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轉移重點
不管從戰術上看、還是從戰略上看,美國都是「馬爾代夫海戰」的輸家。
戰術上,美國海軍總共損失了6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17艘快速運輸艦、以及783架作戰飛機,另外還有2艘航母、3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與3艘快速運輸艦負傷,陣亡與失蹤官兵超過4000人、其中包括982名飛行員。與之相比,共和國海軍的損失可以用「微乎其微」來形容。根據共和國海軍公佈的戰報,只有「洪湖」號驅逐艦戰沉(該驅逐艦隸屬於印度洋艦隊,在美軍機群發動攻擊的時候,呆在艦隊後方,為2架執行搜救任務的垂直起降飛機提供支持,因此正好在美軍反艦導彈的攻擊範圍之內)、另外還在戰鬥中損失了378架作戰飛機(其中162架屬於印度洋艦隊,這其中又有98架屬於第一波攻擊機群),陣亡官兵571人(「洪湖」號上的122名官兵只有2人生還,其餘全部陣亡)。
相對而言,美軍在戰術上的失敗根本算不了什麼。
不管怎麼說,海軍是戰略性軍種,因此海戰也更在乎戰略影響,而不是戰術上的些小成敗。拿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說,雖然在珊瑚海海戰中,日本海軍擊沉了美國海軍的「列剋星頓」號航母,重創「約克城」號航母,日本海軍只有「祥鳳」號輕型航母戰沉,2艘艦隊航母只被擊傷,所以日本海軍取得戰術勝利,但是這場海戰的直接後果是讓「瑞鶴」號與「翔鶴」號失去了參加中途島海戰的機會,而在這場決定戰爭走向的海戰中,如果日本海軍多出兩艘艦隊航母,戰役結果很有可能會截然不同,所以日本海軍實際上輸掉了珊瑚海海戰,至少在戰略上輸得一敗塗地。
可以說,美國海軍在「馬爾代夫海戰」中的戰略慘敗有著更加深遠的影響。
雖然在海戰之後,美國海軍仍然有5艘航母具備作戰能力,而且剩餘的護航戰艦足以組成5支航母戰鬥群,但是對美軍來說,已經失去了與共和國海軍爭奪印度洋、特別是北印度洋制海權的能力。
從現實情況出發,海戰結束之後,美軍艦隊只能向南撤退,不管是前往南非、還是在南風帶轉向前往澳大利亞,都不可能在短期內範圍印度洋中部海域。正是如此,10多天之後,得到艦隊與岸基航空兵支持的共和國海軍陸戰隊就登上了迪戈加西亞,而且僅僅只出動了相當於4個戰鬥營的3000兵力,在5天之內就讓島上絕望的美軍繳械投降,完成了攻佔迪戈加西亞的作戰任務。更重要的是,在接下來的1個月之內,共和國海軍陸戰隊將迪戈加西亞重新變成了一座軍事基地。也就是說,到2月下旬的時候,迪戈加西亞已經成為共和國海軍在印度洋中部海域的軍事要塞。
到這一步,美國海軍實際上已經喪失了爭霸印度洋的基礎條件。
從地圖上就看得出來,迪戈加西亞在美國的印度洋戰略中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這裡不但是扼守印度洋中部海域的軍事要塞,還是連接吉布提與澳大利亞的中轉站。隨著迪戈加西亞落入共和國手中,美國當局必須做出選擇,要麼屯兵吉布提,死守紅海出海口,要麼加強澳大利亞西海岸的防禦,守住澳洲大陸。當然,美國當局早就做出了選擇,讓艦隊在戰敗之後向南撤退,而不是向西撤退,就是美國的選擇。雖然從軍事角度看,除非遭到集約集團的攻擊,不然美軍肯定不會從吉布提撤退。不管怎麼說,只要美軍還在吉布提,共和國海軍與船隻就別想自由進出紅海,也就不大可能有效利用蘇丹,從而控制埃及。更重要的是,在埃及保持中立、以色列肯定親美的情況下,美軍可以充分利用蘇伊士運河,也就能夠從地中海方向上增援吉布提,從而將吉布提變成拱衛地中海的外圍軍事要塞。但是以當時的實際情況,不管美軍有多大決心,在丟失了印度洋的制海權之後,守住吉布提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後來的交戰情況也是如此,吉布提的美軍僅僅堅持到3月下旬,就在共和國艦隊與數十萬集約集團大軍的威脅下主動退卻了。
