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六十八章 動員 文 / 閃爍

    第六十八章動員

    王元慶回到元首府的時候,葉致勝已經在書房裡等了半個小時。

    「最新的調查報告。」葉致勝將帶來的黑皮文件遞給了王元慶,順手拿起放在桌上的香煙,說道,「時間很緊張,所以引用了部分以往的調查數據,更詳細的調查報告還在制訂之中,預計明天上午才能完成。」

    王元慶點了點頭,翻開了文件。

    時間緊張不是葉致勝的錯,戰爭剛剛爆發,王元慶在昨天晚上做出了向蠻度正式宣戰的決定,留給葉致勝搜集整理國防力量調查報告的時間只有幾個小時。萬幸的是,在此之前葉致勝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工作。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全面戰爭拼的是國家綜合實力,特別是國家的國防實力。與針對弱國的戰爭不同,與蠻度這種地區性大國的全面戰爭,更受考驗的不是軍隊的戰鬥力,而是國家的軍事工業生產能力。可以說,曾經在紀佑國執政期間擔任元首首席助理、在趙潤東執政期間擔任國家副主席的王元慶最清楚軍事工業生產能力對大規模戰爭的意義。半島戰爭、口木戰爭都考驗過共和國的軍事工業生產能力。特別是口木戰爭,如果不是趙潤東與王元慶花了數年的時間進行準備工作,共和國必然會遇到很多難題。

    與口木戰爭一樣,這場戰爭的規模不會小到哪裡去。

    因為這是一場地區性質的大規模戰爭,所以王元慶更加關注陸軍與空軍的裝備彈藥生產能力,畢竟海軍的建設週期過於漫長,除非戰爭延續好幾年,不然戰時動員機制不會對海軍造成太大的影響。

    粗略翻看了一下,王元慶點上了香煙。

    軍事工業的生產能力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王元慶不會打沒有把握的仗。如同當年策劃口木戰爭一樣,藏南衝突結束之後,王元慶利用軍事工業改革的機會,對共和國的軍事工業生產結構做了全面調整,不但大規模引入民間資本,還陸續制定了相關的法律與制度,對民營軍火企業加以限制,其中包括在戰爭狀態下,民營軍火企業應該盡到的責任與義務,把民營軍火企業納入了國家的戰略規劃。通過出台國家長遠戰略規劃的方式,以立法的形式規定了政府在軍事工業建設工作中的責任與義務,比如為軍火企業提供政府貸款擔保,降低軍火企業的營業稅收等方式,讓軍火企業在和平時期建立更多的軍火生產線,而不是按照銷售標準建立生產線。

    以J-16重型制空戰鬥機為例,如果按照和平時期的銷售標準,中重集團只需要建立1條生產線,就能每年為客戶提供至少500架,最多1000架戰鬥機,滿足包括共和國空軍與海軍、以及海外潛在客戶的購買需求;實際上,中重集團一共建立了4條生產線,其中2條生產空軍的J-16A,1條生產海軍的J-16B,另外1條則專門為海外潛在客戶生產出口型的J-16系列戰鬥機。按照此標準,在以正常方式運轉的情況下,每年能夠為所有客戶提供至少800架J-16系列戰鬥機;如果滿負荷生產(不考慮銷售,生產線每天運轉8小時),每年生產至少1600架J-16;如果超負荷生產(生產線24小時運轉),每年至少生產4000架戰鬥機。建立更多的生產線,意味著更大的投入。為此,中重集團獲得了由政府提供的貸款擔保,並且將建立生產線的花費計入了戰鬥機的生產成本之中。雖然這一做法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J-16在海外市場上的競爭力,但是軍火不同於普通商品,在性能第一的情況下,價格偏高並不是影響銷售的主要因素。

    與之類似,共和國的其他軍火生產線都在4年間得到了增強。

    當然,決定軍火生產效率的不僅僅有生產能力,還有軍隊需求。

    按照葉致勝提供的調查報告,在共和國空軍基本上奪取了制空權、海軍基本上奪取了制海權的情況下,對包括J-16、J-17在類的高技術兵器的需求量不會太大,空軍與海軍也沒有必要在戰爭期間全面擴充編製,主要就是滿足部隊的戰損補充需求。相對而言,真正需要大力生產的是陸軍的武器裝備,以及各種彈藥。

    與口木戰爭不同,針對蠻度的戰爭不可能在空中與海上獲得最終的勝利。

    在王元慶決定向蠻度宣戰之後,地面將成為決定最終勝負的決戰場。按照國防部做出的相關估計,共和國最終投入的地面部隊很有可能超過100萬,甚至超過150萬。雖然起關鍵左右的主力部隊不會超過50萬,也就是在前線作戰的野戰部隊在14個軍左右,大部分的作戰部隊將用來維持後方的戰略補給線,以及佔領區的治安工作,還可以通過邀請盟國出兵的方式減輕共和國的戰爭負擔,但是陸軍對裝備的需求肯定會遠遠超過一般戰爭,需要為陸軍提供更多的作戰設備。

