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新呂布

第1卷 第139章 異姓稱王,五人立血誓 文 / 黑石頭

    第139章異姓稱王,五人立血誓

    荀彧也是歎了口氣。本想稱呂布為國公,可如今皇上早已下旨晉封為王。稱國公不合適。可稱王又違了自己心意。於是荀彧便到:「大將軍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彧以為……以為不宜如此。」說完看看呂布。卻見呂布也是歎氣不止,卻看不出是假作。

    呂布現在也多少猜到何某的心思,只是也不敢亂想。如今王府的牌匾都掛上了,洛陽城什麼人見了他都以王禮相敬,如何能變得。只得說到:「布也不曾想到皇恩如此厚眷。只是此事干係甚大,故而布一聞聖旨,便火速引兵回洛陽。便是當心此中有變故。」

    荀彧也是聰明人。但自然不會想到呂布與太后有私情,才引出這麼個事來。所以便想到另一個路叉上,自以為有人為了私利而行這事。現在看來呂布自己也真的當心會出亂子,而無意稱王。於是說道:「將軍在外打戰,不知朝中變故,此事卻是太后極力贊同。雖是如此。卻也多有西涼之士暗中相持。」

    荀彧這麼說,呂布立刻就猜到了是誰。賈詡、張玄、嚴忠三人都是西涼人。而且這三人在呂布印象中都是有那麼一點反骨的。

    呂布聽後看看荀彧,只見對方眼中多有怨恨之色。顯然是在怪賈詡幾人在這事上出力不少。

    呂布與荀彧都是聰明人。心裡都明白。呂布稱王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好事,牽連著許多利益。但是荀彧出於士子的意識,對皇上的忠心,所以對呂布稱王很不贊同。呂布雖然不是說什麼忠心皇上,可卻忠心國家。出於當心洛陽的安穩,君臣會因這事從內部發生混亂的出發點考慮。也不喜歡稱王。

    兩人出發點不同,但卻都不贊同稱王。只是可惜,這其中還涉及許多人的個人利益。最重要的是太后何某。論心機,呂布顯然比何某差出一大節。何況何某的共同利益者很多。可以說呂布的近臣全都是與何某一線的,也只有荀彧一人例外。便是朝中大臣中,也是多數人看得明白,站在呂布這邊的。

    這就叫呂布極為難辦了。別人贊同稱王都是為呂布好,雖然出發點是出於自己的利益。可卻也違了呂布心意。呂布雖然惱怒別人違心自己,可卻無處可發洩。總不能抓著維護自己的人開刀吧,那不把身邊的人都嚇跑了。

    所以對於稱王這事,呂布現在只能無奈。事情既然都這份上了,路是沒得退了,也就只能預防出現混亂。

    呂布想通了事情,來找荀彧也就是關心一下。當心這個臂膀人物走上遠離自己的道路。便也只能對荀彧歎到:「世人熙熙皆為名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哎。想來此事卻也是大勢所趨。文若當也寬心些,莫太憂鬱了。」

    荀彧自然也知道大勢不可違。心裡憂鬱,可也無奈。

    呂布此時也無太多話與荀彧說。畢竟對方是超級睿智的人,說多了反倒顯得虛偽。於是便起身告辭,荀彧自是起身相送。

    呂布離開荀彧府,心裡暗惱賈詡等人為了自己利益,沒去考慮這事會引發什麼後果。只是如今米已成粥,傷神無益。回到王府後便立即召見南華子。

    此時南華子領得呂布軍令,在北邙山選了一處精闢的地方建軍機密坊,準備配置呂布所要的火藥。

    不久後。南華子聽說呂布被封為漢武王,心中大喜。暗歎自己好在來得不晚,呂布果然是異數。想來這次不會再錯了。於是呂布召見他便急速進城來見呂布。

    一見面南華子便先恭敬到:「恭喜主公榮升王爵。」

    呂布見到南華子心中就高興。這到不是自己做了武王,而是看上了南華子手中的火藥。

    於是便右手一揚。說到:「免禮。賜座。」

    南華子一聽心中便喜:呵呵,一見面就能得武王賜座,想來如今還沒幾人有此榮譽吧。

    呂布召見南華子自然有事,也不寒霜。隨口便問道:「火藥密坊建得如何?」

    南華子回到:「有主公極力支持,密坊籌建極為順利。再過二月,密坊主樓便可完畢。那時貧道便可立刻為主公配置火藥。其他樓舍可圖圖修建。」

    呂布點頭到:「火藥一事干係甚大,故而怠慢不得。今因本王回得匆忙,此中尚有許多急事要辦,待過些時日。本王便親自與道長一同研商火藥之事。」

    南華子點頭應諾。呂布又問信鴿、飛鷹之事。南華子盡數交代已傳下指令,派人安排此事。最後呂布問到天涯客一事。

    呂布問到:「以道長之見,本王升爵一事有和見解?」

    南華子聽後少思片刻到:「主公升爵為武王,滿洛陽城人人稱頌。皆言太后眷顧,皇恩浩大。此甚是大喜。」

    呂布聽了嘴角輕撇,邪邪一笑。飲了一口茶冷聲到:「若能人人稱頌。本王到無需棄了荊州不打,便火速回軍洛陽了。」

    南華子問道:「主公是當心有人於中作亂?」

    呂布點點頭。南華子眉頭輕皺。說道:「或是主公多慮了。此事乃太后極力相持,皇上親下旨意。便是有些許人從中作亂,想也起不了大浪。」

    呂布搖搖頭說道:「若是這般,我便不急於回洛陽。」

    隨後呂布極力龐算著。自己為王,會有幾人反對。又會有幾人從中作亂。想了想便列了幾個人名字,叫南華子派天涯客暗中監視。只是不得擅自行動。將王允、楊彪、盧植、朱雋、皇甫嵩幾個不是呂布近臣,卻又是朝中大臣的人監視起來。

