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新呂布

第1卷 第187章 十年承若,一朝兌現 文 / 黑石頭

    第187章十年承若,一朝兌現

    呂布親至太學院,學子聞之無不興奮。山呼萬歲,把呂布擁進學府。

    蔡邕一向很重視學院士子。所以學院收新生的時期,也時常帶著權下內閣官員往來視察。聽問呂布親來。蔡邕急忙帶著荀悅、陳群等官員出來迎駕。

    蔡邕禮拜到:「皇上親臨太學院,真學生士子之榮幸。」

    呂布笑笑:「朕自革新學府制度以來,到也甚少有時間查看。今日聞王御史言學府開學收新生,故來查看一番。今學院有多少學生士子啊?」

    蔡邕聽呂布問話。自己一直以來雖關心教育,可是太學府有多少學生,他還真一時回答不上來。不過蔡邕旁邊還有一個陳群呢。

    陳群見師尊被皇上問住。忙上前一步,替蔡邕回到:「太學府原有學生士子二千三百餘人,今春已再收錄三百一十二人。再過幾日。春祭後,今歲學生便不再招錄了。」

    呂布十分驚喜:「哦!有這麼多學生。那每年被舉用考錄官員能有幾人?」

    陳群對於太學院的事十分熟悉:「每年光太學院發往各地官員便有二三百人。」

    呂布聽了甚高興:「甚好。學院人員如此之多,館舍可容得下?」

    呂布這一問,正好問到陳群一直以來所勞費的事。急忙回到:「太學院每年學生都再增加。這還是從全國嚴格篩選出來的,十有七八不能被招錄。可每年也增加二三百餘人。學院館舍多有不夠用,確實擁擠得很。」

    呂布很關心:「學生士子乃國家將來棟樑之柱,不能怠慢了。可叫財政司調撥糧餉,擴建太學院。」

    呂布一發話,學生士子紛紛山呼萬歲。給學院多調撥糧餉,意味著學院內生活會更好一些。這關係到學子們的日常生活。

    呂布聽學子們山呼萬歲,覺得正是演講的好時機,有心進一步籠絡人心。於是便交代到:「可召集學子們來學府大院內。朕有話要說。」

    荀悅、陳群、王朗等人聽說呂布要發話,急忙去準備。學子們則一傳十,十傳百。不一會兒,太學院內的空地上,便擠得人山人海,水洩不通。

    呂布見學子們都聚攏過來。便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諸學子。太學院乃國家養育朝廷官員所在之一。爾等能進學府學習,乃十分之幸事。當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日後好為國家出力,為社稷謀福。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何為國家?國家便是大家,我們大漢所有人的家,以及被編入漢籍外夷人的家。莫說士子。便是匹夫亦當為國效力。只有大家團結在一起。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大漢才會強大。爾等且看看,如今北方之鮮卑?北鮮卑已經被我們大漢消滅了。這是因為我們漢人團結,所以才能有力量消滅鮮卑,並鮮卑人入漢籍。再看看東北數蠻夷?一個個皆被我們大漢統一。」

    說道這。學子情不自禁的山呼:「萬歲……吾皇萬歲……」

    呂布自感滿意。待學子們停下後,繼續到:「如今大漢領土擴疆萬里,這就是生為漢人所賦予的責任。人人皆為國家效力,國家便強大。國家強大了,便不怕外敵寇掠。那人人都為國家效力,最後有什麼回報呢?回報就是福利,國家福利。什麼是國家福利?!朝廷強大的軍事力量用來保護國民,免遭外敵寇掠。這就是福利。朝廷頒發的『土地律』,使每戶人家最少可分得二十畝土地,這就是國家福利。國家強大了,向外擴疆土地。然後分給國民,這就是國家福利。」

    呂布說到這,突然又有人大呼到:「吾皇聖明……吾皇萬歲……」

    隨後學子們又山呼:「萬歲……吾皇萬歲……」

    呂布自感效果不錯。便越說越來勁,等學子們停下後繼續:「現在長江之南還未收復,漢中還有張魯,荊州有劉表,益州還有劉焉,王允等人更是叛逃出走。這些都是要剿滅的。所以現在朝廷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而且我們國家還在大規模的建設。修馳道,鋪軌車,開荒屯田,築堤壩,開繞水利灌溉。這些都極其需要人力、物力、財力。所以現在分給國民的福利會少一些。不過。以後隨著國家的富強,付予國民的福利也將越來越多。

    「我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在大漢之內,所有守法的漢民。便是被編入漢籍的外夷,也一視同仁。讓每一個大漢的國民,都可以享受到我們大漢富強起來,所帶來的福利。那時。所有的國民上公學都將免費,所有費用都由朝廷來替大家承擔。每家每戶都有二十畝以上的土地。生病了都可以到朝廷建立的縣醫院、郡醫院、州醫院免費治病。所有費用都有朝廷來承擔……」

    聽到這。學子們更是忘情的山呼:「萬歲……吾皇萬歲……吾皇聖明……萬歲……」

    呂布待聲音慢慢停下,繼續到:「但是。這些都需要我們大漢富強起來。大漢要富強,就需要所有的漢人一起努力。只有朝廷有錢了,國家富足了。那時才能家家有田種,人人上公學,生病有醫治。讓每個漢人,不分男女都能讀書識字。每戶農家有耕牛,家家都有馬騎。馳道連接各郡各州,軌道車橫穿東西南北。交通四方,南橘北賣,北馬南騎。西域可以吃到東海的魚,東海可以喝到西域的葡萄美酒……」