丟掉吉布提之後,美軍在印度洋西部海域的存在變得毫無意義。
事實上,在3月初,即共和國做出攻打吉布提的決定時,塞舌爾當局就宣佈驅逐境內的美**人,並且永久性中立。
受此影響,南非在3月底宣佈中立,決絕了美國的駐軍請求。
不可否認,南非的選擇實際上幫了美國,而不是害了美國。以3月底的情況,如果南非不宣佈中立,而是搭上「美國號戰車」,很可能招致共和國的軍事打擊。要知道,當時共和國已經佔領了吉布提,控制了進出紅海的通道。因為共和國與埃及的關係比較密切,只要埃及保持中立,共和國就不會急著北上與美國爭奪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事實上,北非一直是歐洲的勢力範圍,在歐盟態度曖昧的情況下,埃及沒有任何理由不保持中立,因此共和國也就沒有任何理由北上。更重要的是,東部非洲地區一直是共和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從蘇丹到莫桑比克,基本上所有東部非洲國家都是共和國的盟國或者友邦。即便受制於非洲大陸上糟糕的基礎設施,特別是莫桑比克的交通條件,共和**隊不可能從陸路南下。在塞舌爾驅逐了美軍、共和國掌握了西印度洋的絕對制海權之後,共和**隊也能從海路南下。加上共和國海軍艦隊的打擊能力,即便很難在短期內擊敗南非,也能夠動用2到3個陸戰旅,攻佔南非南端的開普敦或者伊麗莎白港,獲得進入南大西洋的跳板。相對而言,因為受到南美洲的阿根廷牽制,美國海軍不可能明目張膽的南下,進軍南非的阻力肯定比共和國大得多,也就難以在南非擋住共和國的步伐。由此可見,南非宣佈中立,實際上是暫時擋住了共和國進軍南大西洋的步伐,為美國爭取到了備戰時間。
當然,南非保持中立,不等於印度洋上的戰鬥就此結束了。
從共和國的立場出發,在已經三線作戰,而且美國正在向中東運兵,勢必會在該地區挑起戰火的情況下,肯定沒有理由把戰火燒到南大西洋。更重要的是,當時美軍也沒有南下對付阿根廷的意思,甚至沒有拉攏阿根廷的鄰國,所以作為集約集團成員國的阿根廷,並沒要求共和國立即出兵南大西洋,只是希望共和國能夠在印度洋保持足夠的兵力,即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增援阿根廷。如此一來,共和國當局肯定不會八南下南非當成首要任務,甚至不會將其當成任務看待。
誰都知道,打到這一步,印度洋上的重點已經由海洋轉到了陸地上。
只要共和國不打算進軍地中海,而歐盟又不想在戰爭問題上開罪美國、即繼續保持中立,那麼共和國與美國就得在中東戰場上再次一決高下。
正是如此,2月初,裴承毅就把李東石召了回來,當面部署了任務。
不管怎麼說,李東石才是中東戰區司令,而且是共和國陸軍中,除了袁晨皓之外,最有實戰經驗、最有發展前途的將領(凌雲霄等老一代將軍早就退役了)。更重要的是,李東石是一個「能夠讓人放心的將軍」。別的不說,裴承毅能夠給出這樣的評語,足以證明李東石在元首心目中的地位。
問題是,中東戰爭肯定不僅僅是「中東的戰爭」。
在世界大戰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個方向上的戰爭都關涉到全局。拿中東戰爭來說,共和國要想取勝,最關鍵的不是投入多少兵力,而是能否保證海運暢通無阻。不管怎麼說,在該方向上,並不是共和**隊孤軍奮戰,包括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庫爾德斯坦在內的眾多盟國與友邦都會出兵出力,而這些國家的基礎實力都比較薄弱,即便本土沒遭到打擊,也無法為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大軍提供充足的作戰物資,特別是武器彈藥。只有保證海運暢通無阻,才能確保軍隊作戰順利,也才能擊敗對手。
