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七十章 太平洋的枷鎖 文 / 閃爍

    第七十章太平洋的枷鎖

    攻打關島,肯定不向佔領迪戈加西亞那麼簡單。

    不管怎麼說,迪戈加西亞島只是位於印度洋中部的一座孤島。雖然在其北面還有查戈斯群島(從地理分佈上講,迪戈加西亞島屬於查戈斯群島),但是受面積、地形影響,查戈斯群島並不適合駐軍,甚至不適合人類居住。更重要的是,迪戈加西亞遠離美國的核心利益地區,存在的價值並不明顯,與之最近的美軍基地也在3500千米之外,即吉布提的美國中央戰區司令部與陸戰隊基地(雖然美國在塞舌爾群島也有駐軍,但是並沒有軍事基地,而是以維和的名義借用了塞舌爾的軍營)。由此可見,即便在過去百年間,美國為了控制唯一沒有瀕臨的大洋,遏制對手在印度洋地區擴張行動,費資費力的將迪戈加西亞打造成印度洋地區功能最全面的軍事基地,並且駐派重兵,這裡也不是一座堅不可摧的軍事要塞,更談不上是攻不破的堡壘。從軍事上講,只要能夠將美軍艦隊趕出印度洋,掌握絕對制海權,佔領迪戈加西亞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事實上,馬爾代夫海戰之後,共和國海軍掌握了印度洋的絕對制海權,也就輕而易舉的打下了迪戈加西亞。

    與之相比,關島絕對是軍事要塞,甚至算得上是西太平洋上的鋼鐵堡壘!

    從地理位置上講,關島屬於馬裡亞納群島,並且是群島最南端的主要島嶼(南面還有科科斯島等幾座面積狹小、沒有多少價值的島嶼),北面依次有羅塔島、阿吉漢島、提尼安島、塞班島、阿納塔漢島、阿拉馬甘島、帕甘島與阿格裡漢島等幾座面積較大的島嶼,以及薩甘島、古關島、亞松森島(與南大西洋上屬於英國的亞松森島同名)、毛格群島等幾座面積狹小、沒有多少利用價值的島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馬裡亞納群島由聯合國交給美國托管,出於自身利益需求,美國將面積較大、且擁有群島中最優良的天然深水海灣的關島獨立出來(其餘部分被稱為北馬裡亞納群島,首府設在塞班島的塞班),從而使關島成為一座相對特殊的島嶼。從分佈情況來看,馬裡亞納群島就像上帝撒在西太平洋上的一串珍珠、或者說是一條平鋪開來的鎖鏈,將西面的琉球群島、台灣島與菲律賓群島擋在了浩瀚的太平洋之外(馬裡亞納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的海域又被稱為菲律賓海、以及菲律賓海盆),而在其東面,除了南鳥島、威克島等幾座孤島之外,就是數千千米外的夏威夷群島了。因此也有人將馬裡亞納群島比喻成「西太平洋的枷鎖」。可以說,任何西太平洋上的國家,要想成為太平洋的主人,就得衝破這道枷鎖。

    最先面對這道枷鎖的不是共和國,而是100多年前的日本。

    歷史上,最先發現馬裡亞納群島的是為西班牙效命的、首位完成環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到1668年,西班牙就在此殖民,並且將其命名為馬裡亞納群島(當時在西班牙攝政的就是奧地利人馬裡亞納)。美西戰爭之後,群島最南端的關島隨同菲律賓被割讓給美國,1年之後,北馬裡亞納群島被出售給德國(這也是關島與北馬裡亞納群島行政歸屬區別的由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以協約國成員身份出兵佔領了北馬裡亞納群島,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北馬裡亞納群島北美軍佔領。由此可見,當年日本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好機會,兵不刃血的控制了前往西太平洋的通道。當然,從地理位置上講,日本列島直接面向廣袤的太平洋,在其東面並無可以阻擋日本海軍的島嶼,所以日本控制馬裡亞納群島的意義在於南下,而不是東進。

