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清帝國

龍騰世紀 第八十七章 放虎縱狼 文 / 半生恨雨

    養心殿。

    方懷正在召見聶士誠、劉銘傳、左寶貴、劉永福、馮子材、徐邦道等一眾陸軍將領和呂翰、許壽山、林泰增、鄧世昌等一眾海軍將領。殿中燒著炭爐,在這曉春時節倒也不顯得太冷。

    由於打了勝仗,眾人都很高興,而方懷的博學多才就連留學西洋的林泰增等人也感到佩服,所以君臣倒是相處甚歡,很快就混熟了。方懷很享受這種感覺,一個人高高在上實在是太累了。

    然而就在此時,殿外值事的小太監進來通報,說左宗棠有要事求見。

    方懷點點頭,左宗棠就捧著一份奏折走了進來。

    「這麼說俄國人沒有退兵,反而越來越猖獗了?」方懷看著左宗棠剛遞上來的奏折。

    左宗棠低頭道:「是的,皇上。新疆不斷發現俄國人的小隊人馬,而蒙古達爾汗也傳來消息,說在巴彥郭勒也發現了俄國人的騎兵,而且漠北蒙古的一些盟旗還有俄國使者出沒的跡象。」達爾汗是漠北蒙古中堅定的中國派,歷代都與大清結親,他也是清朝在漠北蒙古的眼線和有力棋子。

    方懷一手托著下巴思索著,這是前世養成的習慣,現在又不禁表現了出來。這時,突然兩個人站了出來,赫然是左寶貴和劉永福。

    「臣願帶兵前往擊退俄國人。」左寶貴和劉永福幾乎異口同聲地道。

    看到兩人不約而同的表現,方懷原本因為俄國進犯而有些鬱悶的心情不禁好了許多。

    「是要給俄國人點顏色看看,不要讓他們小瞧了咱大清。」底下奕忻不由擰起了眉頭,但沒等他說話,方懷接著道:「不過國家剛跟法國人打完仗,庫裡沒什麼銀子,所以這仗咱們只能小打,給他們個教訓,再把俄國人趕出去就行了。」

    左寶貴和劉永福見方懷答應了他們的要求,喜不自勝,可惜方懷並沒有說完。方懷這時對劉永福道:「劉愛卿,朕小的時候就聽過你的威名,所以朕一直想見你一面。授勳那天沒有時間,今天我們可以好好聊聊。你想替朕去打俄國人,朕很高興,但黑旗軍剛剛歸國,人員不整,槍炮不齊,又連番征戰,朕想你們還是先休息休息。」

    劉永福一聽,頓時把脖子直了起來:「多蒙皇上照顧,補充人員及槍炮,黑旗軍如今兵強馬壯,士氣高昂,全軍將士都想著為國殺敵報答皇上,臣若是不能在皇上這裡討下這份差使,回去也無顏見手下的將士。」

    方懷見手下又多了個一心想打仗的,真不知應該是為難還是應該高興。「可是黑旗軍大都是南方人,到西域或是漠北作戰,只怕會水土不服。」

    劉永福這時拱了拱手道:「臣聽聞當年左大人也是率南兵入西疆,不照樣擊退了敵寇。更何況此次皇上補充給黑旗軍的士兵多有來自北方,慣於馬戰。臣雖不敢自比左大人,卻也從不干力所不能及之事。」

    方懷笑了笑,自己下面左的都是中**事上的天才,但他們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左寶貴火爆,聶士誠細密,劉銘傳穩重,馮子材老辣,徐邦道狡詐,而劉永福則是桀驁不馴。

    當眾人為劉永福這幾句不客氣的話微微色變的時候,方懷卻微笑滿面。要知道方懷的實際年齡已經四十幾歲,早就磨光了少年人的那些稜角,有的只是良好的涵養。

    左宗棠此時眾人臉色微變,微微站起身,插話道:「劉軍門切莫大意,在下率兵初到新疆時,軍中也曾發生了大規模的歿疾,若不是有江南胡慶余堂一直供應行軍丹藥,只怕難免一敗。」

    方懷聽了微微一動:「左愛卿說的可是那紅頂商人胡雪巖開的胡慶余堂?」

    「皇上也有耳聞?」左宗棠頗為意外道:「那胡雪巖確是一奇才,短短二十多年時間,從無到有,如今已是富甲一方的江南藥王。」

    方懷點點頭道:「自神農嘗百草,便有中藥,可如今我們連藥術也已落後於洋人。朕有意振興我大清藥術,你找個時間把他叫到京城,朕要和他談談這件事。」左宗棠點了點頭。

    方懷這時看向劉永福道:「好吧,朕答應讓你。朕再給你六千蒙古騎兵,你幫朕把漠北守住了。」方懷再看向左寶貴,鄭重地道:「湘軍出兵新疆,也不要太出格了,只准你追到阿蘭山口。大清眼看著步步見好,需要一段太平日子把咱們的工業搞上去。正所謂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以而用之,你們知道為什麼法國人明明打輸了卻可以不賠款,那是因為他們國力比咱大清強,你們不要以為打贏了法國幾萬人,就目空一切,真要是把法國人逼急了,咱大清的這點底子就得打爛,咱中國就得回到以前那樣任人家宰割的日子,所以朕忍著和他們簽了和約。「

    「你們都是帶兵之人,就該知道孫子的那句話。『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也。』你們的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斷送這個國家的前途,我希望你們牢牢記住。現在忍氣吞聲,是為了將來報仇雪恨。等大清將來強大了,仗有的是給你們打。」

    左寶貴和劉永福面色凝重地答應下來,他們都聽出了方懷話語中包含的暗示和警告。但其它人見兩人得了差使,全都眼紅不已,尤其是馮子材,他聽說俄國人再次寇邊的時候就想站出來,但考慮這才第一次和方懷交談,還不知方懷的心性,所以猶豫了一下,沒想到就被左寶貴和劉永福搶了差使去,馮子材那個悔啊,不停地揪著自己那花白的鬍子。

    等到方懷說完,馮子材再忍不住了,抱拳道:「皇上,羅剎人犯我大清多年,臣一直恨不能與之過過手,此次兩位軍門出征,臣願附隨驥後,鞍馬墜蹬,便是為一小卒也毫無怨言。」

    徐邦道一聽,也道:「皇上,羅剎人與我大清疆界相交處足有數萬里,兩位軍門雖是能征慣戰,卻也難免讓羅剎人鑽了空子,臣願隨之一同出征,以補智者一失之憾。」

    方懷眼見聶士誠和劉銘傳也有要發言的跡象,連忙攔阻道:「你們的心,朕都知道,但現在不是和俄國人開戰的時候,如果大量想北邊增兵,只會使得局勢緊張。朕還有些想法要你們幫朕去做,過兩天就交給你們,待你們聽過朕要你們做的事,仍要出征北疆朕絕不阻攔。」

    馮子材和徐邦道相視一眼,各自坐了下去。

    (周排行榜還差一點點上榜,大家幫幫忙啊,半生在這裡謝謝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