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六十一章 會議(二)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肖志華最大的優勢便是具有穿透力的目光,他往往能從不起眼的小事中發掘出令人驚訝的閃光;更會借勢而為,將本不相關的事情聯繫到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從而將影響擴大,獲得最大的收益。

    通過賑災,或許可以借助社會力量影響列強的政府行為;當然,貶低滿清朝廷,提高臨時政府形象,凝聚民心士氣,並佔據道義高點,打擊為富不仁的土豪劣紳,也是應有之義。不過,這些是不能在今天這種級別的會議上說得太透的。至於會議記錄,自然會迅速通過電台發給廣州總部,從而盡快採取行動。

    「滿清統治時,是三分天災,七分**,官員們貪污賑款,草營人命,竟將災禍當成陞官發財的手段。受『黃災』最厲害的山東省,那些『謀差營保』的官僚們,常聚在一處議論說:『黃河何不福我而決口乎?』因為黃河一決口,他們就可以藉辦河工,既私吞工款,又謀取保舉,為此,他們甚至不惜偷偷地破壞老百姓自築的堤防,人為地製造災荒。」肖志華憤慨地說道:「在揭露滿清封建官僚和劣紳地主時,我們也要警惕某些人會被錢迷了眼,而犯錯誤。所以,我建議在每個省政府設立賑災督察,保證拔下來的賑災款專款專用,而且,用款賬目要對社會公開,賑災物資的發放也要依據公開、公正的原則,定期公佈發放名細,接受媒體和民眾的監督。」

    宋耀如點頭微笑,表示對此很是贊同,賑災竟然可以讓臨時政府的威權滲透進各個地方,確實很值得考慮。

    肖志華繼續說道:「除了政府拔款外,各地方政府也應該向當地富戶勸捐,並且積極組織災民進行生產自救和災後重建。國內、國際的捐助應統一存入各地的中國銀行,設立賑濟基金,專人管理,賬目公開,不使其挪作他用。同時,放開民間慈善資金參與災區社會受災群眾自救自助活動,讓受災群眾得到各類社會群體慈善資金的捐助,以此作為政府財政資金的補充作用。」

    眾人已經非常吃驚了,新辦法簡直是聞所未聞,新名詞也是層出不窮,殊不知這都是肖志華剽竊於後世的做法。

    「以工代賑的範圍還應擴大,不只可以組織災民築堤修壩,還可以讓他們架橋鋪路,只要災民的生活還需要政府救濟,那麼該地方的基礎建設便都可以向災民敞開。當然,我會建議臨時政府除對災民進行移民安置外,也要對災區做出一些政策傾斜,實行災後重建時期減稅政策,並鼓勵社會各類資金積極參與災區生產重建工作,在稅收上,相關項目可以給予減免。」

    「這是否意味著在災區開辦工廠,既能得到大批廉價的勞動力,又可以得到政府的稅收減免,這豈不是只賺不賠的事情?」宋藹齡趁著肖志華端茶喝水的空當,停下筆問道。

    「暫時看應該是這樣。」肖志華笑著解釋道:「你有興趣也可以去嘛,不過要注意,稅收減免政策是短期的,比如說三年或五年,等到災民生活恢復正常後,這項優惠政策也會逐漸取消。」

    「即便如此,這個辦法對商人們來說,也很具有吸引力。」宋耀如若有所悟地說道:「建一些投資小、見效快的項目,還是很合算的。」

    不管建什麼廠,只要你紮下根,想搬遷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樣也就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並使一些農民轉化為工人,緩解了土地緊張的壓力。

    「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肖志華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我會鄭重提醒臨時政府,那就是,絕不能學滿清,把無衣無食的饑民『目之為亂民,為匪徒』,更不允許各城鎮鄉自治團體,以守衛鄉里為名趕辦團練。各軍政府要將流離顛沛、饑寒無告之民與那些趁機搶劫、偷竊之徒區分開來,區別對待,絕不允許出動軍隊鎮壓所謂的『民亂』。」

    肖志華所提醒的正是歷史上資產階級革命派在災荒問題上所犯的最大失誤,革命派在有些地方對災民竟採取了戒備和防範的態度,有時竟視之為建立正常秩序的一種障礙。不僅如此,還發生了由革命黨人掌握的新政權的武裝去鎮壓饑民「鬧事」的事件。出現這一類政治性的錯誤,不能不說是同資產階級革命派只是同情群眾,卻並不懂得組織群眾與依靠群眾的根本弱點。

    「災民只要能吃上飯,哪裡會去鬧事?不是被地主劣紳逼得無路可走,又豈能聚眾暴亂?」肖志華疾言厲色地說道:「軍隊是抵禦外侮,保護百姓的,不是吃著百姓種出的糧食,領著用民脂民膏發放的軍餉,反過來倒去用槍彈和刺刀對付自己的衣食父母,那樣的話,良心何在?款也拔了,糧也運了,再有民變,只能說明當地政府工作懈怠,賑災不力,官員失職,而不能將罪責歸於世界上最能忍耐的、最為困苦的中國百姓頭上。」

    屋內安靜下來,眾人都陷入了沉思,肖志華一直是比較和顏悅色的態度,突然面沉似水,聲調提高,可見他對此事的重視,和對動用軍隊鎮壓民眾的極度反感。那突然變得凜凜逼人的目光,讓人不敢對視。

    宋耀如眨了眨眼睛,為了緩解氣氛,笑著說道:「這正是考驗各地政府工作效率、工作能力的機會,滿清不行,新政權難道也不行,能者上,庸者下,我同意志華同志的意見,把賑災當作各地政府考核的指標之一。」

    肖志華衝著一直力挺他的宋耀如感激地點了點頭,目光瞟到剛走進來,正向他望過來的一個指揮部參謀。微微皺了皺眉,他向宋耀如低語了幾句,起身走了過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