    顯然,共和國沒有這麼好的運氣。

    根據美國的相關文獻記載,早在21世紀初,即美國總統小布什高舉「反恐戰爭」旗幟的時候,美國當局就制訂了一份十分詳細全面的全球戰略,明確規定了十多處必須控制的戰略要地,其中就包括關島、而且關島的地位與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曼德海峽(亞丁灣與紅海之間的海峽)、直布羅陀海峽、霍爾木茲海峽等被列為最為重要的「海上咽喉」。

    2015年的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隨著共和國的崛起變得勢不可擋,美國當局調整了全球戰略部署,在提高迪戈加西亞的戰略地位時,也提高了關島的戰略地位。有理由相信,在這個時候,美國當局就意識到,中日之戰在所難免,不管是扶持日本遏制共和國,還是在日本戰敗之後填補西太平洋戰略防線上的漏洞(從地理位置上就可知道,日本列島在西太平洋戰略防線上的重要性不在馬裡亞納群島之下),都得將關島當成戰略基地。次年,中日東海戰爭爆發。雖然這只是一場規模非常有限的局部戰爭(甚至有人認為是一場地區衝突),但是中日矛盾已經激化,全面戰爭只是遲早的事情。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美國當局以協助日本防禦為名,開始在關島大興土木,並且在北馬裡亞納群島的提尼安島做文章,做出了將整個馬裡亞納群島納入西太平洋戰略防禦圈的決策。

    作為戰略軍事基地,關島只是軍事基地群的核心部分,或者說是統稱。

    面積接近600平方千米的關島不但是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還佔了群島陸地總面積的六成左右(關島的自然面積只有540平方千米,在過去幾十年間,美國當局為了擴大軍事基地,在海上填出了大約60平方千米的陸地)。得益於此,以及相對平坦的地形(除了南部的火山山脈之外,北部的石灰岩高地與西部的沿海平原都很平坦),關島也是群島中最適合建設軍事基地的島嶼。當初,美國在擊敗西班牙之後,沒有拿下整個馬裡亞納群島,單單佔領關島,與關島的地理環境不無關係。

    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關島只是美國在西太平洋上的一顆棋子。

    不管怎麼說,19世紀末的時候,美國不是超級大國,也沒有爭當超級大國的野心,從西班牙手裡奪取關島的直接意圖是為了在前往菲律賓的跨太平洋航線上獲得一座能夠讓艦隊與船隻臨時停靠的中轉站。要知道,19世紀末的時候,戰艦用的是燃煤鍋爐,續航能力都非常有限,沒有幾艘艦艇具有上萬海裡的跨洋航行能力,即便從珍珠港出發,也要航行近萬千米才能到達菲律賓,關島位於夏威夷與菲律賓之間(到珍珠港的航程為7000千米,到馬尼拉的航程為4000千米)。由此可見,美國在打敗西班牙之後,獨獨佔領關島,只是為了更加便捷的前往菲律賓。

    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關島的軍事價值也不是很突出。眾所周知,美國大兵還沒有登上日本本土,由B-29投下成千上萬的燃燒彈與2枚原子彈就讓天皇屈服,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方式宣告結束。只不過,在日本天皇下投降詔書之前,美軍制訂了一份登陸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登陸部隊不是從尼米茲主導的太平洋戰區出發,而是從麥克阿瑟主導的西南太平洋戰區出發,即以琉球群島中的沖繩島為跳板,首先登陸日本列島西南的九州島或者四國島,然後再在東京灣登陸。由此可見,即便美軍打上日本本土,關島也不是出發基地。事實上,在此之前的戰略轟炸中,美軍的B-29轟炸機是從塞班島與提尼安島出發,為之護航的P-51戰鬥機是從硫黃島出發,關島上只有一座備用機場,以及供運輸船隻停靠的碼頭。讓美軍選擇了面積較小的塞班島與提尼安島的原因很簡單,這兩座島嶼距離日本本土更近,能夠縮短轟炸機的往返飛行時間,節約不少燃油。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也就是美蘇冷戰期間,關島的軍事價值才稍有體現。

