮西軍,但防範還是有必要的。老臣建議,在鎮西軍控制區周圍調派重臣、名將,鎮守一方,防止鎮西軍再有圖謀!」

    繼楊賜之後,司徒袁隗也發言了。

    「臣等附議!」似是商量好了一般,本來不敢出聲的大將軍何進、宗正劉焉齊聲說道。

    在座五人,已有三人投了贊成票,剩下太尉楊賜、中常侍張讓雖覺有些不妥,但他們就是想不同意也不行。他們都只有一個空架子,楊賜雖然位居太尉之職,卻沒有兵權。張讓只能在漢靈帝身邊陽奉陰違,真的說到權力,也就皇宮之中的那幾千侍衛。

    漢靈帝現在算是知道這些老狐狸找他的目的了,雖然心有不甘,但他現在也就是一個舉得高高的牌子,下面都被人掏空了。

    平時發發牢騷,收點小錢還行,真的在大事上,他是一點主也作不了。以前還總想著鎮西將軍皇甫劍會成為他重掌大權的助力,可現在皇甫劍都離開了,他也差不多絕望了。所以他現在什麼都看得開了,也無所謂了!

    「說吧!你們又想幹什麼?」漢靈帝小眼一瞇,冷聲問道。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這個時候,大將軍何進從懷裡掏出一個早已準備好了的奏折,站了起來,沖漢靈帝微微一躬,開口說道。

    「說吧!」漢靈帝平靜之中帶著冷寞,像是看戲一樣,看著何進。

    「臣奏請陛下封劉表為荊州牧,坐鎮荊州,擋住鎮西軍南下之路。」

    「宗正劉焉為益州牧,坐鎮益州,以防鎮西軍圖謀益州之地。」

    「中郎將董卓為并州牧,率重兵坐鎮并州,阻止鎮西軍北上。」

    「騎都尉曹操率兵駐守兗州,騎都尉袁術率兵駐守豫州,騎都尉袁紹率兵駐守冀州。」何進看著奏折,一字一句地念了起來,心裡還有壓抑不住的興奮。

    「完了?還有嗎?」漢靈帝見何進閉口了,以怪異的聲調問了一句。

    「沒了!」何進口不擇言地答道。

    「鄴城分給誰啦?」漢靈帝問道。

    「臣親率三萬北軍,皇甫嵩、朱俊的八萬大軍,固守鄴城。」

    大將軍何進胸脯一挺,趾高氣揚昂地說道。

    事實上何進已趁機拿下了皇甫嵩、朱俊的兵權,收歸已有。現在鄴城的十一萬大軍全都聽何進的使呼了,可以說是兵雄將廣,也難怪他底氣十足。

    「都分配完了,你們可以回去了,朕也要休息了!」

    漢靈帝痛苦地閉上眼睛,無奈地靠在胡椅上,心痛如絞。

    「臣等告辭!」

    何進、袁隗、劉焉滿懷歡喜的出了宮門。楊賜滿懷心思,也跟在他們身後,走了出去。

    何進、袁隗、劉焉當然高興了,他們趁皇甫劍宣言之機,得到了巨大的好處。每個人員調動的背後,都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權力的重新交結。

    劉表、劉焉兩位大漢宗室,獲得兩州之位,他們能不高興嗎?

    袁術、袁紹兩個袁家子弟分居兩州,袁隗是最大收益者,他也心滿意足了。

    何進不僅掌握了鄴城的十一萬大軍,又將投到他門下的董卓調到并州。他不僅將朝廷牢牢地控制在手,外面還有一支強大的外援,他有何懼!

    只要漢靈帝一死,大皇子辯登基稱帝已成事實。

    大漢朝的三位權臣,名義上是要對付鎮西軍,實際上是對大漢天下,再來一次重新分封。

    長安城冰雪早已化融,春光明媚,皇甫劍身上的傷在張寧的悉心照料下,也早已全愈。此時,他正帶著解憂、貂蟬、張寧三女,十八龍騎和一幫護衛,尋春踏青。

    「嗒、嗒、嗒……「一陣奔馬聲傳來,一騎快馬來到皇甫劍面前。

    「啟稟主公,長史大人請主公回府。」來人到了皇甫劍近前,單膝跪地,稟報道。

    「你去告訴長史大人,就說本將馬上回來。」

    皇甫劍微一思索,心知又發生了重大的事。

    「回府!」皇甫劍一聲令下,眾人上馬,快馬加鞭地朝將軍府駛去。

    皇甫劍剛到府門口,長史張昭就迎了上來。

    「主公,你可回來了!屬下剛剛收到三羽傳信。」張昭見到皇甫劍,急忙說道。

    三羽傳書是鎮西軍最高等級的信件,不是大事,絕不會使用。

    「到我書房中再說。」皇甫劍說道。

    幾個快步來到書房,皇甫劍打開紅漆涂封的金屬圓筒,從裡面抽出一張專用薄紙,仔細地看了起來,臉色變幻不定。

    「子布啊,你看看!」皇甫劍看完之後,將信遞給張昭。

    「大漢朝廷動作還挺快的,不知主公打算如何應對?」

    張昭看完信,眉頭微皺,問道。

    「以不變應萬變!只要他們不主動挑釁我們,我們就不預理會,誰做州牧對我們來說也無所謂。但如果他們敢動手,我就搶他們的地盤,滅他們的人!」

    皇甫劍冷冷一笑,卻有一股豪氣干雲的味道。

    皇甫劍手中的三羽急報,寫的正是大漢朝廷各州牧,軍隊的調動。何進、袁隗、劉焉三大巨頭前面商定的事,事隔一天,就傳到了皇甫劍手中。

    「傳令黃忠、韓遂即刻率金雕營回返關中,駐守臨晉關。」

    「傳令軍師即刻率龍、虎、豹三騎返回長安。」

    皇甫劍想了片刻,沉聲命令道。

    現在皇甫劍並不怕劉表、劉焉、曹操、袁術之流,他們還沒有對鎮西軍夠成威脅的能力。但董卓就不一樣了,有了呂布的董卓確實是個強勁的對手,雖然董卓主動攻打鎮西軍的機會不大,但有備無患,所以皇甫劍將黃忠的金雕營調到了臨晉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