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極品御用閒人

第五桶 第一百五十碗 稱臣 納貢 裁軍 遣太子為質 文 / 宋默然

    第一百五十碗稱臣納貢裁軍遣太子為質

    王鈺頂著寒風,站在延安城頭上,遙望西北方向,好半天沒有動彈一下。算算日子,耶律南仙去了有些時候,卻杳無音訊,該不會出什麼事情吧?仔細想想,似乎不太可能,耶律大石是他親爹,有道是虎毒不食子,而且耶律南仙跟了自己之後,遼國已經滅亡,她可從來沒有作什麼對不起自己民族的事情。

    「王爺,您披件斗篷,風大。」徐寧捧著一件斗篷,遞到王鈺手裡。回過頭看了他一眼,前些日子,他為了保護自己,身上多處受傷,這次西征回去,得好好封賞。

    半晌無言,漠然的望著西北,王鈺發現,自己也有牽掛別人的時候。每次出征,都會思念童素顏,現在耶律南仙不在自己身邊,才感覺到沒有了她,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人哪,都是這樣,在眼前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等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

    「王爺,恕卑職多嘴,您是在擔心二夫人麼?」徐寧算得上南府軍中,除吳用林沖外,跟王鈺最親近的人。這個身份對一個將軍來說,不是什麼好事。就像三國的趙雲,正史上,雖然才能出眾,但因為跟劉備親近,終其一生,都扮演著劉備家族的守護角色,而沒有像其他將領那樣,立下赫赫戰功。

    「嗯,她去了有些日子,以她的精明,至少應該送個信回來。本王有些擔心……」王鈺輕聲說道。徐寧聽王鈺的語氣,不禁有些訝異,高高在上的丞相,竟然也有這樣的一面。

    「王爺不必擔憂,二夫人武藝超群,精明能幹,沒什麼事情能難得住她。再則。遼帝是她生父,想來不會有什麼問題。」徐寧寬慰道。

    寬慰人的話,誰都會說,王鈺聽罷,不置可否,轉問道:「我岳父怎麼樣?」

    「按王爺的吩咐,尋了一所寬大的宅子安置,並沒有限制什麼。」徐寧回答道。

    「嗯。那就好,我這個岳父作一輩子重臣,不要為難他。對了,吐蕃方面有什麼消息?」王鈺點了點頭,童貫兵敗後,以為自己要殺他。可自己不但不會殺他,還會把他當作一面旗幟豎起來。

    徐寧聽王鈺問起這事,突然換上了一副忿忿不平地神情:「吐蕃人反面無恩。卑職來時,剛剛收到消息。六谷部的首領,答應按原來的約定出兵攻夏,但他們有條件。」

    王鈺面上,頓現不悅之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見有機可趁,就向你伸手。討價還價。略一沉吟,隨即問道:「說吧,他們想要什麼?」

    「除向朝廷討要大筆軍費外,六谷部首領還要求朝廷開邊通商,並,並冊封六谷部首領為吐蕃節度使,青海郡王。」徐寧說得非常小心,他知道。王鈺最恨被人要挾。

    果然,聽完他的話,王鈺的神色越發的陰沉。要你出個兵佯攻一下,就要這要那,居然還想封王,你六谷部不過是吐蕃諸部中的一支,就敢妄稱吐蕃節度使。以此來表明自己是正宗,天賦權柄。這小算盤打得倒是噹噹響。

    「行。答應他們,給錢。封王。」王鈺不耐煩的揮了揮手。

    徐寧見他答應,頗覺意外,遲疑道:「王爺,開邊通商,討要軍費,這都好說。可是吐蕃節度使加青海郡王這兩個頭銜,恐怕得從長計議吧。一旦朝廷冊封六谷部,吐蕃其他部族,勢力不會善罷甘休。」