    事實上,因為在美蘇冷戰期間,美國當局更加重視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與馬來半島構成的「第一島鏈」,而不是由日本列島、火山列島、馬裡亞納群島、新幾內亞與印度尼西亞構成的「第二島鏈」,所以關島仍然是「戰略大後方」,其軍事價值甚至比不上泰國。當然,這也與美國的對手,其紅色蘇聯有關。作為一個只在西北太平洋上有出口的超級大國,因為只有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是常年不凍港,所以紅色海軍的太平洋艦隊要想進入太平洋,必須從宗谷海峽、津輕海峽與大隅海峽中的一處經過,而這三處海峽中,只有半個宗谷海峽在蘇聯的控制之下。由此可見,只要美國能夠在日本列島上站穩腳跟,就能把蘇聯的太平洋艦隊變成一支內海艦隊,根本沒有機會在廣袤的太平洋上與敵人決戰。

    可以說,直到進入21世紀,隨著共和國崛起,關島的戰略價值才顯現了出來。

    雖然從地理位置上講,共和國甚至比不上蘇聯/俄羅斯,是個純粹的西太平洋國家,出海口均在西太平洋上,而且均在第一島鏈西面。但是共和國有個最大的優勢,即不存在港口匱乏的問題,除了渤海北部部分港口在冬季封凍之外,大多港口常年不凍,擁有大連、秦皇島、威海、青島、連雲港、上海、寧波、舟山、福州、廈門、基隆、高雄、汕頭、香港、廣州、湛江、北海、海口、三亞等數十處深水良港,且每座港口都有成為海軍基地、艦隊母港的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只要共和國完成了和平統一大業,美國在美蘇冷戰期間精心構築的第一島鏈就將變得毫無價值,到時候共和國海軍艦隊可以以台灣島為基地,自由進出西太平洋海域。也就是說,原本作為戰略後方的第二島鏈將變成戰略前線。

    可以說,就算美國甘心退出西太平洋地區,也不會放棄關島。

    前面已經提到,關島後面就是廣袤的太平洋,再往東就是夏威夷群島,往南則是通往澳大利亞的密克羅尼西亞。出於保護國家根本利益的現實需要,美國當局都會在第一島鏈無法指望的情況下,不惜工本的提高關島的軍事價值。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關島的軍事基礎設施建設就開始升溫。

    按照美國官方檔案的相關記錄,從2016年到2057年的41年間,美國聯邦政府花在關島軍事基地建設上的費用高達4800億美元。毋庸置疑,這是一筆驚人的投入。要知道,在這41年間,美國聯邦政府的所有軍事基地建設投入還不到4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當局將一成多的軍事基地建設費用用在了一個地方。別忘了,美國是世界上擁有海外軍事基地最多的國家,關島只不過是300多處海外軍事基地中的一處而已。即便以重要程度劃分,關島也只是美國當局確定的24處A類軍事基地中的一處。從比例上看,美國當局投在關島的建設費用確實高得嚇人。

    當然,如此巨大的投入,回報也同樣驚人。

    別的不說,在眾多美軍海外軍事基地中,關島的「造陸」量最大。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畢竟關島不是美國領土,而是聯合國委託給美國管理的非主權地區,因此美國不能像在國內那樣,徵用當地居民的土地。換句話說,如果當地居民不肯把私人土地出售或者出租給美國用來建軍事基地,美軍就只能用填海的方式造出一塊陸地來。可以說,這也是關島軍事基地建設費用驚人的主要原因。別忘了,距離關島最近的美國領土在7000千米之外,即便是距離最近的、不缺土壤的大型島嶼也在3000千米之外(關島與菲律賓群島的直線距離只有3000千米),因此美軍要在關島填海造陸,就得從數千千米外運來土壤,而且所有必須原材料與設備,比如用來加強堤防的鋼筋與混凝土、工程用車輛等等都得從幾千千米之外運過來,光是運輸費用就高得嚇人。

    按照美國聯邦政府提交給國會的預算支出報表,在關島造出1平方千米土地的價格大約是2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本土的4倍。前面已經提到,在這41年間,美軍在關島填出了近60平方千米的土地,算上通貨膨脹等因素,光是這筆化肥就接近2500億美元,占美**事基地建設投資的六成。

