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打亮星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    二俊升的身矮體胖,為人粗幼時嘴受討凍傷,一傲吼活葉字不清,常是磕磕巴巴,唔唔、晤唔,被人戲稱「吳大舌頭」他外表看起來憨庸,給人的印象是傻里傻氣,但心實狡黠。

    吳俊升生長在一個貧苦農家。七八歲就開始執鞭給當地王大店家牧放牛馬。一年掙得白銀一二兩,以補貼家用。每天晨曦微明他就要驅趕畜群在草原上放牧,造夜幕降臨時,才能收攏畜群回到主人家。這個。窮「馬綰」衣衫襤褸,鼻涕「過河」開飯時夥計們都不願與他同桌共餐。但吳俊升很會慇勤服侍主人。故得其厚愛,並收為義子。由於他長期牧放而熟知馬性,練就了一身過硬的馬上工夫。使他後來販馬和當騎兵做得比別人更加得心應手。

    長大之後,為謀出路,浪跡於販馬市場,習相馬業,充當馬販子、經紀人。吳俊升「馳馬試劍。臂力絕倫。是時曾為商家炮手。盜賊遁跡,舉邑安之。既而志在從戎,欲置身軍旅」便投效遼源捕盜營為率伍。時年僅十七歲。當時民間有句俗話叫:「好人不當兵,好鐵不打釘」視當兵為無能之輩或宵小無賴所為。吳俊升為擺脫貧困,也只好到為人厭惡的軍營中混事,先在捕盜營當伙夫。因為吳俊升既習馬性又善騎射,所以,不久又當了馬伕,管理軍馬。二十歲那年,吳俊升憑借義父王大店資助的一副殘缺不全的鞍具,借錢買了一匹獨眼馬,又自己動手鑿了一隻木蹬,配齊了鞍具,這才當上了一名正式騎兵。

    當上騎兵後的吳俊升,因「性耐勞,饒膽略」作戰奮勇當先,還是受到上司和夥伴的垂青與喜愛。在討伐海龍、通化等地區的土匪,出征討伐吉林的土匪,討伐遼西土匪。討伐峰密山土匪等戰中。勇猛過人,衝鋒」常為軍先鋒」後退則經常殿後,因此受到盛京將軍增棋、趙爾巽、徐世昌諸大員的器重,得以屢屢陞遷,得任後路巡防營統領。

    廣州革命義成功之後,全國震動。此時的吳俊升部正在外剿匪作戰,得訊後。也想著盡忠於朝廷。但一來沒得到命令,二來他的參謀長高喜是個聰明人,建議他在複雜的形勢下按兵不動,靜觀形勢展。這也與張作霜等人的作法一致。那就是看清楚再下注。省得折了多年積攢的老本。再說奉天城還有新軍駐紮,新軍與舊軍的矛盾歷來就有,急於表態,恐成眾矢之的。

    關內革命形勢的展出人意料。蔣王朝眼瞅著無可救藥,革命黨人送來了錢款和委任狀,吳俊升一下子變成了師長。他虛以委蛇,對革命黨派來的勸說者客氣相待,但並不明確表態。直到北洋軍投誠,革命軍入北京,他才與張作霜等人商議妥當聯合致電臨時政府。表示支持民主共瓶

    草莽出身的吳俊升、張作霜等人,信奉的哲學就是依附強者的生存學,正如張作霜曾慷慨陳詞:「都說我張作霜當過鬍子,我***拿過誰的一個笤帚疙瘩了?那時候我就是不服天朝管。後來日俄打仗,洋鬼子打算利用我們。我們為了得武器。有時也被他們利用。那時我是得搶就搶,得騙就騙,都是為了武裝自己,生存下去。後來感到不和官家合作。成不了大事我跟從大清。是為了要他們作我的後盾。咋的?有啥不光彩。」

    光復了,共和了,陞官了。糧餉照拿,似乎也沒影響到什麼。但吳俊升心裡卻明白,復興黨執政。以前賞識他的老上司不在了,想要繼續向上爬,就要重新鋪路,或者做出些成績讓人看看。

    當然,像他這麼想的也大有人在,聽說張作霜最近在剿匪中分外賣力,已經得到了軍區的嘉獎。這讓吳俊升想起張作霜剛投誠清朝時,也是這般奮勇當先。苦戰一年,終取得重大勝利。得到清廷嘉獎。從而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吳俊升很不舒服,因為他本來就與張作霜有些齷齪的吳俊升感到很不舒服,幸好,現在機會來了。

    ,萬

    所以,眼見大隊受阻,吳俊升便親率騎兵營繞路而行,快馬加鞭未下鞍。終於捷足先登,搶敵之前進入佻南縣城。

    錫勒圖喇嘛等人得知吳俊升率兵趕到,既驚慌又懊悔。

    吳俊件多年征戰在佻遼一帶,頗有威名。現在又升為師長,重兵在握,且聽說剛網換過一批「五眼槍」又帶了幾門「遠程座力炮」己方的「別列達」槍和幾門小洋炮與人家比起來,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烏泰趕緊和錫勒圖、諾慶額、碩代喇嘛召集眾人商議對策。會上。有人主戰,有人主撤,有人主和。…二雲,讓烏泰拿不室走怕失利,盤怕被追剿艾…千人,再無東山再起的希望。

