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清帝國

龍騰世紀 第八章 四大水師 文 / 半生恨雨

    中國在明朝的時候,海軍還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到了近代,中國卻被列強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國門。

    而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中國才真正開始發展海軍。十多年時間,中國的近代海軍體系開始建立,擁有了福建船政局這樣亞洲一流的造船廠,擁有了南洋、福建、廣東、北洋四支水師,還建立了一批培養海軍人才的學堂,在外國留學的第一批學生也回國了,其中不乏林泰曾、劉步蟾、林永升這樣的人才。

    不過這還是剛剛起步,離兩年後打敗世界排名第二的法國海軍還有很遠的距離。

    廣東水師還沒有向福建馬尾船廠購買後來的甲、乙、丙、丁四艦,現在充其量只有些海防炮艦,不僅噸位小,火炮的威力也不值一提;

    南洋水師也差不多,後來的五大主力艦現在一艘都還沒造出來;

    至於福建水師,由於是左宗棠留的底,又是「中國近代海軍之父」沈葆禎一手籌建的,所以比起廣東和南洋水師來要稍微好一些,擁有國內最先進的巡洋艦「揚武」。但就是「揚武」排水量也不過1600噸,比起動亦數千噸的鐵甲艦實在差得太遠。不過方懷在翻看福建水師名冊的時候看到幾個熟悉的名字,呂翰、許壽山、陳英、葉琛、林森林、高騰雲,尤其是呂翰和許壽山二人。

    呂翰曾參加1874年保衛台灣的軍事行動,因功升四品都司。1884年中法之戰爆發時他在船政後學堂任駕駛教官。他身為教官,積極請求參加抗擊法國侵略軍,被委任統帶福勝、建勝兩艦,駐節建勝艦。他登艦撫炮而笑曰:「酬我志者,此也。」戰前將母親、妻子遣送回廣東,並預立遺書:「翰受國恩,見危授命,決不苟免。」

    馬江海戰爆發後,他率領建勝和福勝兩艦奮勇向敵艦開炮還擊。戰鬥中,他短衣仗劍,冒炮火指揮作戰,面額中彈,血流滿面,裹傷再戰,督艦衝向敵艦,復中敵彈,身碎艦沉,壯烈犧牲。

    而許壽山是福建船政學堂第一期畢業,和鄧世昌、林泰曾是校友,馬江海戰爆發時,他任「振威」艦管帶,海戰一開始他當機立斷砍斷錨鏈應戰,並冒著炮火登上望台指揮。而與「振威」同泊的「飛雲」、「濟安」兩艦,則還沒有來得及啟錨就中炮起火,很快沉沒。

    法軍集中3艘軍艦的火力攻擊頑強抵抗的「振威」艦。「振威」艦船身多處中彈,遭到重創,輪葉被擊毀。最後關頭,許壽山還指揮「振威」號開足馬力向法艦「德斯丹」號衝去,意欲同歸於盡。法艦「費勒斯」號急忙以側舷炮攔擊。「振威」艦鍋爐中炮爆炸,船身開始下沉。許壽山仍繼續指揮頑強奮戰。外國的目擊者描述說:「這位管駕具有獨特的英雄氣概,其高貴的抗戰自在人的意料中;他留著一尊實彈的炮等待最後一著。當他被打得百孔千瘡的船身最後額斜下沉時,他乃拉開引繩從不幸的振威發出嘶嘶而鳴仇深如海的炮彈,重創敵艦長和兩名法國士兵。」這位目擊者驚歎,「這一事件在世界最古老的海軍紀錄上均無先例」。呂翰和許壽山戰死的時候均只有32歲。

    不過既然老天讓自己來到了這個世界,自己就不會讓這些英雄的血再白流一次。

    北洋艦隊已經開始輸血,從英國購買的「超勇」、「揚威」兩艘鐵甲快船已經啟程回國,這兩艘都是英國最新式的巡洋艦,以速度冠絕大清海軍。而在德國購買的軍艦也即將開始建造,只要把這支艦隊加強,對付法國遠東艦隊還是有把握的,至於法國再從本土派艦隊那又是另一回事了,那時恐怕中國要進行一場全民抗戰了。

