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碗威王殿下白衣渡江兩百鐵騎擊破千軍
王軾出征了,當真只有二十一騎,就是上次陪同他進四川保護當今天子回北京的樞密院探子。朝廷不是沒有足夠的兵力,幽雲,太原,真定哪一衛都可以抽調個幾萬人馬給他,可他自己堅持不要。原因就在於,他認定呼延灼有問題,久戰不下絕對不是兵力不足。再加上,他此去是以皇命欽差的身份到前線督促作戰,並不是讓他上陣。
沒有人送行,他就帶著二十個人離開了北京。皇帝臨行前召見了他,說是等他凱旋歸來,再大擺排場,替他慶功。皇帝頒布的詔書上說,因為呼延灼久戰不克,威王王軾這次是代表皇帝去前線督戰,帶有監軍性質。但據朝裡某些人傳言說,威王手上有皇帝的密詔,必要的時候會取呼延灼而代之。
這種傳言作用在於表達出一個意思,皇帝不信任先帝留下來的大臣們,要搞一朝天子一朝臣。不管怎麼樣,王軾出發了,輕裝簡從,帶著樞密院二十騎星夜兼程趕往吐蕃前線。
北京距離西南行軍元帥帥府所在地西京成都,何止千里之遙。王軾只用了不到二十天,再度來到不久之前為之戰鬥的西南古都。經歷上次民變之後,成都雖然恢復了正常,但街市上不時有衙門官差,地方軍隊巡邏。百姓也是噤若寒蟬,行色匆匆,辦完了自己的事情就急於回家。
呼延灼的帥府就設在川滇衛戍衙門,如今這裡統率著三省軍隊,二十餘萬眾,可謂擁兵自重,自古有句話,「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未平」。川人生活安逸閒散。若一旦爆發,則不可收拾。
王軾的隊伍來到衛戍衙門之前,還未下馬,衙門口的衛士已經上前攔截。軍事重地,常人自是不可隨意進入。
「敕命欽差,御封西南行軍副元帥,威王殿下到!」辛棄疾一聲厲喝,斥退衛士。王軾翻身下馬。直入衙門,還未走到大堂,聞訊而來的西南帥府自呼延灼以下眾位官員出迎。
王軾根本不用他們行禮,直接說道:「虛禮就免了,請諸位將軍堂上說話。」
呼延灼眼看著素不相識的威王從他身邊走過,連看都沒有看他一眼,心裡著實沒有把握,他不知道威王是來幹什麼的。但他卻知道。威王是當今天子地弟弟,據說很受皇帝信任,他親自來到成都,莫非朝中事發了?可臨行之前,耶律太妃再三向自己保證。朝中有她在,只管放心辦事。
原來的衛戍衙門大堂,現在權充作發號司令的白虎節堂,王軾並沒有坐上首。他是副元帥,軍隊的指揮權還是在呼延灼手上。
在下首第一個位置坐下,背後辛棄疾等人持刀而立,西南帥府的將領們立在堂上,面面相覷,朝廷派一個白面王爺來幹什麼?
呼延灼站在最前排,退也不是,進也不是。親王在場,他又不好坐到堂上,正猶豫時,只聽王軾問道:「呼延大人,本王此次前來,是奉聖命督戰。聖上差我來問問,為什麼用了這麼長的時間,戰事還沒有結束?」
「這個……」呼延灼略一遲疑。隨即說道:「回王爺的話。是這樣的。吐蕃這方,地理條件十分惡劣。我軍大規模騎兵軍團無法適應,又顧慮到民族關係,所以遲遲沒有大地進展。不過,下官已經在佈置,爭取明年開春打幾個大的戰役,穩定住局勢。」
王軾聽後,不置可否,只是自言自語道:「明年,若等到明年,朝廷又要空費許多銀錢,國家稅收有限,不能這樣一直拖下去啊。」
呼延灼只當沒有聽到,閉口不言,在場的許多將領,都是川軍滇軍宿將,當年吐蕃入侵大理,高祖武皇帝下令軍事反擊,他們跟吐蕃人硬碰硬打過,且大勝而歸。自從吐蕃事起,他們就盼著早早肅清叛亂,卻不想朝廷派來威名赫赫的呼延灼將軍,但戰事一直沒有起色,他們多次求戰,都被元帥聲色俱厲的拒絕了。
聽他如此對王爺回復,心中不滿,又懼於他的權力,不敢多言。但其中有一人,乃是京師武備學堂知事官朱武,他是王軾的老師,此次又得王軾舉薦,隨軍作戰。見王軾一到,心中歡喜,此時走出人群,對王軾躬身一揖,直言道:「殿下,如今距離寒冬,尚有一段時日,若我軍準備充足,發動攻勢,定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王軾也是持這種態度,但他知道規矩,朝廷不宜過多牽制將領地指揮,況且指揮權在呼延灼手裡,自己也不能橫加干涉。聽了這話,遂向呼延灼問道:「呼延將軍,朱大人的意見,你意下如何?」
呼延灼一時為難,眼前這俊美的少年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得罪不起。可耶律太妃何等人?當年她跟隨先帝時,幽雲系將領都見識她的手段,更不能開罪。況且自己這次重新出山,完全是她一手提拔,她地意思,自己不敢不遵從。
