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鬼雨仙蹤

龍騰世紀 第137節 秘傳 文 / 鬼雨

.    山伯連忙行禮:「老師在上請受弟子一拜!」

    可惜屋裡太狹小到處堆滿了書想要跪倒都有些困難。

    鄭玄伸手拉住了他:「免了!在這窮山惡水的地方不必那麼多禮。」

    山伯道:「危厄困境禮不可廢。」說著硬是跪下叩了三個頭。

    「好好好!從今日起你就是我的關門弟子了。這裡的書你可以隨便翻閱有不懂的地方也儘管問!」

    山伯笑道:「那我就開始問了。請問老師您為何那麼執著到陰間還著書不輟?是什麼理由支撐您寫下去的?」

    燈光的映照下鄭玄的面色微微泛紅說道:「「我是人世傳揚的經學大師弘揚儒學任重而道遠眼見諸經散亂我不整理誰去整理?」

    山伯生怕惹得初認的老師不高興忙將話題一轉說道:「弟子學儒多年有時候卻覺得很迷惑。老師儒家究竟是怎麼來的?」

    鄭玄似乎很喜歡回答問題笑道:「若問儒家的來歷說起來話就長了。」

    「長夜漫漫請老師細細講來。」

    「那我就從頭講起。先你知道『儒』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弟子想不明白。」

    「『儒』字初文為『需』。『需』字的原型上為雨下為人形其形義反映的是祭祀求雨的儀式。『需(儒)』的本義是指能夠呼風喚雨的祭祀者最初的時候可能是女性後來則換成了男子。《易•需》言:『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九三需於泥致寇至。』『九四需於血出自穴。』『九五需於酒食貞吉。』其中的『需』仍是『求雨』的本義。」

    山伯聽得驚訝:「這麼說古時的儒是跟巫、史、祝、卜類似的人了?」

    鄭玄點頭:「就是那些有強能力的術士不是普通人。只是到了後來才泛指學者。」

    山伯想了想問道:「老師您說的乃是『古儒』了。照您這麼說早期的儒生是能夠呼風喚雨的可是為何自從孔夫子降世之後卻變得空餘滿腹經綸手無縛雞之力?」

    「這個嘛……早在夫子降世千年之前儒家求雨就不那麼靈驗了。心法已經失傳縱然以夫子絕頂的聰明也只能擇其一端編纂六藝將儒家『治世』的學問揚廣大卻無法練成通天徹底移山填海的神功。」

    山伯緊抓住這個問題不放:「老師您說的古儒真的存在?他們的能力真有那麼強?抑或僅限於傳說?您看現在佛道兩家都能夠飛天遁地而我們儒家卻處處受制於人要是能將丟失的心法找回來那該有多好?」

    鄭玄露出神往的面色猛的一敲桌子:「你說到點子上了我為何要編撰諸經?這就是個重要的緣由只不過我從來不在人前提起而已!在陽世我已經盡量搜集相關的資料可惜因為生得晚有價值的東西大都已經泯滅了;自從進入冥界之後我的眼界一下子開闊了許多接觸的人也多了起來。為了尋求問題的答案我曾經找遍滯留冥界的儒生一個一個跟他們交談。」

    「您老都找到了哪些人?」

    「能找的都找了!可惜太早的人都已經轉世投胎我找到的大都是千年之內的人。特別是有那麼一夥人對我的影響很大你知道那都是什麼人?」

    「您說一夥人是否出自一個流派?」

    「不是那些人中內含多個流派卻能聚在一起數百年不肯離散你說是否有些奇怪?」

    「是啊!都是些什麼人?」

    「我一說你就知道了。」鄭玄露出得意的微笑「你再猜猜啥時候能有幾百個文人同時死去?」

    山伯撓了撓頭:「您說的是非自然死亡?」

    「廢話哪有可能幾百個人一起老死?算了我還是自己說吧。五百年前秦始皇焚書坑儒一次坑殺了四百六十名造詣極深的博士。那些人死後糾集在一起建了個村莊名字叫『博雅村』。」

    山伯眼前一亮:「竟有這種事?」

    「是啊想當年我曾在博雅村住了幾個月有幸跟很多人聊過。你看到的這些書有不少就是根據那些人的說辭整理出來的。

    山伯興致盎然:「那村莊是否至今尚在?」

    「在是在的不過剩下的人已經很少了。我當年去時全村只有三十多人。如今又過了百來年也不知能剩下幾個。」

    山伯笑問道:「既然無緣得見那只能靠拜讀您老的著作瞭解前代的大儒了。拜讀之前我還想問一句:您老整理了這麼多書究竟有沒有找到失傳的心法?」

    鄭玄搖搖頭:「哪裡會那麼容易?我又沒找到遠古時代的『巫儒』只能從幾百年前的人口中尋找蛛絲馬跡。儒學之論人言人殊要想辯明真偽要花很多的時間驗證。不過我相信那心法真的存在過而且能從古籍中找出些微的線索你只要耐心去讀就一定會有所現。」

    山伯苦笑道:「鬧了半天師父您沒找到啊?這些書是您著的連您都不是十分明白弟子縱費盡心機也未必能整清楚。」

    鄭玄有些著惱:「你說得也不錯!有些內容我只是原話記錄腦子裡並沒有想清楚。不過這不能掩蓋書的價值!也不代表我虛度光陰!你來看……」說著將手一伸停在***上方。

    山伯吃了一驚:「老師弟子錯了你可別自殘啊!」

    「自殘?你看清楚這火能燒到我的手嗎?」

    山伯仔細看去卻現那火苗距離鄭玄的手掌還有半寸忽然拐彎平平的繞了過去彷彿有種無形的壓力逼得火焰不得不那麼走。

    「哇老師您練成了儒家的罡氣?您可是千年之內第一人呢!好生令人佩服!」

    鄭玄收回手掌神情有些呆滯微微歎了口氣道:「我只是初窺門徑離大乘還早著呢!要不然我還待在這陰暗的地方?我之所以不肯轉世就是為了保存這辛苦領悟的經驗還有這些典籍這都是無價之寶啊。我曾經下過決心寧肯在地底修煉千年萬年也不能丟失這些東西!不過現在看來這條路很難走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成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