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新呂布

第1卷 第199章 黃蓋將行苦肉計,周瑜西山遇隱士 文 / 黑石頭

    第199章黃蓋將行苦肉計,周瑜西山遇隱士

    再說關平。關平丟了襄陽,又無法與關羽匯合。不久便聽聞關羽戰死麥城,傷心不已。只是兵士需要糧草,每人都要餬口。關平不能抵擋呂布朝廷大軍。無奈下只好帶著周倉、廖化及敗兵過起了草寇生活。

    後來由於呂布收復荊州。大漢境內草寇降的降,滅的滅。關平殘兵人數不少,反到引來不少走投無路的草寇加入。隨後遭到朝廷剿匪。關平為避免被呂布發現,引來大軍剿殺,便帶著部眾一路西退。最後退入大巴山山脈中。

    因關平副將有周倉與廖化,來投靠關平的草寇又不少,最後竟發展到三萬餘人。關平為預防被呂布一舉殲滅,乃叫周倉和廖化各領一軍。三人各佔據一座山頭,互為椅角。地方官府奈何不得,只能憑關平割地為界。

    久而久之,便無人記得關平名號。只知道大巴山中有三股強盜連接一處。為首的姓關。過往商旅便稱之為『關三軍』。聞之無不膽寒。

    於是『張三爺』與『關三軍』便成了江湖中響鐺鐺的名號。只是一個是鏢局,另一個卻是草寇。

    話說回來。呂布收復荊州,便頒發土地律,兵屯江陵。準備渡江收復長江以南之地。長沙孫堅聽聞呂布收占荊州,急與交州士燮議和。回軍長沙,防禦呂布。

    且說呂布一面調兵遣將,在江陵長江邊搭建水軍營。一面在履行若言,在水軍營內舉辦一場文藝大會。

    呂布在江陵舉辦文藝大會。消息傳開,朝中文人墨客紛紛趕來湊熱鬧。便是連病情好轉的郭嘉,也從洛陽趕來湊趣。所為者,就是要一睹天下第一才女,蔡皇妃尊容。

    呂布在江陵水軍營內舉辦文藝大會,一片歌舞昇平。長沙卻是軍馬往來,調兵不止。

    孫堅聚眾議事。問周瑜到:「瑜侄。今呂布收劉表,占荊州。兵馬增至二十五萬,且在江陵安扎水軍。其意必是要過長江,來攻我長沙。如今有何應敵之策?」

    周瑜眉頭緊皺,盯著地圖思索良久到:「叔伯。吾軍兵馬不過三萬,騎兵不足三千。若與呂布交戰,只可在水中。萬不可叫呂布過江登岸。」

    孫堅道:「此叔伯明白。呂布北疆鐵騎無敵天下。關羽於新野訓得青龍兵又如何,與呂布交鋒一樣不堪一擊。長沙偏南疆,人口稀少,土地荒野。更無法與呂布抗衡。」

    孫策卻不以為然:「我卻不信,呂布當真無敵天下。來日與其交戰,卻想與其一較高低。」

    孫堅部將黃蓋贊到:「大公子壯哉。某拼了這條性命,也願隨大公子與呂布一較高低。」

    周瑜聽黃蓋這麼一說,心中一計瞬間閃過。嘴上卻說道:「伯符。且勿輕敵。呂布非同一般。」

    孫堅也到:「吾兒有志哉,固然是好。只是呂布確實非等閒之輩。為父當年隨張司空平叛西涼,便親身領教了呂布本事。呂布非止武藝了得,計謀更是非常人所能意料。」隨後孫堅又問周瑜:「瑜侄以為當如何抵擋呂布?」