    呂布為學子們說出一個天堂般的大漢來,這便是給學子們嚮往。有了嚮往,人便有了動力。有了動力,作為皇帝的呂布,指揮起來就比較容易。也不會有人去反對他了。呂布每說到激情處,二三千學子們便動情的山呼萬歲。

    呂布猶不盡興。繼續演說:「一個國家猶如人軀。朕這皇帝為首腦,百姓便是四肢,朝廷官府則為五臟六腑。言官是耳目,觀察國家失缺利弊。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熱愛我們的國家,就像愛熱我們的身體一樣。你們做學子的,也要學會觀察政策弊失。朕回去後,便下到旨意。言官諫言政策弊端可無罪,要廣開言路。但是卻不可以,以此為由,造言生事,禍亂民心。以朕看來。這天下社稷,乃天下人之天下社稷。所以朕要將大漢,建成一個天下為公的大漢。建立一個在大漢之內,包容萬夷的『大漢帝國』。」

    學子們又忍不住山呼:「萬歲……吾皇萬歲……大漢萬歲……」

    呂布在太學院演講,極度的激勵了學子們的愛國熱情。更有許多學生士子紛紛用筆記錄下來。太學院官員陳琳,更是記錄的一字不差。隨後蔡邕便將呂布演講的話,編撰在皇家報刊上。發往全國各地,以供各地學府抄錄學習。

    不久。呂布的演講又從各地學府傳向全國各地,使百姓都能知道呂布所說的話。

    於是呂布的演講便從學府傳出,又以百姓相傳的方式傳遍天下。引來無數仰慕之情。同時也傳到了冀州中山盧奴郡內,引出一位美少女。這位美少女便是中山甄家甄宓。

    且說甄宓自那年初見呂布,小小心靈便留下英雄的影子。如今十年已過。別的事情或許忘卻,這英雄印記卻依舊如烙印一般,牢牢的烙印在少女心中。

    甄宓如今才十四歲。可卻早已落得婷婷玉立,宛若仙子。附近十里八鄉的媒婆不知踏破了幾次甄家門檻。為的就是給甄宓說媒。

    今日甄宓正在閨房內,一遍又一遍的閱讀從中山郡學府內,抄傳出來呂布的演講稿。

    甄宓自在香床上看著抄稿自念:「……『家家有田種,人人上公學,生病有醫治。讓每個漢人,不分男女,都能讀書識字。』嘻嘻。就是聖明,果然與前人不同。不愧是開明聖君,男女皆一視同仁。嗯。『……每戶農家有耕牛,家家都有馬騎。馳道連接各郡各州,軌道車橫穿東西南北。交通四方,南橘北賣,北馬南騎。西域可食東海之魚,東海可飲西域葡萄美酒。』這豈不是天堂般的國度。難怪百姓歌頌他為天帝。所繪將來,叫人無不嚮往。嘻嘻……『國家猶如人軀。皇帝為首腦,百姓便是四肢,朝廷官府則為五臟六腑。言官是耳目,觀察國家失缺利弊。』嗯。比喻得甚為貼切……『要將大漢建成一個天下為公的大漢。建立一個在大漢之內,包容萬夷的『大漢帝國』……」

    正當甄宓癡癡的一邊閱讀一邊誇獎時。門外傳來丫環的聲音:「小姐。家主請小姐到客廳說話。」

    甄宓聽說哥哥甄嚴叫她。忙將文稿藏在絲枕下:「來了。就來。」

    隨後甄宓才開門,隨丫環往客廳去見哥哥甄嚴。

    甄嚴喚丫環傳甄宓來見。原來是又有一個媒婆來說親,這男方還不是一般的人。

    甄嚴見到小妹甄宓便喜笑:「宓兒。今日又有媒婆來說親……」

    甄宓一聽,立馬打斷:「不嫁。宓兒不嫁。」

    甄嚴苦笑:「為兄還未說明,你怎麼就斷然拒絕了。這次男方不比一般,乃是河間張家公子……」

    甄宓心中隱藏了一個十年的秘密,所以對於哥哥說的婚事怎麼也不答應:「我不,我就不答應。」

    甄嚴不明白。依舊勸道:「張家公子一表人才,其父官及二品將軍。張公子更是後生可畏,與汝正好般配。如何便不答應。」

    甄宓有些來氣:「宓兒從未違逆過哥哥,只是這事恕小妹不能答應。」

    甄嚴也奇怪,甄宓從小到大都很董事。特別是老父甄逸去世後,更加乖巧。怎麼今天對這樁極好的婚事就死活不同意呢。

    甄嚴覺得甄宓心中有鬼,便問道:「不答應當是有緣由。你且說來聽聽。若是有理,哥哥便推掉這莊婚事。若是無理,便是你不答應也不行。」

    甄宓被甄嚴這麼一逼。本來羞於說出原因,這才羞羞答答說道:「哥哥可記得父親去世那年,在父親靈堂所發生之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