    至於荀彧。呂布倒也放心。荀彧雖然反對自己稱王,可也不至於會作亂。南華子聽後忙回去派王越暗中行此事。

    監視的事情安排好後。呂布便再派張遼、太史慈與趙雲、於禁領近衛騎日夜輪流巡崗。務必叫洛陽穩定如初。

    帶到諸事都準備妥當後。呂布才正式受禮,接受漢武王王爵。

    建安三年十一月(192年)。呂布加九錫,受武王爵。開宮設府,行輔政王之權。封嚴妮為王后,並收蔡琰、貂蟬、小嬌為王妃。百官紛紛道賀。

    此時墨家所管的鑄鐵技術。在配合焦碳技術的情況下,已經可以將百鍛鋼鐵大批量的鍛造出來了。歐質子更為給呂布賀喜。送上一套百鍛鑌鐵鎧,連同赤兔都配有鋼鐵鎧一套。

    當然這鎧甲不是全都是鋼鐵鍛造的。只在重要部位用鋼鐵鍛造,其他部位及關節處則用水澤地的鱷魚皮縫製。

    至於呂布另一隻坐騎斯風。則因為馬齡不小,已不再適合做戰馬。呂布便將斯風作為種馬,養在馬場內為赤兔配種。

    呂布進王爵,部下出力的不少。這主公晉身了,下面的自然也跟著陞官了。

    三公之位一時還不能換。但這三公以下什麼少府、司農、太僕、鴻臚、廷尉、衛尉、太常、光祿勳、議郎、諫議大夫的,可就跟著大換血了。

    賈詡、張玄、嚴忠、田豐、沮授、陳宮、戲志才、荀攸、荀悅、曹操等等。一大批呂布近臣都跟著陞官。便是連養病的郭嘉也不例外。朝廷中十有**的官職都成了呂布屬下的了。便是有些老臣,也都見風使舵,紛紛明裡暗裡成了呂布的『心腹』。

    各處武將如高順、臧霸、魏續、曹性、成廉、張遼、趙雲、夏侯蘭、張頜、張燕、管亥、徐晃等等也跟著陞官加俸祿。如今呂布文臣武將極多。也就不一一列出來了。

    這邊呂布晉陞王爵,又與新人蔡琰甜甜蜜蜜,日子好不幸福。只是卻有人因此事便憤恨不已。此人便是呂布的義岳丈王允。

    老實說。王允的義女貂蟬如今做了王妃,又深得呂布寵愛。王允當是歡喜才是。

    只是王允心慮劉氏。以前將貂蟬獻於呂布,便是要離間呂布與董卓關係。只是千算萬算卻沒算到最後會是這麼個結果。

    王允起先還想用貂蟬從中取便。誰知道貂蟬也是多重身份,當初答應王允本就心有異圖。如今得呂布寵愛,哪裡還會聽從王允的話。最後連王允求見,貂蟬都找借口迴避。王允只得暗恨女子與小人難養。不該輕信貂蟬。如今貂蟬都成王妃了,哪裡能捨得那一身的富貴。往更深處想,要是呂布再跨一步……不得了。不敢往下想。

    於是王允便只能與朝中幾名親信老友相商議。此時司徒王允便在司空楊彪府上密談。

    只見王允一拍桌角怒道:「呂布小兒,甚是張狂。異姓為王,手掌軍政大權。彼欲意何為!路人皆知。」

    楊彪卻輕歎到:「呂布為王卻是太后一力承擔。雖有呂布近臣依附。但此事若無太后首肯,顯也不成。哎。不知此中卻是何故。我幾次向太后言明,稱王一事干係甚大。無奈太后卻執意如此。」

    時左中郎將皇甫嵩說道:「莫不是太后與呂布……」

    眾人一聽相互驚疑。尚書令盧植打斷到:「義真。莫要胡言。無憑無據豈可妄加猜測。」

    王允卻不以為然。冷笑到:「哼哼。難說。呂布好色,世人皆知。太后雖年過青春,卻姿色猶存。保不得……」王允說到這突然停了下來。

    楊彪正要問,王允卻以手制止。隨後久思起來。而後眉頭大皺到:「義真之言到叫允想起一事來。」

    盧植好奇問到:「子師想起何事?」

    王允說道:「且記得董卓那賊欲廢帝時,洛陽中只一呂布可阻攔此事。允得太后密詔與周仲遠半夜護送太后去見呂布。那時太后便隻身與呂布在軍帳中密談,待天破曉時才見歸來。這麼長的時間,孤男寡女二人在軍帳中行何齷齪之事,又有誰人能曉得。只是那時情急,允卻不曾多想。如今看來。這其中倒是多有蹊蹺。」

    楊彪此時也恨到:「哼。若如此。便錯不了。想是那時太后為求呂布救助,便從了呂布也無不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