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新呂布

第1卷 第135章 孫堅從良計,成就江南地 文 / 黑石頭

    第135章孫堅從良計,成就江南地

    劉表喜從到:「如此子柔以為何人可過江去說孫堅?」

    蒯良道:「不才願為主公效力。」

    劉表大讚,乃遣蒯良過長江,到巴陵來見孫堅。

    孫堅與黃祖戰於巴邱,又見劉表軍有文聘善用兵,一時不克。卻見劉表遣使者來見。都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孫堅便於大帳招蒯良來見。

    蒯良入見,一番說詞後便謂孫堅到:「孫將軍。良此來乃為將軍計耳。」

    孫堅也知道呂佈兵屯宛城,料想劉表是來求和的。於是便冷笑到:「若不是古人訓言,兩軍交戰,不戰來使。吾早將汝推出帳外斬首示眾,何來這麼大話連篇。」

    蒯良被孫堅頂了一句,知道孫堅厲害。自想受劉表看重來說孫堅,自不能壞了大事。於是便也忍了。乃繼續到:「孫將軍今無故犯上,攻我主公。今呂佈兵屯宛城,意在荊州。良實為孫將軍惜之。今孫劉交戰於巴陵,呂布卻屯兵宛城。呂布勢大,想是我家主公極難抵擋。荊州想來不久便在呂布手中。可惜了孫將軍一番計較,豈不是努力為他人做嫁衣哉。」

    孫堅一聽。當真正中心恨之處,一下便沒了話說。蒯良說得確實。自己在巴陵與黃祖苦戰,卻是分離了劉表荊州兵力,倒叫呂布趁虛而入。孫堅不覺得看了看左右。孫堅部下黃蓋、程普雖然勇猛有加。可是面對這一局勢,卻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蒯良見孫堅表情便知道說中孫堅心思。乃一面又裝做不以為意到:「想我家主公乃當今皇叔。便是將荊州獻於呂布也是復歸朝廷。保不得依舊回洛陽做京官,富貴榮華依舊。只是待呂布得了荊州,大軍南下。那時。呵呵……便是小小長沙如何能抵擋呂布大軍。」

    蒯良這麼一說,更是叫孫堅心中有些彷徨。蒯良句句屬實,不容得他孫堅細細想來。畢竟孫堅乃江東猛虎。蒯良雖說得厲害,可孫堅也是了得。一時不知該怎麼回說,便有意先打發了蒯良,自與部下們商議一番再說。於是便對蒯良到:「先生遠來舟車勞頓,不妨先到帳捨休息。明日在計較不遲。」

    蒯良一聽也知道孫堅要和部下們商議。便也告辭。自有兵士接了孫堅命令安排蒯良休息。孫堅便在大帳中與部下們商議如何應對眼下局勢。

    且說周瑜因呂布與趙雲娶了二喬,心恨呂布奪人所愛。便孤身往長沙來投年少好友孫策。只是此時周瑜不過十七八歲,還是個翩翩少年。雖然滿腹經綸。只是還未入孫堅心腹,不及重用。只在軍中陪孫策左右。

    這日周瑜見長江北岸來人,一問守帳兵士,才知來的是荊州蒯良。再聽說呂佈兵屯宛城,周瑜也是厲害,只些小小消息,便料到七七八八。乃回去找孫策商議。一番交代便說得孫策來見父親孫堅。

    且說孫堅打發走蒯良,便與屬下連番商議對策。只是蒯良說的事事屬實。呂布勢大,諸侯單地沒法對付。曹操、袁紹、袁術等大家勢力紛紛倒閉。他一個無甚背景的長沙太守如何能與呂布交鋒。

    再說那劉表也確實是皇親國戚。呂布大軍壓境,保不得便投了呂布,去做他的富貴人家。自己在這與黃祖交戰,倒真是叫呂布得了便宜。更重要的是。呂布一旦得荊州,本就有意過長江。如此一來長沙就不保了。

    孫堅與部下程普、朱治、黃蓋等人商議許久也沒想出個對策來。正在苦惱時。帳外兵士來報:大公子求見。孫堅忙喚進大帳來見。

    孫策入大帳見帳內十餘孫堅部將,個個面色苦悶,再見父親孫堅雖看著自己微笑,可卻也面有郁色。心中便暗讚到:公瑾果然大才,一料便中。於是便先對孫堅行拜,一番說笑後便說道:「父親可是為那北岸來的人苦郁?」

