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宰輔之唐相

第二卷 永徽,永徽 第117章 擔憂,駙馬說情 文 / 宛裕子

    第117章擔憂,駙馬說情

    夜已經深了,長安城早已經進入了夢中。

    不過,永興坊的蕭府中,蕭睿書房的燈卻還在一直亮著。書房內,蕭睿站在窗前,望著外面無盡的黑夜憂心忡忡。

    拉開永徽年間動亂大幕的「高陽公主房遺愛」謀反案,即將拉開。想到自己的朋友,他便憂心忡忡,而房玄齡臨終時的遺言,更是讓他心情沉重不已。他完全想放手不去管理此事,置身事外,但是房玄齡的囑托卻讓他無法撒手不管,他必須伸出手,去拯救房家。不僅為了一個承諾,也為了一個感激,更是為了讓自己心安。

    他努力地回憶著歷史上整個案件的全過程,但是因為時間久遠,再加上他在看有關此案的一些記載的時候只是大致瀏覽了一下,所以他也只是記住了其中的一些片段和最後的結果,實際上哪怕是最後的結果,他也沒有記得太全。他只記得一開始高陽公主在李治面前狀告房遺直對其無禮;之後還有房遺愛堅持不住殘酷的刑罰,一口咬定自己和吳王密謀造反;在就是李治太極殿上灑淚求情,卻被群臣想逼,不得不下旨處死自己的妹妹妹夫和自己的皇兄,又流放了一大批人。也是在這件事情上,和顧命大臣衷心合作了四年的李治開始和貞觀老臣之間產生裂痕,之後開始和這些老臣們開始對抗,而武則天立後之事則是他們之間的最終對決。之後,「永徽之治」也宣告結束。至於其它的,蕭睿是再也想不起哪怕是半點兒。

    至於這一案的轉折,就是在房遺愛身上,對,就是房遺愛,只要他不亂說話,那這兄弟之間的紛爭之案是基本上不會變成謀反案的。

    想到這裡,蕭睿心中一亮,看來穩住房遺愛不讓他開口時關鍵點啊。至於怎麼穩住他,蕭睿心中也有了對策。在歷史上房遺愛之所以要咬出吳王李恪,是因為他想要活命,而咬出吳王卻是恰恰讓他看到了生的希望,所以他毫不猶豫咬出了吳王。所以,他只要穩住了房遺愛,告訴他自己會全力營救他,那他應該就不會亂說話了。

    想到這裡,蕭睿心中的鬱悶便消散了許多。不過,他顯然忘了一件事情,就是別人是不會以他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在營救的過程中,遇到了他之前沒有想到的困難,最後將自己也陷了進去。

    不過第二日打聽消息的時候,卻並沒有太過讓人擔憂的事情發生,只是此案被刑部接管,而且此案不被公開審理。

    聽到這個消息,蕭睿心中卻是一陣擔憂。不公開審理,這原因很好理解,畢竟涉及到梁國公府的家事,再加上裡面牽扯到了皇家,要是這兄弟之爭傳到民間,可是不大好聽。若是真的只是這個原因,蕭睿倒也沒什麼擔心的,他擔心的是長孫無忌和他的盟友們打著前面的旗號行其它事情,若是真是那樣的話,絕對要遭。

    想到這裡,他便思索著如何應對,想來想去,讓李治下旨不得嚴刑逼供是目前最好的方式。只是想要李治下旨,就要進宮去見他,但是自己哪怕是李治的心腹,沒有正當理由也不是想見就見的。

    怎麼入宮呢?蕭睿想到了自己的妻子,以妻子的名義入宮,只是前幾日剛剛陪著自己的妻子入宮一趟,如今現在再入宮的話,也說不過去。想到這裡,蕭睿心中有些煩悶,自己想入宮一趟也有些問難,真是……

    不過,片刻之後,他便高興起來了。他正在書房中煩悶的時候,管家突然來報,說是陛下身邊的張總管帶著聖旨而來,已經在大廳之中,要郎君接旨。

    蕭睿聽到這話,心裡明白這是自己的職位定了,想到這裡,心中鬱悶稍減,急忙隨著管家趕往大廳。到了大廳時,**正坐在那裡喝茶,蕭睿看到他,便哈哈笑了起來:「張總管,今日怎麼有空到我這府中啊?」

    「駙馬說笑了,今日奴婢前來,是封陛下之命,說起來奴婢現在這裡恭賀駙馬了!」**先和蕭睿笑著聊了兩句,之後神情一肅,舉起聖旨,喝到。「蕭睿接旨!」

    「臣,蕭睿接旨!」蕭睿立即下拜。

    聖旨的內容果然不出蕭睿所料,是定了自己的官職。蕭睿流放前世太子洗馬,從五品上,這次的官職依舊手從五品上,不過卻是從太子洗馬改為了尚輦奉御,而且這次加了從五品上的散職朝請大夫。當**念完了聖旨之後,便向蕭睿再次恭喜了一遍:「恭喜駙馬!」