    巨額投資的好處也很明顯,除不了需要向當地居民購買土地、以及相關的煩瑣法律程序之外,填出來的土地還是美國聯邦政府的財產,從法律上講,美軍擁有永久性使用權,不存在續約問題。要知道,海外軍事基地的「租期續約」一直是美國聯邦政府與美軍面臨的大難題。根據非官方統計,在21世紀的前50年間,美國聯邦政府在海外軍事基地續約的司法程序上花掉的費用就高達500億美元,並且為此僱傭了上萬名聯邦政府人員,並且對美國的國際聲譽產生了嚴重負面影響。

    「隨心所欲」帶來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讓美軍可以更加靈活的部署軍事設施。

    眾所周知,《倫敦條約》對各國的核力量進行了嚴格限制,嚴厲的附加條款還對核力量的部署做了限制,其中就明確規定,核武器、以及核武器的投送工具只能部署在本土,而不能部署在海外基地。雖然這一限制的初衷是首先銷毀戰術核武器,防止有核國家在並未威脅到本國生存的局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卻主要針對擁有眾多海外軍事基地的超級大國。這也很容易理解,除了共和國與美國之外,《倫敦條約》的其他締約國的海外軍事基地都非常有限,基本上不具備部署核武器的條件,而且其他締約國也不大可能在局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

    《倫敦條約》之後,還有對常規武器做出限制的《斯德哥爾摩協議》,而該協議中也對常規武器的部署與使用做了相關規定,即各締約國部署在本土以外的常規軍事力量,最多為部署在本土的常規軍事力量的60%到100%(具體限制還與軍兵種有關,比如陸軍的上限就為60%,而海軍高達100%)。因為共和國與美國都超過了上限(在協議簽署之前,共和國部署在境外的地面部隊占陸軍總兵力的60%、即相當於本土的150%,而美國部署在境外的海軍艦隊更是佔到了總兵力的70%),所以在對「本土」做定義的時候,其他締約國做出了妥協與讓步,即擁有全部管轄權與所有權的土地,都是「本土」。如此一來,美國在關島填海造出來的陸地,也就成了美國的「本土」(同樣的道理,共和國在沖繩島與尼科巴島填出來的土地也成了共和國的「本土」)。

    由此可見,填海並不是燒錢的蠢辦法。

    雖然從安全角度考慮,美國沒有在關島部署核武器,就連戰術核武器也沒有(這一點在戰後得到證實,當時美國的戰略核武器全都在本土,而部署在北美大陸之外的,只有珍珠港的幾件戰術核武器),但是作為「本土」,可以不受限制的在關島部署常規軍事力量,從而將關島打造成美軍在西太平洋上最堅固的軍事堡壘。

    根據美國聯邦政府的相關檔案,到2057年初,關島上總共擁有7處軍事基地,即阿普拉軍港(美國海軍西太平洋司令部所在地)、安德森空軍基地(美國空軍在西太平洋上最大的綜合性軍事基地,也是該地區唯一能夠支持戰略轟炸機的空軍基地,只是到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空軍沒有向該基地部署戰略轟炸機)、烏皮陸戰隊基地(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西太平洋地區最大的駐紮營地,平時駐紮1個陸戰旅,戰時最多可以駐紮3個陸戰師)、法法洛綜合燃料基地(為美軍共用,平時主要由空軍負責看管,也主要用來儲備空軍戰術航空兵所需的航空燃料,和平時期的儲備量在400萬到550萬加侖之間,戰時最多能夠儲存1100萬加侖)、巴裡加達軍事物資倉庫(為美軍共用,主要用來存放各類非爆炸性消耗物資,比如軍用口糧、藥品、被服、帳篷等等)、北蒂帕勞海軍訓練場(名義上歸海軍所有,實際上主要供陸戰隊使用,即陸戰隊步兵的訓練靶場)與阿加尼亞軍事醫療救助中心(美軍在西太平洋上最大的軍事醫療中心,擁有完備的醫療設施,常駐醫療人員近千人,和平時期能夠容納大約2000名傷員,戰時則能接收上萬名傷員),除此之外,美軍還在鄰近的島嶼上擁有10多初軍事設施,比如位於提尼安島的海軍航空站(與陸戰隊共用)、位於阿納塔漢島的空軍靶場(即空軍投彈訓練場)、位於阿格裡漢島的海軍靶場(專門供海軍艦炮與陸戰隊炮兵使用的靶場)、位於亞松森島的海軍情報中心(一座只駐紮了一支情報分隊的監聽站,主要任務就是搜集西太平洋地區的無線電信息)、位於薩裡甘島的蛙人訓練中心(專門為陸戰隊「海豹」特種部隊設置的特種兵訓練基地)。在如此眾多的軍事基地中,最神秘的肯定是位於羅塔島上的彈藥庫、以及位於關島西南部馬烏塔克的潛艇洞庫。前者是美軍在該地區最大的綜合彈藥庫,據稱可以容納近1500萬噸各類彈藥。更重要的是,這座彈藥庫在地表150米以下,而且有兩條海底隧道直通關島與提尼安島。按照外界的說法,為了修建這座基地、以及兩條海底隧道,美軍定制了5太世界上最大的自動挖掘機,花了5年時間才建成,而最大的好處就是為填海工程提供了數以億計的土石方。只不過,與後者比起來,這點工程量就算不了什麼了。

