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三十二章 末日瘋狂 文 / 閃爍

    第一百三十二章末日瘋狂

    情報確鑿可靠,再無任何懷疑。

    24日,得到王元慶的准許後,總參謀部正式啟動了「全面打擊計劃」。

    和平時期,總參謀部的主要工作就是針對可能爆發的戰爭制訂作戰計劃、調整軍事部署、完善軍隊建設。戰爭期間,總參謀部在指揮作戰行動的時候,還會針對實際情況完善預先制訂的作戰計劃。

    停戰談判開始的時候,項鋌輝與裴承毅就不抱多大希望。

    軍人最瞭解軍人,雖然共和**人沒有口木軍人那麼極端,也主要是共和**人必須聽從政府命令,沒有掌握實權,但是作為軍人,項鋌輝與裴承毅非常清楚口木「同行」的想法,也非常清楚口木「同行」的極端行徑。

    早在口木進行核試驗的時候,項鋌輝與裴承毅就認為村上貞正遲早會被口木軍人推翻。

    按照村上貞正制訂的路線圖,如果不考慮外界因素,口木很有可能在10多年後成為世界大國。問題是,口木不可能隨心所欲,也就不可能不受外界影響。只要共和國有決心解決口木核問題,口木就不可能成為世界大國。

    戰爭必然爆發,只是遲早的事情。

    戰爭必然對村上貞正制訂的「口木發展線路」造成毀滅性的破壞。按照項鋌輝與裴承毅的說法,即便村上貞正不選擇自殺,也會在簽署停戰條約的前一刻被口木軍人推翻,口木政局必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戰爭不會因此結束。

    當初,項鋌輝就想提醒王元慶,不要對談判抱多大的期望。

    受裴承毅的影響,項鋌輝沒有去找王元慶。不得不承認,裴承毅更加理解元首。共和國在談判中提出各項苛刻條件,擺明了不把談判當回事。如果口木簽署停戰條約,共和國能獲得很大的好處。如果口木不簽署停戰條約,戰爭必然繼續。停戰談判開始前,王元慶就讓總參謀部向剛剛佔領的屋久島與種子島派遣重兵,證明元首早就認識到談判靠不住。既然元首已經認識到了問題,有必要當面提出來嗎?

    總參謀部要做的,只是為戰爭做好準備。

    項鋌輝與裴承毅確實這麼做了,在軍情局確定口木即將撕毀停戰協議之後,總參謀部立即拿出了可行的打擊方案,並且啟動了作戰計劃。

    短短數個小時,各方面的部署均已到位。

    主要打擊力量仍然是空軍,海軍岸基航空兵完成了支援琉球群島的作戰行動之後也參加了轟炸口木本土的作戰行動,海軍艦隊則開赴伊豆諸島海域對口木實施全面徹底的戰略封鎖。

    與之前的戰略轟炸不同,「全面打擊計劃」完全針對口木的大中城市!

    為了避免造成嚴重的平民傷亡,使共和國背上「反人類」的罪名,在此之前的戰略轟炸基本上都針對國家基礎設施,比如交通樞紐、工業中心、物資倉庫、通信中心等。因為空軍在戰略轟炸開始之後不久徹底打垮了口木空軍,掌握了絕對制空權,所以在此之前的轟炸行動中,總參謀部列舉的各類目標均被摧毀,沒有繼續轟炸的必要。

    擴大轟炸規模,肯定會將矛頭對準平民。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口木的軍事工業並未完全癱瘓。戰略轟炸開始後不久,口木就將大量用於生產武器彈藥、特別是槍支與槍彈的工業設備轉移到各大中城市的居民區,利用居民做掩護,躲避戰略轟炸。另外,口木在戰前購買了大批工業原材料,修建了大批物資倉庫,有的倉庫甚至「藏」在海裡。以煤炭、鐵礦石與銅礦石為例,戰爭爆發前,口木至少在瀨戶內海儲存了上億噸煤炭、數千萬噸鐵礦石與上千萬噸銅礦石。這些工業原料全都裝在特製的容器內,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打撈起來。戰略轟炸不可能摧毀藏在海裡的物資,只有在物資被打撈起來之後才能加以摧毀。

    轟炸居民區,後果肯定非常嚴重。

    雖然口木本土大部分城市都被放射性塵埃污染,但是在口木軍隊的管制下,仍然有很多平民留在城市裡,在東京、大阪、神戶、名古屋、長崎、廣島、岡山、福岡這些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大城市與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中,仍然有數千萬居民。不管這些口木人能否活到2年之後,只要共和國轟炸口木城市居民區,必然背上「反人類」的罪名,從而遭到西方國家指責。

    在此之前,王元慶嚴令禁止轟炸城市居民區。

    隨著口木一意孤行的繼續在戰爭的道路上前進,共和國別無選擇!

