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三卷 國路 第十三章 值得借鑒的中國革命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小年口月……冬日凜冽的寒風似平是戳破舊世界的無數他肘命成功,共和國政府成立,人們開始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但很快便適應了這種比滿清統治時寬鬆得多的生活環境。每個人都在按照自己的理解有意無意地憧憬著未來,規刮著新生活。

    幾位商人打扮的人,悄然來到天津,他們下榻在法租界佛照樓。他們說話時操漢語,儘管舉止略顯拘謹,但外觀上並未了起誰的懷疑。其中一位,顯然是這一行人的主心骨,他老成持重、堅毅剛強,卻顯得有些憂心仲仲。儘管戴著眼鏡,但仍可感覺到他的目光是焦灼的。表情是不安的。

    位於紫竹林碼頭附近的佛照樓是天津著名客棧,它坐北向南,三間門面,長長的院子,磚木結構二層轉圈樓房,院中有封閉式帶天窗的罩棚,有二十多間客房。晚清家吳研人在《恨海》中,稱其為廣東人所開。十分寬大,凡是富商顯宦。路過天津,都向那裡投止。廣東人過津歇宿自不消說,這座至少有一百二十年歷史的老建築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咖年,寄居在塘沽舅父家的才女呂碧城,為赴津求新學,在未攜旅資和行裝的情況下憤然出走……幸遇天津佛照樓旅館女主人。這位好心的主婦憐其身世,將其留居佛照樓中。大公報館創辦人英斂之偶見其求助信後,大為歎賞,親赴佛照樓訪賢,誠邀其做報館編輯,使之從此安頓。一時傳為佳話。

    可見,佛照樓的熱情好客是有傳統的。謙恭的掌櫃把戴眼鏡的客人當做失意的買賣人了,在與客人攀談中,自然免不了對「世事」的一番品評和對他的好言寬慰。

    「人哪。怎麼都是活著。平頭百姓粗茶淡飯,皇帝太后山珍海味,不知客人去逛過紫禁城沒有?」掌櫃的熱心地勸解道:「我當時正好在北京,趕新鮮,去看過熱鬧的,這輩子進過皇宮,看過龍椅,真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萬

    「紫禁城裡好看嗎?」申狂饒有興趣地問道……好看,真好看掌櫃的嘔嘔嘴,說道:「每個地方還都有解說的,讓你聽得明白,看得詳細。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皇帝和太后用膳的排場,光膳房就有八個院落,一百零間房子,一百多個再師侍侯。一頓飯要上一百多道珍饋美饌,糕點水果糖食乾果一百多種……如此奢侈浪費。簡直讓人睜不開眼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申格慨歎道:「所以這大清亡了

    「對,該亡,庚子年間就該亡了掌櫃的附和道:「早亡,老百姓早得好

    「哦。掌櫃的倒是說說,老酗蘭都得什麼好了?」申格笑著問道。「您是外地人,不知這天津原來的情況掌櫃的拿過茶壺。給申格倒上杯茶水,說道:「天津土棍之多,甲於各省,有等市井無賴遊民,同居伙食,稱為鍋伙,自謂混混兒,又名混星子。皆恐不畏死之徒。把持行市,擾害商民。結黨成群,打架群毆。有句話說得好:匪易平,天津混混兒難辦。」

    「那現在如何了?」申格聽得很有意思。便急著問道。

    「讓政府給滅了唄!」掌櫃的嘿嘿一笑。說道:「那叫一個快,一個狠,一夜之間,什麼獨眼龍、草上飛、小刀子、大黑塔、強嘎子那可都是響噹噹的混星子,被抓被斃,沒逃了幾個。他們的手下還想著折騰折騰,拿著棍棒、刀叉去砸巡警局。嘿嘿,政府早派了人等著他們,那是什麼人,儘是些從戰場上下來換上巡警衣服的大兵,打他們,跟玩兒似的。機關鎗一響,混混兒們血冉橫飛,四散奔逃。緊接著,巡警一場大掃蕩,將鍋伙盡數拔了,混混兒抓的抓,逃的逃。再也成不了氣候了。

    「團體確實無法同國家強權相抗衡。」申狂點了點頭,說道:「只要政府下了決定,措施得力。流氓團伙當然不是對手。」。也是這伙混混兒不曉事。上海青幫都被平了。他們還不消停,聽說和某些滿清親貴有聯繫,這才惹惱了政府掌櫃的猜測著說道。

    申掩好像很贊同地點了點頭,心中卻有自己的判斷。中國新政府敢於在剛剛成立的時候,就對黑社會暴力團伙開戰,一連打掉了兩個頗具歷史,根深蒂固的惡勢力。說明新政府對掌控國內局勢方面非常自信,也表示著新政府得到了軍警的擁護和支持。

    「這下好了,老百姓和商家再不怕被那些混混兒騷擾欺負了掌櫃的繼續說道:「而且政府還減租減稅。開辦安置處,對乞丐和流浪者進行管理。估計今年冬天不會再凍死那麼多的人了

    申狂輕輕歎了口氣,又和掌櫃的隨便談了幾句,便回到了自己的房中。」天津橋上麗人行。佛照樓中世事評。掌櫃訪知我心苦,問何買賣語多情。」申格在日記本上寫下一詩,然後呆呆地望著窗外出神。

    申主植。號睨觀,又名申框、申余胥等。他出生於韓國中部地區忠清北道一個士大夫家庭,從小在家墅學習漢學、長於詩文。跳年進入漢城一所官立漢語學校學習。喲年,他考入陸軍武官學校,畢業後活躍在新式軍隊中。他有強烈的愛國思想。對政治非常熱衷。

    猛年,日本逼迫朝鮮簽署乙巳條約,朝鮮淪為日本帝國主義保護國,軍隊被強制解散。申圭植全身心投入到救國運動中。挽救國家危難。他計劃動抗日義兵,未成。遂在義憤中服毒自殺,以表抗日決心。結果是右眼失明,從此佩戟眼鏡。這也就是他號,「睨觀」的由來。此號還包含他面對民族失去自由、遭受非人對待的境況理當斜視才正確的意思。此後他改變抗日策略,積極創辦學校、實業、雜誌社,參加「新民會大韓協會」等愛國啟蒙團體。

    舊舊年8月下旬。獲知中國革命成功的消息後,申主植決定流亡中國,探索祖國救亡、民族獨立的新路子。當時,日本帝國主義正在殘酷鎮壓韓國獨立運動力量。以借鑒中國革命為動機,正悄然成為韓國熱血青年流亡中國的一個時代趨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