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七十八章 調解戰爭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排排座,分果果,政治就是這樣,妥協和讓步是必須的,但原則不容更改。第一批內閣名單的分贓意味非常明顯,同盟會、立憲派各有所得,但最重要的部門卻由復興會牢牢把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務卿職位,外間猜測必然由肖志華擔任,而且財政總長也似乎找不到能超過他的人選,待局勢平穩,其陸軍部總長的職務或將由復興會重要人物黃興擔任。

    當然,猜測歸猜測,人不能貪得無厭,既然都得到了比較理想的結果,對不屬於自己的就不要亂伸手,反正伸手也沒有。

    隨著第一批內閣成員名單順利獲得參議院批准,大總統開始行使權力,任命了一批省級行政長官,陶成章為浙江省省長,湯化龍為廣西省省長,龔寶銓為雲南省省長,李烈鈞為安徽省省長……這批被任命的省份都是復興會所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其餘省份都以大都督總攬軍政,復興會不想搞出動亂,起碼現在不想。但復興會還是對各省發出了大總統令,限期他們在一個月內改組地方政府,實行省長與衛戍司令軍政分開的體制,並由臨時政府派出了監督員。軍政分開後,省長及衛戍司令由當地軍政府選出,須至臨時政府述職報到,接受總統任命狀。而臨時政府將直接任命委派各省的司法廳廳長,監察廳廳長,以稟承司法獨立、監察獨立的原則。

    這是臨時政府開始行使中央權力而又部分承認各地既成事實的靈活手段,合情合法,但卻大大削弱了各省都督的實權,換句話說,臨時政府只承認省長及衛戍司令,不承認什麼大都督這個官職。

    每個新政府成立之初,都要加強對地方的控制,這也無可厚非。而且臨時政府的措施並不是很急迫,很嚴厲,起碼中央威權在表面上要樹立起來,而且各地軍政府都發電表示遵從。至於在其中如何搞鬼,那便是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了。

    如果說新政府成立初期,哪個部門最忙碌,就要數臨時參議院了,密集的法律法規被審議頒布,各個部門都要有行為規範和準則,法律法規制定得越完善,工作越好開展。第二忙碌的就是工商部,隨著南方數省社會越來越穩定,且在新的優惠政策的吸引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審批發放了上百家工廠企業的營業執照。

    嶄新而富有活力的新政府形象令世人瞠目,上至部長,下至辦事員,每個人都忙得腳打後腦勺,但也給人一種激情和充實的感覺,更給人一種強烈的自信心。如此高效率的政府,如此完備的發展計劃,如此雄厚的資金實力,如此瘋狂的工作精神,如果還沒有前途,那真是沒天理了。

    宋教仁確實是一個民主政治的天才,能說會講,下筆千言,倚馬可待。他有一種似乎魔力的風采,任何一種群眾場合,只要他一出現就能使整個場面在他控制之下,他的活力、天賦和討人歡喜的豐彩,很像遇刺的美國總統肯尼迪。他們都是屬於「彗星」這一類型的政治明星,在天空放出異彩,可是閃亮得快,消失得也快,在世界上只是曇花一現。但歷史已經改變的太多,他有強大的群體作為支持,有保證法律法規得以實施的武裝力量,也有非常嚴密的保安措施,他在歷史舞台上的表演還會是短暫而閃光的嗎?

    臨時政府的重點在建設和架構,而總參謀部和肖志華的重點在軍事,只有面對複雜的國內國際形勢,擊敗北方那隻老狐狸,只有革命徹底成功,他才能解除這個並不擅長的職務。而這一天,他堅信已經並不遙遠。但坎坷和變數依然存在,他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葛福先生,我不明白貴國提議停戰是什麼意思?」肖志華用手指點著桌上的文件,似笑非笑地說道:「請問清軍投降的條件是什麼?大總統已經授予我全權指揮戰事,如果他們的條件不過分,我可以代為答應。」

    「喬森先生,我想你是有所誤會。」英國駐漢口領事葛福解釋道:「停戰不是投降,是斡旋和平。」

    「那我要問清楚,葛福先生到底代表哪方勢力,是滿清朝廷,還是我們當面的北洋軍?」肖志華問道。

    這個問題很尖銳,也讓葛福不太好回答,歷史上的南北談和,一方是南方臨時政府,一方是袁世凱內閣代表的清廷統治下的各省區。但現在,袁世凱還很憋屈地窩在天津,只能作為北洋軍的幕後指揮而存在。而滿清朝廷,英國人不是傻子,到了這個時候再看不出扶持滿清是得不償失就太蠢了。

    「袁世凱即將受任主閣,作為北方強有力的人物,南方之臨時政府應有與之和談的必要。而且本國政府認為中國目前鬥爭的繼續,不僅使中國本身並使外國人的物質利益與安全遭受到了嚴重威脅。本國政府迄今採取嚴格中立的態度,但認為有義務非正式促請交戰雙方注意,必須盡速達成和解,以結束現在的衝突。」葛福很鄭重地說道。

    「請允許我糾正一下你的也是貴國政府的錯誤,迄今為止,貴國政府並未承認我革命軍為交戰團體,現在卻來調解衝突,這是個程序錯誤。」肖志華不慌不忙地說道:「另外,袁世凱即將組閣,即將也就是說他還沒有得到清廷授命,也就無法代表清廷與我方進行和談。當然,如果他代表北洋軍委託貴國政府商洽投誠條件,我們是歡迎之至。」

    「不承認交戰團體,而調停戰爭,這在國際上是有先例的。」葛福強辯道:「當然,我可以向本國政府反映你的條件,至於你對袁世凱是否能組閣的懷疑,我認為大可不必。試看現在的北方,有誰能替代他來穩定戰局?」

    「不,不,不!」肖志華使勁搖著頭,狡黠地笑道:「承不承認是交戰團體,現在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貴國政府能承認中華共和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