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四十一章 背井離鄉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蘇報》的張揚和無所顧忌,早已引起了清朝統治者的震驚和仇視,而《蘇報》在發出了一連串的雷霆之音後,終於走到了它輝煌的頂點,也是它的終點。

    海水捲著風浪不斷湧來,衝到船邊發出「啪啪」的響聲,飛濺起銀色的浪花,彷彿在哭著與人們告別。

    陳范站在船頭,眺望遠方的上海,任由海風吹起鬢角蒼白的亂髮,卻沉默不語,眼中滿是憂憤。而他的兩個妾室和二女兒愁容滿面,眼圈發紅,似乎剛剛哭過。

    「來了。」大女兒陳擷芬突然伸手一指,充滿焦慮的臉上揚起一絲輕鬆,盯著遠處越駛越近的木帆船。

    兩隻船慢慢靠在一起,搭上了跳板,肖志華和兩個學生模樣的青年架著昏迷的鄒容小心翼翼地走了過來。

    「這,這是怎麼了?」陳范收起思緒,見鄒容這般模樣,不由吃了一驚。

    「沒事,被我給麻醉了。」肖志華咧了咧嘴,似笑非笑地回答道:「這頭倔驢,非要去洋牢嘗嘗滋味,不弄點手段,他是不肯跑的。」

    陳范微微點了點頭,長歎了口氣,緩緩說道:「喬森博士,你的話應驗了,洋人果然靠不住。」

    《蘇報》之所以如此放言無忌,一是出於革命的熱忱,二是陳范受到了山寨「孫中山」的欺騙。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得到了租界工部局總辦,也是倫敦《泰晤士報》駐滬通訊員濮蘭德等的支持。工部局曾找《蘇報》撰稿人談話:「你們止是讀書與批評,沒有軍火麼?如其沒有,官要捕你們,我們保護你們。」租界老巡捕房捕頭藍博森也曾對陳范說:「沒有兵器,你們說話好了,我們能保護你們。」正因為有了租界當局的非正式承諾,他們才放言革命。

    「陳先生,大家沒事就好。」肖志華趕忙勸慰道:「至於枚和兄和令公子,我已經安排好了,擔保他們沒有性命之憂,大不了坐兩年牢,有我照顧,您儘管放心。」

    「多謝,多謝了。」陳范稍稍長出了一口氣,再三致謝。

    肖志華握了握陳范的手,笑著指了指兩個青年,介紹道:「這是愛國學社的學生,高的叫杜時山,矮的叫王海濤,將和陳先生同赴日本。等鄒容醒了,按他的脾氣,定是不會寂寞,還請陳先生多多勸導。」

    「那是自然。」陳范笑著答應道:「大海茫茫,他便想另有舉動,恐也難以進行。」

    肖志華衝著陳擷芬點頭示意,然後同陳范告別,轉身欲回船上。

    「喬森博士請留步。」陳范突然出聲叫住了肖志華,從身上掏出幾張紙遞了過去,誠懇地說道:「此為《蘇報》報館的轉讓書,請喬森博士萬勿推辭。」

    言語不多,卻是凝重萬分,在此風口浪尖,陳范請肖志華接手《蘇報》,一方面是想借他的身份保全《蘇報》報館,另一方面也未嘗沒有期望他繼續將《蘇報》發揚光大的意思。

    肖志華笑著點了點頭,一點也沒客氣地接過轉讓文書放入衣袋,踏著跳板,回到了自己的船上。

    兩隻船緩緩分開,肖志華揮手告別,大聲說道:「陳先生千萬珍重,不出十年,先生定當重回故土,那時,滿城紅旗飄,《蘇報》亦當完璧奉還。」

    渡輪發動起來,向前駛去,那裡有前往日本的輪船。

    望著漸漸遠去的上海,陳范眼睛潮濕了,離家別國,那是怎樣的傷感,他不禁緩緩吟道:「東風習習拂征衫,別緒離情百不關。卻怪舵樓回望處,眼中猶著舊河山。」

    「父親。」陳擷芬走到他身旁,輕聲說道:「喬森博士讓那兩個學生轉交給您一張銀行匯票,並留下幾句話,大意是說:請父親不必憂慮,要保重身體,冷眼細看滿清這具腐屍是如何被掀翻在地的。」

    「他剛才說不出十年,我們便能重回故土?」陳范不太確定地問道。

    「是的。」陳擷芬用力點了點頭,說道:「他是這樣喊的,不出十年,我們當重回故土。」

    「好,好。」陳范跺著腳連說了兩個好,精神也振奮起來。

    給你一個希望,給你一個振作的理由,這是傷感失望的人最需要的靈丹妙藥。肖志華拿出一筆錢送給陳范,並在以後不斷將《蘇報》的收益匯往東京,他只是感佩他毀家紓難的精神,卻不知道由此竟改變了陳范的人生悲劇。

    「亡命十年,困躓以終,不聞有何怨言」,這便是陳范的真實寫照。歷史上,陳范流亡東京,貧困幾無以自給,兩妾改嫁,長子出走,不知所終。次子仲彝出獄以後,清廷一直迫他交出父親,也只得逃走。名動上海的《蘇報》館主可謂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而當革命告成,民國新建後,多少人以功臣、元勳、偉人、志士自居,無不以為「手造共和」,應該論功行賞。而他甘願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共和國民,只口不提自己當年倡言革命的輝煌歷史和慘痛遭遇,更不謀求一官半職。最後,陳范晚境淒涼,孤身一人,在上海貧病交加,幼孫病故,兩個女兒不在身邊,去世時年僅五十四歲。

    象陳范這樣的「潮流中之長厚君子」絕不該落到如此境地,政府與民眾的善忘,使多少默默無聞的英雄志士品嚐了世態炎涼,又該愧殺多少貪天之功為己力,沉溺於功名利祿的喧囂之眾。

    潮漲潮落,雲起雲飛,茫茫無邊的大海滾滾滔滔,捲起千重浪。而在歷史的長河中,究竟是誰長葆青春,又是誰短命夭折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