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清帝國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事 文 / 半生恨雨

.    方懷淡淡地笑道:「你看朕像一個昏君嗎?若連是非對錯都不分,天下人還有誰為朝廷效力……緬甸的事就算過去了,朕已經另有安排。朕此次來便是為了安你的心,哪些人為國家辦事,那些人是國家蟲,朕心裡跟明鏡似的。如今你要做的事便是安心養病,其他的就不要多想了。」

    「多謝皇上不罪之恩……」謝過恩後左宗棠對方懷道:「臣此番領兵與英人交戰,發覺其師旅火炮眾多,士兵操作火器嫻熟,兼且紀律嚴明、進退有據,確乃我之大敵。」

    「西南諸師已是我之精銳,然欽察關一戰,三倍於敵卻攻之不下。而據聞此英軍不過其二等之師團,若為一等之師團,兩軍差距豈不更大?英人在緬甸受阻,必思圖謀我大清東部膏腴之地。今我能拒之,不過憑緬地山川叢林之險,若是平原交戰,英軍實非我普通師旅可敵。」

    方懷聽了彷彿並沒有擔憂之色,笑容淡淡地道:「依你之見,朕當如何應對?」

    左宗棠臉色頗有些凝重道:「若不能分而間之,阻其東來,則需要做完全之準備。我大清之東,海疆足有萬里,所需鎮守之處甚多,然新軍之數太少,分守各地猶如杯水車薪。因此須廣募軍隊,同仇抗敵。而軍隊所需者,一曰士卒,二曰武器。皇上這幾年廣施仁政,若下詔募集兵士。必是萬民景從。而武器或自造或購買,所缺者不過錢耳,現今釐金皆為各省督撫所掌握,貪瀆者甚多,若皇上能將厘稅收歸中央,則財源自能滾滾而來。如此英國雖強,但其國小民寡,我大清雖弱,卻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以眾敵寡,熟有敗焉。」

    方懷聽了心中暗歎,左宗棠不愧是左宗棠,一下子就看到了現在的當務之急。一件是義務兵役制地推行。一件是將厘稅收歸中央,另外,還有一件事,也許他也想到了。卻不敢說出口,那就是廢除供養八旗的制度。推行義務兵役制是為了增加兵源,擴大軍隊規模;收回厘稅和廢除八旗是為了解決財政緊缺的問題。只是這些事情做起來談何容易啊。

    義務兵役制在後世看起來似乎是十分簡單普及的制度,但在中國實行起來卻有不小的困難。這個時代的中國百姓受教育程度並不高,讓他們認識什麼是公民的義務顯然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而清朝後期,特別是鴉片戰爭以後。幾乎把入關以後積攢的民心民氣敗得差不多了。在不得民心地情況下推行義務兵役制和拉壯丁有什麼分別。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什麼都可以丟。但卻不能丟了民心和士氣,這也是為什麼方懷堅持冒險與英法一戰的的原因。中華民族在這個時代太缺少凝聚力了!

    儘管自己甫一親政就一直十分注重民心民氣的問題。對內懲治貪污、發展工商、停收火耗、將關東越南空置地土地分配給無土的百姓,對外努力廢除與列強簽訂的條約、為國家爭取生存空間,但積攢了多少民心士氣,方懷心裡也沒有一個底。終不能將一項善政變成弊政吧。

    除了義務兵役制的問題,厘稅地統一和廢除八旗供養制度也是十分棘手的事情。經常被前者觸動的是以洋務派為首的地方各督撫地利益,後者則是得罪了所有的王公貴族。得罪了這兩派就等於是和整個朝廷的勢力作對,他雖然是皇帝,但皇帝不過是一個統治集團地代表,如果喪失了支持他地統治集團,那麼下台是必然地事情。想想京城的禁衛軍幾乎都由滿族將領控制,地方地軍政大權也都掌握在各省督撫手中,這就讓方懷不能不慎之又慎。

    各省釐金制度不統一,收稅的關卡林立嚴重妨礙了商業的發展,而且其中貪瀆挪用者極多,往往收交各省財政的不到總數的三成,而就是這三成還要被各省督撫分調一杯羹,上交中央的可想而知,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只有實行現代的財政制度,由中央統一徵收厘稅。

    本來方懷是打算用手自己影響的康有為、劉光第等年輕官員漸漸取代那些地方官員,通過他們把自己的意志貫徹到地方。不過除了鄭觀應、劉光第等少數幾個人,其他人比起洋務派那些在宦海浮沉了幾十年的官員來說,都還稍顯稚嫩。這並不是他們能力不夠,中國的事情除了能力有時候還要靠經驗和關係。擁有這些他們還需要一個過程,不過現在看

