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四十七章 上海亂象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像一切久別的親人一樣,剛見面時,話題總是迅速地轉移。一切都要說,一切都來不及細說。回到家裡,宋藹齡用一種陌生的目光打量家中的一切,儘管宋家是上海的豪富人家,但比起美國,生活方式還是要土得多。

    「媽咪,這回爸爸該介紹我參加復興會了吧?」宋藹齡充滿希望地問道。

    「等你爸爸回來,你自己跟他說。」倪桂珍寵溺地看著留學美國幾年未見的女兒,其實她對女兒的婚姻更為關心。

    「廣州即將成立臨時政府,不知爸爸會擔任什麼職務?」宋藹齡關心地問道:「是財政部長,還是--喬森叔叔呢,會不會當大總統?」

    「這我可不知道。」倪桂珍笑著搖頭,說道:「反正你爸爸最近忙得很,你回來得正好,就給他當助手吧!」

    母女二人正說著,宋耀如走了進來。

    「爸爸!」,宋藹齡喊著跳了起來,以飛快的速度兩步便跑了過去,沒等宋耀如說話,雙臂便掛在了他的脖子上。

    嗯,嗯,宋耀如也很激動,上下打量著女兒,她變得更文雅、更成熟了。英語純熟無瑕,帶著美國南方的口音。不過,她似乎只能講英語,特別是要表達比較複雜的情感和思想的時候,中國話則顯得有些笨拙。這讓他有些不滿,但他知道,這是一種文化時差,要消除它,還得依靠時間。

    「回來得好,回來得好。」宋耀如拍著女兒的肩膀,示意她坐下,笑著說道:「革命即將成功,正需要各種人才,你先跟在爸爸身邊適應適應,然後再選擇合適的崗位,為新中國的建設盡自己的力量。」

    「為什麼還要適應適應?」宋藹齡不解地問道:「對了,爸爸,你不去廣州在臨時政府任職嗎?」說著,她端起旁邊的茶水,隨手喝了起來,剛喝了一口,便皺起眉頭,跑到痰盂邊吐掉了,抱怨道:「這水怎麼又鹹又苦?」

    宋耀如臉上的笑容象凍結了似的,慢慢板了起來,大聲訓斥道:「你先學會做一個中國人,才有資格加入復興會。給我脫下這美國小姐的衣服,穿上中國姑娘的衣裳。要說中國話,不要說英語,不要以為還住在美國。」說完,他氣沖沖地離開客廳到書房去了。

    宋藹齡很尷尬,但她不知道爸爸為什麼會突然發火,委屈地望向自己的母親。

    倪桂珍拉著她的手,安慰道:「你爸爸可能是工作上遇到點麻煩,走,我們好久沒有一起做禱告了,現在我們去祈禱吧!」

    宋耀如確實有些生氣,但不光是對女兒,更有對上海的混亂不堪產生的焦慮。

    上海光復,意味著舊的權威被推倒,而新的權威制度尚未建立。革命者的衝擊,反動派的破壞,無知者的幫倒忙,不良分子的混水摸魚,都是必然出現的。上海,這個流氓地痞絕對數最多的城市,當然更休想風平浪靜。

    原來的下層遊民乃至流氓、地痞,因為他們都是青幫弟兄,便都披上了革命軍的軍裝,不但流氓習氣未改,而且有了合法身份,更加肆無忌憚起來。諸如買東西不付錢,看白戲等等,只能算是小事一樁。他們竟然常常鬧到妓院勾欄,因爭風吃醋而大打出手。

    大清銀行被收購,斷了陳其美的一條財路,他便又想成立個中華銀行來與中國銀行抗衡。可惜,由於中國銀行實力過於雄厚,復興會又處於強勢,很多富商巨賈對此並不感興趣。

    而陳其美請出的未來的銀行總董朱葆三,雖然很想借此給自己撈進一筆,但應者寥寥。於是這個對日本人極為卑躬屈膝,商業道德亦很差的朱葆三便向陳其美建議,利用都督府的名義,再動用青幫力量,軟硬兼施,逼上海的大富豪們慷慨解囊,並向大小商舖強行募集所謂的商股。

    大概陳其美是沒錢被逼急了,竟然全部接受了朱葆三的建議,一下子將上海的大富豪小商人得罪個遍。

    還有一件事情,上海都督府也幹得非常過激,那就是強行剪辮子。上海光復後,很多人自願剪掉了辮子,去掉了做滿清奴錄的特徵。但也有一些人害怕革命軍不能持久,清軍反撲過來,連腦袋也難保。基於這種心理,他們不敢貿然行動,至多將辮子盤在頭頂而不是拖在腦後。可都督府中的極端分子提議:當初滿清入關,是留發不留頭,現在光復了,應當來個留頭不留辮。所以,整排整連的士兵開上大街,「義務」剪髮,一時鬧得人心惶惶。

    因為當時留辮子的人前半邊頭頂是剃光的,剪去辮子,就成了怪模怪樣的「陰陽頭」,所以,只得將後邊也剃光。於是,上海陡地增加了無數光頭「和尚」,倒也是一大奇特景觀。

    敲門聲響了起來,宋靄齡推門走了進來,她已經換上了一件綠底白花的旗袍,用有些彆扭的上海話怯怯地說道:「爸爸,我這樣穿,可以嗎?」

    宋耀如臉上的烏雲漸消,浮現出一絲笑容,誇獎道:「很好,真是漂亮極了。來,坐下。」

    宋藹齡忐忑的心稍微放下,老老實實地坐在父親對面,試探著問道:「爸爸,你這回該介紹我參加復興會了吧?」

    「哪有那麼容易。」宋耀如笑道:「你可以先參加青年進步會,或者婦女解放會,這些都是復興會的外圍組織,只要你表現得好,渡過考察期,才能正式加入復興會。」

    「人多力量才大,為什麼要設立這麼高的門檻?」宋藹齡很是不解地問道:「聽說人家同盟會可是很寬鬆的。」

    「寬鬆,確實是太寬鬆了。」宋耀如不以為意地用手指敲擊著桌案,抬頭鄭重地宋藹齡說道:「不管他以前有什麼劣跡,也不管他是不是真心革命,只要喊兩句口號,表示一下對革命的熱情,便照單全收,這算什麼?別的地方光復都多少裁撤些惡稅,以示新氣象,可你看看上海,南碼頭等地的稅卡不僅沒撤,還多了個光復稅。」

    「為什麼會這樣?」宋藹齡吃驚地問道:「難道連滿清都不如嗎?」

    「窮瘋了。」宋耀如很鄙夷地評價道:「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兒。心比天高,卻沒那能耐和實力。不懂經濟,不懂管理,不懂政治,不懂民聲,上海,快換主人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