    從地質構造上講,馬裡亞納群島中,包括關島在內的幾座大型島嶼都是火山島。也就是說,關島實際上是一座火山口,而其西南的蘭蘭山就是全島最高點。萬幸的是,關島下面的火山早在幾萬年前就停止噴發了,岩漿早已冷卻,成為了堅硬的花崗岩,而且形成了熔岩區。正是如此,美軍才決定在西南的馬烏塔克修建潛艇洞庫。最初的時候,美國海軍打算在這裡秘密部署1到2艘戰略潛艇,以加強對共和國的戰略威脅。隨著關島上的軍事基地越來越多,考慮到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風險太大,讓戰略潛艇進駐關島,只能使關島上的其他軍事基地受到更大的威脅,所以美國海軍退而求其次,將這座潛艇洞庫打造成了西太平洋上最大的潛艇基地,而且全部用來支持攻擊潛艇。按照外界猜測,馬烏塔克至少能夠為12艘攻擊潛艇服務,必要的時候甚至能夠支持20艘以上的攻擊潛艇作戰。當然,要想達到這個能力,工程量肯定非常驚人。從美軍在關島上的造陸量可以大致估算出,馬烏塔克的工程開挖量應該在5億到10億方之間,工期很有可能在10年以上,總投入不會低於500億美元,絕對是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耗資最大的軍事基地。

    也有人認為,馬烏塔克的工程量沒有這麼大,因為美軍肯定會參考日本戰爭期間,日軍在沖繩島上的防禦作戰,在關島上修建完善的地下坑道體系。即便不考慮建設龐大的地下軍事基地網絡,僅以地下坑道將關島上的所有基地聯繫起來,工程量也在5億方以上,所以馬烏塔克的工程量肯定在5億方以下。

    不管怎麼說,這座潛艇洞庫肯定非常龐大,而且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能夠獨立運行。

    肯定有人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關島與其他島嶼上,均沒有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即為軍事基地提供電能的發電站。實際上,關島上一直就有一座電站,而且還在2020年之前搞了潮汐發電試驗。問題是,如此眾多的軍事基地,對電能的需求肯定非常驚人。如果算上部署在各基地的防禦系統,對電能的需求就更加驚人了。同樣得承認,發電站肯定會成為敵人的首要打擊目標。因此可以大致斷定,美軍在島上部署了不少的移動式供電系統或者小型供電系統。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關島的容納能力,即島上的駐軍數量。

    根據美國聯邦政府在2057年中期公佈的國防藍皮書,戰爭爆發前,關島上的美軍人數不會超過3萬,其中海軍官兵12000餘人、空軍官兵8000餘人、陸戰隊官兵5000餘人,另外還有4000多名非戰鬥人員(其中不少是穿軍裝的情報人員)。戰爭爆發後,美軍至少組織了2次大規模空運,向島上增派了2個旅的陸戰隊官兵(這2個旅的裝備全都存放在烏皮陸戰隊基地裡面)。參戰後,美軍按照應急機制,向島上增派了2個陸戰師,而且這2個師的兵力與主戰裝備均在3月底之前到達。美國海軍也在此之前向關島增派了數艘攻擊潛艇,以及數十架遠程海上巡邏機(全都部署在提尼安島的海軍航空站),美國空軍則按照計劃,向島上增派了1個聯隊的戰術戰鬥機(72架重型制空戰鬥機)。因為關島基地群基本上與美國陸軍沒有關係,所以美國陸軍沒有向關島增兵。保守估計,到4月初的時候,部署在關島上的美軍人數已經超過9萬,其中包括6萬陸戰隊官兵,以關島為基地的作戰飛機超過300架,其中包括近200架重型戰鬥機。

