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清帝國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內閣會議 文 / 半生恨雨

.    中英緬甸之戰,一場在南亞發生的局部戰爭卻牽動了世界上大多數強國的心。法國與中國的和約簽訂剛剛一年,但他並不介意隨時把它變為一張廢紙,關鍵是要付出多少代價,畢竟他現在的籌碼也並不多,遠東的海軍幾乎都被中國清掃一空,陸軍又被德意志人的百萬軍隊壓得動彈不得,民眾一心希望的還是拿回普法戰爭失去的東西,至於遠東,很多人並沒有明確的概念。當然,如果能輕易的得到便宜,就像二十年前一樣,法國人還是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的,所以巴黎當局一直密切關注這場戰事,不過現在看來,似乎希望不大,德國人的威脅使他們不可能派出大規模的陸軍前往遠東。

    俄國人則為中國拖住了英國的腳步歡心鼓舞,他們終於有機會打破那條從近東綿延到遠東的封鎖線。在中俄軍事同盟條約簽訂,實現雙方邊境線非軍事化後,亞歷山大三世已經下令把遠東和西伯利亞的兵力抽調出來增援他們在阿富汗的戰陣,力求盡快拿下這個通往印度的基地,而在巴爾幹,俄國的軍隊已經跨過了普雷斯特河,一旦發生戰爭,他們將像第十次俄土戰爭一樣兵臨伊斯坦布爾城下,亞歷山大三世毫不懷疑,沒有英國人的阻攔,他將最終獲得黑海的出海口。

    至於新興崛起的德國、美國、意大利等國也各有各的想法。德國地立場其實最曖昧,不管雙方誰勝誰負。對他都有很大的好處。本來他應該更希望英國獲勝,這樣毫無疑問,他們將可以從虛弱的中國手中得到他們想要的殖民地和各種權益,不過現在中國人提出的條件也是很誘人的——轉讓暹羅和南掌的宗主權。如果讓英國人得到緬甸,按照德英的海軍力量對比,這塊富饒的土地顯然不可能再落在德國手中。這使得德國政策搖擺不定,但現在起碼有一件事他們十分樂意,就是出售軍火。中國地海量訂單大大刺激了德國的經濟。

    相比德國,美國和意大利的想法多少要單純一點。在門羅主義的旗幟下。美國力圖擴展他們在美洲地影響力,而美洲在西班牙衰落後已經成了英國殖民貿易的後花園,這自然產生了激烈的矛盾;意大利則一心希望英國調空地中海的艦隊,以方便他們把手伸向非洲。

    這一切變化都來自於中國。

    緬甸地局勢打成了僵局。這是倫敦當局怎麼也想不到的事情,二十年前一個被自己幾千人的小部隊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國家,如何會一下子成長地球另一端地勁敵。要知道,300年來。即便是鎮壓美利堅獨立和與法國的那場七年之戰,大不列顛帝國也沒有出動現在這樣多的軍隊。

    十萬陸軍,幾乎佔了日不落帝國常備兵力地四分之一,現在似乎還落在下風。中國那支在近幾年成長起來地軍隊讓英國上下大吃一驚。而他們地政府要員更擔心的是英國霸權地動搖。幾百年來,英國憑借強大工業實力和海軍實力掌握了世界霸權,英西戰爭、特拉法加海戰、克裡木戰爭。一個接一個的對手倒下。使得近三十年來。沒有一個國家敢對他的霸權提出質疑,但現在中國卻打開了這扇門。緬甸之戰讓英國所有的對手都心思活絡了。所有有資格挑戰英國的國家都盯著英**隊的表現,如果不迅速打敗中國,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統治將烽煙四起。

    內閣會議很快在首相索爾茲伯裡侯爵的主持下召開了。第一個說話的是陸軍部長丹納特上將,雖然已經是老得滿頭銀絲,但說話還是中氣十足,聲音洪亮。他曾參加過克里米亞戰爭,在伊內達阿要塞親自指揮一個旅擊敗了俄軍來犯的兩個師:「我們應該盡快出兵中國,像二十年前一樣徹底地打敗他們。這不僅關係到緬甸,還關係到大英帝國的生命。現在我們的對手都在明裡暗裡幫助中國人,打敗中國人,就能震懾我們的對手,還可以振作國內的民心士氣,解決現在政府的很多麻煩。參謀部的主張是盡快增兵,兵力要盡可能的雄厚。以應對一切可能面臨的情況。」