    周瑜盤算一番到:「今諸侯皆弱,又一時難以招聚。劉表已降呂布,呂布對荊州地理當是熟悉。今吾軍勢弱,呂布若從江陵渡過長江,取了武陵。長沙尚有洞庭湖、沅yuan水、零陵、湘水阻隔。此費時勞兵,故而非明智之選。小侄以為,呂布當不會選此路過江。今江夏黃祖已降呂布,巢湖韓當又熟識水戰,呂布卻於江陵屯紮水軍。小侄以為,呂布其意有三者。一者。使北來軍眾熟識荊州地理,適應水戰。二者。乃迷惑吾軍,欲叫吾軍分散兵力,四守各處。三者。等待巢湖韓當水軍東來匯合。呂布慣於陸戰。江夏之夏口都鄂便在長江南岸。若是待時機成熟。呂布江陵水軍必統合巢湖韓當水軍,於都鄂上岸,直攻長沙而來。呂布水軍若是上了長江南岸,江南之地,不日便在其手中矣。」

    孫堅及部下聽後,紛紛贊同周瑜分析。的確。呂布最擅長的是陸戰。北疆騎一旦渡過長江,那長江之南還有誰能與其爭鋒。

    孫堅憂心到:「那以瑜侄之見。吾軍當如何應付?」

    周瑜出計到:「小侄有一計。只是此計頗費周折,且環環相扣。若有一環失算,恐滿盤皆輸。不知叔伯肯聽否?」

    孫堅急道:「速速言來。」

    周瑜道:「夏口都鄂必是呂布上岸之處,故而吾軍當設法攻佔夏口。只是江夏黃祖兵力亦不少。要是攻打夏口,若一時攻之不克,必招來呂布急援。雖如此。呂布若知吾軍有意江夏,必能引呂布在意。」隨後周瑜指著一處地圖說道:「叔伯請看此處。」孫堅見周瑜指點,急與部下湊上來細看。

    周瑜指著地圖一點到:「此處曰『赤壁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緊臨都鄂。小侄此計第一環曰『引蛇出洞』。叔伯若遣一上將,引兵屯紮此處。呂布必然恐於夏口被佔,而有所準備。吾軍卻不攻夏口,意在吸引呂布大軍聚攏赤壁。那時吾軍於江之南,彼軍於江之北。便可與之水戰。兩軍水戰,北疆騎無所用也。吾軍卻善水戰,此乃揚己之長,誘敵之短也。」

    孫堅部將程普也頗有智謀。疑惑到:「呂布水軍航海巨艦不可小覷。單憑吾軍樓船,恐亦難與其交鋒。」

    周瑜笑道:「哈哈哈……兩軍交戰智者勝。若單憑衝鋒陷陣,如何算得上良計。」

    孫堅部將朱治疑惑到:「兩軍交鋒,若非衝鋒陷陣,又如何廝殺?」

    周瑜繼續解釋到:「呂布善陸戰。然其兵士善騎馬,卻不善駛舟,此便是敗敵之處。亦為此計第二環也。」

    孫堅急問:「第二環又如何?」

    周瑜含笑到:「第二環便是設法叫呂布舟船相連,吾軍方可用火攻。」

    黃蓋聽後有點不以為然:「呵呵。呂布非憨兒。公瑾欲叫呂布舟船相連,他呂布便舟船相連,好叫公瑾一把火燒光不成?!」

    孫堅卻深思到:「公覆有欠思慮。呂布有韓當水軍。然其攻佔荊州大軍,確是北疆騎兵。北方人不善水性,若是舟船相連一片,行於船上便如走野地。若能尋得說服呂布之人,叫呂布舟船相連。確也不難。」

    周瑜點頭到:「第二環關鍵,便在誰能說服呂布舟船相連。」

    眾人聽後紛紛苦思。周瑜也搖頭到:「此人確實難尋,說客者當為局外人。非吾軍中人,亦非彼軍中人。且需有智慧,實在難尋。」

    孫堅想不出誰能去說服呂布舟船相連,便先不想。繼續到:「此人一時想不出,便先不管。以後又將如何?」

    周瑜也想不到,便也就先放下。繼續到:「第三環便為苦肉計。當設法尋事,責罰一忠心不二者。使其叫外人以為因不服,而去降呂布。討得呂布信任。詐降之後可約期去投靠,再趁機用火船燒營。」