為此,共和國當局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鞏固北印度洋航線。
雖然在馬爾代夫海戰後,北印度洋航線的安全性已經有了保證,但是航線上仍然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比如位於爪哇島南面的聖誕島與位於蘇門答臘島南面的科科斯群島距離北印度洋航線必經的馬六甲海峽與巽他海峽就非常近,如果被美軍利用,後果將不堪設想。受此影響,3月中旬,共和國海軍陸戰隊就佔領了科科斯群島與聖誕島,並且在島上設立了永久性軍事基地。
當然,關鍵還是消除最大的隱患,即在馬爾代夫海戰後逃到澳大利亞的美軍艦隊。
按照美軍的編制體系,到達澳大利亞之後,該艦隊就成為了第三艦隊。因為美國當局已經將澳大利亞設為西南太平洋戰區的總部,所謂作為戰區直屬艦隊,第三艦隊的地位也得到提高,成為太平洋艦隊下設的3大戰區艦隊中最重要的一支。受此影響,第三艦隊的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按照美軍的部署,到3月底的時候,除了原本隸屬於第四艦隊、第六艦隊與第八艦隊的5艘航母(2艘受傷的航母均在1月底由澳大利亞出發,前往珍珠港與美國西海岸的聖迭戈,進行大修)之外,還得到了原本隸屬於第七艦隊的1艘航母,並且獲得了1艘巡洋艦與3艘驅逐艦,戰鬥力得到提升。
不管怎麼看,擁有6艘航母的第三艦隊都是個巨大的威脅。
當然,短期內,第三艦隊的威脅還不是那麼迫切。
原因很簡單,美軍的編制調整讓艦隊變得更加混亂,不但官兵需要適應,就連艦隊指揮官都得適應新的環境。更重要的是,第三艦隊的最大問題不是戰艦不夠多,而是沒有合適的駐紮地點。戰爭爆發前,美軍在澳大利亞的主要軍港為布裡斯班,而這裡也是澳大利亞海軍的母港。即便不考慮澳大利亞海軍的那幾艘戰艦,布裡斯班也容納不下6支航母戰鬥群的近百艘艦船。如此一來,第三艦隊只能分散部署在布裡斯班、悉尼、墨爾本與阿德萊德,另外還有部分戰艦被派往新西蘭的惠靈頓,以及瓦努阿圖的維拉港。受此影響,不管是調動還是集結,第三艦隊的行動都無法滿足美軍的要求。為了提高第三艦隊的作戰效率,美軍已經徵用了位於澳大利亞東面的豪勳爵島(該島在法律上是英國國王的私人領地),並且計劃將該島修建成美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大本營,整個工程將持續到6月底,到時候不但第三艦隊的全部戰艦能夠在該島新建的港口停靠,在西南太平洋上活動的所有快速運輸艦、戰鬥支援艦等輔助艦艇都可以在該島駐紮。
也就是說,要到6月底或者7月初,第三艦隊才能形成完備的戰鬥力。
毫無疑問,共和國海軍肯定不想與一支戰鬥力完備的第三艦隊決戰。
問題是,不管共和國海軍是否願意承認,即便是動用天軍的戰略轟炸機,也很難對第三艦隊構成威脅,甚至不大可能對豪勳爵島上的施工工作產生影響。
既然無法主動攻擊,就只能想方設法的逼迫第三艦隊前來決戰。
這個時候,共和國海軍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即在美國海軍退出印度洋之後,共和國當局已經把重點從印度洋轉向太平洋,將原來的印度洋艦隊改編為太平洋第一艦隊,把原來的南海艦隊改編為印度洋第二艦隊(在艦隊編號上,共和國海軍採用了與美國海軍類似的劃分方法,以馬六甲海峽為界,東面的以單數編排,西面的以雙數編排)。也就是說,當時留在印度洋上的只有以3艘航母為核心的第二艦隊。雖然按照印度洋戰區司令的請求,海軍派來了2座海上基地,但是這2座海上基地與制海作戰基本無關,1座部署在阿拉伯海,另外1座部署在亞丁灣,其主要任務是充當活動的海上平台,支持陸戰隊活動,並且為陸戰隊提供低空支援,即為即將打響的中東戰爭服務。