    聽著他說話,瘦削的索爾茲伯裡侯爵唔了一聲,輕輕的道:「按照將軍的意思,我們需要增加多少兵力才能應付一切可能面臨的情況

    緬甸作戰怎麼辦?參謀部有否應對中國叢林戰術的方相這麼明白的一問,丹納特上將有些遲疑,沉吟道:「參謀部的計劃需要五到七個步兵師還有海軍的配合……至於應對中國叢林戰術的方法,參謀部已經拿出了一些方案,我們採用步步推進的戰術,先肅清後方再發動攻擊,另外就是在國內定購一批叢林作戰的裝備……不過參謀部的方針,還是希望盡量避免與中國人進行叢林作戰……」聽著丹納特語焉不詳又吞吞吐吐的話語,索爾茲伯裡侯爵眉頭不由皺了起來。

    「這就是參謀部的意見?五到七個師,參謀部知道這樣的規模每天需要耗費多少物資,而且還是在遙遠的遠東,將需要多少船隻轉運。現在國內的經濟持續低,我們的出口量比十年前萎縮了三分之一,而因為環境污染我們的小麥、肉類進口卻大大增加,財政已經出現了較大問題,今年財政赤字已經是一定的了,如果再擴大戰爭規模,赤字將會嚴重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財政部長毫不客氣地開口道。

    「還有,如果要抽調這麼多的步兵師,我們在非洲的計劃怎麼辦,又用什麼力量來遏制俄國人,而且七個步兵師就夠了嗎?中國有多少人口我們都清楚,與這樣的國家比拚軍隊的多少是愚蠢的行為。另外海軍的力量也不夠,俄國人剛剛又有兩艘戰鬥艦下水,排水量都在萬噸以上。加上對中國進行攻擊,這麼長的補給線,需要多少護航艦隻,中國人那支艦隊又需要動用多少主力艦?海軍新的戰鬥艦都還在船台上,現役的軍艦都是76年前建造的,除非中國人笨得與我們決戰,.本追不上他們的那四艘薩克森改進型。」海軍部長查爾斯中將道。

    丹納特上將氣得鬍鬚顫抖道:「不出兵中國,難道向中國人屈服嗎?還是在緬甸繼續對耗下去?」

    威妥瑪冷眼旁觀看著這些掌握著大英帝國走向的政客,自己早就告訴他們,中國人已經不同了,但他們還是用舊思維去思考,現在終於被中國人打痛了。好在還來得及,大英帝國300年積攢的實力還不是中國人可以撼動的,只要控制住中國人的要害,就能逼迫中國人再次臣服於大英帝國的腳下。

    索爾茲伯裡侯爵看了一眼坐在離他不遠處的威妥瑪:「我們的顧問閣下,你怎麼看?」

    威妥瑪抬起頭,清了清嗓子道:「中國是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他們的民眾吃苦耐勞,習慣服從於上面的聲音,所以任何國家與中國進行一場長期的戰爭,其結果都是災難性的。但是他們也有缺點,那就是他們喜歡自己與自己爭鬥,一旦喪失統治秩序,他們很容易陷入到分裂和混亂中。還有,他們富庶的地方都在東部,特別是沿海,我們強大的海軍可以輕而易舉的控制他們的這些地方。」

    「要對付中國人和俄國人的聯盟,我們完全可以借助其他的力量。法國人和日本人就是最好的盟友,法國擁有一支僅次於我們的海軍,現在他們擔心的是三國同盟的威脅,只要我們為他們提供保證,法國一定不會拒絕派出一支艦隊與我們組成聯合艦隊。日本是制衡中國和俄國的良好力量,日本在東亞的位置可以封鎖俄國和中國大部分的港口,雖然他們有很大的野心,但卻比中國人容易馴服。至於俄國人,我們不用過於擔心,他們從來不缺乏對中國的野心。只要戰事進行得順利,他們會迫不及待地撕毀與中國人的同盟條約而加入我們。」

    索爾茲伯裡侯爵聽了威妥瑪的話,沉吟思考了一陣,最後沉聲道:「大英帝國的威嚴不容挑戰!中國人必須為他們的魯莽付出代價!但俄國人的威脅也必須考慮進去,限制俄國人的擴張是我們的既定政策,不能夠改變。我們現在是為穩定世界的秩序作而努力,僅僅依靠我們自己是不行的,我們應該聯合一些盟友。」說著他看向外交部長格蘭維爾:「外交部盡快派人與法國聯繫,我希望與華脫裡總理閣下有一次會晤。另外,你再召見一下日本公使,提出我們的要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