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十一章 轉機 文 / 閃爍

    第十一章轉機

    大清早起床,裴承毅就嗅到了油條豆漿的氣味。

    見到整齊疊放在床頭櫃上的內衣,掛在門邊衣帽架上的軍裝,裴承毅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猛然間,裴承毅回過神來。老婆還在伊斯蘭堡,為他做這些事情的肯定是那個叫余維平的勤務兵。

    真是麻煩!

    穿好內衣,拿起軍裝的時候,裴承毅才發現是昨天定制的新軍裝。

    裁縫的動作也太快了吧。

    仔細檢查了一番,沒有發現什麼問題,裴承毅才穿好軍裝,來到樓下。

    「將軍,早點準備好了。」

    「衣服是你洗的吧?」

    余維平點了點頭,把油條豆漿端了過來。

    「以後這些事情我來做就行了。」裴承毅暗自歎了口氣,「還有,這套軍裝是什麼時候到的?」

    「裁縫打電話過來,我清早去取回來,清洗烘乾,沒什麼問題吧?」

    「早上去取的?」裴承毅看了眼天色,剛天亮,余維平肯定是天亮前去取回來的。又看了眼勤務員,裴承毅搖了搖頭,說道:「坐下吧,一起吃早飯。」

    「將軍,你先吃,我去檢查轎車。」

    「你……」

    沒等裴承毅開口,余維平已經離開了餐廳。

    等裴承毅吃完早點,余維平已經替裴承毅做好了出門準備。

    「將軍,項……項總昨天晚上打來電話,讓你今天一早過去。」

    「昨天晚上什麼時候?」裴承毅發現余維平首次說到對項鋌輝的稱呼時有點生疏,雖然那幾個字沒有聽清楚,但肯定不是參謀耳熟能詳的「項總」。作為總參謀部的勤務兵,余維平應該非常熟悉大家對項鋌輝的稱呼。

    難道余維平與項鋌輝有什麼特殊關係?

    「你剛睡不久,項總讓我不要打擾你。」

    裴承毅點了點頭,通過車內後視鏡觀察了余維平的表情變化。

    肯定有什麼不合常理的地方,說不定兩人真有特殊關係,得找項鋌輝問個清楚。

    來到總參謀部,讓余維平把公文包帶到已經翻修一新的辦公室,裴承毅單獨去了項鋌輝那裡。

    「那些軍官的事情已經幫你處理好了,兩天之內到達,吃過早飯了吧?」項鋌輝把剛泡好的毛尖端了過來,「有兩件事情,一好一壞。好的是,你的家人已經在回國途中了,大概中午就能到,我讓東方聞去機場迎接……」

    「項總,東方聞是總務處的吧?」

    項鋌輝坐下來看了裴承毅一眼,點了點頭。

    「把他調給我吧,我需要他這樣懂人事的軍官。」

    「調給你沒問題,是不是……」項鋌輝略微有點緊張,「是不是小余做錯什麼了?」

    「不是,我總覺得不方便,畢竟我是有家室的人,身邊有個女勤務兵總覺得彆扭。」裴承毅笑了笑,說道,「當然,我也不是趕她走。青青過來之後,我讓她留在家裡幫我照顧妻子女兒,特別是小丫頭才過一歲,正需要有人照顧。你也知道,我老媽癱瘓在床,更需要有人照顧。把家裡的事情料理好,我才能安心工作。」

    項鋌輝似乎鬆了口氣,說道:「也好,等東方聞回來,我就讓他到你那裡去報道。」

    「另外一件事情是什麼?」注意到項鋌輝的神色,裴承毅肯定了心裡的猜測,沒再追問余維平的事。

    「昨天晚上你走後不久,元首打來電話,外長已經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起表決。」項鋌輝看了眼手錶,說道,「表決大概在一個小時前結束,差不多該收到消息了。」

    裴承毅微微皺了下眉頭,掏出了香煙。

    不多時,袁晨皓趕了過來,替兩人打開了電視,調到了國際新聞頻道。

    外面的世界已經鬧翻天。

    2035年6月29日,共和國外交部長閻尚隆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恢復錫金的聯合國成員國身份,該提議得到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緬甸、斯里蘭卡等10個國家支持後,進入表決階段。

