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三卷 國路 第十二章 凝聚的復興之火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沂政府的靈活外交。得到了效講步的聯商中,定加入中國鐵路的建設,與美德兩國共同進行資本投入。而新政府作出決定。山東、雲南、長江流域的鐵路事務將由中美德英法組成的聯合委員會進行協商管理,其餘地區的鐵路管理權則由政府控制,建成後將給予四國同等優惠的運輸價格。

    通過這個協議。新政府騰出了大量資金,保持了財政的獨立性,並使四國銀行團名存實亡。

    同時,英國政府向日本提出了警告。駐日大使寰納樂奉命向外務大臣遞交一份照會,指出英國不同意東北從中國分離出去以免引起連鎖反應。它支持中國事實上的政府。要求日本採取合作態度。由於英國的壓力,加上日本外務省與參謀本部之間本來就有分歧意見,相桂太郎刮令關東都督大島義昌。要他取飾川島浪等人的「滿**立運動」福島不得不出「至急歸國」的電報,召川島返回日本,並命令解散所謂的勤王軍,第一次滿**立運動遂告破產。

    日本雖然野心勃勃,力圖在中國擴大勢力。但由於當時國力不足。並受到英、美等國的牽制,加上在日俄戰爭中並未獲得賠款,債台高築。在列強已經演變成經濟實力鬥爭的時候,幾乎無力參與。以至《中央公論》哀歎:「貧困之日本此時不能在中國大力擴張利權,乃天數所使然,只能隱忍暫時,等待再度展之機。」

    隨後,西班牙、瑞典、比利時、丹麥、葡萄牙、荷蘭、英、俄、法、日本、奧匈帝國、意大利等國出照會,承認中華共和國。

    解決了國際承認問題,又借英美等國逼退了日本,新政府開始專注於對付俄國這頭貪得無厭的狗熊日而同時,也開始清算某些黨派不顧國家利益,與外國勢力勾連的事情。

    人人都當自己是最精明的人。正在走向勝利,但是螳螂捕蟬,黃雀伺其後,強中還有強中手!不到掀牌的時候,誰又敢確定是勝是敗。

    「江西、粵漢等商業鐵路公司。可以維持現狀,但必須接受政府檢查與監督,而且融資只能由交通銀行負責。非得政府同意,不得接受外資,更不得將管理權隨意轉讓。如有違反,政府將以川漢路為例。將鐵路收歸國有。」

    「某些經濟集團或者外國財冉使用資金扶植某個政治集團或某些政客作為自己的政治代言人,使其運用社會公眾所授予的國家權力,為這些集團的利益服務,損害社會公眾福扯,甚至危害國家利益。這種黑金政治是政府打擊的重點。今於監察部專設社團財務調查科,一經現。從嚴查處。」

    「國家利益至高無上,為一己私利或一黨私利鋌而走險。損害國家利益者,與賣國賊同論。借異虐同之舉,引狼拒虎之謀,前為天良所不容,後為智計所不許。」

    政府突然頒布法令,並且將復興黨的財務公開。同時,還在媒體上大造聲勢,引導輿論,使得不明內情的各黨派低層人物議論紛紛,而已經與大總統先行溝通的黨們卻穩如泰山,為政府的舉動拍手叫好。

    有人歡喜,有人心驚。汪精衛此時便是冷汗直流,桌上攤開的文件上記錄的樁樁件件,像一把把利劍直刺他的心底。完了,這些東西足以讓他們身敗名裂,同盟會臭名昭著。

    趙秉鈞由於在北京表現出色,已經被政府任命為監察部次長,可謂是平步青雲,春風得意。他很喜歡這個工作。特別是在望著自己的獵物膽戰心驚的樣子時,那種快感難以形容。不過,他也心中警懼,因為這些文件是國安部轉來的,使他對國安部的勢力感到了驚懼。

    「黑龍會是個有侵華傾向的日本組織。你們卻與之聯絡甚密。意欲何為?還有三井財團給你們提供經費。要你們為之謀取滿蒙鐵路的借款權。還有從廈門或福州經南昌到漢口的鐵路修築權。這夠得上是收取黑金了吧?」趙秉鈞冷笑著拍了拍桌子,沉聲問道。

