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清帝國

龍騰世紀 第七十六章 佔領南越 文 / 半生恨雨

    中南半島南部的法國殖民地,這片土地包括越南南部和整個柬埔寨。

    這裡有著大量的法國僑民,中國的軍隊還沒有佔領這裡,他們已經紛紛收拾行李準備逃離這是非之地了。可是缺少軍艦護航的船隻,說什麼也拒絕載送這些法國人通過海盜肆虐的馬六甲海峽!對於這些精明的船主來說,金錢是好東西,可是好東西還得有命去享受啊,他們是不會拿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冷冰冰的金錢的!

    在南部所有可以出海的港口都聚集了法國在安南的移民,其中有圖利的商人、傳教的教士、在國內混不下去的破落戶等等,這些形形色色的法國移民都是來安南來實現他們的夢想的,遠東這塊的大陸能夠滿足他們的一切的夢想,借助於殖民當局的武力加上自己的無恥可以成為富翁,相較於愚昧不開化的當地人可以享受身為人上人的優越感,借口於超度開化愚昧的民眾能夠滿足一些所謂慈善家的虛榮心!總之在遠東,這些法國人可以為所欲為,他們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在這裡他們就是上帝。可是幻夢終究是會破滅的,美麗的夢想如同絢麗的肥皂泡,膨脹得越快,破裂的也越快。現在這樣的幻夢破滅了,法國遠征軍彷彿一夜之間從無敵的軍隊變成了一戰及潰的烏合之眾,法國移民的信心也隨之消亡了。逃離這塊是非之地是現在幾乎所有法國移民的共同願望,殖民地當局的安撫再也不能夠平息這些陷入恐慌的人群。

    「中國人來了,」原本擁擠的人群頓時作鳥獸散,那些法國移民甚至包括當地的越民都心懷敬畏地望著這支中**隊,就是他們打敗了強大的法國遠征軍。

    其實這些軍隊並不是裝備精良的新軍,而是老滇軍和老桂軍。但這時候,法國遠征軍正被新軍包圍著,越南南部只有一些當地越南人組成的治安部隊。這些滇軍和桂軍雖然只是舊式隊伍,但畢竟是從法國遠征軍的槍炮中摸爬滾打出來的,打這些根本沒有戰鬥力可言的治安部隊,根本不費吹灰之力,基本上一個衝鋒,那些越南兵就逃得差不多了。

    所以,現在越南南部的這些城鎮就跟不設防一樣,幾萬滇軍、桂軍稀里嘩啦就把這些地方全佔領了。這樣整個越南和柬埔寨都落入了中國手中,這讓素來有大國主義情節的方懷喜上眉梢。

    人們向來喜歡用「一根扁擔挑著兩筐稻穀」來形容越南。「一根扁擔」是指越南中部的狹長地帶,它挑起的「兩筐稻穀」是指北部紅河平原和南部湄公河平原這兩個著名的「糧倉」。

    紅河平原和湄公河平原地處亞熱帶,氣候炎熱,雨量充足,土壤肥活,灌溉便利,為發展農業生產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很適合種植水稻,尤其是南部的湄公河平原,這裡的大部分地區一年可收穫三次。

    歷史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越南每年產大米650萬噸,其中三分之一用於出口,占世界大米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當時的西貢(現在的胡志明市)是和仰光、曼谷齊名的世界三大米市之一。不過在40年代以後,由於連年戰爭,農業生產受到很大影響,現在在自己手中,這裡必將成為中國的「糧倉」,以彌補中國耕地不足的缺憾。

    而得到柬埔寨,更是讓方懷早就預謀的一件事情,這個總面積不過18萬平方公里,跟中國廣東省差不多大小的國家在很多人裡也許並不起眼,但方懷卻記得這個國家有個很有特點的地方,那就是他的可耕地達到了650萬公頃,要知道這個時候整個中國的耕地面積還只有5680萬公頃,而且柬埔寨這些可耕地都是土質肥沃、水文條件良好的「肥地」,但這些地只有五分之一的土地真正地開墾了,其它的就在那裡荒廢著。

    聯想到中國為了增加耕地面積,圍湖造田、把山上的樹砍了造梯田、把上好的草場變成低產的農田,方懷就時常歎息這些柬埔寨人暴殄天物。現在這片肥沃的土地落到中國手中,終於能發揮它的價值了。

    在中國人的心中有很深的土地情節。但現在中國的耕地基本飽和了,除了東北還有一片肥沃的黑土,其它灌溉條件好、產量高的好地基本都開墾了出來,如果不向外拓展,人口再增加的話就只有去開墾那些貧瘠的土地,這對勞動力的使用效率是一個很大損失。

    有了柬埔寨這些土地,就可以大規模地向這裡移民,而且對緩和國內矛盾也有很大的好處,清朝已經走過兩百多年的時間,像所以封建王朝一樣,它的土地兼併程度也達到了一個高峰。方懷之所以親政之始就大力發展工商業,就是為了緩和這種矛盾。但數千年的農耕文化,使得中國農民的基數龐大的難以想像,憑剛剛開始發展的工商業根本吸納不了如此龐大的人口,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矛盾,還是只有進行土地改革。

    但作為現在中國大地主、大官僚、大資本家的後台老闆,方懷顯然不可能實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所以只有選擇用國民黨在台灣實行那套土地國有化政策,從地主手裡買土地再分給百姓使用。

    不過又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這個時候掌握在地主手上的土地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數字,購買土地這筆如同天文數字般的錢從何而來?這筆錢比教育所需要的資金還要大,但方懷哪裡還有錢,與法國一戰,把國庫打得是空空如野,方懷還在盼著法國的賠款來給士兵發軍餉。所以這件事一直懸而未決。

    但不進行土地改革這種矛盾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積累下去,一旦爆發出來,它的威力足以摧毀一切,來自後世的方懷對這一點有深刻的認識。因而方懷一直在思索解決的辦法,現在他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通過對外擴張,轉嫁矛盾。這樣做的好處不僅可以使國內的百姓獲得土地,還可以使工商業獲得更多的資源,更重要的是使那些麻木不仁的國民恢復血性,找回這個民族的尚武精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