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十四章 托克維爾理論的引入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琴房裡,宋氏三姐妹都在,這也是肖志華頭一回見到老大宋藹齡,這個被後世評價為特別愛錢的女子。

    「喬森叔叔,你聽我彈得好嗎?」宋美齡年紀最小,也是最活躍的,倒是符合後世所說的魅力型的外向:機靈、活躍、自傲、支配欲強、好勝心切。

    「呵呵,我對鋼琴不太在行,不過你彈得很好聽。」肖志華隨口誇獎了一句,又打了個招呼,便要轉身離開。

    「喬森叔叔。」宋慶齡突然開口問道:「空降是什麼意思?」

    「空降啊?」肖志華仔細觀察了一下她的眼睛,果然是圓溜溜很可愛的樣子,便笑著說道:「就是從空中突然降落,你們知道齊柏林飛艇嗎?」

    「知道。」令肖志華驚訝的是兩個大女孩都點了點頭,宋藹齡笑著回答道:「報紙上曾登載過:1900年,德國的齊柏林伯爵設計並製造的一架飛艇成功進行了首次飛行。」

    「是這樣的,飛艇具有優美的線條,巨大的尺寸,大馬力航空發動機推動飛艇划破天空的線條。人們第一眼看到齊柏林飛艇的時候,就肯定會像被符咒抓住一樣,傾倒於它的雄偉奇妙。」肖志華笑著說道:「翱翔於藍天白雲之間,想起來都讓人心曠神怡。」

    「飛得再高、再遠,最終也要落回地面充氣、加油。」宋慶齡眨著大眼睛頗有深意地說道。

    「嗯,你的話很有哲理。」肖志華意味深長地說道:「飄浮性決定了它的短促和匆忙,像你所說,再高再遠也必須要有地面物質人力的不斷支撐,這個道理看起來很簡單。」

    「但卻很少有人真正明白。」宋耀如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宋先生。」肖志華回頭笑道:「我四下欣賞了下貴宅的建築,又被這琴音吸引,見到三位貴千金,請恕我冒昧了。」

    「不要說這種見外的話。」宋耀如不以為意地搖了搖頭,注視三個女孩子,感慨道:「能和喬森博士談話,是你們的榮幸,你們不光要聽,還要仔細去想,天才博士,這是實質名歸,可不是浪得虛名。」

    「宋先生,過譽了。」肖志華擺著手謙虛道:「對於教育小孩子,我可沒什麼經驗,隨便聊聊而已,令嬡可都十分聰明伶俐。」

    「這一點也不過分。」宋耀如突然深深地歎了口氣,說道:「那本小冊子我準備先印三千本,可笑啊,天天喊學習歐美,卻只看到歐美的皮毛,對歐美的社會、政治制度和民情根本沒有深入的瞭解。對要學習的對象膚皮潦草,對要改造的目標也不甚了了,還高呼革命,革命,真是可笑。」

    「革命沒有錯,只是現在過於理想化、簡單化了。」肖志華解釋道:「我也只是東抄西湊,希望國人真正睜開眼睛看世界,真正靜下心來思考救國之路,而不是光憑著一股熱血去蠻幹。要知道,高尚的目標並不代表就有美好的結果。」

    「太對了,跟你談話總讓人有頓悟之感,更是一個增長見識的捷徑。」宋耀如略有遺憾地歎了口氣,「若不是知道你會是大忙人,我真想讓孩子們拜你為師。」

    呵呵,肖志華也只好抱歉地笑了笑,被宋耀如拉回小客廳,商量出書事宜。

    「志華,要不要把註釋刪掉,這個托克維爾,太陌生了,我看倒不如你的名字在國人中有影響力。」宋耀如拿著書稿建議道:「而且,我看可以把關於英國光榮革命的篇章去掉,這是否會被某些保守勢力所利用。」

    托克維爾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學家,前期熱心於政治,後來對政治日益失望,從政治舞台上逐漸淡出,並逐漸認識到自己「擅長思想勝於行動」。他的擅長思想,是一種真正的擅長,一方面,他具有社會科學家所應有的冷靜、理性、客觀;同時,他又葆有著人文學者的那種熱情、理想與信念。他將二者很好的融合為了自身的學術氣質,這種氣質恰恰是中國許多只能執其一端的學人所缺乏的--或沉迷於工具理論而不問出路何在,或為宣揚個人理念而盲目事實。

    肖志華認為他的政治理論對中國的政治建設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於是,精選了其著作《論美國的民主》、《舊制度與大革命》等的重要論述,編成了這本介紹美國的民主狀況、法國大革命、英國光榮革命三大篇章的小冊子,言簡意賅,深入透徹。他希望由此在國人面前真正展現西方國家的政體模式產生的根本原因、社會基礎和人文歷史地理等因素,讓國人從膚淺的喊口號學習,發展到對本國強盛道路的更深層次的思考。

    「宋先生,你沒有通讀本書,才有這種擔心。」肖志華解釋道:「本書我大量翻譯引用了托克維爾的著作,將列強中最有代表性的美國、英國、法國的政體作了深入的介紹和闡述。說明了國情不同,歷史文化不同,國家發展之路是不能照抄照搬的,而且社會如何和政體也並沒有直接必然的關係。我要讓那些以為中國只要君主立憲了或者民主共和了,或者議會制了,便萬事大吉的人知道,這種想法絕對是錯誤的。」

    宋耀如探詢道:「那等我通讀過後,咱們再作商量如何?明天,明天我就可以給你答覆。」

    「好的,我也不在乎這一天兩天。宋先生請細讀,希望不要因此給您惹上麻煩。」肖志華點頭答應道。

    「絕對不會,而且我也不怕這個。」宋耀如笑著擠了擠眼睛,說道:「我印的違禁品可比這厲害多了。」

    「這我完全相信。」肖志華笑道:「如果能再辦個報紙就好了,輿論的作用還是很大的。」

    「那天你對蘇報讚譽有加,我就覺得有些怪異。」宋耀如說道:「看來你是早有打算,蘇報只不過是適逢其時。」

    「也不盡然。」肖志華輕輕搖了搖頭,解釋道:「我略有些耳聞,蘇報還算是個敢秉筆直言的好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