更要命的是,按照李東石的要求,中東戰爭爆發之後,第二艦隊必須西向,前往亞丁灣待命,並且在必要的時候進入紅海,以便對東地中海上的美軍艦隊構成威脅,讓美國海軍不能隨心所欲的支持地面作戰。雖然從實際情況出發,到時候,美國海軍肯定會向地中海或者印度洋派遣更多的艦隊,而大西洋艦隊可以調動的兵力非常有限,所以能夠調動的只有西南太平洋上的第三艦隊,也就是說第三艦隊很有可能在中東戰爭爆發後,主動西進,再次與共和國海軍爭奪印度洋的制海權。到時候,不管共和國當局是否願意,都得向印度洋增派艦隊,從而讓共和國海軍獲得與美軍決戰的機會。但是到時候,共和國海軍勢必要與戰鬥力完備、甚至得到加強的第三艦隊決戰,到底鹿死誰手,誰也沒有把握。
從取勝的立場出發,共和國海軍必須充分利用中東戰爭爆發前的寶貴時光。
4月初,剛剛完成改編(改編不僅僅是變個番號那麼簡單,還得對所有配套的指揮系統進行調整,並且讓艦隊官兵適應新的番號)第二艦隊從斯里蘭卡亭克馬裡海軍基地出發,對澳大利亞西北的達爾文港進行了一次極為漂亮的突然襲擊。
根據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記錄,在這場持續時間為2個小時的襲擊中,艦載戰鬥機總共投擲各類彈藥近5000噸,艦炮投擲炮彈超過3萬噸。顯然,配備了電磁炮的護航戰艦再次成為了主角。按照美軍的戰鬥記錄,在這短短2個小時內,達爾文港不但遭到了猛烈的炮擊與持續轟炸,還受到了一些大威力武器的襲擊,因此美軍認為共和國海軍在這裡使用了某種沒有公佈的秘密武器,而且很有可能是在第五代戰術核武器的基礎上研製而來的、受到國際軍控條約限制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只不過,美軍並沒拿出任何能夠讓人信服的證據,特別是直接證據,因此美軍的說法並沒得到共和國當局承認。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第二艦隊肯定得到了加強。
因為共和國海軍在此之前並未向印度洋增派具有遠程打擊能力的戰艦(當時派往印度洋的都是一些在30年前建造、退役後封存或者出租給其他國家的反潛艦艇,其主要任務是加強北印度洋航線上的反潛護航力量),所以可以大致斷定,加強給第二艦隊的很有可能是火力艦,即不具備制海作戰能力的准軍用艦船。
果真如此的話,美軍提到的新式武器,很有可能是火力艦上的戰術彈道導彈。
雖然在戰爭爆發後不久,共和國海軍就在襲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海軍基地時,使用了火力艦,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但是從共和國當局公佈的戰報,以及俄羅斯當局透露的相關消息,火力艦並沒在這場戰鬥中使用戰術彈道導彈。也就是說,就算美軍知道共和國的火力艦上有戰術彈道導彈,也不可能對其具體性能有多少瞭解。
當然,火力艦上的戰術彈道導彈,絕對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戰術彈道導彈。
眾所周知,火力艦的主要武器是電磁炮與重型巡航導彈。相對而言,這兩種武器都是有利有弊。電磁炮的作戰費用低廉,火力密度大,非常適合攻擊區域性目標,以及大範圍消耗性作戰使用。重型巡航導彈威力大,精度高,適合用來攻擊得到嚴密保護的高價值固定目標,以及重要的隱蔽目標。問題是,這兩種彈藥並不能夠適應全部作戰需求,比如在對付埋藏在地下重要目標時,電磁炮與重型巡航導彈都顯得無能為力。這個時候,就需要一種威力巨大、而且具有強大突防能力的武器。毋庸置疑,速度快、質量大、精度介於炮彈與巡航導彈之間的彈道導彈是最為理想的選擇。
按照共和國海軍的測試,在對付深埋目標時,彈道導彈的作戰效率最高。
正是如此,共和國海軍才會為火力艦配備戰術彈道導彈。
雖然海軍採購的戰術彈道導彈與陸軍的基本上一模一樣,但是在選擇彈頭時,海軍卻與陸軍完全不一樣。對陸軍來說,戰術彈道導彈在很多時候實際上是對電磁炮與巡航導彈的一種補充,因為電磁炮的射程只有800千米、巡航導彈的射程卻在1200千米以上,在這之間還有400千米的火力空白區間,需要一種射程相當,而且威力適當的武器。受此影響,陸軍的戰術彈道導彈多配備用來對付地表目標的子彈藥。為了對方深埋目標,海軍單獨投擲為戰術彈道導彈開發了集束式鑽地戰鬥部。