    可以說,這次表決創造了一項新的紀錄。

    從閻尚隆發起提案,到進行表決,再到表決通過,僅僅用了1天,準確說是不到12小時。雖然在此之前好幾年,共和國、巴基斯坦、尼泊爾等數個國家就在為恢復錫金的聯合國成員國身份進行努力,比如共和國元首王元慶、代表大會主席顧衛民、國務院總理顏靖宇(宗應仁)、常務副總理兼國防部長葉致勝、外交部長閻尚隆等國家領導人從2031年開始,就在外事訪問與參加國際會議的時候,向全球上百個國家的領導人提起了這件事,並且得到了這些國家的承諾,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的領導人也在外事活動中替錫金拉支持,但是能夠在1天之內完成表決工作,確實讓人覺得匪夷所思。要知道,當初共和國返回聯合國,足足等了20多年,投票表決前的討論持續了數個月之久。「錫金議案」能夠如此快的獲得通過,除了共和國等國的努力之外,與美歐等國的態度也有很大關係。

    雖然美歐等國在表決時投了反對票,但是沒有哪個西方國家在表決前表示反對。

    美歐國家的態度與錫金的歷史有關,因為在蠻度、巴基斯坦等國擺脫英國宣佈獨立的時候,錫金也宣佈獨立。錫金不是被蠻度「一次性」吞併的,宣佈獨立之後不到2年,即1949年,蠻軍進駐錫金,次年淪為蠻度的「保護國」,1974年成為蠻度的「聯繫邦」,直到1975年才正式淪為蠻度的一個「邦」。也就是說,蠻度用了20多年才完全吞併錫金,西方國家不可能忽略錫金曾經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歷史,更不能抹殺歷史、認為蠻度吞併錫金是合法行為。換句話說,如果蠻度吞併錫金的行為合法,那麼1990年伊拉克出兵科威特,也是合法行為,因為科威特在歷史上曾經是伊拉克的一個省。

    西方國家的態度更與現實利益有關。共和國積極為錫金獨立拉支持,並不是說錫金獨立對共和國有多大好處。對共和國來說,錫金獨立之後最多解決了中蠻中段邊境糾紛,而以共和國的國力,解決這一問題花不了多少力氣。共和國的真實目的是通過錫金打擊蠻度,準確的說是迫使蠻度做出錯誤決策,從而為戰爭製造理由。美國對此心知肚白,自然不會完全偏袒蠻度。隨著國防勢力上升,蠻度已經具備與共和國決一死戰的能力。再拖上幾年,隨著新一輪軍事變革的影響顯現出來,蠻度與共和國的實力差距將再次拉開。晚打不如早打,小打不如大打。受次影響,美國肯定不會在錫金問題上與共和國正面碰撞,甚至會暗中推上一把。美國不肯出頭,其他西方國家自然作壁上觀。

    表決沒有多少懸念,聯合國204個成員國中,有138個成員國投了贊成票。

    因為恢復某國成員國身份屬於聯大事務,所以不需要得到安理會批准。

    表決獲得通過之後,閻尚隆立即向外界表示,共和國作為錫金的友好鄰邦,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共和國將為錫金正式建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此消息一處,頓時成了西方新聞媒體眼中的「戰爭宣言」。

    國家必須建立在國土之上,不然巴勒斯坦早就宣佈正式建國了。共和國要想幫助錫金建國,就的幫助錫金收回領土,趕走盤踞在錫金的蠻度軍隊。外交努力已經到了極限,共和國即將通過軍事行動、也就是戰爭恢復錫金的主權國家身份。

