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五十一章 同盟會宣言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早在昨天,上海民立報便以「歡迎!歡迎!」為題,發表專欄說:「先生歸來,國基可定,新上海光復近一月,當以此日為最榮。」

    今天一大早,上海十六鋪金利源碼頭上,便佈滿了滬軍都督府的衛隊和軍警。隨後人越來越多,前面擠滿了中外記者和各機關團體的代表。馬路邊,店舖門口,碼頭上到處飄揚著青天白日旗。

    一艘海輪從江面出現了,慢慢駛向碼頭。頓時,汽笛齊鳴,鑼鼓喧天,歡呼聲和隆隆的禮炮聲混成了一片。

    孫中山站在海輪船舷旁邊,激動地揮著右手向歡迎的人群致意。

    他穿著一套黑色的西服。廣東人特有的黝黑膚色的臉膛上,天庭方闊,葉眉濃黑,襯著一雙炯炯照人的大眼睛,挺直適中的鼻樑下,兩撇八字短鬍鬚在嘴唇上微微翹起。

    這位遠離祖國近二十年的遊子,面對著這宏大的歡迎人群,深深地被感動了。

    汪精衛、黃宗仰和滬軍都督陳其美簇擁著孫中山,在歡呼聲中登上碼頭。孫中山在碼頭一露面,立刻就被中外記者團團圍住,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來。

    「孫逸仙先生與日本政府有關係嗎?」記者見孫中山的隨行人員中,有好幾位日本人,就問道。

    「我們將與各國政府都有關係。我們將建設新政府,豈有不願意與各國政府友好的道理?」孫中山站在汽車旁,微笑地回答著。

    「先生此次回國,是不是要當中華共和國大總統的候選人?您對廣東即將成立的臨時政府持何種態度?」這是人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

    「這個我還不清楚。至於臨時政府一事,因廣州是革命首義之地,我對此是很敬佩的。但求早鞏國基,滿清時代權勢利祿之爭,吾人必久厭薄。此後社會當以工商實業為競點,為新中國開一新局面。至於政權,皆以服務機制為要領。」

    「先生帶有巨款來滬供革命軍使用嗎?」一個戴眼鏡的記者大聲問道,外間傳說孫中山這次帶著幾百萬美元回國。

    孫中山笑著問道:「為什麼問這個呢?」

    「人們都說,革命軍的成敗,就是要看軍餉充足與否。」

    孫中山嚴肅地答道:「革命不在金錢,而全在熱心。我這次歸國,未帶回一個銅板;所帶者,革命精神而已。」

    記者提的問題不可能全部回答。汪精衛、陳其美護衛著孫中山,坐進黑色的小汽車,沿著歡迎的人群,緩緩向法租界駛去。

    不管歡迎場面是不是陳其美事先佈置,有多少水分,但確實很隆重。而且平心而論,因為復興會幾位首腦很少公開活動,在名聲上,確實比不上孫中山。

    宋藹齡輕輕關上馬車的窗戶,轉頭對宋耀如說道:「孫先生的名聲確實很大,也只有喬森叔叔可以匹敵。」

    「政治不是靠名聲來解決的。」宋耀如神情很複雜地說道:「喬森常把傑克?倫敦所說『進行現代革命是需要錢的』這句話掛在嘴邊,如今看來,倒是真理。而且政客是很現實的,他們懂得如何取捨,來取得最大的利益。」

    「所以說,大總統並一定是名聲最大的,而要看誰是最有實力的。」宋藹齡會意地點了點頭。

    宋耀如輕輕點了點頭,說道:「走吧,逸仙博士今天太忙,我們明天再去拜望。盡到朋友之誼,就可以安心南下了。況且,這也是總部的意思。」

    「南下好,上海實在沒什麼意思了。」宋藹齡高興地直拍巴掌,說道:「憑爸爸你的資歷,就算不是財政部長,中國銀行行長也是跑不了的。」

    「想什麼呢?」宋耀如笑著拍了拍女兒的腦袋,說道:「革命尚未成功,就想著論功行賞,這與封建時代農民造反有何不同?聽從組織安排,這是復興會會員必須要遵守的紀律。」

    哦,宋藹齡立刻老實了,可眼睛轉來轉去,心思還沒消停。

    呵呵,宋耀如很愜意地仰靠在座椅上,帶著滿足的笑容慢慢說道:「海南島要建省了,爸爸要回去建設家鄉。想起來真好啊,家鄉的水,真甜;家鄉的米,真香;家鄉的景色,真美呀!」

    「當省長?」宋藹齡似乎有些不太滿意,但看到宋耀如正沉浸在美好的憧憬當中,也不好說些什麼,打消父親的興致,便笑著說道:「海南島真的不錯,威查叔叔和雅琪阿姨跑去就不回來了,真是樂不思蜀。」

    「是啊,灼熱的陽光,腥鹹的海風,甜糯的粥米,獨特的海味,清香的椰汁……」宋耀如輕輕閉上了眼睛,似乎已經回到了家鄉那美麗的土地,喃喃地說道:「我要把那裡建設得更美,讓人們生活得富足安康……」

    ………………………

    當天中午,孫中山在寶昌路四百零八號對媒體公開發表了政見,大意是「……歸國後,擔任何種職位對我都無關緊要。我已做成了我的工作,啟蒙和進步的浪潮業已成為不可阻擋的。中國,由於它的人民性格勤勞和馴良,是全世界最適宜建立共和政體的國家。在短期間內,它將臍身於世界上文明和愛好自由國家的行列……」

    隨後,孫中山主持召開了同盟會在滬領導人的會議,形成了一個重要文件《同盟會本部宣言書》,主張以革命武裝力統中國,徹底掃除北方的**餘孽,以慰國民之熱望。

    在會上,孫中山慷慨陳詞,堅持要迅速光復南京。他說:「現在的大患即在無政府,如果能夠創建政府,則清朝政府必然傾覆;南京還在清軍之手,我如不首當其衝,實在是避難就易。全國的同志正在引頸屬望,難道是希望我退避上海?敵恃兵力,我恃人心。我們為什麼不善用所長,而用所短?革命軍起,有不可抗拒之勢,列強沒有更好辦法,只得宣告中立,不事干涉。但如果我方形勢屢受挫折,則事情發展還是未可預料;戈登、白齊文之流對待太平天國的手段,也可能用來對付我們,我們怎可不作考慮?」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