    憑借完善的基礎設施,在短短幾個月內,美軍就把關島變成了軍事要塞。

    更重要的是,按照軍情局的估計,馬裡亞納群島軍事基地群的實際容納能力肯定在20萬以上,僅關島就能容納9萬美軍(包括3個陸戰師的6萬多名官兵)。也就是說,只要美軍願意,還可以向馬裡亞納群島增兵,增強關島北面的其他主要島嶼,比如塞班島與提尼安島的防禦,使整個馬裡亞納群島變成銅牆鐵壁。如此一來,共和**隊要攻打的就不僅僅是關島,而是整個馬裡亞納群島。別的不說,美軍陸戰隊擁有射程達到數百千米的電磁炮,因此塞班島上的陸戰隊炮兵就能打擊關島上的軍事目標,如果共和**隊不控制塞班島,那麼佔領關島就沒有任何軍事價值。

    事實上,馬爾代夫海戰之後,美軍就在增強羅塔島、提尼安島與塞班島的防禦。

    保守估計,到4月底,美軍至少會在羅塔島、提尼安島與塞班島上部署至少2個陸戰師的兵力(其中1個陸戰師直接從關島調遣),使整個馬裡亞納群島的地面部隊增加到4個陸戰師。更重要的是,在過去40多年間,美軍在關島上的填海造陸工程搞得不明不白,特別是工程量到底有多少土石方,恐怕誰也說不清楚,所以美軍有沒有在其他島嶼、特別是常住居民較少的羅塔島與提尼安島上秘密修建地下軍事基地,也就沒人能夠說清楚。出於保守考慮,恐怕共和**隊更應該多做打算。

    反過來看,共和**隊也將關島與北馬裡亞納群島當成眼中釘與肉中刺。

    前面已經提到,共和國出兵佔領火山群島,並且在硫黃島上大做文章,就是要借此制衡美國控制下的馬裡亞納群島。

    問題是,硫黃島只是個巴掌般大小的島嶼。

    別的不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日軍幾乎挖空了折缽山的情況下,雙方總共5萬兵力都使戰場變得擁擠不堪。和平時期,共和**隊肯定不會讓軍人鑽山洞,更不會把全部設施都放在地下。更重要的是,火山群島中沒有其他足夠大的島嶼,而距離硫黃島最近的幾座能夠建設大型軍事基地的島嶼都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中,而且是日本人的避難所,根本不可能由共和**隊控制。

    很明顯,硫黃島成不了氣候。

    受此影響,在戰爭爆發前,共和國當局只能在琉球群島上做文章。前面已經提到,共和國也在沖繩島上大搞填海造陸,硬是弄出了幾座擁有「完全管轄權與所有權」的「本土」軍事基地。得益於此,即便在和平時期,共和國在沖繩島上也部署了一個戰鬥單位外加一個陸戰旅,地面兵力是美軍的5倍。

    當然,地面部隊多少不是關鍵,能否迅速投送作戰力量才是重點。

    問題是,不管是哪個國家,在和平時期都不可能保持一支足夠強大的兩棲艦隊。要知道,與艦隊相比,兩棲艦隊是純粹的進攻力量,而且是純粹為陸戰隊服務的進攻力量,在其他方面的用途非常有限,最多被派去救災,因此綜合效費比非常低。拿共和國海軍來說,平時也就只在3個方向上各保留了1支兩棲突擊艦隊,美國海軍也差不多,總共只有7支兩棲突擊艦隊(總規模與共和國差不多),不到航母戰鬥群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兩棲突擊艦隊也存在建造週期漫長的問題。即便大部分兩棲戰艦的建造標準都要比戰艦低得多,建造一艘兩棲戰艦也得花上好幾年。