因為達爾文港是美國海軍在東印度洋上最重要的軍港,也是在澳大利亞西北地區唯一的軍事港口,所以肯定有很多軍事設施,而一些重要的軍事設施肯定得埋在地下,比如彈藥庫與航空燃料庫。問題是,達爾文港是一座擁有近10萬人口的城市,而且該地的大部分居民並不贊成讓美軍在港口裡面囤積軍事物資,更不贊成把港口變成美軍的彈藥庫。當美軍的地下彈藥庫受到攻擊,而且因此而發生猛烈爆炸的時候,美軍必須給當地居民一個合理的解釋,因此美國當局才會宣稱共和國在達爾文港使用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且按時與第五代戰術核武器有關。
當然,美軍肯定拿不出證據。
眾所周知,第五代戰術核武器不會產生放射性污染,而且爆炸威力遠不及真正意義上的核武器。更重要的是,共和國當局不可能為此公佈海軍型戰術彈道導彈的具體性能,所以在美國當局胡編亂造的時候,共和國只能保持沉默。事實上,因為「彈道導彈」很容易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聯繫起來,所以共和國當局在公佈相關戰報的時候,沒有提到第二艦隊裡面有火力艦,也沒有提到火力艦使用了海軍型戰術彈道導彈。
不管怎麼說,什麼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是由美國單獨說了算。
事實上,共和國海軍打擊達爾文港的行動已經非常克制了,轟炸與炮擊範圍完全控制在港口內,沒有向市區延伸,而且打擊時間選擇在了凌晨2點到4點,這個時候大部分港口工人都已下班,而在夜間工作的多是軍事人員,或者美軍僱傭的准軍事人員。正是如此,這次打擊才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
當然,打擊達爾文港的目的是引誘第三艦隊前來決戰,在沒有達到目的之前,第二艦隊肯定不會返航。
在接下來的10多天內,第二艦隊又襲擊了澳大利亞西部的黑德蘭港、卡那封港、傑拉爾頓港、並且在4月20日襲擊了珀斯。
雖然在此期間,美國海軍與澳大利亞皇家空軍也出動了大批巡邏機與偵察機尋找第二艦隊,美國天軍甚至向澳大利亞空運了2枚小型運載火箭,將6顆小型海洋監視衛星送上太空,以此來搜尋第二艦隊(這6顆衛星的在軌工作時間均沒有超過4個小時,即在繞地飛行第二圈的時候就被共和國天軍擊落了),但是要在浩瀚的大洋上尋找一支艦隊,而且還是一支能夠以70節的速度航行好幾個月的艦隊,絕對是不太現實的事情。從理論上講,即便使用海洋監視衛星,而且不受到攻擊,美軍至少需要發射220枚工作在近地軌道上的小型衛星才能對澳大利亞西面1500千米範圍內的東印度洋海域進行持續監視。如果動用巡邏機,則需要動用大約300架巡邏機。
由此可見,美軍找到第二艦隊的機會非常渺茫。
可以說,這也正是在沒有軍事衛星系統支持的情況下,現代化海戰的直接體現。換個角度看,這也是海戰與地面戰鬥的最大區別之處。說直接一點,在地面戰場上,受部隊活動能力限制,進攻一方的優勢並不明顯,如果防禦一方能夠充分發揮機動防禦的優勢,就能挫敗進攻。也就是說,在地面戰場上,防禦一方擁有優勢。從前面的分析看得出來,在廣袤的海洋戰場上,優勢仍然在進攻方的手裡。事實上,這也正是現代海戰戰術的核心,即積極主動的進攻才是致勝法寶。
問題是,當進攻變得有跡可尋的時候,優勢就不復存在了。
顯然,第二艦隊的襲擊行動確實有一定的規律。
按照美軍公佈的戰報,第二艦隊的襲擊間隔時間為4天左右,因此可以大致推斷在其後方大約2000千米處,肯定有一支規模不小的支援船隊,專門為其提供彈藥補給。更重要的是,第二艦隊是從北到南襲擊澳大利亞西部地區的重要港口城市(名義上很重要,實際上黑德蘭、卡那封與傑拉爾頓都是名副其實的漁港,軍事價值非常有限),所以在傑拉爾頓遭到襲擊之後,珀斯挨炸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而且這個間隔時間差不多就是4天。正是如此,美澳軍隊才抓住了機會,在4月20日,也就是第二艦隊襲擊珀斯的那天,抓住了該艦隊的尾巴,並且立即調動航空兵進行反擊。