    孫堅聽後大叫:「好。若能以火攻。縱使不能敗呂布,亦叫其不敢窺視吾長沙之地。」

    周瑜說完含笑看著黃蓋。程普、朱治本有話說。只是黃蓋見周瑜看向自己。心中暗想:此子智謀不凡,今日當是有意叫我出力。於是黃蓋心中便對周瑜多有好感,當即便先出列對孫堅揖拜到:「主公。蓋身子板強硬,受得了苦肉計。願為主公去行詐降計。」

    孫堅聽後心中大讚黃蓋,便看向周瑜。見周瑜點頭,乃起身行至黃蓋身前。雙手扶起到:「公覆忠心,吾甚歡心。」隨後孫堅又對部下說道:「眾將聽令。今特令伯符為帥,領軍二萬往赤壁迎戰呂布。周公瑾為隨軍監軍。」

    孫堅部將聽後,紛紛拜見孫策與周瑜。孫堅隨後再拍著孫策的肩膀到:「策兒。公瑾智謀非凡,今為父令汝領軍外出,萬事且聽公瑾良言。」

    孫策拜到:「兒謹遵父命。」

    孫堅隨後又對周瑜到:「今大敵當前,江南安否,全佔瑜侄出力。至於何人往北岸教唆呂布舟船相連,還望瑜侄多費心思。」

    周瑜一時苦於找不到誰才適合往北岸去。卻見孫堅如此看重自己,忙挺身回到:「小侄安敢不效死力。」

    於是孫堅便調孫策與周瑜帶著黃蓋、朱治、程普領軍往赤壁,吸引呂布。自己則在長沙整軍備戰,為周瑜供應糧草。

    周瑜得孫堅重用,第一次離開孫堅帶兵。雖然名義上孫策是統帥,可孫堅卻交代萬事聽周瑜的。可見周瑜才是這次與呂布交戰的主帥。所以周瑜不敢怠慢,整日與孫策同出同睡。查視兵事,準備輜重。

    只是誰往北岸說呂布,卻是極為難找的人。周瑜日思夜想,也想不出誰才合適過江去。

    孫策大軍駐紮赤壁。周瑜卻還找不到合適人選,夜不能寢。

    這日日落。周瑜依舊為找不到過江的合適人選,而無心用膳。乃出軍帳遊走。身邊隨從見周瑜要外出,急忙牽馬伺候。

    周瑜信馬由韁,順江往北而行。行至一山庵前,周瑜才發現天色不早,便要回去。只是周瑜才調轉馬頭,山庵內便傳來陣陣琴聲。

    周瑜本精通音律,忽聞琴聲,便駐足細聽。

    只聽琴聲時而如泉水叮咚,冉冉有脫俗之感。時而奔脫熱情,如冬日暖陽。在這初冬時節,讓人不禁心生暖意。

    周瑜聽了一節。不禁拍掌贊到:「好音律。彈琴之人當非凡塵俗子。」隨後周瑜問侍從到:「可知此庵何名?」

    侍從回到:「此處乃鄂都西山。此庵名西山庵。」

    周瑜聽後乃令隨從在庵前候命,自上前磕門。

    周瑜磕門,琴聲葛然而止。一年輕男子開門迎客。

    周瑜上前作揖到:「在下舒縣周公瑾。路過山庵,忽聞庵中琴聲有超凡脫俗之氣。不禁登門叨擾,望與引見。」

    那人也回禮作揖到:「山野小子,閒時糊弄雅器。到叫閣下見笑了。」

    周瑜聽後抬頭打量對方。這一看,差點把周瑜看笑了。對方長像,堪稱一絕。若說天下第一才女乃蔡琰。那天下第一醜男便是典韋。但可與典韋一較高低的,便是周瑜的眼前人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