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九十四章 變色龍的國家 文 / 閃爍

    第九十四章變色龍的國家

    因為被稱為「星球六戰爭」的中口東海爭端第二輪衝突打響時,西歐大部分國家是27日晚上8點到9點,美國東部地區是27日下午3點,所以西方媒體以最快的速度做了相關報道。

    美國東部時間27日17點,之前三緘其口的美國政府向新聞媒體透露了最新消息。

    擅長捕風捉影的新聞媒體不但利用美國政府透露的「戰況」大肆渲染華國破壞停火協議、完全不顧國際道義、蓄意挑起第二輪軍事衝突、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還利用美國政府態度的細微變化宣揚美國的重要性、「美日同盟」對中口衝突產生的影響,大有為美國出兵「拯救」處於生死存亡邊緣的口木造勢的傾向。

    實際情況與媒體的「嗓音」不但沒有半點相似之處,還完全相反。

    得知中口再次爆發軍事衝突,羅迪克提前結束了國情咨文報告、提前離開國會,隨即取消了訂於晚上進行的大選綱領規劃會議。

    總統回到白宮後,國務卿等幾位重要幕僚陸續趕了過來。

    僅僅10分鐘,國家安全局就收到了衛星偵察照片,證實了CIA獲得的情報,中口再度在東海勺子島列島海域爆發軍事衝突。

    事實不由羅迪克不信,精明的美國總統不但想到了後果,還意識到了問題。

    簡短磋商後,參聯會主席薩利文海軍上將透露了一條讓總統與其他幕僚萬分震驚的消息:口木在22日以「軍事盟友」身份從美國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獲取了編號1178的作戰計劃綱要。

    搞清楚這份作戰計劃的主要內容後,羅迪克不得不懷疑有人故意向口木洩露了情報。

    1178號作戰計劃也是針對華國,只不過不是針對中口戰爭,而是另外一場很有可能爆發的戰爭。該作戰計劃最先由第七艦隊於上世紀90年代初提出,針對台海戰爭爆發後第七艦隊採取的打擊行動,主要打擊對象就是華國海軍與空軍。太平洋司令部成立後,該計劃升級為戰區作戰計劃,每3到5年根據華**事力量發展做出調整。一直以來,該作戰計劃都屬於絕密文件。

    薩利文很無辜,因為作戰計劃不是從他手裡洩露出去的,他也剛剛收到消息。

    羅迪克一面命令FBI介入調查,一面與幕僚商討對策。

    預測第二輪軍事衝突結果時,不懂軍事的文職幕僚都相信口木會輸,還會輸得很徹底。

    1178號作戰計劃完全依據美軍的作戰能力、特別是美軍強大的空中打擊能力制訂,擅長「專守防衛」的口木缺乏空中打擊能力、更無法與美軍相提並論。如果口木按照1178號作戰計劃發動突然襲擊,不但收不到理想效果,還會遭到華國的全面反擊。

    羅迪克也不例外,不但希望口木輸,還希望口木輸得越快越好。

    如果口木按照1178號作戰計劃「縱深打擊」部分轟炸華國本土目標,華國至少會發動同等規模的反擊,甚至會仿照1年前打擊蠻度的方式轟炸口木本土非軍事類戰略目標。

    到時候,美國參戰,還是不參戰?

    《美日安保條約》明確規定,如果口木本土遭到軍事打擊,美國有義務與責任協助口木進行本土防禦、擊敗入侵之敵。

    與華國交戰,美國的損失有多大?

    美國也有不參戰的理由:口木首先打擊華國本土,違背了「和平憲法」,口木政府失去合法性,美國沒有理由對一個不合法的政府履行同盟義務。

    不參戰,眼看著口木被華國炸成廢墟?

    不管參戰,還是不參戰,美國得不到任何好處。

    羅迪克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因為他壓根不打算讓美國參戰。

    不參戰,不表示不能在別的方面有所作為。

    商討得出的第一個結論是:美國必須盡快轉變態度以應對新的局勢,最好立即通過新聞界發佈消息。

    據此,羅迪克讓白宮發言人暗中將消息透露給了與白宮關係良好的幾個記者。

    在第二個問題上,官員、將軍與幕僚發生了爭執。

    將軍的「主戰觀點」首先被羅迪克踢出局,美國絕不能捲入一場大規模地區性戰爭,與一個世界強國直接對抗。

    在官員與幕僚的觀點間,羅迪克卻猶豫不決。

    以林奇為首的政府官員堅持認為應該以美國自身利益為重,預防極有可能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盡量減少危機產生的影響,為即將開始的大選做準備、花更多的力量解決國內實際問題。