    「同喜,同喜!」蕭睿呵呵一笑,隨即便塞了一些錢到**手中,**喜笑顏開。隨即,**又道:「駙馬,陛下口諭,要您隨奴婢入宮一趟。」

    「遵旨!」蕭睿心中大喜,隨即又對**道。「張總管,請稍等片刻,容我換完衣服,就隨總管入宮。」

    「駙馬儘管去就是了!奴婢不著急。」**笑道。

    換完了衣服之後,告訴了家人一聲後,蕭睿就跟著**入了宮。到了兩儀殿時,李治正在處理政務,見蕭睿來了,便放下了手中的政務,對他笑道:「敏德來了。」

    「見過陛下!」蕭睿朝著李治行了一禮,隨即又問到。「不知陛下召臣來有何事?」

    「朕已經下旨讓刑部主審,舅父監督,你以為如何?」李治問到。

    「太尉行事公正,想必一定能夠秉公辦理。」蕭睿口不對心地回答到。其實,他也知道,如今處理這件事情,沒有誰比長孫無忌更為合適的了。第一是因為長孫無忌是開國元勳,如今更是貴為太尉,無論是威望也好,爵位、官位也好,還是輩分上也好,都足以使雙方贊同;第二就是長孫無忌對大唐的律法非常熟悉,貞觀十一年時與房玄齡一同修《貞觀律》,永徽二年時又主持編纂了《律疏》(就是如今我們所說的《唐律疏義》),也主持修訂了《永徽律》;第三就是,長孫無忌行事公正。至於歷史上所說的長孫無忌貪權,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只是在處理「高陽公主房遺愛」謀反案時,雖然也是為李治考慮,害怕自己死後李治壓不住一些功臣和一群皇子,不過說起來還是有失偏頗。所以,蕭睿在回答了李治的問話時,便接著又說到:「只是……」

    「只是什麼?」李治聽出了蕭睿心中的猶豫,便說到。「你大膽的說出來。」

    「臣是擔心刑部有些人會不會曲解陛下的意思,刑訊逼供……」蕭睿最終還是將自己的想法完全盤托出來。「陛下,三木之下,安有完人啊。不要說是普通人經不住刑罰,哪怕是一個鐵人進去,也熬不過啊。」

    「你說的也對,那朕就下一道旨意,讓他們不要隨便動用刑罰。」李治想了想,說到。

    「陛下英明!」蕭睿隨即說到。其實要是按他的心裡所想,就不要動用刑罰,畢竟只是兄弟之間的紛爭,又不是什麼大案。不過,他知道李治已經做到了自己的最大極限了。自己要是再說什麼的話,也就明顯越界了,而且會惹來李治的不喜,所以他也就識趣的不再說話。

    李治的手詔到刑部的時候,剛好正在審理著這件案子。

    李治的旨意一下,下面也唯有聽從的份兒。不過,長孫無忌心裡面卻是疑慮重重,暗想著陛下怎麼突然間下了這麼一道詔命,應該是有人在陛下面前慫恿了。他想要詢問前來傳旨的內侍,卻又擔心被那人警覺,便暫時按下心頭的疑惑,等一會兒退了堂之後再作計較。

    今天是第一天的審理,基本上也就是先走個過場,屬於熱身性質,所以很快也就完了。退了堂之後,長孫無忌便叫過來一個自己的心腹,對他吩咐道:「你去查探一番,看一看今日有誰接近了陛下,探明了就告知於我。」

    心腹應聲而去,很快就將事情給查明了。長孫無忌作為元老重臣,又是先帝內兄,當今陛下的舅舅,出入宮禁幾十年,在宮中也有大批自己的人脈,所以很快也就得到了結果。當聽到今天只有駙馬蕭睿和被陛下相召入宮後,他便明白了過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不過他對於蕭睿為何要慫恿李治下這麼一道旨意一時間有些猜不透,難道是為了幫助房遺愛?不過也不應該啊,要是自己的話,肯定會有其他考慮。有些事情,其實就是非常簡單的,但是往往被人給搞複雜化了,而如今長孫無忌也是如此,蕭睿的目的其實也就是為了幫助房遺愛。

    不過,三天後,蕭睿接到消息,房遺愛和高陽公主全部被抓入獄。回憶到歷史上長孫無忌那此事大做文章的目的,想到了這裡,他心中又是一陣擔憂。他決定到太尉府一趟,談一談長孫無忌的口風,也為房遺愛說一說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