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清帝國

龍騰世紀 第八十二章 文 / 半生恨雨

    方懷並沒有像其它官員那樣到城外去迎接凱旋的大軍,在那支他親手建立起來的軍隊面前他不屑用那種虛假的態度。

    他此時背身站在圓明園的廢墟前,這裡將是新軍遊行的終點,然後他們就會回到通州的軍營裡去。

    圓明園毀於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一直沒有經過修復。眼前所及只有依稀可辨的石基、曲折的水道和小徑,惟有大水法和遠瀛觀的幾根石柱還站立在那裡,俯瞰這殘垣斷瓦,零亂榛蕪,如同一座紀念碑。

    英烈祠選址的時候,方懷選擇了這裡,此時在圓明園的一角,英烈祠正在趕工建設中。他要讓自己記住這些恥辱,和為了洗雪這些恥辱犧牲的英烈,這樣才不會被權力和**迷失當年的志向。

    方懷就這樣站著,沉浸在圓明園那悲涼的氣氛中。在他身後一隊隊士兵排成了整齊的隊伍,悄然無聲。圍觀的人群見到方懷和那些士兵一個個都矗立不動,也漸漸安靜了下來。

    終於,方懷轉過身來,看著下面的士兵。

    「你們應該都聽說過這裡,這裡曾是大清最大的皇家林苑,也就是朕的家,二十年前法國人搶走了這裡所有的珍寶,然後放了一把火。他們自己造不出我們那些巧奪天工的珍寶,就搶我們的,就算帶不走的磚瓦他們也不給我們留下。這一次你們打贏了法國人,幫朕報了這毀家之仇,朕感謝你們。」

    「除了朕自己的感謝,還有這個國家對你們的感謝,是你們打敗了強大的敵人,保護了這個國家的安寧。所以朕今天要代表這個國家為你們授勳。朕知道你們有很多兄弟倒在了安南,他們沒有等到今天,不過你們放心,這個國家不會忘記他們,看見那邊的英烈祠了嗎?不久之後,他們的令牌就會送進這裡,為萬世敬仰,所有後人都會記住他們是在抵禦洋人侵略的戰場上犧牲的。朕在這裡定下規矩,以後不管哪一朝哪一代統治這個江上,都要在過年的時候參拜這些英烈,否則天地共誅之。」

    底下的士兵聞聽此言眼神都變了,變得驕傲而且狂熱,方懷的每一句話都說到了他們的心窩子上。

    接著,三十幾個等待授勳的人走了上來。領頭是馮子材、聶士誠、劉銘傳、左寶貴、劉永福、徐邦道六人。方懷把一枚枚繪著長城的金色勳章戴在他們胸前,這是他一手設計的「護國勳章」。

    授完勳後,方懷看著他們道:「希望你們記住一句話,『軍人的榮譽高於一切』。你們要珍惜身上的這份榮譽。」這一刻所有得到勳章的人站得筆直,而周圍擋住人群的那些京師十二營的士兵則滿是羨慕的神情,錦衣玉食固然好,但一個人更希望證明自己的價值。此時圍觀的百姓臉上也不見了平時那麻木的神情,他們彷彿過節一樣,滿是笑容,這個民族似乎在這一刻煥發了青春。

    因為是第一次授勳,所以這次出征的新軍士兵每人都得到了一枚護國勳章。(註:只有一級護國勳章才由方懷親授。)但到了後來,帝國又頒發了其它的幾種勳章,「護國勳章」最為最早的,也是唯一由方懷設計的勳章,成為了帝**人最高榮譽的象徵,也輕易不予頒發,像這樣人手一枚,歷史上僅僅只有這一次,因而人們也把六鎮新軍稱為「護國六鎮」。

    當參加過授勳儀式的經過東交民巷返回的時候,在英國大使館的二樓上,窗簾輕輕地掀開了一道縫隙。英國公使威妥瑪正靜靜地打量著興奮的人群,也看著行進中的中國新軍。

    大使館裡那些華人雇工全部都跑出去了,在他身後,只有大英帝國中國艦隊的司令官哈密敦少將在陪著他一起靜靜地看著這一切。

    威妥瑪放下窗簾看向哈密敦道:「將軍閣下,看了這些,有什麼感想?」

    哈密敦的做派像典型的英國紳士,此時微微皺了皺眉道:「從軍事角度看,這些中國士兵訓練得很好,他們的裝備也很先進,他們能夠打敗法國人我並不感到奇怪。不過我是個海軍,也許我的評價不確切。」

    「沒錯。」威妥瑪點點頭:「這些中國士兵都是我從來沒見過的,看來我們低估了中國人軍事力量。本來以為這場戰爭要進行很長時間,沒想到中國人這麼快就勝利了。」

    哈密敦有些遲疑地問道:「那我們在緬甸的計劃怎麼辦?要放棄嗎?」

    「不。」威妥瑪搖搖頭道:「這是不可能的,這件事議會已經通過了,如果不進行下去,我們以前的努力就白費了。中國人已經在與法國人的對抗中耗盡了力氣,他們不可能同時得罪兩個世界排名前三的國家。」

    「可是如果中國人一意孤行怎麼辦?您也知道,他們的制度和我們不一樣。」

    「將軍閣下,你還不瞭解中國,中國人是一個缺乏冒險精神的民族,他們做事情從來是有了很大把握才去做,說得直觀一些,就是懦弱,只要他們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他們是絕不會掀起一場戰爭的。」

    哈密敦雖然對中國的軍事力量感到十分擔心,尤其是在他們得到法國的那幾艘新式戰艦後。畢竟他指揮的中國艦隊已經有好幾年沒有更換新的艦隻了,而且最大的「鐵爵士」號鐵甲艦也只有6010噸,比起中國在德國造的那幾艘薩克森都小多了。一旦中國插手大英帝國在緬甸的戰事,那麼短期內大英帝國將不具備海上優勢。但他對大英帝國最終取得勝利沒有任何懷疑,所以也沒有與威妥瑪繼續爭論下去。

    威妥瑪微笑著對哈密敦少將道:「將軍閣下,你不用過於擔心,這件事還要準備很長時間,我們的軍隊也要從世界各地調集,帝國也要先處理了埃及和南非的事情才顧得上遠東,我相信明年的這個時候才需要我們密切關注那塊翡翠之地。」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