    王鈺哼了一聲,冷笑道:「這樣不好麼?難道本王要等吐蕃統一,坐大,然後發兵中原?」

    徐寧一聽,才明白王鈺地用心。吐蕃屬蠻荒之地,尚未開化,中央朝廷對他們是鞭長莫及。不如就任由他們內亂,以夷制夷,六谷部一旦被朝廷冊封,其他部族必群起而攻。一個強盛統一的吐蕃,不符合大宋的利益。唐朝時,吐蕃幾次兵發中原,就是一個例子。

    「王爺,還有,昨夜收到東線西線的軍報,劉焉劉大人,推進了四百多里,擊潰了西夏兩萬騎兵。不過老將軍因為親臨前線,被流失射中,現在軍中養病。東線林大人,呼延大人遭遇對方重兵阻擊,打得有些艱苦,但最後還是攻克西夏重鎮平寧。已對夏都興慶,形成兩面夾擊的態勢。」徐寧報告道。

    事到如今,西夏恐怕快頂不住了吧,只要西遼國回絕他們的借兵請求,而吐蕃再兵出宣化府,大勢可定。一切,似乎都在按自己設想發展,王鈺此時,心情稍好。

    「加劉焉為忠勇郡公,擢升為左金吾衛大將軍,領雙倍俸祿,馬上就辦。」王鈺叮囑道,隨即緊了緊身上斗篷,又向西北望了一眼,轉身向城樓下走去。

    剛踏上樓梯,就看見一名戰將飛奔上樓,見到王鈺,躬身拜道:「王爺,西遼國使臣已到軍中,求見王爺。」

    王鈺喜上眉梢,剛才還在擔心耶律南仙,結果立馬就回來了。將斗篷一脫,扔到徐寧身上,大聲說道:「走,帥府會客。」

    帥府偏廳上,一名頭戴皮帽,身披皮袍的異族人正背負雙手,來回踱步。此人四十開外,身形高大,孔武有力,王鈺如果看到他,應該有印象。當年上雄前線,王鈺在童貫手下擔任側翼護衛,就是這個人與耶律南仙夜襲大營,正撞上剛剛組建一年的南府軍。

    急促地腳步聲,由遠而近,耶律斜抬頭一望,認出了走在最前面那金甲紅袍的年輕人,正是當初在上雄前線將自己的部隊阻擊住的南府軍統帥,王鈺。

    「遼使耶律斜,見過大宋丞相。」耶律斜微微拱手,笑意吟吟。

    王鈺正待回話,但瞥見他,突然皺了皺眉頭,疑惑的問道:「貴使,你我從前見過麼?」

    「丞相貴人多忘事。當年貴國二十餘萬大軍圍攻上雄,本將與公主率軍夜襲宋營。就是丞相地南府軍阻擊我軍,後來在隱空山,丞相孤軍奮戰,讓本將記憶猶新。多年不見,丞相可好?」耶律斜笑問道。

    仔細一想,的確有這麼一回事,怪不得看他如此眼熟。原來是故人。大笑一聲,王鈺說道:「哈哈,時隔多年,將軍威風依舊,難得,請坐。」

    分賓主坐下,耶律斜品了一口茶,隨即說道:「還是先公後私。待辦完了公事,再與丞相一敘舊情。」

    「好,我國遣使入遼,欲與貴國修好,結成戰略同盟。不知遼帝意下如何?」王鈺放下茶杯,朗聲問道。

    「聖上獲悉丞相的美意,也深表贊同。公主殿下到都城之日,聖上就已經將西夏使臣驅逐出境。並駁回了夏王李元昊的請求。此次,派微臣來,就是與丞相商議,兩國永結盟好,希望丞相允諾之事,不要缺斤少兩才好。」耶律斜微笑道。

    「這是自然,人無信不立,本王既然答應重開絲綢之路。向貴國輸送所需地各項物資,就一定會照辦。這事,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將軍在我帥府盤桓數日,待戰事結束之後,與本王一同京,我自當在天子面前,力奏此事。」王鈺說罷。突然意識到一件事情。耶律南仙哪裡去了?聽聞西遼使臣到軍中,還以為耶律南仙也一起回來了。

