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清帝國

龍騰世紀 第五十一章 反攻的前奏 文 / 半生恨雨

    朝鮮,屯子山軍營。

    十多挺加特林機槍瘋狂地傾瀉著子彈,成片成片的「韓軍」倒了下去,讓袁世凱的面目有些猙獰。

    日本藉著中法糾纏之機,還是挑動了朝鮮『開化黨』控制下的軍隊朝清軍衝擊,他們喊著讓清軍滾出朝鮮的口號衝向清軍駐紮在漢城城外的屯子山軍營。

    只是袁世凱對這早有準備,武器落後的「韓軍」成了單方面被屠殺的對象。

    不遠處的山頭上站著策劃這一切的日朝鮮特遣軍參謀長桂太郎和日第11步兵旅旅長乃木希典。

    桂太郎看著朝鮮軍沒有給清軍造成任何傷害,不由悶哼道:「這些朝鮮人也太沒有用了,清國人的主力已經調走了,這裡只是清國的二流軍隊,他們卻一點辦法都沒有,真是無能。」

    乃木希典此時仔細觀察著底下的戰局,半響才搖搖頭道:「那些朝鮮人已經盡力了,他們的武器實在是太落後了,在這種密集的火力前人多根本沒有作用,清國的軍隊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弱。」看著那不停吞吐的機關鎗,乃木希典產生了一絲疑問,原來那種步兵排好隊形衝鋒的戰術在這種槍械的面前有用嗎?

    桂太郎的目光中流露出兩道電芒:「中國看上去雖然強大,可是他的身體早就被掏空。但明日的帝國一定超過他,取代他。天下沒有一個帝國是可以持續千年、萬年的,中國已經強大得太久了,該是我們大日本帝國的時代了!」

    越南,河內。

    代替孤拔出任法國遠征軍司令的米樂中將此時眼睛瞪得通紅,中國人的軍隊怎麼像變魔法一樣全變了樣子。

    這幾天與他們交戰的中**隊從士氣到戰鬥力、還有武器,與他們之前碰到的中**隊完全是兩個樣子。他們裝備的機槍和火炮數量甚至超過遠征軍,而且人數有七八個師。上帝,他們是從哪冒出來的。

    這幾天,遠征軍已經連丟了山西、北寧、宣光等地,現在已退到了河內,勉強延紅河佈防,等於把以前奪得的紅河以北的土地全部丟了。中國人實在是太神秘了,那些軍隊就像突然冒出來一樣,有這樣的軍隊為什麼前段時間還會被少量的遠征軍打敗,米樂有些想不通。

    好在法國國內來信說,最新補充遠征軍的兩個旅已經在路上,不日即將到達,讓米樂稍微鬆了口氣,不過他還是決定把南部的兩個旅調到越北來,湊足兩個整編師的兵力,這樣起碼在援軍到來之前,紅河防線是沒有問題了。

    知道法軍把駐守南部的兩個旅北調後,方懷神情一陣興奮。前段時間,法軍一直壓在鎮南關下,最多的時候鎮南關正面集結了法軍三個旅的兵力,讓方懷真是吃不下睡不著,好在馮子材沒有辜負他的期望,硬是用一鎮兵力和法國三個旅打成了平手,為湘、楚、淮、滇、黑旗五鎮集結贏得了時間。

    當五鎮兵力用巨石壓卵之勢衝向精疲力竭的法軍時,法軍立刻崩潰了,幾乎沒怎麼抵抗,就讓出了紅河以北的土地。

    現在法軍在南部的兵力已被我調動,下面就看水師的了。

    不過方懷不知道此時駐紮在高雄的水師正面臨著一個決定命運的難題。

    今夜天氣晴朗,濕鹹的海風從西面吹來,將夜幕籠罩的海水蕩漾起波濤。大清水師停泊在這兒,那些戰時燈火管制下黝黑的戰艦艦體如同一隻隻巨大的海獸。碇泊場北面是月色下高雄港東岸的海岸山脈,自北向南綿延。蒼穹映襯的滿天星宿格外分明,即使亮度極微弱的小星星,也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這樣滿天繁星的壯麗景觀,即使是水師這些在大洋上漂泊慣了的官兵們,也是不多見的。

    具密報,法國東京分艦隊前天已經離開東京。現在的問題是法艦隊雖然必定要經過台灣島,但是台灣島兩側都有水道可以通行,一邊是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台灣海峽,另一側是與菲律賓呂宋島之間的巴士海峽,法軍會走哪一邊呢?以朝廷發來的密報上看,法國東京分艦隊的8艘軍艦中,除了旗艦「阿塔朗特」號是速度稍慢的鐵甲艦,其它的都是速度很快的巡洋艦和新式炮艦,一旦水師選錯了佈防方向,就會放走這8艘軍艦,讓他們與法國遠東艦隊會合。

    性子跳脫的葉琛見眾人此時都不說話,不由憋得慌,「我看法國人現在是驚弓之鳥,他們哪敢從我馬尾軍港眼皮底下過啊,肯定是走巴士海峽。」

    袁九皋在眾人中年紀最長,聞言微微皺眉道:「這海上不比陸路,兩道海峽都是上百里寬,過個幾艘軍艦也不容易發現。若是法人來個兵不厭詐,偏偏從我們門口過,我等豈不白白錯過此決戰之機。」

    屋中一時間再次陷入沉寂,眾人都知這是關係國家興亡的一場大仗,賭對了就能一舉全殲法國東京分艦隊,賭錯了就只能放任其與安南的法國遠東艦隊會合,而法國遠東艦隊的實力也將超過大清水師,而重奪制海權,讓大清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費,這是一場眾人賭不起,而又不得不參加的豪賭。

    林泰曾這時沒有像眾人一樣一直盯著桌子上的海圖,他想起了當年和劉步蟾等人到歐洲去留學的事情。半響,他道:「在下曾在歐羅巴留學數年,對法人的性情知道一些。這個民族活潑、開朗而且浪漫,很難想像出他們會我使用虛則實之,兵不厭詐的計謀。更何況台灣海峽內乃我沿海漁民捕魚之處,多有漁船出沒,法艦隊若想從此過而不被發現要冒極大的風險。所以認為可堂的話是對的,法人必然不敢走台灣海峽,而會走離我較遠的巴士海峽。」

    最後,眾人統一了意見,艦隊立即啟航,連夜趕往巴士海峽佈防。一艘艘戰艦在汽笛的低吟聲中再度出航,輪機的噪聲打破軍港之夜的沉寂,錨甲板上進行著緊張的起錨作業,筆直的艦首隨即劈開浪花,航行的尾跡向著後方延展,高雄的南北兩側壽山和旗後山漸漸遠去,最終匯入佈滿星月的海天。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