    孫堅一聽微喜,輕輕點頭。旁邊黃蓋贊到:「大公子果真機敏,一說便中。」

    孫策輕笑一聲。孫堅見兒子輕笑,一臉自信。便以為兒子有計策。乃問道:「策兒。汝這般料到為父為北岸苦郁,又笑意自信。可是有個見解。」

    孫策回到:「孩兒自無甚見解。卻可為父親舉薦一人,可解父親心慮。」

    孫堅喜道:「哦。為父與德謀等人商議許久,不得要領。何人有此能耐,策兒快快請來一見。」

    孫策笑道:「其實父親早見此人多日了。」說著便對帳外喚到:「公瑾。可進帳來。」

    隨後便見大帳簾布掀起,一相貌英俊的少年郎翩翩走來。到孫堅位前鞠禮到:「周瑜見過孫叔伯。」

    孫堅自然認得周瑜,對周瑜也是很有好感。只是周瑜年少,大事且不敢叫他來商議。如今見孫策舉薦,心中便是一動。乃說道:「瑜侄免禮。」

    周瑜見孫堅軍帳內喚得親切,心中便高興。自退到孫策一邊。

    孫堅乃問道:「瑜侄。日前北岸來人,叔伯我與諸將軍商議許久,不得要領。適才見策兒一進大帳,便猜中叔伯心中苦郁之事。想來是瑜侄所教。瑜侄可有何計策教我。」

    周瑜問道:「孫叔伯。北岸來人可是劉表幕屬蒯子柔?」

    孫堅回到:「正是。」

    周瑜再問:「可是盡言呂佈兵屯宛城,劉表乃皇親欲獻荊州之說。」

    周瑜這一說,眾人大驚。那蒯良所說皆是軍中機密,自不會對外亂說。蒯良雖沒明說要獻荊州與呂布。可言下之意也差不多。最多也就是劉表打不過呂布的話便降了,佔著皇叔的身份想來呂布不會殺他。還可以到洛陽做個安逸的高官。可這些都被周瑜猜到了七八分,大帳中人不免對這個,不久前才來投靠年少好友的俊美少年郎另眼相看。

    孫堅更是大喜,幾至拜為上賓。乃命人搬來一隻幽州產的雕花靠背椅子擺在孫堅大位前側,請周瑜坐下說話。

    周瑜倒也不敢就真的坐下,大帳內商議大事的人,除孫堅一人坐在大位上外。其餘的人都是分列兩旁站立的。孫堅見周瑜謙讓,心中更是喜愛不已。也不強求,便請周瑜再說下去。

    周瑜再問到:「叔伯所慮者當是呂布得荊州,大軍渡河攻長沙?」

    孫堅此時已經對周瑜另眼相看了。周瑜再這麼料到,孫堅更信周瑜有對應辦法。乃問道:「瑜侄所言無不盡中。瑜侄當有法教我。」

    周瑜便說道:「即諸事皆如小侄所料。小侄當料蒯子柔此來乃求和也。」

    孫堅先前也想到蒯良是來求和的。不過後來被蒯良說中了他的心事,便有些彷徨。如今更多的反到是當心自己與黃祖交戰,卻被呂布趁虛而入。那時若是無荊州為緩衝,呂布便殺過長江來。

    如今見周瑜也說蒯良是來求和的。便再問計到:「如此瑜侄以為叔伯當如何應對。」

    周瑜便款款說來:「今叔伯與黃祖戰於巴陵,卻叫劉表分兵抵擋呂布。小侄觀那劉表雖不過一自守之輩耳,然要叫劉表拱手獻出荊州卻也非輕易。故而蒯良方有南來之舉。」

    周瑜見大帳內眾將士都看著自己說話,便又繼續到:「蒯良此來定為求和,而後方舉兵北上對抗呂布。呂布雖強悍,瑜卻以為呂布一時到是難占荊州。」

    此話一出。便有人不服。丹楊故鄣人朱治朱君理便說道:「呂布強橫不可一世。袁紹、袁術四世三公且旦夕即滅。劉表如何能擋呂布之軍。」

    周瑜說道:「不然。彼各有長短。呂布強悍者乃北方鐵騎。然。至南下便多有受阻。南方多水系,此呂布鐵騎之忌一也。袁術之輩若非收刮民資民力,以至民怨沸騰。汝南、壽春二城皆民怨內訌,以至袁術內外不敵而失。單就宛城一戰,呂布且命西涼四萬騎下馬攻城,可見一斑。二者。壽春、汝南、宛城新破不久。數地民眾急需撫恤。呂布又行田地律,新降之地難免有不臣之人。此呂布當有所顧忌。其三。新野有關羽、張飛五萬精兵。此二人與呂布有殺兄之仇。劉表雖不敢收二人入荊襄,卻蓄養於新野。此便有抵擋呂布之意。餘者且不多言。只此三處,便叫呂布攻佔荊州需費些精力。」

    周瑜只說這三處,便處處是呂布的痙攣之處。

    孫堅聽了問道:「那瑜侄以為叔與劉表又當如何?」

    周瑜道:「小侄以為。蒯子柔即來求和,可趁機多要些好處,議和確也是應該的。若叔伯於巴陵之處牽制劉表兵力,劉表必然分兵二處。少時叫呂布大軍壓境,此間若是膽量稍有畏懼,說不得當真就降了呂布。故而議和應該。但彼即先來求和,又有呂佈於後窺視,叔伯當趁機要武陵之地。待劉表回兵對付呂布之時。叔伯則率精兵往南橫掃零陵、貴陽。那時便是呂布得了荊州。叔伯也可借長江天險,於內勤兵演武,廣招能人,勵精圖治。於外接連巴蜀、漢中、丹陽數地,共抵呂布。呂布一家獨大,諸侯必然互抱以自保。那時勝負尚且難說。」

    孫堅聽了大讚到:「甚善。今若非聽得瑜侄之言。險誤了今後大計。」

    於是孫堅便如周瑜所說。日次與蒯良議事。兩邊心裡都有數,便明說議和。孫堅提出荊州割讓武陵後便可退兵。蒯良力爭,曉以厲害。可惜孫堅有周瑜前日所言,抵死也要武陵郡。還威脅說呂布攻佔荊州,我孫堅一樣可以出兵占武陵。那時武陵還是孫家的。蒯良只得說這事自己做不了主,得回去問主公劉表。

    隨後劉表以為兩面交戰可能全軍覆滅。武陵在長江南面,保不得孫堅就真的去取,自己也顧不得。便同意孫堅要求,割讓武陵。

    孫堅自得武陵郡,便又從周瑜所言,南下占零陵、貴陽。一時勢大,成一方諸侯。周瑜自此受孫堅重用,無事不與其商議。

    劉表去孫堅威脅,自調兵北上對付呂布。且前新野有關羽、張飛五萬兵眾,倒也敢與呂布一教高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