    方懷讓小德子把李鴻章叫來,加強北洋艦隊的事情還是交給他,畢竟一開始都是由他經辦的,交給別人他也不放心。

    「李愛卿,定、鎮、濟三艦已經開始造了吧,何時可以歸國?」(註:「濟遠」艦訂購時計劃為「定遠」級的第3艘艦,後應經費短缺而縮水改為訂造穹甲巡洋艦。)

    李鴻章點點頭道:「啟稟聖上,定遠艦擬於今年十二月下水,鎮、濟二艦明後年也可下水,只是艦上的士卒還未訓練好,要兩年後方可歸國。」

    方懷把早就想好的腹案和盤托出道:「既然定遠今年就可下水,你可選派人員前往德意志一邊熟悉艦船,一邊等待鎮、濟二艦,順便還可以跟別人的海軍學習一下。」

    李鴻章有些疑惑皇上為何如此心急,這樣派人前往德國又是要一大筆花費,不過他還是點頭道:「皇上聖明,臣等會就去辦。」

    「你可以跟德國人講,如果他們能幫我們培訓艦船人員,朕就在他們那裡再造一艘和定、鎮、濟三艦一樣的鐵甲艦。」李鴻章聞言眼睛一亮,接著猶疑道:「皇上,造艦的錢是否從上次撥的內帑中出,只是這一艘鐵甲艦就是170萬兩銀子,加上編練新軍的銀子,撥的內帑便所剩不多了。」

    錢現在是方懷最頭痛的東西,國庫缺錢,還不能向百姓撈錢,官場上仍是貪污受賄成風,愚蠢無能的官吏充斥其間,辦事效率可想而知。不過現在還不是改革官制的時候,要知道改革官制也是要花錢的。方懷只好讓奕?署理刑部,嚴厲打擊貪污,奕?的能力雖然不足,但對方懷這個「兒子」絕對是赤膽忠心,方懷交代的事他絕不會打折扣。

    然而大清官場積弊已久,官官相護,盤根錯節,絕非一時半會可以肅清。方懷把後世的一些反貪經驗教給了奕?,其中一條就是從一頭一尾抓起,肅清了最低層的官吏,可以斷絕貪污的源頭,還可以獲取民心,而抓住一個大官則可以震懾其它那些官吏,讓他們想想自己是否比這個大官的勢力還大。

    這時方懷拍了拍腦袋道:「先這樣吧,我上次叫你辦的那個銀行籌備的怎麼樣了?總辦是誰啊?」

    「啟稟皇上,已經籌備得差不多了,總辦初定了唐廷樞,此人曾在香港洋人的學堂讀過書,後來當過英國怡和洋行的總買辦,對洋人理財之道甚為熟悉,皇上提到籌建銀行的事情,臣就想起他了。」

    其實不問李鴻章,方懷也知道他會任命誰,李鴻章夾袋裡能勝任就兩個厲害人物,一個盛宣懷,還有就是唐廷樞。這兩個人可是李鴻章辦洋務的左膀右臂,盛宣懷長於管理,李鴻章創辦的洋務企業幾乎都是由他一手管理的,而唐廷樞擅長理財,與洋人溝通,可以說李鴻章要買什麼東西都是由唐廷樞一手籌辦的,以致於李鴻章曾說出「大清可以無我李鴻章,但不可沒有你唐廷樞」的話,可見李鴻章對唐廷樞的推崇。

    方懷點點頭道:「既是人已經定了,就趕快辦起來吧,只是此事關係國計民生,還要多多謹慎,可以多借取些洋人的經驗嘛。」說著話方懷感覺有些精神不濟,不由揉了揉太陽穴。

    李鴻章見方懷的樣子,道:「皇上還要多多保重龍體啊,凡事不可太操勞了。」

    親政以來,方懷每天都要批改十個小時以上的奏折,加上早朝、接見各大臣的時間,累得幾乎倒在床上就睡著了。這個國家太缺少時間了,而外面列強又一個個虎視眈眈,自己必須爭分搶秒安排好一切,然後再等待上天給這個國家一個重新崛起的機會。

    方懷揮了揮手道:「朕沒有事,你先去忙吧。」

    「微臣告退。」李鴻章點頭退了下去。

    一個月後,一支由數艘外國商船組成遠洋船隊起錨前往歐洲。船上裝著數百名大清水兵,以及一顆走向海洋的心。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