    此時,電視上就在報道這一新聞。

    看完新聞報道,房間內的三個人都意識到戰爭馬上就會爆發。

    聽到響起的電話聲,裴承毅與袁晨皓把目光轉了回來。

    「我是項鋌輝……好的……」項鋌輝看了眼盯著他的兩人,對著話筒說道,「明白,我馬上準備……好的,下午五點三十分……行,我親自安排。」

    裴承毅猜到打電話來的肯定是元首,或者元首助理焦魃山。

    「元首打來的電話。」項鋌輝長出口氣,說道,「下午下班後召開軍事會議,元首、委員長、總理與國防部長都要過來,作戰處好好準備一下。」

    「我們還沒有……」

    項鋌輝壓了壓手,打住了袁晨皓的話,說道:「只是簡要報告,就算立即翻臉,戰爭也不會馬上爆發,元首只想知道我們的準備情況。」

    「這樣的話,指揮機構就得確定下來。」裴承毅提醒了項鋌輝一句。

    「指揮機構定下來,才能繼續後面的戰爭準備工作。你們回去準備一下,拿出一份足以讓元首滿意的簡要作戰計劃來。」

    裴承毅與袁晨皓沒再耽擱時間,立即起身告辭。

    作戰處處長辦公室按照裴承毅以往的風格裝修,裴承毅甚至驚奇的發現,那張他在這裡用了好幾年的橡木辦公桌還在,而且還是原來那個樣子,就連幾處明顯的擦痕都沒有重新刷漆。項鋌輝是個很守舊的人,裴承毅也有點守舊。這種回到幾年前的感覺讓裴承毅非常舒服,至少讓他對項鋌輝非常感激。

    等余維平把茶水送進來,裴承毅讓袁晨皓去把門關上。

    「總體作戰計劃……」

    「小袁,你認識余維平上士嗎?」

    「余上士?」袁晨皓有點驚訝,看了裴承毅一眼,立即明白了過來,「你是問她與項總的關係吧?」

    「他們真有關係?」

    「那是當然,余上士是項總的外甥女。」

    「什麼!?」裴承毅顯得非常驚訝。

    「親外甥女,我也是聽別人說的。」袁晨皓呵呵一笑,說道,「項總只有一個妹妹,比他小十多歲。你不知道,項總老家很窮,當年他考上了大學,就是因為家裡太窮,湊不齊學費,他才參軍服役的。他妹妹一直在老家,嫁給了一個當地的農民。幾年前項總的妹夫在外打工時遇到車禍,項總就把妹妹與外甥女接了過來。小余到總參謀部工作了幾年,大概是你去國防大學深造之後才來的吧,聽說是成績不怎麼樣,考大學的希望不是很大,項總才讓她參軍。」

    「這也太離譜了吧?」

    「你是說,項總沒給外甥女安排個更好的工作?」

    裴承毅點了點頭,表示正是這個意思。以項鋌輝的職位,就算無法讓外甥女過上公主般的生活,怎麼也能給余維平安排個更好的工作,比如到軍區醫院當護士,或者干文秘之類的事情。

    「你也知道項總的為人,為了這件事,他還煩惱了幾個月呢。聽說小余的工作不是項總直接安排的,而是總務處處長背著項總把小余招了進來。其他都按照標準執行,為此小余還到衛戍部隊的新兵營訓練了半年。」

    「項總也真是小題大做,這麼點事情,需要搞得這麼認真嗎?」

    「我們也這麼想,可是項總就那樣的人,誰有辦法?」

    裴承毅苦笑了一下,說道:「不說這些了,晚上的匯報工作由你來做。」

    「我來做?」這次輪到袁晨皓驚訝了。這可是在元首面前露臉的好機會,如果能給元首留下一個深刻的蠻象,讓國務院總理、也就是未來的元首記住自己,就算飛黃騰達有點理想化,也能為今後某得個好前程。

    「你是新面孔,元首早就記住我了。」裴承毅呵呵一笑,說道,「再說了,這樣的簡報我做了無數次,嘴巴都說出繭子來了,有你頂著,我也好忙裡偷閒。」

    「裴將軍,這……」

    「明年你也是將軍,遲早要過這一關,還不如早點熟悉下情況。」裴承毅拿出香煙,先給了袁晨皓一根,說道,「今天只是簡報,不是正式的戰爭會議,你放鬆一點,按照我們商量的做就行了。」