    轟炸城市居民區,「難度」並不小。

    雖然軍情局為總參謀部提供了非常準確的軍事情報,但是軍情局搜集情報的手段再厲害,也不可能確定哪棟民房內住的是人、哪棟民房內有用於生產武器彈藥的工業設備,也就無法實施精確轟炸。

    精確轟炸派不上用場,只能大規模轟炸!

    此時,空軍準備的「特種炸彈」派上了用場。

    所謂的「特種炸彈」,並不特殊,只是改進過的燃燒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對日與對德戰略轟炸中證明了燃燒彈是對付城市類大面積目標的最有效彈藥。不管是德國的磚石結構房屋還是口木的木結構房屋,在燃燒彈面前都非常脆弱。在針對得累斯頓的千機大轟炸中,美國與英國的近千架轟炸機用數千噸燃燒彈在數個小時內燒死燒傷近20萬德國人。在針對東京的戰略轟炸中,美國的B-29機群創造了在一次轟炸中殺死17萬口木人的紀錄。與這兩次大規模轟炸相比,投在廣島與長崎的原子彈所造成的破壞根本算不了什麼。

    當然,現在的口木城市已經不是二戰時的樣子。

    二戰時使用的燃燒彈有很多缺陷,比如燃燒溫度過低,持續時間過短,造成的火焰對磚石結構房屋的破壞力不夠大,難以對付地下目標等等。針對口木的特殊情況,空軍出資研製了改進型燃燒彈,主要就是在燃燒劑中增加新的化學成分,提高燃燒時的問題、延長燃燒時間、增強流動性。通過改進引信,延遲點火時間,使燃燒劑有足夠的時間通過地表裂縫滲透到地下建築內,從而對地下目標造成毀滅性破壞。更重要的是,新式燃燒劑不但具有燃燒效果,還具有消耗空氣的效果。如果大量燃燒彈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引爆,能迅速耗光爆炸範圍內的氧氣,使附近人員窒息。

    為了達到目的,戰爭無所不用其極。

    隨著技術進步,很多常規武器的打擊效力已經超過了核武器。

    做好準備,不等於開始行動。

    「扳機」不在總參謀長手中,而在元首手中。

    25日,閻尚隆通過法國外交部,先後三次向北山志川提出恢復停戰談判。

    當天傍晚,在沒有收到北山志川的任何答覆之後,閻尚隆在法國巴黎宣佈,共和國將給口木最後24小時,如果口木不能在25日18點30分之前返回停戰談判會場,共和國將視口木主動破壞停戰協議。

    毫無疑問,共和國向口木發出了最後通牒。

    是戰是和,不由共和國決定,由口木決定。

    雖然法國積極從中斡旋,法國總統還抽時間與北山志川談了2個小時,希望口木能夠盡快返回停戰談判,避免戰火重燃。但是在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的暗中支持下,北山志川不但沒有答應重返談判,還提出只有在共和國降低停戰條款之後,口木才會考慮與共和國繼續進行停戰談判。

    談判,肯定不會有任何進展。

    26日凌晨,王元慶下令各打擊部隊進入戰鬥狀態,艦隊首先進入相模灣,封鎖前往伊豆諸島的航線。

    數個小時之內,共和國空軍與海軍岸基航空兵的數千架作戰飛機做好了升空準備。

    這不是為全面打擊做準備,而是明確無誤的表達共和國的態度。

    以美國、英國的戰略偵察能力,肯定發現了共和國空軍與海軍岸基航空兵的調動部署情況,知道共和國即將對日進行全面戰略轟炸。為了讓美英等國知道得更清楚,空軍甚至將一批「特種炸彈」露天放置,讓CIA與mI5去分析這些炸彈的性質,從而猜出共和國的戰略轟炸目標。為了讓口木臨時政府明白重啟戰火的惡果,共和國空軍與海軍岸基航空兵甚至派出遠程偵察機,數次對口木各大城市進行反覆偵察。除了沒有撒下傳單、沒有進行廣播宣傳之外,共和國用上了各種手段,讓冥頑不靈的口木軍人相信,戰爭不會給口木帶來任何好處,口木必須盡快返回談判會場!

    警告有效果嗎?

    確切的說,有些效果。

    26日上午,口木內閣與軍部高級成員離開東京,轉移到了位於富士山東面的地下戰略指揮中心。

    顯然,東機谷勝等人也知道,災難即將降臨。

    知道不等於做出明智選擇。

    逃離東京的時候,東機谷勝不但沒有下達疏散命令,反而下達了全民動員令,要求所有16歲到54歲的成年男性到最近的徵兵站報道,領取武器裝備,做好抗擊外敵入侵的戰鬥準備。

    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口木的行為,非常準確的蠻證了這句西方格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