    受此種種因素影響,共和國不得不在民用船隻身上做文章了。

    事實上,在戰爭起間動員民用船隻幾乎是所有國家的選擇,因此在和平時期讓民用船隻在建造的時候就考慮到軍事用途,也就不足為怪了。別的不說,共和國的所有滾裝船的艙門切口尺寸、也就是車輛進出通道的尺寸都是按照地面主戰裝備的標準設計的,遠遠超過了民用車輛的尺寸,而其裝載平台的甲板強度也是按照軍用級別建造的,比民用指標高出了許多。為了方便在戰時進行動員,共和國當局還以立法的方式,明確了懸掛共和國國旗、以及共和國航運企業擁有的船隻為國家服務的義務,即在國家進入戰時狀態後,掌握了全部戰爭特權的中央政府有權徵召這些船隻,而這些船隻的所有者、以及船隻上的船員都得無條件的服從徵召令。

    因為共和國早就是全球最大貿易國、也是全球最大海運需求國,雖然共和國不是最大的船隻持有國(主要是共和國的稅收太高,所以很多船東都到一些稅收較低的小國,比如東南亞的東帝汶、南亞的斯里蘭卡與馬爾代夫、以及海灣地區的巴林註冊,從法律上講,船隻在哪個國家註冊,就屬於哪個國家),但卻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隻擁有國(即共和國的航運企業擁有的船隻數量),所以在國家進入戰爭狀態後,能夠在3個月內動員上千艘商船,並且在半年內完成動員工作。

    當然,並不是所有商船都能拿來投送作戰部隊。

    客觀的講,能夠用來頂替登陸艦艇,為陸戰隊提供支持的民用船隻少之又少,所佔比例不會超過5%,主要就是快速滾裝船與快速集裝箱船。更重要的是,這些船隻的排水量不能太大(主要是控制吃水,便於在近海航行)、必須具備自行裝卸能力(在登陸場上,肯定沒有裝卸設備)、要有獨立的側向推進系統(即能夠自行沖灘,並且在卸貨後自行離開,不用依靠拖船與駁船)、還要具備一定的抗損能力。按照共和國海軍掌握的信息,能夠滿足所有條件的民船不會超過100艘,而且無法全部動員。

    除了動員足夠多的民用船隻之外,還得想辦法讓這些船隻安全到達目的地。

    要知道,即便在航行途中不必考慮空中威脅,也得考慮來自海面下的威脅。從現實角度出發,對船隊威脅最大的肯定不是美國空軍的轟炸機,而是美國海軍的攻擊潛艇,特別是那些以關島為基地的攻擊潛艇。

    可以說,這才是關鍵。

    與美國開戰後,共和國海軍花了3個多月做準備,最主要的原因不是陸戰隊不夠、也不是運輸船隻不夠、更不是作戰物資不夠,而是沒有足夠多的反潛艦艇,也就沒有辦法組建足夠強大的護航艦隊。

    也許有人會說,共和國海軍封存了足夠多的戰艦,還將很多反潛艦艇租借給了盟國與友邦(主要就是為了控制海軍戰艦的總噸位,得到《斯德哥爾摩協議》的規定),3個多月的時間,足夠讓封存的戰艦重新投入使用、也足夠收回借出去的戰艦,就算不能完全滿足戰爭需要,組建幾支護航艦隊肯定不會有任何問題。事實也確實如此,在2月初,共和國海軍就組建了第一支專業護航艦隊,到4月初,已經有4支護航艦隊參戰。關鍵是,這些護航艦隊全被派往印度洋,保護更加重要的北印度洋航線,而且還不能完全滿足需求,美國潛艇仍然在北印度洋航線上幹掉了不少的運輸船隻。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重新啟用與收回的反潛戰艦的性能都比較落後,用來為商業船隊護航不是問題,而要伴隨兩棲突擊艦隊活動,為運送作戰部隊的船隊護航,那就過於勉強了。

    由此可見,共和國在戰爭初期爆發出來的造艦能力,決定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

    對很多人來說,4個月不算漫長,做不了多少事情。可是對共和國的造船廠來說,4個月不算短,能夠完成很多重要工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