    「如此甚好。願貴我兩國,摒棄前嫌,同舟共濟。」耶律斜打著官腔,突然發現神情有異,遂問道:「丞相,你這是……」

    「敢問貴使,南仙為何沒有跟你一起回來?」王鈺意識到什麼,語氣不太對頭。

    耶律斜似乎早料到王鈺會這樣問,輕笑道:「丞相,有句不當說地話,希望您別見怪。公主是聖上的掌上明珠,是我契丹人。此次,公主殿下回國,被聖上冊封為阿里瑪大長公主,自然應該留在皇都,坐享富貴,豈有……」

    不等他把話說完,王鈺已經搶斷道:「你們學的是中原文化,推崇的儒學,難道沒有聽說過,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南仙已經嫁給本王,是我王家的人,也是我大宋地一份子,耶律大,遼帝扣留她,這不合規矩吧?」

    耶律斜似乎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跟王鈺糾纏,推脫道:「這個嘛,是聖上地家事,不是我作臣下的該過問的。此次本將前來,是代表大遼,與大宋商議結盟之事,其他的,一概不知。」

    一股無名業火衝上頭頂,耶律大石,虧得你是一代豪傑,竟如此的小肚雞腸。王鈺憤怒難當,歷年來,耶律南仙從未離過他半步,不管是居家還是外出,都與他形影不離,現在被耶律大石扣下,他豈能不急?

    可王鈺仍舊不得不強行壓下怒火,耶律南仙這是家事,兩國結盟,這是國事。敦輕敦重,他還是分得清楚的。

    情緒稍微平復,王鈺又換了一副笑臉:「好,只談國事,不談家事。當年草原一別,不知遼帝如今可好?」

    「多承丞相過問,我家君上一切安好。時常與下臣等提起與丞相的往事,嘗言道,天下英雄,只有三人。第一人,就是丞相您,第二人,是女真匪首完顏阿骨打,第三人,呵呵,就是聖上自己了。」

    口氣不小,那完顏阿骨打早已辭世,耶律大石此話,也就是說,天下英雄,惟王鈺與他而已。這話,讓王鈺想起了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而曹操劉備終究還是成為了敵人,我王鈺與耶律大石,恐怕也會步其後塵吧?

    「不敢當,鈺乃汴京游手好閒之徒,受先帝知遇之恩,起用為相。遼帝英明神武,又豈是本王所能比擬地。罷了,貴使暫且歇息,待明日,本王備下宴席,與貴便接風洗塵。」王鈺說完,便起身欲走。

    耶律斜也起身恭送,王鈺剛一踏出偏廳,突然回頭對跟在身後地徐寧說道:「耶律大石欺人太甚!」語氣怨毒,聲色俱厲,徐寧吃了一驚,不想王爺竟然動了肝火。也難怪,他與二夫人多年來形影不離。現在二夫人被扣在西遼國,王爺豈能不動怒?

    與此同時,遠在萬里之外的西遼都城,虎思斡魯朵,耶律南仙於深宮之中,遙望東方,思念著王鈺。

    耶律大石自當年上雄擁兵自立後,橫掃西域。擊破數國聯軍,降伏回鶻王,一直打到巴爾喀什湖,定都虎思斡魯朵,建立了版圖可與大宋一較高下地西遼帝國,也稱黑契丹。疆域包括今天的新疆全部,帕米爾高原以西至鹹泫南的阿姆河西岸,巴爾喀什湖以東北至今蒙古西部。威震中亞。

    可耶律大石,仍舊不忘遼國故土,積蓄力量,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打回東方。重振大遼帝國地威風。但是,他在中亞建國後,東方地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金國打敗遼國之後,停足不前。雖然幾次兵出上雄,攻打幽雲,但都宋軍迎頭痛擊,鎩羽而歸。而大宋,在歷經王鈺的變法圖強之後,國力迅速強盛,特別是王鈺升任丞相之後,大宋對外態度。日趨強硬,數次對外用兵,連戰連捷。

