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宰輔之唐相

第二卷 永徽,永徽 第126章 激烈,群情洶洶 文 / 宛裕子

    第126章激烈,群情洶洶

    長孫無忌一臉陰沉地走在路上,腦中在不停地想著早朝的事情。無疑,鄂國公尉遲恭這一出「太極殿拳打韓相公」是一個鬧劇,但是卻也是一個風向,一個讓他擔憂不已的風向。朝會已經結束,但是圍繞著朝會而延續下去的較量,卻絕對沒有結束。

    「太尉!太尉!」後面傳來一道聲音,將他驚醒了過來。

    「啊,是善登啊。」長孫無忌回身一看,原來是褚遂良。他等褚遂良靠近後,便問到。「伯玉的傷勢怎麼樣?沒有大礙吧?」

    「我剛才去看了一下,怕是要養一段時間了。鄂國公的拳頭,您又不是不知道,當年江夏王可是差點兒被他打瞎了眼睛。」褚遂良說到這裡,苦笑了一聲。韓瑗被尉遲恭一拳打倒在地,之後就沒有起來,直接被送到了御醫那裡,而褚遂良就是從御醫那裡過來的。「御醫說,至少要休息半個月。我剛才問了伯玉,他還是有些暈,頭腦不是很清楚。」

    「唉,還是要他好好休養一番吧。」長孫無忌歎了一口氣。

    「是啊,他不休息也不行啊。」褚遂良點點頭,說到。「太尉,你說……」

    長孫無忌抬頭看了看周圍,許多官員都在或明或暗注視著他們兩個,便低頭對褚遂良說到:「善登,這裡人多嘴雜,還是等晚上再說吧。」

    褚遂良也抬眼看了看周圍,也就同意了:「也好。」隨即,二人便散去,各自奔向自己的辦公之地。

    而此時,鄂國公尉遲恭已經在**的帶領下到了兩儀殿中。

    「臣尉遲恭拜見陛下!」此時李治早已經坐在了兩儀殿中,尉遲恭進門後便立即下拜。

    「老國公就不要多禮了,快快請坐吧。」李治笑著道。

    「謝陛下!」起來之後,尉遲恭就做到了一旁早已經準備好的座位上。

    「老國公,朕和你有九年多沒有見過了吧?」李治感歎了一聲。

    「陛下記得真準!」尉遲恭呵呵一笑,說到。「臣自貞觀十七年辭官歸鄉之後,到了如今剛好九年。陛下也從當年的晉王成了現在的一國之主了!」

    「看來老國公身體依舊健壯,宛若當年啊。」李治和尉遲恭開始拉起了話。而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闖了進來,打斷了李治的話:「陛下!」

    「慌慌張張,成何體統!你又不是不知道朕在和鄂國公敘話。」李治臉一沉,喝到。「**,你自己下去領十個板子。」

    「是!」**沮喪地說到。

    「慢著,陛下!」這時,尉遲恭道。「想必是有什麼重要事情需要陛下親自處理了,不然張總管也不會如此失態。陛下,老臣先行告退!若是陛下想召見老臣,只需要陛下一個口諭就可以可以了。」

    **感激的朝尉遲恭看了一眼。向李治行禮之後,尉遲恭便退出了兩儀殿。待他離開之後,李治便看向**,沉著臉問到:「說吧,到底什麼事情?」

    「陛下,外面來了許多宗室。」**說到。「都在承天門外,求見陛下!」

    「宗室?」李治眼中閃出一絲疑惑,隨即問到。「都有誰?」

    「有徐王、韓王、鄭王、霍王、虢王、道王、魯王、江王,還有江夏王、隴西王……」**說到。「一共有三十位。」

    徐王元禮,乃是高祖李淵第十子;韓王元嘉,高祖李淵第十一子,母宇文昭儀;鄭王元懿,高祖李淵第十三子;霍王元軌,高祖李淵第十四子;虢王鳳,高祖李淵第十五子;道王元慶,高祖李淵第十六子;魯王靈夔,高祖李淵第十九子,韓王同母弟;江王元祥,高祖李淵第二十子;江夏王就是李道宗;隴西王博乂,高祖李淵兄子。也就是說,這些都是李治的長輩。而後面還有一堆國公郡公,不是李治的長輩,就是李治的同輩兄弟。

    好嘛,來了一堆王叔,還有幾位宗室兄弟,在京的宗室幾乎全部都來了。這麼大的動靜,肯定有大事,不然也不會這麼大的動靜。李治想到這裡,立即到:「快請諸位王叔和幾位皇兄們進來。」

    「是!」**應了一聲,隨即便急匆匆而去。

    三十位宗室齊聚承天門外,自然是動靜極大。所以,在他們聚集在承天門外不久,整個皇城中的所有官員也好,小吏也罷,都知道了這件事情,雖然不敢圍觀,但是私下裡都是議論紛紛,暗自猜測這三十餘位宗室王爺國公郡公們到底想到幹什麼。

