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清帝國

龍騰世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欽察關攻防(4) 文 / 半生恨雨

.    「克莉斯,現在我在緬甸一個叫欽察關的地方給你寫這封信。中國人在緬甸土著指引下對我們發動了持續不斷的攻擊,他們集結了十多萬人,還擁有一種新式的火炮,這種火炮射速極快,發射時候又一點聲音也沒有,而且中國人甚至可以攜帶這種火炮到前沿發射。我們無數次吃了這種火炮的虧。該死的中國人擁有數百門大炮,每到夜晚他們攻擊前就會突然對進行轟擊。每當炮響,我和內特他們根本不敢探頭朝戰壕外面看,這種火炮的炮彈弧度高得嚇人,我們只能祈禱他們不會看上我們的陣地,在夜晚我們根本防守不住他們幽靈一樣的攻擊。上軍校時教官不是對我們說大英帝國的武器是世界上最好的嗎?為什麼中國人會有這樣連歐洲國家都沒有的武器?

    另外,緬甸那種獨有的在懸崖上開闢的山路似乎在他們腳下就像城市裡行走馬車的大路一樣,因而長官也無從判斷中國人會從哪個方向發起攻擊,每次中國人衝上來,我們看起來無比堅固的防禦陣地就像紙一樣被戳破了,士兵紛紛潰逃,而到了白天,我們不得不花費數倍的力氣把他們奪回來。但即使有重炮的幫助,我們奪回的陣地也少得可憐,那些印度兵成排成排地死在衝鋒的路上,我們團原本有一千多人,現在只剩下不到三百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也要去送死。

    那些中國人和我們以前聽到的完全不一樣。他們一點也不懦弱,反而像一群瘋子,我們曾經進攻地一塊陣地只有不到一百個中國人,因為那塊陣地已經反覆爭奪了幾遍,上面的工事全都被炸平了,所以在我們炮台重炮的轟擊下,他們損失很大,剩下不到二十個人,就是這樣他們還堅守了一整天。才被我們攻下,後來知道他們是打光了所有子彈。那些中國人最後全部死在陣地上,是拼刺刀時被殺的。歐洲那種傷亡超過百分之三十就會被擊潰的定律在這裡似乎不好用了。

    ……(字跡在這裡發生繚亂)中國人又發起攻擊了,聽炮聲是衝著我們來的。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回約克郡,這該死的戰爭……真想念家裡的果子酒……」

    ——摘自戰後十年倫敦出版的一本《緬甸紀事》

    中國遠征軍持續得進攻給防守欽察關地英屬印度第七師和英屬孟加拉第四師造成了極大的壓力。遠征軍的士兵們把他們訓練的山地戰法演繹得淋漓盡致,一到夜晚,端著槍地英軍士兵就把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絲不敢入睡,在睡夢中被中國人割去腦袋的太多了。至於觀察哨他們也不敢相信了,因為哪怕是背靠著懸崖的陣地也遭到了攻擊,中國人簡直無孔不入。

    到了二月初。英軍已經丟失了九成以上地陣地,克察山也被中**隊攻佔了,僅僅保有環繞密埃峰炮台的一圈陣地。依靠著密埃峰炮台的重炮封鎖苦苦支撐著。沒有人懷疑。當英軍重炮炮彈打光的那一刻就是欽察關被攻破地一刻。

    巴克萊中將和約翰米希爾中將隨指揮部直屬部隊已經撤往欽察關以西,隨時準備突圍。作為遠征軍的最高指揮官,在戰爭結束前他們還不能被俘。欽察關剩下的部隊由施帕德少將統領著,在盡著軍人最後地責任,他已經得到巴克萊中將地授權,在重炮炮彈打光地那一刻向中國人投降。

    然而在中緬聯軍的指揮部裡,左宗棠卻眉頭深鎖,攻下欽察關地日期已經比他心中的底線超出一天,戰場上一個時辰就可以決定勝負,英國人的援軍隨時都可能到,英第二十一師的騎兵已經抵近,在一天前,聯軍徹底失去了南面的情報。地圖上英軍用黑色鉛筆圈了起來,不能再拖下去了,看著地圖上南北兩團大大陰雲左宗棠終於下定了決心。