    想要打回東方,似乎有些困難了。就在這個時候,西夏王李乾順,派人到西遼國借兵,抵抗宋軍進攻。多年不見地女兒耶律南仙,以宋朝欽差大臣的身份。來到了虎思斡魯朵。帶來了大宋實際統治者王鈺的親筆書信。

    耶律大石感覺到,打回東方。還都幽州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燃燒起來。

    西遼氣候乾燥,夏季酷熱,冬季嚴寒,久居中原的耶律南仙,很不習慣。在皇都地城頭上,這位宋遼兩國統治都極為重視的女人,正手扶欄杆,癡癡的望著東方。不光王鈺沒有料到,就連她自己也沒有想到,父親竟然會扣下她,封為阿里瑪大長公主。而她地幾個弟弟,現在都已經封王,成為手握重兵的大將。

    一時間,耶律南仙真有恍若隔世的感覺。

    「公主殿下,南院大王來了。」婢女走到耶律南仙身後稟報道。南院大王,可不是爵位,而是官職,遼國的制度雖然多學自宋朝,但區別在於,遼國朝廷有南北兩院官。南,北院大王,是僅次於南,北府宰相的重要官員。

    如今地西遼南院大王,是耶律南仙的大弟弟,耶律休。

    「姐!姐!」耶律南仙久居中原,無論是語言,還是生活習性,都已經成為一個純粹的漢人。不過她這個弟弟,仍舊保持著契丹人地剽悍。

    「耶律休。」耶律南仙踏入宮室,迎面走來一人,身長七尺,方面大耳,頜下留有黃須,相貌大異於常人。

    「姐,聽說你回國了,各部地首領都給你送來了豐厚地禮物,父皇讓我給你送過來。」耶律休說罷,便吩咐下人們,將大箱地禮物送到耶律南仙跟前。不外乎就是些金銀器皿,這些東西,武州郡王府裡,成山成堆。

    耶律南仙看了一眼,隨即坐下身去,這宮殿,仍舊保持著原來遼國皇宮的風格,看來,耶律大石一天也沒有忘記過打回東方去。

    「姐,好些年沒見你,王鈺那小子對你還好吧?」耶律休一屁股坐下,拿起桌上的水果就啃了起來,吧達吧達,跟豬吃泔水似地。

    「他對我很好,在他的王府裡,有一座近仙樓,比這處宮室還大,就是你姐姐的住所,沒有我的允許,誰也不能進去。像這些金銀器皿,呵呵,怕是車載斗量,無法計數。」耶律南仙流露出無限的懷念。此時,官人的大軍,應該打得西夏沒有還手之力吧?童貫也應該束手就擒了吧?從此以後,他就是大權獨攬,自己本來準備西征回去,便讓吳用等人,把他推上皇位去,現在看來,是不行了。

    耶律休雖然是個帶兵的粗人,可他也聽得出來,姐姐跟以前不一樣了。好像看這裡什麼東西都不順眼,什麼東西都比不上大宋。

    「姐,你別怪弟弟多嘴,我覺得你有些,有些不對。你是契丹人,不是漢人,怎麼老向著外族啊。」耶律休嘀咕道。

    耶律南仙一愣,這頂帽子扣得太大了。苦笑道:「兄弟,姐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契丹人。」

    「那最好了,姐,實話告訴你吧。我們契丹人,遲早是要打回中原的。父皇已經在積蓄力量,等到時機成熟,就要發兵東征。你那個王鈺,早晚是我們地俘虜。」耶律休自信滿滿。放出狂言。

    耶律南仙聞言,絲毫不懷疑父親的雄心壯志,但是大宋今非昔比了,國力之強盛,軍隊之龐大,不是耶律休可以想像的。她在王鈺身邊,親眼見證了大宋的崛起。

    「耶律休,你一定要告訴父皇。打消東征的念頭,你們打不過王鈺地,至少現在是。」耶律南仙這話,或許有些偏袒王鈺,可也是從實際情況出發。西遼國有多少兵力?有多少財力?打仗拼的不僅是軍事力量。還是國家的底子,普天之下,誰敢說他地財力比大宋豐厚?

