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新呂布

第1卷 第93章 諸侯聯盟討董卓,虎牢關前呂布顯神威 文 / 黑石頭

    第93章諸侯聯盟討董卓,虎牢關前呂布顯神威

    趙、張二人共計精兵三萬監視洛陽。呂布自帶張頜領近衛一萬騎及并州兵與鮑信、鮑鴻、淳於瓊等原洛陽校尉部。共合兵騎五萬,往虎牢關助張繡,抵擋諸侯進關。

    調兵完畢。呂布便進洛陽去傳告軍情。諸侯來討伐的是董卓,呂布自然不會叫董卓安逸。於是便往宮中來議事。

    呂布剛進皇宮,便見許多大臣急急忙忙的往大殿趕來,嘴裡說著虎牢關外之事。顯然十八路諸侯來討伐董卓的事,已傳入洛陽。其中不乏有大臣暗自竊喜。

    眾大臣見呂布進宮急忙讓道,呂布便領著大臣們進殿議事。

    呂布進殿便見董卓於大殿內十分不安,來回渡步。皇上劉辨卻坐在皇位上看熱鬧。

    董卓見呂布進殿,急忙迎上。董卓自然知道呂布善戰,諸侯來討伐他董卓。如今他只能巴結呂布,才能安心。

    董卓十分熱情的對呂布鞠禮到:「奉先公安好。」

    呂布心中暗笑:你個鳥人。平時做惡不見你不安。今日到是這般客氣。你也怕別人來找麻煩啊。嘴上卻也對董卓還禮到:「太師安好。」

    董卓好言到:「奉先公。你我同朝為官,皆為朝廷效力,當同舟共濟才是。以往卓若有得罪奉先公之處,還望奉先公見諒。」

    呂布笑道:「太師客氣了。皆是為國效力。一般盡力便是,如何便說這客氣話。」

    董卓道:「今逆賊作亂。桌日前聞有諸侯聯盟來犯京師。奉先公為神武侯,當設法擋賊進京才是。」

    呂布嘴角翹翹。斜了董卓一眼到:「亂臣賊子,禍亂京師,布豈能輕饒。有一事不知太師知否?」

    董卓問道:「何事還請奉先公指教。」

    呂布揚起左手,對董卓招招指頭。董卓此時有求呂布,自然不計較呂布舉止輕蔑。探過腦袋道:「奉先請細言來。」

    呂布在董卓耳邊輕聲到:「今十八路諸侯兵臨虎牢關,只為找太師晦氣。」

    董卓皺眉到:「卓今日便是為此事有求於奉先。」

    呂布又輕聲到:「太師可知十八路諸侯乃何人為首。」

    董卓道:「不知。」

    呂布邪邪一笑到:「便是袁逢之子袁紹、袁術二人。前番袁逢表其子袁紹、袁術外放為官,袁隗亦表其子為山陽太守。想來早已欲對太師下手。如今袁氏數子皆於外招並兵馬。袁氏等人於內為應。想必太師命不久矣。」

    董卓一聽怒氣中燒。睜眼對視殿堂內袁逢等人。牙咬切齒到:「且看誰命先喪去。」

    隨後董卓走到袁逢面前怒道:「汝外連亂賊,以為內應,欲殺吾乎?」

    袁逢不知道呂布對董卓說了些什麼,叫董卓這般生氣。疑惑到:「這……這……太師此何說?」

    董卓對外喝道:「武士何在。」

    董卓帳下都尉華雄領數名武士進殿到:「末將在。」

    董卓指著袁逢、袁滂、袁隗三人到:「袁氏連接亂賊,禍亂京師。速速拿下。」

    華雄應聲領命。領著武士便將袁氏數人給押住。袁逢喊到:「太師。吾等無罪。太師莫叫他人離間。」

    董卓怒道:「將死之人尚在狡辯,汝何其狡猾。華雄聽命。袁氏一門連接亂賊,禍亂京師,與我抄家滅門,一個也不許放走。」

    華雄押著袁逢等人往殿外走去。袁逢、袁隗、袁滂被押著,知道今日難逃一死。紛紛大聲罵道:「董賊老兒。吾兒招齊諸侯十數路,便在虎牢關外,軍馬四十餘萬,不日便可殺進洛陽,吾等在陰間恭候大駕。哈哈哈……」

    袁氏一門被董卓舉家滅門。三家共七百餘口,老少不留。盡數被董卓斬於街市。

    董卓即抓了袁氏等人,便再對呂布到:「今諸侯連接而來,氣勢猖狂。神武侯當速領兵抵擋才是。」

    呂布到:「此太師放心,吾已調布完畢,不日便往虎牢關去會諸侯。只是諸侯軍馬四十餘萬,不可輕視。故而布欲叫太師亦出兵一路,以結合布會戰諸侯。太師。如今軍情緊急,切莫計較太多,吾二人當齊心協力,方可殺退諸侯。」