    正在這時。有一個人站了起來,大聲說道:」郡王,我有幾句緊要話要說。」

    烏泰眼睛一亮,暗道:怎麼把高大當家給忘了呢?他與吳俊升交過戰,或許能有些主意。

    這位高大當家名叫高貴,前幾年嘯聚了一些流氓、無賴、惡棍之流,拉起了一個規模不小的綹子,約有兩百多人,盤踞在名叫王家圍子的地方。開始時與捕盜營作戰,倒也接連得勝。後來吳俊升奉命而來,仔細分析了一下,認為失利的原因多是輕敵冒進所致。於是,吳俊升甘冒風險,化裝成走方的獸醫,前往偵察,終於探清了虛實一舉擊潰了高貴綹子,升為管帶。

    高貴被擊敗,只帶了八個弟兄落荒而逃,一直跑到一個叫呼力兔的地方,才紮下窩子。重整旗鼓。這裡人煙稀少,隔六、七十里才稀稀落落地有幾戶蒙漢雜居的牧民。高貴在方圓三百里的荒甸子上,又拉起個三十多人的綹子,才竄入科右後旗一帶比較富庶的地區活動,逐漸擴充到了一百來人。由於其中有幾十個蒙古牧民,老百姓都稱他們是「混綹子」

    高貴為了攏住手下的蒙族土匪,立其中較有威信的頓巴魯為二櫃。頓巴魯又通過種種關係,與拉喜敏爾珠拉上線,成為爵府的一股外圍勢力。

    烏泰蓄謀叛亂,自然是四處拉人。得到拉喜敏爾珠推薦的百十個土匪,十分高興,對高貴熱情款待,並使其獨成一軍,稱為駕前「先遣軍「由高責任統領。頓巴魯為參謀長。

    高貴呢,他想借烏泰的勢力與沙俄及外蒙的援助。擴充自己的武裝,以雪當年王家圍子之恥。倘若真能平了官軍,說不定自己還可由此飛黃騰達呢!

    烏泰見高貴站出來說話,急忙熱情地迎上去,催促道:「高統領,有何計策,快快請講。」

    「我們沒有料到漢軍來得這樣快,而且搶先入城,佔據地利。這樣,我們就有些被動了。但郡王所率人馬都是天兵天將,又有活佛保」高貴故意停下了話語,看著烏泰的反應。

    「高統領的意思走進攻縣城?」烏泰不太確定地問拜

    「只是我昨晚見城中有一顆亮星直衝河漢,不知是何徵兆?」高貴眨眨眼睛,說得有些玄乎起來。

    「莫非是吳俊升,那,那可難辦了。」烏爾塔猶豫著說道。

    「只要打掉這顆亮星,我軍取勝易如反掌。」碩代喇嘛似有所悟地說道。」烏泰顯得很為難,「誰有這個本事呢?」

    「這當然是很難的事情,非真天神在世,誰有這個本事和膽量呢?」高貴附和著說道。

    烏泰向四座掃視,想看出誰是真天神,並希望他自己勇敢地站出來。可是他的目光所到之處。都是垂頭不語的人,連「活佛」們也盡量避開他的眼神兒,這不能不使他剛剛升起的希望化為灰煙。

    高貴覺得是時候了,上前一拱手,說道:「郡王,高某不才,願領此任。」

    「啊?!」烏泰又驚又喜,說道:「高統領要去打頭陣?」

    「不,我要鑽到漢軍心臟裡去!」高貴很堅定地說道。

    「哦?!」烏泰被高貴的大膽想法驚呆了。

    「我化裝入城。找機會把吳俊升幹掉!」高貴惡狠狠地說道。

    屍萬

    烏泰喜不自勝。一臉的愁雲立時不見。暗道:我也想派人打入漢軍,擊殺頭領,趁漢軍混亂之際,再一舉攻城,定可勝利。只是手下沒一個能勝任的,現在你自告奮勇,要入城行刺,正合我的意思。

    烏泰拉住高貴的手,使勁搖了搖,大聲對眾人說道:「高統領真是天神下凡,讓我們都來拜他。」

    在座眾人如獲救星一般,忽地站起,雙手合什,頂禮膜拜下去。

    高貴雙手扶住烏泰,謙恭地說道:「臣下有何德能,敢勞郡王與諸位大人相拜?事在燃眉,不能再耽誤時間了,臣下就此告別!」說罷一拱手。轉身走出帳篷。剛走出幾步,又轉身回來。悄聲對烏泰說道:「倘若刺殺不成,我便詐降,把部下帶入城內,然後裡應外合,一舉殲滅漢軍!」

    烏泰連聲說好,生怕高貴改了主意。心道:快去,快去,成功了自然是好,不成功。死幾個漢人也沒什麼了不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