    耶律休憤然起身,厲聲喝道:「你們!你們!什麼你們!我們是一家人。王鈺才是外人!我手下有五萬精兵!個個都是驍勇善戰地猛士,女真人或許可以一戰,可我就不信,拿筆都沒有力氣的宋朝人,會是我們契丹人地對手!」

    「五萬?弟弟,他隨時可以集結五十萬大軍跟你作戰。宋軍如今的戰鬥力,不會比我們契丹人遜色,而且他們地裝備。遠比我們先進得多。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大宋修好,共同對付女真人,汲取中原文化,科技,發展大遼自己的力量。這才是對我們國家有利的策略。」

    的確,耶律南仙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契丹人,她不希望宋遼兩國再次交兵。一來。現在的西遼。根本不是大宋的對手,二來。她不希望自己將來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耶律休見姐姐一味的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氣不打一處來,桌子拍得光光響,唾沫星子四處飛濺,恨不得立馬就把王鈺拎過來,一撕成兩半。

    「耶律休!」一個雄渾地聲音在宮外響起,耶律休一聽,知道是父皇來了,趕緊收斂起來,垂手肅立。

    宮門口,一條高大的人影閃現出來,時隔多年,耶律大石似乎並未見蒼老。龍行虎步,威風八面,舉手投足之間,都有說不出,道不明的風範。

    「見過父皇,兒臣奉命……」耶律休正要稟報。

    「行了,去吧,朕有事跟你姐姐說。」耶律大石一口打斷兒子的話,耶律休心懷不滿,忿忿不平的步出了宮室。從小到大,父親對姐姐十分偏愛,自己還是兒子,倒不如女兒了。

    「父皇。」耶律南仙微微欠身,保持著漢人地禮節。

    耶律大石只當是沒看到,逕直坐了下去,隨口問道:「怎麼樣?還住得習慣麼?」

    「父皇安排得很周到,女兒有什麼不習慣的?」耶律南仙輕笑一聲。

    「聽說你這幾天都在找朕?今天得空,朕過來瞧瞧你。」耶律大石話裡話外,都讓耶律南仙感覺到生分,儘管,她知道父親在盡量遷就著自己。

    「女兒想回中原。」耶律南仙直言不諱。

    耶律大石正伸出去想倒水的手停止了,好半晌,終於還是收了回來:「你能不能不談這個?」說這話時,他的語氣不像是一位帝王,反倒像一個孤獨地父親,在哀求他的女兒。

    「女兒已經嫁給王鈺,按漢人的習俗,生是王家的人,死是王家的魂。」耶律南仙對父皇的示弱,絲毫不加體恤。上雄城頭那一箭,射傷了她的心。

    「可你是契丹人,你身上流著耶律家的血,你是堂堂一國大公主,沒有必要卑躬屈膝去給大宋地丞相作妾。」耶律大石仍舊耐著性子。

    耶律南仙卻是心如鐵石:「女兒並沒有感覺到卑微,他對我很好。不論家事,國事,都會與我商量。」

    「是麼?」耶律大石聽到這句話,抬起頭來看了女兒一眼。「這麼說,大宋的中興,也有你一份功勞。」

    「男主外,女主內,丈夫在外面主持朝政,開疆闢土,作妻妾的與有榮焉也就是行了。不敢貪功。」耶律南仙這話倒是謙虛了,王鈺固然有他的真本事,可如果沒有耶律南仙以及一班文官武將的輔佐,也難成大事。