    似乎等不及了。

    而八旗制度是另一項極難革除的弊政。八旗制度有所謂「十定」,弊端最嚴重的是其中「四定」。

    第一,定身份。旗人當時不叫滿族。旗人,就是在旗的,不在旗的叫民人。這個身份是終身的,你在旗終身在旗,世世代代在旗旗、民不通婚,包括滿與漢、回人、苗民等等不能通婚,很多少數民族,不光是漢族。這樣的隔離政策極大地妨礙了民族的融合。

    第二,定錢糧。旗人由國家供養,俗話叫「鐵桿莊稼,旱澇保收」,鐵飯碗。現在光住在北京的旗人就超過一百萬,全國就更多,數目如此龐大的人口不事生產,要吃掉國家多少財政收入。

    第三,定營生。旗人不准做工,不准務農,不准經商,當兵是唯一出路。這使得中下層旗人生活實際上非常貧困,但旗人的身份是世世代代的,他們想拜託也沒有辦法。

    第四,定司法。旗人犯了法,地方官不能審理,單有一個審理的程序。旗、民犯了同樣罪,同罪不同刑。《大清律例》規定:旗人犯了徒刑,一年折合枷號五天,就是判一年刑,要是民人判一年刑的話,旗人就關五天就行了。這就造成了旗貴的驕奢淫逸。

    八旗的問題在康熙年就出現了,雍正時就很嚴重了,不僅造成了國庫空虛。而且當時有的旗人因為沒有營生已經窮得沒有飯吃了,給他們路費和安家銀子,發到東北去開墾,但這些人已經懶慣了,怎麼肯到東北種地去,領完銀子就再跑了回來。八旗的問題是困擾清朝一個很大的一個問題,但始終沒有解決,而且愈演愈烈。其原因就在於清朝就是靠著八旗制度而建立的,他造就了一大批既得利益集團,要想改革八旗制度就首先要面對這些利益集團的挑戰。

    方懷不由有些傷神,中國現在就像一個身患重病的人,一邊要治療身上的疾病一邊還有和人作殊死搏鬥。

    左宗棠看見方懷臉色不好看,鼓勵方懷道:「皇上不必過於憂心,可先擇力所能及之事為之。正所謂『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只要皇上不失了勵精圖治之心,終有成就大業的一天。」

    方懷點點頭。

    回宮的路上方懷又想了很多事情,或許自己生性不喜歡安穩平靜的發展方法,而喜歡投機式的冒險突進。這幾年國家的飛速發展就來源於這種策略,但不是每一次冒險都會成功,這一次他還有那樣幸運嗎?

    中華民族再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要想度過這次危機,除了要解決國內的那些矛盾,減少自己的對手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想想中國近代百年的歷史,最慘的狀況莫過於八國聯軍侵華,那時世界上所有的強國都是中國的敵人。落到那樣的境地,想要獲得勝利實在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不過歷史上那八個對手,意大利和奧匈帝國還沒有走出地中海,美國和德國都還處在鍛煉內功,暫時對中國的利益還沒有特別強烈的**,也是自己聯合的對象。俄國是對中國很有野心的國家之一,但俄國和英國有很深的矛盾。在自己用聯盟的利益穩住俄國後,他們現在更多的是打算應該是坐山觀虎鬥。當然也不排除俄國有乘人之危的可能,所以即便是東部兵力極度吃緊,自己還是把兩大精銳主力——左寶貴的第三師和劉永福的第六師留在西北,為的就是震懾俄國人。

    這樣一來,剩下的就只有英國、法國和日本。法國剛剛被中國教訓過,而且他們還時刻惦記了德國割去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不可能派出大量的陸軍,最多是派出一支艦隊。對於中國來說,英國海軍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中國海軍,再加一支法國艦隊也無多大影響,決定勝負的戰鬥肯定是在陸上進行的。而英國那支袖珍陸軍除了緬甸的十萬部隊,再派出十萬軍隊就是他們的上限,這還是要經過動員才能有的數量。

    不過這一切加上日本就不一樣了,日本的政治制度、日本民眾對大陸的狂熱使他們可以輕鬆獲得上百萬的兵源,如果這些狂熱的日本軍隊在中國與英法僵持或是決戰的關鍵時刻加入進來,將帶給中國多大的威脅,方懷不敢想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