    「來人」想著左宗棠沉聲朝著帳外喊了一聲。

    「大帥……」聞聲一個侍從官走了進來:「您有什麼事?」

    「你……」左宗棠剛要說話,突然重重咳了起來,左宗棠連忙用手帕摀住嘴巴,侍從官也連忙上前為左宗棠順氣。

    這時左宗棠攤開手中的素帕,只見一點猩紅點綴其間。侍從官見了黯然道:「大帥,見紅了,您要注意休息啊……」

    左宗棠擺了擺手道:「不礙事,你去傳我的命令,讓各營收拾行

    備撤兵。」

    侍從官聞言嚇了一跳,欽察關眼看就要拿下了啊,他忍不住確認道:「現在就撤兵?馮軍門正派人發起總攻,而且現在都過了三更了……」

    左宗棠這時才發現自己想得太入神,已經是深夜了,聽到遠遠傳來的隆隆炮聲,看來打得很激烈啊,「那就等天明吧,天亮後叫各營將領到我帳中議事,召莽灑莽噠喇那裡也去請一下。」

    侍從官答應一聲退了出去。

    天空黑沉沉地看不見一絲星光,山脈掩埋了月亮,夜幕籠罩了大地,耳畔風聲如潮。天邊時不時地劃過一簇蒼白地閃電,然後沉悶地雷聲從遙遠地地方隱隱約約地傳來,叢林地樹木在驟然而起地狂風中枝搖葉擺,撲啦啦地響個不停,空氣裡充滿了乾燥的塵土味,這一切都昭示著一場大雨即將來臨。這在緬甸的旱季似乎並不多見。

    黑壓壓幾千人馬順著克欽山的山腳轉了過來,赫然是背著土槍、弓箭等雜七雜八武器的緬軍。

    這時隊伍突然一頓,坐在馬上的薩丹度不由問道:「怎麼回事?怎麼停下來了?」

    旁邊身材短小的噶布澤湊上前道:「駙馬,前面的山谷發現了幾百清國人,還有清國人的幾十門大炮。」

    「怎麼到處都是清國人……」薩丹度聞言不由眉頭一皺。

    布澤此時不由擔憂道:「要是讓清國人知道我們所為,恐怕會有所妨礙啊。」

    「那就繞路走。」薩丹度道。

    「不行啊,駙馬。」布澤道:「要是不從這走,就得多繞出十幾里路去,眼看著就要下雨,伊諾瓦底江江水一漲,恐怕渡河不易啊。」

    薩丹度聽了想了想,突然眼中凶光閃現,「既然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乾脆就宰了這幾百中國人,正好還可以奪了這幾十門火炮。」薩丹度自克欽山戰後就把戰事失利的原因歸結於自己手裡沒有火炮,他卻不記得當初是他拒絕了第四師的炮兵支援。

    布澤聞言嚇了一大跳:「駙馬,這樣豈不是和清國人鬧翻了嗎?到時就算我們拿下曼德勒,以這點人馬也對付不了清國人的大軍。」

    薩丹度冷冷一笑道:「只要做得小心,不讓一個清國人逃掉就沒有事情。南面英國人不是趕來了嗎?我們到時就說是英國人幹的。」

    「這樣行嗎?」

    「怕什麼,出了事清國人找的是我。」說著薩丹度催馬向前。

    薩丹度他們前方的是第四師直屬的炮兵團,不過因為重炮運輸不易,他們只帶來三十幾門75mm行營炮和十欽察關的英軍炮群面前當然不夠看,也許英軍一個齊射,這些火炮就毀了。要知道現在國內的武器特別是火炮還主要靠從外國買進,這些火炮平時都是寶貝疙瘩,所以左宗棠把它們佈置在克欽山一線,防備可能出現的英國南線援軍。

    炮兵陣地前的暗哨早就發現了薩丹度的六千羽兵,並且已經悄悄通知了後方,現在炮兵陣地已經戒備起來了。直到緬軍走近,看清楚服飾的遠征軍士兵們才放鬆下來,緬軍隊伍裡的不少面孔他們都見過,他們以為又是要哪裡要換防,戒備心也就放了下來。

    炮兵團長孔澄甚至迎了上來:「請問是哪位頭領的人馬?」

    這時人群分開,薩丹度走了出來。孔澄在指揮部見過薩丹度,連忙笑道:「原來是薩丹度將軍,不知將軍這是去幹什麼啊?」

    薩丹度皮笑肉不笑地道:「本將軍奉令渡江繞過欽察關,前去攻打曼德勒,你不知道嗎?」

    「哦」孔澄一聽愣了愣,左大帥怎麼會下這樣的命令,不過這也不關他的事,於是他依舊笑著道:「在下確實不知,曼德勒如今被抽空了人馬,將軍此去定然馬到成功。」

    薩丹度以為孔澄在譏諷他,臉上的肉抽了抽,陰惻惻地道:「多謝你的話,只是還有一件事要你幫忙。」

    孔澄乃是瓊州的壯族漢子,為人最是古道熱腸,此時道:「我們兩軍都是為皇上效力,本是一家,將軍但有所求,儘管直言,能幫上的我孔澄決不推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