    在葉致勝提交的調查報告中,陸軍的裝備採購佔到了大頭。

    按照組建150萬地面部隊的標準計算,至少需要為陸軍採購2500輛主戰坦克、5000輛步兵戰車、150套電磁炮系統、1500架垂直起降戰術運輸機、1000架垂直起降攻擊機、裝備20個軍的輕武器(大約包括50萬套單兵作戰系統、10萬套班組支援武器系統、5萬套連排火力支援系統等)。這一採購計劃的前提條件是,將之前10年間封存的武器系統全部進行現代化改裝,提供給2線部隊使用。如此一來,算上採購新式武器與改裝老式武器的所有花費,需要支出大約25000億元的戰爭經費。

    錢還不是關鍵問題,問題是,在王元慶確定的戰爭計劃中,戰爭將在2036年底之前結束,也就是說,必須在不到1年半的時間內完成裝備生產與改裝工作。可以說,時間相當緊迫,要想完成生產工作,必須從現在開始全面提高生產能力。

    與裝備生產相比,彈藥生產更成問題。

    和平時期,國家可以通過封存的方式,保留大量武器裝備,卻很難通過封存的方式保留彈藥。雖然隨著技術提高,大部分彈藥的有效存放時間都超過了10年,有的甚至達到20年,但是存放彈藥的風險太大,而且彈藥的更新換代速度更快,沒有任何國家會在和平時期大量生產彈藥。

    按照一般情況,如同共和國與美國這樣的國家,只會在和平時期保留足以滿足一場低烈度戰爭、或者滿足大規模戰爭前三個月需求的彈藥。如果戰爭規模擴大,或者戰爭時間延長,就得加快彈藥的生產速度。

    彈藥的調查報告是根據前線指揮部反饋的戰場信息制訂的。

    按照戰爭頭一天的彈藥消耗情況計算,共和國的彈藥儲備最多能夠滿足不到1個月的戰爭需求。以電磁炮的炮彈為例,在戰爭的第一天就消耗了近20萬發,遠遠超過最初制訂的作戰計劃。如果按照這個速度消耗下去,存放在共和國各處軍火庫內的炮彈最多使用1周,即便在後面的戰鬥中消耗速度降低一半,也只能滿足半個月的戰鬥消耗。

    萬幸的是,彈藥的生產週期非常短,只要生產線開足馬力,就能得到補充。

    如此一來,新的問題就是,國家能否在短期內拿出足夠的戰爭經費,從軍火廠商手裡購買武器彈藥。

    問題也在這裡,葉致勝在報告中說得非常明確,中央政府的戰爭預算需要一個月到三個月的周轉週期,才能交到軍火廠商的手裡。雖然中重集團、中航集團等大型軍火廠商已經擴大了生產規模,按照與政府簽訂的合同,在戰爭期間以賒賬的方式出售軍火,而且得到了政府的擔保貸款,但是各大軍火廠商必須拿現金從上游企業,特別是資源生產企業訂購生產武器彈藥的資源,在戰爭經費無法及時發放到位的情況下,軍火廠商的生產工作必然受到影響。

    看到這裡,王元慶皺起了眉頭。

    「解決辦法不是沒有,但是必須用到國家調控能力。」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在沒有更好選擇的情況下,只能這麼做。你盡快拿出一份詳細的調控方案,然後與顏靖宇商量。」

    葉致勝長出口氣,沒多說什麼。

    所謂的「國家調控能力」,實際上就是按照戰時機制,以計劃生產代替市場運作,即利用國家權力集華國家的工業生產力量。毫無疑問,這麼做,必然會對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畢竟生產軍火物資需要的原材料與生產其他產品的相差不大,將物資集中到軍火生產領域,必然拉高工業原材料價格,從而拉高物價。在此情況下,共和國的經濟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不徹底的戰爭動員對物價產生的影響,最終會加重社會負擔,對所有共和國公民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作為國家領導人,王元慶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

    只是,在以打贏戰爭為根本目的的情況下,王元慶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技術工人的動員情況進行得怎麼樣了?」

    「各大軍火廠商都已開始招募熟練技術工人,雖然初期會有一些影響,但是三個月之後,影響就不是太明顯了。」葉致勝滅掉了手上的煙頭,說道,「根據中重集團、中航集團等幾家大型軍火廠商提供的數據,因為大部分軍火生產線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對工人的要求不是太迫切,所以工人不足造成的影響不是很明顯。下個月,各主要軍火生產線的產能就將達到最大設計值的六成左右,在十月底達到最大產能。只要戰爭進度在我們的預料之中,軍火生產能夠跟上戰爭消耗。」

