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二十章 烏泰叛亂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    九年二月;日,烏泰叛軍的三路兵馬齊向預定悔口剛大舉進。

    第一路左路,約五百人,從葛根廟出。十七歲的第六世葛根為「元帥。」協理台吉巴圖吉爾嘎拉為「統領。」烏勒木吉為參謀。欲先攻取靖安縣,之後撲擊佻南縣。

    第二路中路,約一千人,從旗王府出。錫勒圖喇嘛布和烏爾塔為「元帥」協理台吉色楞旺寶為「統領。」直撲佻南縣城。

    第三路右路,約六百人,從嘎欽廟出。嘎欽喇嘛為「元帥」奇默特色楞烏泰之弟為「統領」。布和吉爾嘎朗為參謀。欲先取酷泉縣。礙手後再從西邊進軍兆南府。

    叛軍所到之處,廣出佈告,曉愉百姓,佈告大意是:大蒙古哲布尊丹巴博克達皇帝明降諭旨,力圖清理蒙疆。這是天時劫數,由佛爺出馬掛帥。所有漢軍營伍。一律驅逐出境。士農工商民眾,各安業如常。

    佻南縣長孫荷晉得知他派的勸降人員已被烏泰扣留,便料知叛匪定會大舉進攻。當時兆南縣城方圓五里。四周僅有土圍子,無城牆,城內守軍兵力單薄。在重兵壓境、四面受圍的情況下。城內守兵「晝夜不離城壕」商務公會招募商團協助守兵守城。

    一方面命令城防部隊加緊修築工事,一面派人向吳俊升部告急,要他急馳援。怎奈路途遙遠,吳俊升部又在行至通榆以北時,因為橋樑損毀,被阻三天。所以,未能如期到達。

    眼看著叛匪逼近佻南,陳荷晉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倒讓他想出個「緩兵之計」來。他讓城防部隊的兩百名士兵每天天黑時悄悄出城。到了第二天白天,再舉旗整隊入城,城內官員及各商界人士敲鑼打鼓。鳴放鞭炮迎接。為了演得逼真。他還把士兵所穿的衣服顏色每次都更改一下,且多次改變進城方向,日復一日,給對方造成援軍源源不斷開進城的假象。

    叛軍潛入城中的密探,被假象所蒙蔽,立即報告給烏泰。烏泰驚疑不定,認為現在不可輕舉妄動。況且已集中在佻南一路的兵馬尚還不足。須調左右兩路兵馬前來助陣,便將進攻佻南的日期向後延遲。

    在烏泰部署向佻南進攻的同時,科爾沁右翼後旗鎮國公拉喜敏珠爾糾集本旗五百餘人,集結於鎮東城東二十餘里之包特敖瑞村,準備攻城

    當時鎮東縣縣長是陸慶曾。駐軍連長李樹勳,手下有近兩百名士兵。但士兵中有不少蒙古人。李樹勳擅長蒙語,又娶了一蒙族女人為妻。拉喜敏珠爾手下的管軍協理烏爾塔利用李樹勳手下的蒙族士兵打通關係,借商談解決蒙漢兩族關係為由。邀李樹勳在包特敖瑞村參加宴會。李樹勳不知是計,如約率數十名衛兵前往。

    宴會中,烏爾塔軍依然要求李樹勳率部投降,並獻出鎮東縣城。李樹勳當場毅然拒絕,無奈其所帶的蒙古族衛兵早已和烏爾塔串通一氣。非但不能保護李樹勳的安全,反而助紂為虐。倒向叛軍一邊,李樹勳遂被拘禁。參加叛亂的蒙古族士兵受烏爾塔詐降之計,回鎮東向陸慶曾報告:「李樹勳已經向蒙古軍投降,蒙古軍隊有數千人,準備明日進攻鎮東縣城。」

    陸縣長聞訊大為震驚,即令警察局長李家成率城內所有軍警堅守城池。並派人至佻南告急,請求增援;又派人去科右後旗國公府,要求鎮國公進行約束。此時陸縣長還不知道拉喜敏珠爾就是此次叛亂的指揮者。

    次日清晨,叛軍隊伍果然從東面蜂擁而來。李家成雖然率軍奮力抵抗只是鎮東縣城郭未建。無屏障可據,加上城內的蒙族士兵放火作亂。與城外相互策應。一時間火光沖天,槍聲四起,城內秩序大亂。李家成一時手足無措,且見部隊失去了作戰信心,只好保護著陸縣長及一些官員的眷屬,從城西突圍。向靖安縣白城子逃走。

    叛軍攻佔縣城,打開倉庫。把糧食和物品裝上車輛,又設盛大宴會。慶祝戰大捷。同時將李樹勳釋放回家。並向拉喜敏珠爾報捷。聽候旨令。

    陸慶曾逃到靖安縣後,才知道中了叛軍的詭計,異常羞惱,決定重整旗鼓,奪回縣城。於是,請當地駐軍二百人,連同李家成所部一百多人。組成一支部隊,於第二日午夜。對叛軍佔據的鎮東縣城起了突然襲擊。

    烏爾塔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正在狂歡作樂,防守鬆懈,沒料到官軍這麼快便進行了反擊。槍、炮聲一響。也不知來了多少官軍,驚慌失措。只象徵性地抵抗了一下,便棄城東竄。

    烏爾塔逃離鎮東縣城後,所率五百餘烏合之眾,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蒙漢兩族人民的鮮血染紅了鎮東大地。

    與此同時。東北軍區司令員吳祿貞已經命令黑龍江省軍隊進駐景星、龍江,警戒嫩江沿岸一線,並進擊鎮國公府;吉林衛戍司令曹混派兵開赴新城扶余、農安、長嶺、大賁一線,阻截沙俄派兵支援叛軍。此外,還從新民屯駐軍派出炮兵營和騎兵營。警戒遼河地區,並向鄭家屯前進待命。

    沙俄偷偷從富拉爾基出動一千多人。進入戰區待命,在中東路和北滿支線鐵路也集結兵力,擺出一副躍躍欲試的架勢。

    比。,萬

    佻南縣長孫荷晉眼見當面的叛軍越來越多,且與佻南只有一水之隔。一旦叛軍開始攻城,西洋鏡便要被拆穿。到那時想逃都來不及了。而且吳俊升的援軍遲遲不到。遂決定率部帶著官員們棄城向鄭家屯方向撤退。

    就在這危急關頭。吳俊升親率三個騎兵營離開大隊,日夜兼程。從另一條路趕到了佻南縣,先於叛軍入城。城內的士農工商見政府軍來到。且精備精良。人心大定,秩序大變,正準備逃離的卸了車馬,一齊擁上街頭迎接官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