    耶律大石對這個話題好像特別感興趣,又問道:「果真如此?我記得漢人王朝,歷來忌諱婦人干政,王鈺又怎麼會讓你參與核心決策?」

    臉上露出自豪的笑容,耶律南仙笑道:「他不像其他人。有時候我會跟他爭得不可開交,他雖然也會生氣,但不會抬起什麼架子來壓我。」

    「這就是你對他死心塌地的原因?他說到底,也不過是趙氏皇族地一個家臣,你又何必……」耶律大石還不死心,再三地勸解道。

    耶律南仙突然轉過頭,直視著她地父皇:「我可以!」

    「什麼?」顯然,耶律大石沒有聽明白女兒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可以把他推上皇位。如今的大宋,軍政大權,都在他地手裡。原本我想,等這次西征黨項回去,便與他的親信們商議。挾勝利之威,廢除趙桓,君臨天下。不想,父親不顧兩國交往的禮節。將女兒扣下。」

    耶律大石聽完這番話後,再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他心裡也明白,當年上雄那一箭,射傷的不僅僅是女兒,也射斷了父女親情。而她地母親早逝,這世上,恐怕除了王鈺,再也沒有可以讓她眷念的人了。

    「女大不中留啊……」耶律大石苦笑一聲。緩緩站起,向外走去。

    「父皇,何時放女兒回去?」背後,耶律南仙大聲追問道。

    「王鈺的西征,就快結束了。朕倒要看看,他是不是也像你在乎他那樣在乎你。如果是,當然最好,如果不是。你仍舊要執意回去的話。我這個作父親的,也沒什麼好說的了。」耶律大石說完。大步踏出宮殿。

    大宋宣武二年四月末,在艱苦的抵抗了兩個多月之後,黨項人終於扛不住了。東線的林沖呼延灼軍團,攻破夏州,往西夏腹地,推進了五百餘里。而西線地劉焉軍團,雖然因為主帥的受傷,行動受到影響,攻破西北門戶西涼府,往西夏境內,推進了四百餘里。這兩路大軍,都已經逼近了賀蘭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後來被王鈺抽調馳援劉焉軍團的岳飛所部,僅五百餘騎,竟在西夏境內,往來衝突,一度逼近到離興慶二十里遠的地方,追殺逃回都城地西夏將領,斬其首而還。此事,給了西夏朝廷極大的震動。

    如此岳飛給了西夏極大的震動,那麼後來吐蕃人就給了黨項人致命的一擊。在王鈺答應了六谷部所有條件之後,吐蕃人按約定,出兵三萬,進攻宣化。吐蕃人與黨項人有世仇,攻克宣化,屠盡全城,老弱婦孺概不能免。搶奪一空後,縱火焚燬城池,宣化,無異於人間地獄。

    苦苦支撐殘局,意圖中興西夏地李乾順,也不得不在深宮之中,發出了哀歎。朝中大臣,數次逼宮請願,人心惶惶。李乾順憂心如焚,竟然病倒,百般無奈之下,只得率眾臣祭拜賀蘭神山,決定與大宋議和,乞為附庸。

    捷報飛傳天下知,三軍聞訊盡開顏。

    這日清晨,王鈺起了個大早,或者說,他根本沒有睡。如果沒有算錯,西夏應該在這幾天投降。將士們浴血奮戰,終於雪洗前恥,雖則踏破賀蘭山缺的宏願沒有實現,但從此以後,西北再無戰事。

    「捷報!」一聲高呼,響徹天地。紅翎急報飛奔入城,歡欣鼓舞的士兵高舉著軍報,放聲大呼。百姓紛紛出門,互相打探,得知前線捷報,西夏投降之後,不知多少老人,潸然淚下。多年苦戰,西北之地民不聊生,如今,終於到頭了。

    「捷報!西夏投降了!」紅翎信使飛奔至帥府,高聲呼道。話音方落,人未下馬,帥府內已奔出一將,定睛看時,原來是南虎九虎將之一的徐寧。

    「投降了?」徐寧久在軍中,身經百戰,此時也不禁喜形於色。在得到信使肯定答覆之後,一拍大腿,飛搶過捷報,轉身跑進帥府。

    「王爺,西夏投降了!」

    當徐寧衝進帥府的時候。正碰上王鈺從裡面出來,見徐寧這副欣喜欲狂的樣子,王鈺也不禁面露微笑:「聽到了,西夏投降了。」

    徐寧見王鈺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欣喜,心裡以為他是在掛念耶律南仙,收起笑臉,安慰道:「王爺還在擔心……」