    「當時政府並未正式說明修築鐵路不許借貸外資,我們是無心之失。」汪精衛強瓣道:「三井提供經費,也不準確,這是我們之間的借貸關係。」

    「這個借口一點也沒用。」趙秉鈞輕輕搖著頭,輕蔑地說道:「如果政府將這些文件公開,你猜猜外界是什麼態度?你們又是什麼結果?」

    汪精衛費力地嚥了口唾沫,那樣的結果不用去猜就能知道。政府製造的輿論已經做好了準備,並為他們

    ,萬比北」為做了賣國賊的定義曰公了身敗名裂,熱怕知第二個結果。

    趙秉鈞不緊不慢地點燃一根香煙,悠閒地吐出煙圈,用有些戲弄的眼神望著汪精衛。

    怎麼辦?汪精衛的腦袋裡亂哄哄的。現在的形勢他很清楚。就在前一個月,日本強迫韓國簽訂《韓日協約》,公然併吞韓國,這對中國人猶如當頭棒喝。「外而高再既滅。滿洲亦分。中國命運懸於一線。當乘此時各處報紙登載高麗滅亡事跡,竭力鼓動學界人心。等言論充斥報端,對日本的警懼和防範正在被廣大民眾所認同。

    復興黨的時機掌握得很好,同盟會正準備就鐵路問題對列強的讓步對政府進行抨擊,借喪失部分利權來打擊政府的威信。證據也抓得很充分,只要被媒體公開,澄清與狡辯都會無濟於事,現在輿論界的風向對政府很有利。

    歎了口氣,汪精衛抬起頭,苦澀的說道:「趙次長,政府,或者復興黨是什麼意見,你就明白地說出來吧」。

    趙秉鈞點了點頭,說道:「你們辭去本兼各職,出國考察。至於同盟會總理,也讓與溫和派,政府對胡漢民的印象還不錯。」

    「以後呢?」汪精衛不放心地追問道。

    ,可

    「兆銘兄文采飛揚,人物風流。政府覺得不應該棄之不用。」趙秉鈞淡淡地笑道:「考察過後,只要能徹底醒悟,政府認為貴州省省長一職,兆銘兄是足以勝任的。至於孫先生,回國後可擔任總統顧問。」

    看來政府不想過於嚴厲,逼得同盟會破罐子破摔,弄得雙方都是一身唾沫星子。一個溫和的黨派。是政府希望看到的。

    汪精衛無奈地點了點頭,將桌上的文件收起,趙秉鈞卻伸出手,蓋在了文件上,別有深意地說道:「兆銘兄,大總統對你的才幹還是很看重的,也希望你能用實際行動表示出對政府的忠誠。」

    汪精衛沉吟了一下,低沉地說道:「我明白了,謝謝大總統的抬愛

    從現時的觀點來回顧過去的歷史,人們會認為,孫逸仙博士在革命籌款時,對債權人的某些許諾似乎是魯莽大膽的,甚至是喪失原則的。對於提供特權、地位和租界一事。也許孫中山毫無內疚不安之感。因為。他的注意力集中於一個偉大的目標:推翻可惡的清王朝,建立一個有利於中華民族的進步政權。

    然而,「為救國而賣國。這樣的思路,卻不為肖志華所認同,一個,激進的、狂隘的黨派又不為政府所接受。那麼。也就只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抓住把柄,打壓瓦解。

    孫中山以身體原因。辭去了鐵道部總長一職,攜秘書汪精衛出國考察治病。同時,辭去了同盟會總理一職,指定胡漢民接任。

    廖仲愷辭去了財政次長一職。追隨著孫中山走了。雖然孫中山出國考察的內幕真相被掩蓋起來,但同盟會依然落入了低谷。

    出乎意料的是,政府並未對同盟會籍的官員大開殺戒。總統宋教仁公開宣稱要建立一個黨派的幕僚。只要跟他有一樣的思想、抱負、都可以加入。他的政治魅力,就在他的熱情,熱情就是希望的洋溢。一個活潑有力,精誠團結,雷厲風行的團隊開始逐漸成形。

    「我的政見就是公平與公義。所以我嘗試著不逼人到絕境;我的原則是:當反對的人出現時,我就要與他們作戰,當我們已經站到正義的一方時,我就立刻休兵。權力的獲得不是得勝,是奉獻。我們的國家。所要凝聚的,不是某一個政黨的力量。不是某一種階層人士的支持。而是全國人民深處的良知、熱情與堅強的意志。願這凝聚燃起一股復興之火,提升國家的實力和地位。我在這裡祈求,所有誠實、愛國、有前瞻性眼光的人,到我這裡來。成為我的顧問,成為我的支持。」他在記者招待會上真誠地表態,並讓記者自由布。

    在政治史上,他是開總統與媒體記者面對面對答先例的人。他這樣做的目的,不在討好媒體,而在使用媒體,使政府前瞻性的看法,能夠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傳給社會大眾。

    宋教仁確實非常適合搞政治,他的熱情象火一樣烤人,動作像風一樣快。他用實際行動感染著每一個人。用真誠的態度爭取著每一個人的支持,用廢寢忘食的工作實現著自己的理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