思之再三,硬著頭皮回答道:「回殿下,今年恐怕不能再戰了。距離冬天,還有兩個月,兩個月的時間不可能擊敗吐蕃叛軍,到時候我軍撤回,先前的戰果只怕又要拱手讓人。」
王軾聽完,已經知道他的意思,也不說破,直接起身。呼延灼以為他要歇息,連忙吩咐道:「來人,替殿下安排食宿,務必……」
「不必了,本王要去前線視察,就不停留了。」王軾一語既出,滿堂皆驚!威王剛到成都,屁股還沒有坐熱,又要深入前線?就連朱武也變了臉色,他教了王軾三年,深知這位王爺做事情有魄力,但剛到成都不到半個時辰,就要馬上進入吐蕃,這恐怕不妥。
於是上前勸道:「王爺,不必急於一時。且休息幾日,養足精神……」
王軾笑了,對自己地老師說道:「先生,我等得起,國家等不起。」這話一出來,堂上眾將包括呼延灼在內,都面有愧色。
朱武不再堅持,毛遂自薦:「既如此。卑職陪同王爺一起去,也好保護。」
「不用,先生還是留在帥府聽候呼延元帥調用吧。」王軾隨口這麼一說,朱武馬上心領神會,這是要他在成都盯著呼延灼。
王軾頗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轉而對呼延灼說道:「元帥,本王走得匆忙,沒有帶衛隊。是不是麻煩你派一隊兵馬?」
呼延灼心中暗思。反正你又指揮不動軍隊,自己要去前線涉險,便由得你去。到時候知道那裡條件有多艱苦,自然就知難而退,回北京去了。想到此處。連連點頭:「既如此,那就請王爺在成都軍隊隨意挑選數百人作為衛隊,也好保護王爺周全。」他倒也不笨,先把話說明。只是「數百人」。
王軾淡然一笑:「好,那就在武備學堂的學生軍裡挑選吧。」
征討吐蕃的大軍都駐紮在城外,朱武帶來的幾千學生軍駐防大營西北角,這些人都是王軾的同門師兄弟。可不要為學生軍是沒有經歷過戰爭地黃毛小兒,他們進入武備學堂之前,絕大多數都是軍中的青年才俊,有著豐富地實戰經驗。
威王要挑選衛隊,朱武將全部人馬帶出。列成陣勢,供王軾檢閱。到底是天子門生,那精神面貌自是不同,勇武不凡自是不必多說,這些學生軍有一個顯著的特殊,那就是傲氣。威王駕到,沒有一個人低頭,全都昂首挺胸。目光隨著王軾而移動。
「本王要挑選數百人去幹一件大事。一件極其危險的大事,若得成功。參與者必將名垂青史。到時候,朝廷必然大加封賞,我可以保證,活著回來的人至少可以連升兩級,並且得到皇帝豐厚的獎賞。本王還聽說,吐蕃叛軍首領歷年來聚積了許多錢財,堆得像泰山一般高,如果打敗他們,這些錢財都分給你們,有誰願意去的?」王軾騎在馬上,大聲問道。
數千軍隊,立時許多士兵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王軾看罷,點了點頭,扭頭對朱武說道:「舉手可以走了,沒有舉的留下。」
不多不少,剛好八百人,朱武不無擔憂地說道:「王爺,吐蕃叛軍號稱全境之內,擁兵七萬,您區區八百騎,是否太過冒險?」
王軾一聲冷笑:「我就是要做給某些人看看,他們一再聲稱條件艱苦,環境惡劣,不適應作戰。我這八百二十騎如果僥倖打了勝仗,到時候他們還有什麼理由拖延?」
朱武當然知道自己這位學生地用意,但還是不放心:「王爺,話雖如此,但您千金之軀,不可親自犯險,若真要劍走偏鋒,不如卑職代替您去如何?」
「你替不了我,我是王爵,份量比你重,他們不敢讓我有什麼閃失。朝裡有些事情我不方便跟你明說,反正這場戰爭,必須在今年結束。」王軾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朱武還能說什麼?
一身白衣,坐騎白馬,王軾就如同民間演義中那些白馬銀槍的勇將一般跨出行列,對在場地八百名士兵說道:「你們剛才沒有舉手,本王偏偏就讓你們去。或許你們中有人聽說過,我是你們的師兄,不要以為這場戰爭武備學堂學生軍是旁觀者,現在,本王就要帶領你們去作戰。國家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是你們報效國家的時候。為了武備學堂地榮譽,你們必須奮力作戰,現在我問一句,有誰要離開的?」
八百人一片沉默,沒有任何異議。早就聽到傳聞,說是曾經有先帝的皇子在武備學堂求學,沒有想到,就是眼前這位威王殿下。能跟隨王爺作戰,這當然是士兵的榮譽,有誰願意退出?