雖然美澳軍隊的反擊沒有收到任何效果,畢竟在澳大利亞西部地區,可以部署航空兵的基地少之又少,從其他地區調遣航空兵,不但難以協調,而且時間上也來不及,所以美澳軍隊的反擊多少帶有示威性質,即告訴第二艦隊,美澳軍隊不會束手就擒,只要抓住機會就會進行反擊。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第二艦隊也確實受到了威脅,而且在印度洋上,共和國海軍就這麼一支艦隊,加上美國海軍的第三艦隊一直在澳大利亞東南海域活動,如果第二艦隊有個什麼閃失,美軍第三艦隊肯定會再次前往印度洋。到時候,共和國海軍只能向印度洋增兵,從而削弱在太平洋上的兵力投入,對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總而言之,在沒有多少意義的情況下,第二艦隊在4月20日的時候放棄了對澳大利亞的打擊行動,轉向返回亭可馬裡海軍基地。
在很多人看來,第二艦隊主動放棄了打擊美軍第三艦隊的最佳機會。
直到戰爭結束後,都有很多人認為,共和國海軍完全應該讓第二艦隊繼續南下,逼迫美軍第三艦隊前來決戰,並且趁機削弱美軍第三艦隊。甚至有人認為,如果能夠合理利用增援給印度洋戰區的2座海上平台,很有可能在印度洋戰場上幹掉美軍第三艦隊,從而使美國海軍遭到重創。
顯然,這種觀點根本站不住腳。
不要忘記,第二艦隊襲擾澳大利亞的時間是2058年4月份,也就是戰爭爆發後不到4個月。雖然共和國已經在做全面戰爭動員,在「以戰爭為先」的基本思想指導下,國家生產力正在迅速轉化為戰鬥力,誰也不敢小看共和國爆發出來的戰爭潛力,但是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在短短4個月內完成戰爭動員(實際上共和國當局是在美國參戰後才進行戰爭動員,所以還不到4個月),因此共和國的戰爭實力還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海軍是一個建設週期非常漫長的戰略軍種,所以共和國海軍的規模還沒有得到擴充,兵力仍然有限。當時,共和國已經將重點轉移到太平洋戰場上,正在與美軍爭奪太平洋的制海權。不管怎麼看,共和國海軍都沒有理由在印度洋上投入太多的兵力。
即便不考慮這些戰略因素,從戰術角度上看,要想殲滅第三艦隊都不太可能。原因很簡單,從珀斯往南,就是非常出名的南風帶。在這一海域,常年狂風肆虐,別說脆弱的海上基地,就算是戰艦,也難以穩定航行,艦載航空兵的起降作業肯定會受到影響,艦隊的防空作戰也會受到影響。除非萬不得已,沒有任何艦隊願意在南風帶裡作戰。換句話說,就算美軍第三艦隊應戰,第二艦隊也不一定能夠抓住機會。
綜合這些因素,不得不承認,第二艦隊襲擊澳大利亞西部地區,肯定是別有所圖。
實際上,聯繫一下共和國在太平洋上的動作就不難明白第二艦隊的意圖了。
馬爾代夫海戰之後,因為美國海軍全面退縮,甚至主動放棄了吉布提,南非等印度洋周邊國家也先後宣佈中立,所以共和國當局認定印度洋上短期內不會有大戰,即便美國打算在中東地區做文章,因為以色列與土耳其的戰爭準備工作均未到位,特別是土耳其,是否願意跟隨美國參戰都是個問題,所以美國不大可能立即點燃中東戰火。綜合這些因素,共和國當局做出了轉移戰略重點,積極主動打響太平洋戰爭的戰略決策。
3月初,共和國陸軍就向日本列島增派了20萬大軍,「穩住」了日本。
可以說,這一步非常關鍵。雖然到2058年,日本仍然是個人口僅5000萬的小國,但是在西北太平洋上,日本卻是僅次與共和國與朝鮮的大國,而且是唯一與美國關係密切的東亞國家。不管怎麼說,在共和國揮師東進的時候,肯定不想後院失火。早在制訂第一份戰爭計劃的時候,袁晨皓就提到,應該在與美國宣戰之後,利用在日本的軍事基地,以最快的速度向日本增派至少20萬地面部隊。以共和國陸軍的戰鬥力,以及日本的軍事力量,即便只是20萬預備隊,也能鎮住日本,讓5000萬還沒有忘記亡族之禍的日本人分清敵我,不要在世界大戰中做出愚蠢選擇。要知道,30年前,共和國迫於國際壓力,沒有把大和民族趕盡殺絕,如果日本人再次走上錯誤的道路,那就不是民族復興的問題,而是大和民族應該放在滅亡文明博物館的哪個角落的問題。