    「不是。」王鈺斷然否決,「這件事情。本來就不值得太高興。」剛說完,見徐寧面露尷尬之色,又補充道:「你不要誤會本王的意思,將士們浴血奮戰,打敗敵軍,這自然是喜事。只是,以宋之強,攻西夏之弱。即使得勝,也不必太高興。現在地西夏,不是仁宗皇帝那個時候了。無論財力,軍力,都早已過了顛峰狀態。真正的強敵,正在盯著我們。」

    徐寧明白,王鈺指地是金國。轉念一想,的確。如今的西夏與當年的遼國很類似,都是江河日下,日薄西山。

    「拿來吧,話是這麼說,捷報還是要看的,功勞還是要賞的。」王鈺一邊說話,一邊坐下,接過徐寧手中地捷報看了起來。

    「卑職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大宋開國,百年積弱,四方蠻夷,興風作亂,荼毒百姓,欺壓漢民,以為中華不能臣也。黨項小國,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卑職林沖。呼延灼興王師,行天道。賴陛下神明,丞相英武,攻城掠地,深入敵境。夏王乾順,誠惶誠恐,聞天兵至,即俯首歸降,於下月初一,遣使至延安,於丞相面前請罪。林沖,呼延灼,宣武年月日。」

    看罷捷報,王鈺笑道:「西夏使者要到延安來負荊請罪。」

    「只怕接下來就是臥薪嘗膽!」徐寧立馬補上了一句。

    王鈺聽這句話,大為驚奇,不錯,徐寧這人有勇有謀,可堪大用。遂言道:「這倒不是沒有可能,李乾順一心想作中興明君,親征以後,勵精圖治,只可惜壯志未酬,倒讓我想起崇禎來了。」話剛一出口,自知失言,又顧左右而言他道:「徐寧啊,你說夏使到延安來,以什麼禮節接待他?」

    「我中華是禮儀之邦,西夏既然歸降,咱們以禮相待就是,王爺想必也是這麼想地。」徐寧或許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說出了這麼一句有可能惹禍上身地話。不知道三國那自作聰明地楊修麼?

    王鈺倒是絲毫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點頭道:「不錯,本王也是這麼想的。光棍打九九不打加一,西夏這方土地,還要靠他替咱們看著,好好接待夏使吧。」

    宣武二年五月初一,西夏王李乾順,派中書令吳開,親到延安,向大宋及王鈺,負荊請罪。王鈺並沒有為難他,派出徐寧前往迎接。

    徐寧先領著吳開到南門外的大營逛了一圈,吳開見大宋兵馬雄壯,糧草充足,器械先進,心中震懾,忙稱誠心歸降,絕無二心。徐寧這才帶他到帥府,拜謁王鈺。

    那吳開來時,李乾順再三叮囑,一定要看清楚王鈺的容貌,回去稟報。可一踏進帥府,他發現面前有許多人,穿的都是同樣的衣服,圍在一起蹴鞠。這,哪個才是王鈺?突然瞥見,那屋簷下站著兩個身穿鎧甲的將軍,一個長鬚及胸,十分威武,一個白面短鬚,顧盼生姿。想到傳言王鈺是一個年輕人,便認定那白面短鬚地美男子是王鈺。