    王元慶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軍人動員。」

    葉致勝沒有多說什麼,因為調查報告的後半部分說的就是這個問題。

    一直以來,共和國的軍隊規模都在縮小,減員最多的就是陸軍。紀佑國執政初期,陸軍的總兵力接近200萬,如果算上武裝警察等准軍事力量,陸軍的總兵力超過300萬。到紀佑國執政後期,陸軍的總兵力降低到了70萬,算上准軍事力量,也不到150萬。到王元慶執政的時候,共和國陸軍的總兵力縮減到了55萬,准軍事力量則縮減到了30萬,總共僅有85萬。

    隨著總兵力縮減,退役軍人的數量也在減少。

    到2035年初,適合再服役的退役軍人不到120萬,其中陸軍退役軍人不到100萬。

    顯然,必須動員所有適合再服役的退役軍人,才能彌補兵力缺口。也就是說,包括准軍事力量在內,共和國陸軍的總兵力必須超過180萬,才能在蠻度戰場上投入150萬的地面部隊。

    問題是,肯定不是所有退役軍人都願意再次服役。

    實際上,隨著軍隊職業化水平的提高,技術類軍人所佔比重越來越大,加上勞動力短缺等因素,大部分退役軍人都在社會上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即便在國家的感召下,部分退役軍人會再次穿上軍裝,仍然會有不少的退役軍人不會重新服役,國家也不可能強制要求退役軍人再服役。

    招不到足夠的退役軍人,只能擴大新兵徵召規模。

    葉致勝在報告中明確提出,應該盡快擴大招募規模。如果戰爭在2036年底結束,那麼在戰爭的頭半年,陸軍的兵力還勉強能夠支持作戰需求。隨著戰爭規模擴大,特別是佔領區的擴大,陸軍對兵力的需求將在2036年初出現大幅度增長。如此一來,必須在此之前培訓出足夠多的合格軍人。雖然陸軍的培訓週期相對較短,但是在技術類軍人越來越多、培訓難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用半年時間培訓一批合格軍人,算不上充足。

    翻到文件最後一頁,王元慶心裡有數了。

    擴大招募規模,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雖然在國家的感召下,會有很多熱血青年參軍服役,但是在國家勞動力全面短缺的情況下,招募的軍人越多,對社會產生的影響越大。更重要的是,各方面的組織與訓練工作必須準備到位。

    「如果現在擴大招募規模,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葉致勝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元首的意思,說道:「具體會有什麼樣的影響,現在還說不準,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的訓練系統還不能滿足需要。另外,在招募了更多軍人之後,肯定會對國家的經濟活動產生影響,加上軍事生產對資源的高度消耗,恐怕我們得做好最壞的打算。」

    王元慶長出口氣,說道:「你說得沒錯,只是我們等不起。」

    「如果現在開始招募軍人,我建議最招募人員的年齡與學歷進行限制。」

    「什麼意思?」王元慶點上了香煙。

    「我們必須考慮戰爭傷亡對國內局勢造成的影響。如果我們將招募軍人的年齡限制在十八到二十歲之間,那麼招募的大部分軍人都在2015年到2017年之間出生,而這也是我們放開生育政策的時間。換句話說,這些年輕人大部分都有兄弟姐妹,對其家庭造成的衝擊與影響要比獨生子女低得多。」葉致勝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更重要的是,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大部分剛剛進入大學,還沒有畢業。如果我們將招募對像訂為社會勞動力,必然會對社會生產造成影響。招募在讀大學生,對社會生產的影響可以降到最低限度。當然,可以通過各種補貼與福利政策吸引在讀大學生,比如由國家承擔其學費,並且承諾在戰爭結束之後提供自由選擇的機會等等。」

    「可以這麼做,但是必須設置一個前提,即招募人員必須志願從軍。」

    葉致勝點了點頭,說道:「這是肯定的,畢竟我們招募的都是志願兵,而不是義務兵。」

    「還有,新招募軍人的合同可以適當修改,畢竟戰爭結束之後,必須適當縮小軍隊的規模。」

    葉致勝又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元首的意思。

    「還有別的問題嗎?」王元慶看了葉致勝一眼,說道,「與開始一樣,盡快拿出詳細的計劃來,然後與顏靖宇商量具體措施。」

    「沒別的事,我就告辭了。」

    王元慶點了點頭,送走了葉致勝。

    到此,王元慶對共和國的情況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

    雖然說不上糟糕,但是也談不上理想。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戰爭肯定會對國家經濟與社會造成影響,王元慶能做的,只是盡量降低影響,讓大部分共和國公民不會因為這場戰爭而降低生活水平,或者失去親人。

    要達到這個目的,王元慶必須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控制戰爭規模。

    等閻尚隆到來的時候,王元慶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不是沒有辦法控制戰爭規模,只是該將規模控制在何種程度。顯然,這與王元慶即將發表的戰爭宣言有很大關係。哪怕是一個措辭,都會改變戰爭宣言的含義,從而對戰爭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王元慶非常清楚,此時此刻,美國與蠻度的情報機構都收到了消息,美國總統與蠻度總理都在等待共和國元首的戰爭宣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