    以埃裡克為首的白宮幕僚則認為應該以美國國際形象為重,加強對盟國的支持、贏得更多國家的尊重與重視,通過對日援助改變民主黨在選民心目中的軟弱形象、以國際爭端淡化國內矛盾。

    兩種觀點都有道理,也都有問題。

    官員與幕僚涇渭分明的原因很簡單:政府官員大部分都是民主黨成員,民主黨失勢,他們將跟著失勢;白宮幕僚大部分都是某個方面的專家,沒有鮮明的政治主張,民主黨總統走了,還能為共和黨總統服務。

    爭論到最後,羅迪克不得不出面。

    「要不要支持口木,不應該是我們重點討論的問題。」總統發言時,官員幕僚都閉上了嘴,「我認為,眼前最重要的問題是搞清楚一件事情,既中口衝突會不會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如果會,全球性金融危機會不會演變成全球性經濟危機?如果會,全球性經濟危機將對我們產生多大影響?」

    這下,官員與幕僚的不再爭執了。

    前兩個問題根本不用回答,羅迪克已經下了定論。

    見到其他人都不想第一個發言,國務卿林奇暗暗歎了口氣,說道:「影響不會太小。如果我們與華國鬧僵,不得不在經濟危機期間與華國打貿易戰,導致其他國家紛紛出台貿易保護政策,導致全球性貿易戰,結果恐怕比29年大蕭條還要糟糕。」

    羅迪克點了點頭,朝埃裡克看去。

    「雖然我沒有這麼悲觀,但是我認為結果不會比29年大蕭條好多少。」埃裡克推了推眼鏡,「如果我們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就無法第一個度過經濟危機。華國也會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只是比我們好得多。只要華國在經濟危機期間繼續推行產業結構調整,將第一個復甦。」

    「結果呢?」

    「結果……」埃裡克長出了口氣,「那個『19世紀是英國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21世紀是華國的世紀』的預言將變成現實,華國將在經濟危機結束前超越我們,在後經濟危機時代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羅迪克微微點了點頭。「那麼,我們怎樣才能避免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幾個幕僚避開了總統的目光,埃裡克也藉著推眼鏡的動作迴避了問題。

    「林奇,說說你的想法。」總統直接把問題拋給了國務卿。

    「我還是堅持前面的觀點,與華國直接對抗得不償失,除了確保贏得大選、保證政策的連貫性之外,我們能做的就是為即將到來的經濟危機做好準備。」

    羅迪克點了點頭,把目光轉向了埃裡克。「安全顧問先生,你的意見呢?」

    「適當支持口木,對我們度過經濟危機也有幫助。」埃裡克的態度軟弱了許多,「即便為將來考慮,一個強大的口木也能成為對付華國的幫手。經濟危機爆發後,我們還能利用口木資本與口木市場。」

    「這與口木是否戰勝華國有必然關係嗎?」

    埃裡克遲疑了一下,搖了搖頭。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不顧一切的幫助口木戰勝華國呢?」羅迪克歎了口氣,說道,「只要華國沒有打擊口木本土,我們就沒有必要為口木而戰。要明白一點,是口木依附我們,不是我們依靠口木。第二輪軍事衝突是口木主動挑起的,雖然我們不會以這種方式向外界宣佈消息,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口木的瘋狂舉動不但使我們進退兩難,還有可能使我們成為口木的擋箭牌。不管怎麼樣,口木是我們的擋箭牌,而不是由我們替口木火中取栗。援助口木肯定有必要,但不是現在。」

    總統的態度很堅決,觀點也很明確。

    爭論到此結束,把林奇留下後,羅迪克讓其他官員幕僚離開了橢圓形辦公室。

    「埃裡克是國家安全顧問,態度一向比較偏激,你別介意。」

    聽到總統的「安慰」,林奇有點想笑。他認識埃裡克的時候,羅迪克還沒有住進白宮呢。

    「我取消了晚上的會議,準備會見一些重要客人。」羅迪克拿出了放在檀香盒裡的雪茄,「你親自聯繫金融界與企業界的知名人物,人數不要太多,控制在一百名以內,以召開白宮招待金融企業界代表的名義邀請他們前來參加宴會。」

    「今天晚上?」林奇立即皺起了眉頭,現在已經是傍晚了。

    「對,現在!」羅迪克點了點頭,「宴會在晚上十點三十分開始,那些人都有私人飛機,就算住在西海岸也來得及。」

    「我馬上去聯繫。」

    「記得聯繫機場,做好相關安排。」

    離開白宮,林奇就給美國金融企業界的大腕打電話。

    總統在這個時候設宴款待「有錢人」,意圖再明顯不過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