    袁晨皓點了點頭,點上了香煙。

    說到正事,兩人都很認真。

    一直忙到中午,東方聞趕來的時候,兩人還在討論作戰計劃的一些細節問題。

    「你們忙,我等下再過來。」

    「東方,項總找你談了吧?」

    東方聞停下腳步,朝裴承毅點了點頭。

    「這幾個問題你再考慮一下,回來後再找你談。」裴承毅站了起來,把東方聞叫到了辦公室外面,「我家裡人的情況怎麼樣?」

    「嫂子與伯母都好,小丫頭也很好。」

    「麻煩你了。」裴承毅長出口氣,說道,「今後你就在作戰處這邊工作,我讓袁晨皓給你安排辦公室。」

    「裴將軍,我……」東方聞有點激動。

    雖然總務處也是總參謀部的下設機構,但是根本無法與作戰處相比。特別是對東方聞這些30歲出頭的少校軍官來說,如果呆在總務處,這輩子頂滿天也就混到個少將,絕大部分都以上校身份退役。如果能夠進入作戰處,雖然仍然有很大的可能以上校身份退役,但是成為將軍的機會多得多。更重要的是,如果裴承毅是下一任總參謀長,能夠在裴承毅手下工作,意味著幾年之後就能得到重用。

    「不滿意嗎?」

    「不……不是,非常……我非常感謝將軍。」

    「感謝就免了,我也正好需要一個你這樣的助手,不然也不會找項總要人。」裴承毅笑著拍了拍東方聞的肩膀,「你去收拾下東西,下午四點之前過來報道。對了,你把我的家人送回去了吧?」

    「送回去了,還忙了一陣。」

    裴承毅點了點頭,說道:「去吧,下午記得準時過來。」

    東方聞興高采烈的返回總務處,收拾他的辦公用具。

    裴承毅在外面轉了一圈,趁袁晨皓把余維平叫過去的機會偷偷溜出了總參謀部。

    回到家裡,裴承毅先上樓看了母親,再找到了正在收拾行李的妻子。

    「青青,我跟你說一件事。」

    「什麼事?」柳青青放下了掃帚,「是我工作上的事嗎?外交部已經安排好了,讓我明天回去報道。」

    「不是,是我們家裡的事。」裴承毅把妻子拉到餐桌旁,坐了下來,「你知道,我是陸軍中將,按照相關待遇,只要我還在總參謀部工作,這套房子就歸我們住了。」

    「房子是小事,就算這邊不給你分,外交部也會給我們一套福利房。」柳青青的心情很不錯,「其實我也覺得這套房子大了一點,我們一家就四口人,你又經常不在家,上下兩層樓,總覺得空蕩蕩的。」

    「不是房子大小的事。」裴承毅打量了妻子一番,說道,「按照待遇標準,總參謀部給我……給我們安排了一個保姆。」

    「保姆?」柳青青立即聽出了問題,「軍隊什麼時候有這麼好的待遇了,竟然給將軍安排保姆。」

    「不是大家都有的待遇,媽一直癱瘓在床,你又要到外交部工作,孩子又小,所以總參謀長給了我特殊待遇。」

    「看來,總參謀長艇器重你的嘛。」

    「只不過,這個保姆是個女的……」

    「女的?」

    「而且還是總參謀長的外甥女,親外甥女。」

    柳青青頓時瞪大了眼睛。「承毅,你沒開玩笑吧,總參謀長的外甥女給我們當保姆,你這地位也太高了一點。」

    「反正是軍隊裡派來的,總參謀長的為人你也知道,從來剛正不阿,公私分明。我要說的是,今後……」

    「今後客氣一點,不要擺架子,要像對待親妹子般的對待總參謀長派來的保姆。」柳青青立即笑了起來,「得了,你們這些男人啊,盡搞這些沒名堂的事。你不說我都知道你的意思。你去忙吧,我知道該怎麼做。」

    「青青……」

    「對了,有機會請那個……她叫什麼名字?」

    「余維平。」

    「請余小姐來吃飯……這也不對哦,反正請她來吧,我知道怎麼處理。」

    裴承毅點了點頭,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過了老婆這一關,裴承毅的心情好了許多。回到總參謀部,他讓余維平回去提妻子收拾行李。兩個女人能夠唱一台什麼樣的戲,裴承毅心裡沒有多少把握,但是從妻子的反應來看,應該不會鬧出什麼大問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