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宰輔之唐相

第一卷 長相思,在長安 第036章 賜爵、賜字、賜婚 文 / 宛裕子

    第036章賜爵、賜字、賜婚

    貞觀二十年六月,英國公李績擊破薛延陀於郁督軍山北,前後斬首五千餘級,虜男女三萬餘人。隨即班師回京。

    七月末,回到京師,獻俘於太廟,拜咄摩支為右武衛大將軍。

    隨即,李世民下旨,在承天門大宴群臣,以示慶祝。

    七月,已是秋日,雖然白天依舊炎熱,但夜晚已經變得涼爽起來。選在這個時候舉行宴會,倒也不錯。

    戌時,日已西沉,將黑未黑。

    李世民準時出現在承天門上。和他一起的還有與他並行的徐賢妃,緊接著就是太子李治,再後就是諸多妃子和公主。

    「陛下駕臨,百官迎駕!」承天門上,內侍高喊。

    「臣等恭迎陛下!」承天門外的廣場上,百官隨即朝著承天門的方向跪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歲!萬歲!萬萬歲!」

    ……

    望著城門下跪拜的百官,李世民心中一陣滿足。一樣手,中氣十足道:「諸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隨即,百官各歸各自的座位。

    這時,李世民右手微抬,對著百官道:「諸位愛卿。薛延陀犯我大唐,被英國公滅於郁督軍山。今日與諸卿宴於此,以示慶祝!」

    「恭賀陛下!」

    「天祐大唐!」

    李世民朝禮官示意。禮官隨即高喊:「奏樂!」

    但聽得銅鑼一聲響,從一旁走出一隊穿甲執戟,軍事裝扮的舞隊。舞隊左呈圓形,右呈方形。前面模仿戰車,後面擺著隊伍,隊型展開像簸箕伸出兩翼、作大仗的姿勢。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秦王破陣樂》(又名《秦王破陣曲》、《七德曲》)!

    此曲是歷史上唐朝三大樂舞之首,也是唐初時唐軍的軍歌。描述的是唐朝初建之時,時為秦王的李世民親自率兵擊敗劉武周病大獲全勝的戰爭場面。李世民對此曲甚是喜愛,即位之後更是每次宴會開始的時候必奏此曲。

    而歷史上,此曲也是影響甚廣。玄奘西遊,印度國王屍羅逸多就召見他詢問這首曲子。武則天時,日本遣唐使粟田正人將其帶回日本。

    可惜的是,此曲在國內失傳。

    不過,現如今日本倒是有保存有五弦琵琶譜、琵琶譜、箏譜、篳篥譜、笛譜等多種,何昌林將日本所存之唐傳五弦琵琶譜《秦王破陣曲》進行解譯,並將唐凱樂歌辭與樂曲組合成歌曲,在一九八三年舉行的「華夏之聲·古譜尋聲音樂會」作首次演出。

    中國的歌舞,卻需要在日本尋找。在蕭睿看來這怎麼看都是一種諷刺!蕭睿不知道,如果不注意保護漢族的文化遺產,以後中國人會不會再到日本或者是韓國尋找漢家典籍。

    蕭睿對此曲倒是聽過,可惜卻沒就見過,沒想到今天倒是見到了。

    隨著音樂的吹奏,百餘名軍士披甲執戟而舞,不斷地變緩陣型。一共有三變、十二陣、五十二編。再配以音樂和吶喊聲,聲震蒼穹,慷慨激烈,聽得讓人熱血沸騰。

    於此同時,軍士們更是高唱曲詞:「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聖開昌歷,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

    一曲舞完,李世民站起來,走到欄杆處,從一旁內侍手中的托盤上一杯酒,道:「此次北征,有諸多將士血染疆場,不能南歸!這第一杯酒,祭奠犧牲的將士們!」

    李世民將酒杯微舉,向著北邊將酒倒在地上。

    群臣們也跟著李世民,將手中的酒朝著北邊倒在地上。

    接著,李世民又舉起第二杯酒,道:「這第二杯酒,敬在前方浴血奮戰的將士們!」

    「謝陛下!」北征歸來的將士們齊聲高和,隨即將酒一飲而盡。

    李世民高高舉起第三杯酒,道:「這第三杯酒,祝我大唐江山永固!百姓安居樂業!」

    「江山永固!」

    「天祐大唐!」

    「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歲!萬歲!萬萬歲!」

    ……

    李世民對著一旁的王德一揮手,王德展開早已準備好的聖旨,念到:「詔曰:今有北戎薛延陀者,屢釁大唐。幸賴將士,平定北患。自古王師出征,有功這賞,有過者罰,朕亦然矣。今依諸將士功勞之厚薄,依令而賞……英國公李績、江夏郡王李道宗……各賞彩帛數百匹……其餘將士,各賜錢帛……欽賜!」

    「謝陛下!」聽到獎賞,出征的將士們歡聲雷動。「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雖然說沒有聽到自己的名字,不過看到周圍將士們一個個歡喜的面龐,心中的鬱悶也跟著不翼而飛,心中充滿了喜悅。

    「蕭睿何在?」城門樓上傳來李世民的聲音。

    「臣在!」蕭睿趕緊出列,到成天門外跪拜在地。

    一時間,承天門樓上樓上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要知道,這宴會至今,李世民可就單單只點了他一個人的名字,他不稱為焦點,誰成為焦點。

    「此次北征薛延陀。你出奇計,力擒咄摩支,智降薛延陀,功勞甚大!」李世民道。

    「臣啟奏,招降薛延陀,乃是英國公之計,蕭舍人斷決,臣不敢擅專!」蕭睿急忙說到,所為「槍打露頭鳥」,有功勞是好,但他可不想被群臣所妒忌。

    「英國公與通事舍人蕭嗣業之功,朕另有計較。」李世民頓了頓。「你的功勞也不容抹殺。而且,你又是本朝進士科新科狀元。再者,你又曾救晉陽公主一命,於我皇家有私恩。所以,朕賜你南陽郡公!」

    李世民此言一出,蕭睿立即成了焦點中的焦點。一時間,群臣議論紛紛。

    「蕭睿,你還沒有字。朕說的可有錯?」李世民又問到。

    「陛下所記,分毫不差!臣尚未加冠,沒有字。」

    「那現在朕就賜字與你。」李世民此話一出,蕭睿就感覺到了身後熾熱與妒忌的目光。

    「你單名一個『睿』字。睿,本意通達明智。《玉篇》曰:睿,智也,明也,聖也。《春秋左氏傳》亦有言:子羽睿敏。德者,升也;美德。」

    「今日賜你字敏德!」

    「謝陛下!」

    「另,朕今日決定,賜婚於蕭睿,以晉陽公主許之!」

    李世民此話一出,群臣嘩然。

    承天門上,晉陽公主的臉一下子就紅了起來。

    挨著晉陽公主而坐的高陽公主咯咯一笑:「兕子,你今日如願了吧。我就說嘛,蕭睿回京之日,就是你兕子出嫁之時,咯咯……」

    幾個和晉陽公主要好的公主,也紛紛調笑起她來。

    可是誰也沒有發現,一道幽怨目光,看著樓下的蕭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