鎮住了日本,等於讓共和國在火山列島的軍事存在合法化。
更重要的是,算是日本列島、以及已經由共和國海軍陸戰隊控制的千島群島與勘察加半島,共和國已經建立起了屏蔽東北地區的戰略屏障,將本土防禦圈向東北方向上拓展了數千千米,並且解決了西北太平洋上受到的威脅,迫使美軍不得不把重點放到太平洋中部,與共和國爭奪西太平洋與西南太平洋的制海權。
當然,控制日本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出兵日本之後,共和國海軍加強了在琉球聯邦的軍事部署。根據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記錄,到3月底,已經將原先部署在印度洋戰區的200多架遠程海上巡邏機調派到西太平洋戰區,其中半數部署在琉球聯邦的航空基地,另外半數則部署在日本的軍事基地。因為火山列島的硫黃島距離北馬裡亞納群島太近,而且在2月底遭到過美軍襲擊,所以海軍沒有向這座距離關島最近的島嶼部署岸基航空兵。
到3月底,第一艦隊也在那霸港宣告成立。
在此之前,由原先的西太平洋艦隊改編而來的太平洋第三艦隊也在橫濱成立。
也就是說,到4月初的時候,共和國已經將三分之二的艦隊部署在西太平洋上,如果算上在3月底之前服役的戰艦全部留在了西太平洋,那麼共和國海軍將大約八成的兵力都放在了太平洋戰場上。
顯然,集中這麼多兵力,絕對不是搞海軍聚會。
按照美軍的分析,共和國海軍的目的是要奪取關島與北馬裡亞納群島(從地理屬性上講,關島屬於馬裡亞納群島,而北馬裡亞納群島就是關島之外的其他島嶼的總稱,所以關島與北馬裡亞納群島的稱呼有問題)。雖然當時有人認為,共和國海軍的首要任務是佔領投靠了美國的菲律賓,以確保本土安全,特別是保證台灣島的安全,但是從軍事角度看,如果能夠佔領關島,菲律賓就沒有多少軍事價值,到時候還在猶豫著是否應該向共和國宣戰的菲律賓當局甚至有可能投靠共和國,向美國宣戰。
當然,要想佔領關島,除了需要一支足夠強大的陸戰隊之外,還需要制海權。
因為攻打勘察加半島與千島群島的共和國海軍陸戰隊最快能在6月底完成任務,並且在日本或者琉球聯邦完成集結,做好再次出發的準備,所以共和國海軍要想抓緊時間,趕在美國海軍回過氣來打下關島,就得在此之前奪取制海權。
與印度洋上的「襲擾戰」不同,只要共和國海軍決心攻打關島,美軍肯定得應戰。
前面分析過,如果丟掉關島,美軍不但會丟掉西太平洋上最重要的、甚至算得上是最後的海軍基地,退守位於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還將讓共和國獲得南下的基礎,因為關島也是共和國海軍南下西南太平洋的側翼防線,如果沒有控制關島,共和國海軍就只能從島嶼密佈的東南亞地區南下,從而不得不強攻菲律賓。更重要的是,這條南下通道的左翼還暴露在美軍面前,根本沒有安全可言。由此可見,不管是保護「本土」的夏威夷群島,還是保護西南太平洋上的澳大利亞,美軍都得死守關島,而且得拼盡全力,在這裡遏制住共和國的進攻勢頭,然後扭轉戰局。
正是如此,當第二艦隊在印度洋上搞得轟轟烈烈的時候,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位於世界上最深海溝西面的那串項鏈般的島嶼上。到這個時候,所有人都知道,太平洋才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而且是爭奪最為激烈、戰鬥最為慘烈的戰場。當然,太平洋戰爭到底會打成什麼樣子,還得用事實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