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五十章 重新找位置吧!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嘿,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袁世凱恨恨地用拳頭砸著桌子,「這麼簡單的小手段,竟然就毀了我苦心的計劃,攝政王這個蠢貨,就那麼相信了。」

    「今時不比往日。」楊士琦將桌案上的照片擺正,用手指點著說道:「這照片再加一些似是而非的傳言,真真假假,令人難辯。朝廷已如驚弓之鳥,自然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所以秘而不宣,對袁公不聞不問,自是怕由此影響北洋軍的士氣軍心,畢竟馮、段等都是袁公的舊人。這些日子,禁衛軍中又增加了不少旗人軍官,朝廷恐怕也只剩下這一支可以信賴的軍隊了。」

    袁世凱慢慢冷靜下來,他終於明白,他與朝廷基本已成了死敵,即使他現在想去做曾胡左李,朝廷也不會真的相信。如果沒有北洋軍的存在,朝廷早就將他下獄鎖拿了。

    君疑臣,則臣必死,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規則。袁世凱能不懂這個,他要暫時拋棄兩頭得利的幻想,重新為自己,為北洋軍找好位置。

    「岑春煊被任命為廣東軍政府監察部部長,倒與他『官屠』的稱號相符合。」楊士琦幽幽地說道:「聽說張謇、湯化龍等人都已南下,立憲派看來是要與復興會合流了。地方自治,倒是很合他們這些人的口味。減租減稅,撤除釐金,復興會又討好了商人,又給升斗小民以實惠,連地主士紳也無反對的理由。如此面面俱到的辦法,可見復興會裡人才不少。」

    「我覺得,最可怕的是那個中國銀行。」袁世凱若有所思地說道:「憑借雄厚的資金,他們可以用錢收買人心,可以用錢吸引海軍反叛,可以用錢招募敢死之士,可以用錢拖垮朝廷,拖垮北洋軍。眾列強中立,朝廷借貸無門,財政匱乏,崩倒之勢已不可避免。我們同樣也被錢這道坎絆住了,如果我們能借貸到一筆巨款,再有北洋軍的幾萬虎賁,南方亂黨何足道哉。」

    袁世凱搖頭歎息,後悔不迭,想想這些年花在朝廷大佬身上的金銀,花在籠絡親信方面的錢財,為什麼就沒想到開個能生錢的銀行呢!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袁世凱哪裡知道聯合銀行由小到大,所經歷的發展過程是何等艱辛。肖志華也正是藉著先知先覺,在經濟風潮中搶佔先機,豐厚利潤的背後無不滲透著他的殫精竭慮。也正是通過聯合銀行的發展,他將一批巨商大賈牢牢綁上了戰車。不錯,現在聯合銀行發行的是紙幣,可紙幣可是由萬金不換的卓著信譽作背書的。

    「如果盛宣懷不倒,倒是可為袁公解些財政危急。」楊士琦很遺憾地搖了搖頭,說道:「亂黨蜂起,他便上書朝廷,請朝廷起用袁公,並建議『應將新軍及湘豫各省援軍悉歸節制,以一事權』。」

    盛宣懷與袁世凱是官場上的冤家對頭,袁在任駐朝鮮通商大臣時,盛宣懷曾在李鴻章面前拆他牆角,以至於李鴻章一度揚言要將袁撤職。而1902年袁世凱出任北洋大臣時,趁盛宣懷丁憂之際,將有盛大量資產的招商局等企業改為官辦。以後,兩個人互相鬥法,積怨甚深。而盛宣懷能置以往恩怨於不顧,並向朝廷極力推薦,並不是什麼大公無私,只是說明他對革命的畏懼和仇視。為了讓前線清軍能夠為保衛清朝和他的利益而賣命,他還致電蔭昌,許諾如能將起義鎮壓下去,保住漢陽鐵廠和槍炮廠,「當籌十萬銀元,犒賞麾下有功將士」。

    袁世凱鄙夷地一笑,說道:「盛宣懷不過是擔心他的資產企業,讓我帶兵去與亂黨拚命,哪有什麼好心。可惜,他關心則亂,竟然想請日本人保護工廠。再加上他屁股也實在不乾淨,雷霆打擊下,欲辯而不能,只好做個喪家之犬,跑去大連避禍了。」

    「牆倒眾人推,破鼓眾人擂。這次不僅損失了大量資產,更重要的名聲臭了,也就沒了東山再起的可能。」楊士琦似乎很為盛宣懷惋惜地說道:「我們也要學學亂黨的作法,手裡不僅有槍桿子,還要運用輿論的力量。」

    袁世凱對此很是不以為然,他只相信槍桿子,子彈硬還是嘴巴硬,這在他腦中似乎不算是個問題。

    「杏城,如今形勢是越等越糟,已經到了非動不可的地步。」袁世凱深沉地說道:「我想這樣這樣行動,應該是最好的結果。而你就……」

    …………………

    這是上海冬季常見的那種陰濕天氣。晨起,黃浦江就被籠罩在??的雨霧中。朔風雖然不那麼尖利、猛烈,但帶著潮氣,有一種透骨的寒意。

    「香港」號郵輪下碇在吳淞口外,透過霧氣,孫中山站在甲板上焦急地眺望著,身後站著胡漢民、廖仲愷、宮崎滔天等人。

    回來了,終於回來了,孫中山從海外回來了。

    此時,他心潮起伏,經過十五年海外流亡生活,終於回來了。其間雖然多次返國,多次來滬,多次進入吳淞口,但都是秘密的,都必須喬裝打扮。今天,終於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主人回來了。

    從紐約到倫敦,又從倫敦到巴黎。他周旋於列強之間,與四國銀行團會晤,又同英國外交大臣葛雷交涉,以斷清廷的外援,爭取外交上的同情和支持,謀得財政貸款。但他的希望卻一一落空了,而國內陳其美等人不斷拍發的電報,顯示出現在的情況很嚴峻。清軍尚控制中國北部,其軍事實力顯然非革命軍所能抵擋,且革命軍中各黨派之間又起紛爭,而艱難的革命事業才剛剛開始啊!

    想到這裡,孫中山更急了,他多麼想趕快踏進國門,去澄清那紛亂的天宇,去掃平胡瞄盤踞的北國,統一我大好河山啊!

    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永遠存在著差距,美好的理想往往因為判斷和認知的錯誤而變得遙遠,甚至是走入歧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