    快步上前,人還沒到,腿先跪了下去:「下國小臣,拜見大丞相!」

    董平先是一愣,繼續觸電般閃到一邊去,失聲道:「你這夏使,老眼昏花!這話可是亂說得的?」

    連關勝也變了臉色,忙訓斥道:「你這夏使,好不曉事!丞相在陣中蹴鞠,你怎麼見人就拜。」

    吳開被兩人一頓訓斥,大感不妙,自己身負和談重任,剛一照面就認錯了人,萬一那王鈺怪罪下來,再開戰端,西夏可就受苦了。

    正惶恐難安之際,忽聽背後一人說道:「夏使請起。」

    吳開也不敢回頭去看,料定此人必是王鈺無疑,遂磕頭道:「謝大丞相。」低頭跪拜時,感覺自己身邊走過一人,直入屋去,身後那名徐將軍催促道:「夏使請起。丞相賜見了。」

    吳開這才起身,低著頭跟隨徐寧踏進廳去。

    「坐,一路辛苦,喝口茶吧。」又聽那王鈺說道,吳開見他並沒有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加熱,心中稍安,謝過王鈺之後,方才捧起茶杯。卻還是不敢抬頭直視於他。

    王鈺就覺得奇怪了,這位西夏使臣,怎麼一直低著頭?是他長得醜,還是我長得醜?

    「夏使,本王問你,李乾順讓你到延安來,帶什麼話沒有?」王鈺忍不住問道。

    吳開這時,才抬起頭來。一睹廬山真面目。只見那王鈺,三十上下,面皮黝黑,輪廓分明,雖不像想像中南方士子那般儒雅俊秀。倒也自有一股風範。

    王鈺被他看得渾身不自在,招過問道:「這老頭兒沒毛病吧?他怎麼一直盯著本王看?」

    「下臣來時,夏王曾有言,命我轉告大丞相。我黨項人。情願俯首歸降大宋,只要丞相罷兵,救黎民於水火之中,萬事都有商量。」吳開小心回答道。

    「也沒什麼商量不商量的,就這麼四條。稱臣,納貢,裁軍,遣太子為質。」王鈺漫不經心的說道。

    吳開終於確定眼前這個年輕人真地是王鈺。這四個條件從他嘴裡說出來,輕描談寫,除了王鈺,還能有誰?這四個條件,哪一條都是一個正常國家很難接受的,可誰叫軍隊打不過人家,喪權辱國啊。

    「是是是,夏王有言。萬事好商量。」吳開忙回答道。

    「本王跟你沒什麼好商量的。我不過是定個大綱,具體地。等回到京城,自然有人跟你詳談。行了,你一路趕來,想必也累了,在驛館歇息吧。什麼時候啟程回京,本王會讓你通知你。」王鈺說罷,起身就走。

    吳開忙恭送出去,卻又見王鈺停了下來,回頭笑道:「老人家,這歷來,出使他國,商議和談,都是個苦差使,不管談得怎麼樣,回去都要背一個喪權辱國地惡名。你也不容易,好歇著吧。」

    吳開聽後,啞口無言,難怪大宋能夠中興,此人當真厲害。稱臣,納貢,裁軍,遣太子為質,這四條等於是給西夏脖子上,套上了一副重枷。從此以後,想要東山再起,難了。

    「急報!」王鈺剛踏出門,一個人直接就撞進他的懷裡,撞得他頭往後仰,差點沒摔個四腳朝天。

    「大膽!」關勝一把扶住王鈺,痛加訓斥。

    那士兵的頭盔都給撞歪了,扶正之後,一看是王鈺,忙伏地請罪道:「小人誤撞王爺,死罪。」

    「行了,你這頭盔夠硬的,撞得本王心窩子直痛。你剛才吼什麼?急報,哪來的急報?」王鈺揉著胸口問道。

    「京城急報,京師衛吳大人派飛騎,八百里加急送過來的。」那士兵跪在地上,將一個信匣高舉過頭頂。

    京城?

    王鈺一聽這兩個字,再也沒有心情去管胸口的疼痛了,一把接過信匣,董平遞過尖刀,撬開火漆封口,取出信來一看。

    「媽地!」王鈺地臉,一下子煞白,把信一揉,轉身又折回了帥府。關董二人面面相覷,這是出什麼大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