    「唉,你說這些天家血脈都聚集到了承天門外,求見陛下,到底想要幹什麼?」尚書左僕射褚遂良的辦公之地,有一個文吏趁著整理文書的嘶吼,和緊挨著自己的同伴竊竊私語。

    「這我哪裡知道?也許是有什麼大事吧?」同伴搖搖頭,低頭繼續整理文書。

    「你們說,會不會和謀反案有關?」這時,不遠處一個小吏伸過頭來,猜測到。「要知道,這次謀反案可是牽出了荊王、吳王還有越王啊。」

    「估計是,說不定這些天家血脈是為三位王爺求情呢,要知道都是宗室,唇亡齒寒啊。」第一個文吏同意了小吏的猜測,感歎到。

    「好了,別瞎猜了,還是幹活吧。」第二個文吏打斷了他們二人的對話,抬頭看了看周圍沒有人注意到自己三個,舒了一口氣,又低頭說道。「這些啊,不是我們能夠說的。」

    「是啊,是啊,還是老老實實做自己的事情吧。」湊過來的小吏說到,隨即便離開。

    他們三個人之間的議論,只是宮城之中,各個衙門之中的一個縮影而已。而且,他們三個人之間的對話並不是如同第二個文吏所覺得的沒人聽到,而是恰恰被人聽到了,而且是被褚遂良聽到了,不過褚遂良並沒有聲張罷了。

    坐在自己座位上想了一會兒,褚遂良就再也坐不住了。他知道,剛才自己聽到的那三個小吏的對話,在這皇城的各個衙門中,絕對不是僅此一例。其實他也在猜測這三十餘位宗室齊聚承天門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甚至他擔心他們的目的真的像那個小吏猜測的那樣,是為荊王、吳王和越王求情,若真是如此,那長孫無忌和他承受的壓力可就大多了,雖然說也不至於頂不住,但是在輿論上終究有些不好不是。想到這裡,他再也坐不住了,匆匆出了自己的地方,直奔長孫無忌的辦公地點而去,他要找長孫無忌好好商量一番。

    當褚遂良走到承天門大街的時候,承天門外早已經空無一人,很顯然這些宗室們已經被皇帝陛下迎了進去,再看看太極宮的方向,他心中的憂慮更甚了,便催促馬伕加快速度。

    此時,諸位宗室們確實已經被迎進了皇宮,而且已經進了兩儀殿,坐在了李治面前。

    「諸位王叔,各位兄長,你們今日見朕,可是有什麼事情?」李治問到。

    幾位坐在最前面的親王相互看了看,最後徐王元禮、韓王元嘉、江夏王道宗站了出來,跪在地上道:「求陛下為我們做主!」

    「是啊,求陛下為我們做主!」其餘的宗室也齊聲附和到。

    「幾位王叔快快請起!有什麼事情儘管說就是了,朕盡力而為。」李治急忙說到。

    「陛下,我們是為謀反案而來。」最後,李道宗開口說直接出了自己這一群人來的目的。

    李治暗道一聲「果然」,他其實也猜測和謀反案有關,隨即他便問到:「諸位叔父兄長的意思是……」

    「陛下,我們的意思是希望此案宗室能參與到進去,要公正審理。」李道宗說出了宗室們的想法。「這謀反案一出,我們整日都是擔心不已。先是荊王,接著是吳王,隨後又是越王,也許哪一天就又是我們其中的哪一個了。」

    「是啊,是啊。」其餘宗室都相互看看,符合起來。

    「陛下!這時我們宗室的簽名上書,希望陛下可以下旨,公開審理此案,讓宗室可以派人監督,不能只有太尉一人監督。倒不是我們認為太尉不公……」李道宗說話間便從袖中拿出了一份奏本,**走到李道宗旁邊接了過去,隨即轉呈給李治。

    「是啊,陛下!」一群宗室全部跪在地上,齊聲道。「請陛下恩准!」

    就在一群宗室聯名上書的時候,褚遂良則是已經到了長孫無忌的辦公之地。

    「善登,你怎麼來了?」看到褚遂良到了自己這裡,沒料到的長孫無忌很詫異地問到。

    「太尉,宗室三十餘名宗室聯名求見陛下,您可知道?」褚遂良也顧不上向長孫無忌行禮,便急忙說到。

    「有這事兒?」長孫無忌有些疑惑的問到,很顯然他還不知道這件事情。

    褚遂良見長孫無忌神情不似作偽,便急忙將事情大致說了一遍,末了,他又憂心忡忡道:「我估計他們是為了謀反案而去,若是如此可就壞事兒了。」

    長孫無忌臉上也凝重地點點頭。

    「相公,尚書省外面圍了許多士子,喊著要求釋放被誣陷了的房駙馬和蕭駙馬。「這時,一個小吏慌慌張張拋了進來,喘著粗氣喊到。

    褚遂良和長孫無忌頓時臉黑了下來,相互看了一看,都明白這絕對有人在幕後操縱。事情,失控了。

    其實,這些都是蕭睿的主意,要的就是如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