「很好,今夜你們飽餐一頓,收拾行裝,明日一早,直奔戰場!」
當夜,朱武向王軾講述了前線的勢態,邏些城。也就是布達拉宮所在地,守軍被困數月,呼延灼一直沒有發出強有力地援軍,只是按時送去補給,吊著守軍的命。叛軍組織了數十次進攻,但都被忠勇的燕軍打退。叛軍見久戰不下,開始聯合,目前已經在邏些城聚集了數萬兵力。看樣子似乎準備等到冬天發動致命的打擊。
而且叛軍還時常派出部分軍隊繞過邏些城,騷擾燕軍運糧部隊,威脅後方與前線地補給線。從成都出發,進入吐蕃,有可能馬上就會遭遇敵人。八百人,實在太少。但最困難地還不是這些,而是吐蕃境內,中原人士一旦進入。因為地勢太高,空氣稀少,會出現頭痛,氣短,胸悶等病狀。實在是苦不堪言。身體強壯的三兩天就可以適應,稍微不慎,有可能六七天才能恢復。
如果王軾執意要去,那就必須面對從成都出發。一直到邏些城千里之間的叛軍部隊。到底有多少人,難以估計。運氣好的話,或許能避開一些,運氣要是不好……
王軾似乎並不害怕,第二天一早,他就帶著八百騎出發了。出成都,越過大渡河,直撲吐蕃境內。那裡是少數民族聚居地。人煙稀少,常常奔走半天看不到一戶人家。不過這樣也好,沒有人也就不存在敵人,如果能一路平平安安到達邏些前線,那自然最好不過。
到時候,自己在邏些城裡,呼延灼不敢不發兵。雖然自己假借視察為名,冒進前線。但好歹是親王身份。呼延灼知道輕重的。
一路星夜兼程,越往西走。部隊人馬漸漸開始出現朱武所說的病態,連王軾自己也感覺到心慌氣短,就是原地站著也好像背了幾十斤的石頭。不信邪地他現在才知道,這裡果然是虎狼之地。
一道金沙江橫在面前,本來這裡以前不叫金沙江,但因為此地河中盛產金沙,自宋代時有許多人在河中淘金,由此得名。但戰亂一起,淘金人早就逃命去了,金沙江畔,空無一人。兩岸都是群山環繞,只聞獸鳴鳥叫,何來人煙?
看著湍急地河水,王軾本事再大,也是一籌莫展,只得派人四處巡訪,看附近有沒有人家,借得船隻渡江。倒是皇天不負有心人,還真讓他找到了,有祖居此地的百姓,不願離開家園。聽聞朝廷官軍前來,這些百姓不勝欣喜。因叛軍作亂,焚燬百姓船隻,他們中有的人把船埋在地下,躲避搜查。
此時挖出渡船,運送官軍過河,自是不必多言。
因船隻較小,一次至多運送二三十人,王軾隨先頭部隊過河,正被「高原反應」所折磨,忽聽殺聲四起!
「王爺,中埋伏了!」辛棄疾「嗆」一聲拔出佩刀,護在王軾面前。
只見那群山之間,奔出無數人馬,直向他們撲來!此時渡過河的,不過兩百餘騎,還有五百多人在河對岸等待,情勢萬分危險!
「來人,保護王爺回去!我斷後!」辛棄疾表現出了武備學堂的軍事素養,臨危不亂,命令部隊保護王軾回到對岸。
王軾其實也有些慌亂,但仔細一看,對方兵力遠超我軍,只怕十倍不止,至少也當在三千人以上,況且從四面八方衝過來,一旦短兵相接,我這兩百多人只會全部被逼入河中淹死!
敵人漸漸接近,多是步兵,王軾一把推開辛棄疾,大聲疾呼:「敵軍忽至,退則必死!本王願與將士們一同戰死!有膽的,跟我來!」遂翻身上馬,從懷中取過面罩戴上。這卻是有原因的,只因他長相俊美,甚至是柔美,嚇不到人,臨陣之將哪個不是凶神惡煞?辛棄疾建議他戴上兇惡地面具,恫嚇敵人。
此時,眾人只見白馬白袍一少年,面罩惡鬼面具,一馬當先,直衝敵陣!但在數千人地敵軍面前,他單槍匹馬,何其弱小?
怪事隨後發生,王軾一衝入敵軍,手中鑌鐵長槍上下飛舞,竟連挑數人!其他敵軍居然紛紛後退!甚至還有人嚇得避讓不及,摔倒在地!
「弟兄們,保護王爺,殺!」辛棄疾被王軾英雄所震動,再不遲疑,率領過河的兩百餘騎,全力衝殺!
王軾早已殺得性起,那手中長槍從不虛發,每刺必中!在如潮地人群中,他的白袍尤其醒目,所向披靡!想當初,西楚霸王衝鋒陷陣,恐怕也不過如此!
不到一頓飯的時候,叛軍倉皇撤退,王軾取過硬弓,連發三箭,射殺對方三名騎馬地將領。敵人軍心大亂,潰不成軍。兩百人,竟然擊退了十倍以上的敵人!儘管,對方只是一群沒有受過專業軍事訓練的烏合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