    董卓喜道:「這是當然。吾與奉先當同盟,方可殺退諸侯。奉先公以為當如何調兵才好。」

    呂布道:「太師可引一軍出南門,走大谷關,繞道穎川陽翟。而後北上嵩山,偷襲諸侯背後。如此吾二人可前後夾擊諸侯,一奇一正,便叫諸侯有來無回。」

    董卓聽了大喜。便招部將李傕、郭汜與徐榮、張濟兩部四人,各領一萬西涼騎出洛陽南門。按呂布所說出大谷關,繞道穎川陽翟,而後北上嵩山去諸侯背後偷襲。

    呂布見董卓聽從自己意見,心中以為董卓此時有求自己,應該不會陽奉陰違。所以便安心領兵去會諸侯。走時暗想:董卓老賊,待我殺退諸侯便來滅你。想著嘴角便不覺翹起,神情詭異。

    董卓謀士李儒在旁見呂布表情詭異。心中計較,只是佯裝不知。

    呂布出大殿便要去會諸侯。朝議便就此散了。

    呂布前腳剛出宮門,王允後腳便急忙跟了上來。於呂布背後喚到:「神武侯。且留步。」

    呂布回頭見是王允。便停步問道:「王司徒何事?」

    王允道:「借一步說話。」說完便拉著呂布走到牆跟下。見四下無人急對呂布說道:「奉先。汝事前在大殿所說乃作戲乎?」

    呂布不明白。皺皺眉頭到:「軍情大事。且能兒戲。」

    王允氣道:「將軍真欲接連董卓對付諸侯?」

    呂布道:「此事豈能有假。」

    王允緊抓呂布手臂氣道:「莫非汝忘切吾二人聯姻之盟?」

    呂布道:「布與司徒聯姻之盟布豈會忘切,便是貂嬋亦不許布違盟。何況吾呂布豈是食言之人。」

    王允道:「那奉先如何便又與董卓聯盟。關外諸侯皆是朝廷子徒,如今聯盟來討董卓,奉先正得時機,當外接諸侯,以除董賊。何故奉先反逆而為之?」

    呂布聽了氣道:「司徒所想甚淺耳。十數路諸侯便是有幾人確實為朝廷效力。只是袁紹、袁術之徒豈是朝廷所能掌控。若是真叫諸侯進京,洛陽必大亂。那時殺了一個董卓。袁紹、袁術便是第二、第三個董卓。此中關係厲害,司徒當細思。如今軍情緊急,布不可多留。先告辭了。吾二人之約,吾自有分寸。」說完呂布便撇下王允,帶著近衛出城去了。只留王允一人在那思索發呆。

    說那董卓誅滅袁逢等袁氏在洛陽七百餘口。得金寶、錢糧無數。董卓見抄殺大族竟這般好處,便污蔑洛陽富戶乃諸侯同黨,又大肆誅殺查抄洛陽富戶。得錢財,糧草無數。

    又有謀士李儒見呂布臨走時神情怪異,始終不安。久思之後便對董卓說道:「主公。呂布此人不可小覷,終必為禍。洛陽亦非吾等久留之地,當圖後計。」

    董卓道:「吾亦知呂布不可輕信。只是如今有耐彼殺退諸侯,如之奈何。」

    李儒出計道:「主公。今呂布調兵往虎牢關,不如趁呂布不在洛陽,劫帝遷都往長安。長安乃吾軍根基,那時便是呂布亦奈何不得吾等矣。」

    董卓一聽心中暗喜:對呀。劫帝往長安,那時還怕誰。便是廢帝新立,呂布也奈何不得啊。於是便聽從李儒計,要劫帝遷都。

    且說袁紹、袁術因父親袁逢上表,一個往南皮為太守,一個往南陽為太守。準備應對天變。不久譙郡太守張邈張孟卓遣人送書來說董卓殘暴,天下人欲食其肉。只是無人為首召集群雄討賊。

    袁紹得信覺得正是時機。便叫帳下文史陳琳寫繳文,欲招齊諸侯討伐董卓。陳琳文采出奇,把董卓罵得臭不可聞,順帶罵呂布不是人,從賊為禍,對呂布功績卻一字未提。而後袁紹便叫人往各處去發繳文。

    各諸侯得袁紹繳文,紛紛響應,領兵來伐董卓。一路南陽太守袁術袁公路,二路冀州刺史韓馥韓文節。三路豫州刺史孔胄o孔公緒,四路兗州刺史劉岱劉公山。五路山陽太守袁遺袁伯業。六路譙郡太守張邈張孟卓。七路東郡太守喬瑁喬元偉。八路河內太守王匡王公節,九路魏郡太守黃琬黃子琰。十路北海太守孔融孔文舉,十一路廣陵太守張超張景明。十二路徐州刺史陶謙陶恭祖,十三路陳留太守曹操曹孟德,十四路并州上黨壺關張楊張稚叔,十五路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孫文台。十六路南皮太守袁紹本初。十七路平原令劉備劉玄德。十八路揚州牧劉繇劉正禮。因袁門四世三公,門生布天下,諸侯便舉袁紹為盟主,調令各路。

    又有西涼金城太守馬騰馬壽成,漢陽太守傅燮傅南容,因記呂布大恩,不欲與呂布為敵。只於後擾亂董卓長安,而未來酸棗會諸侯。漢中張魯張公祺,益州劉焉劉君郎,荊州劉表劉景升,交趾士燮士威彥也因心懷不軌未應繳。右北平公孫瓚公孫伯圭,遼東太守公孫度公孫升濟也因被高順阻隔去路,未來參加諸侯聚會。

    諸侯兵臨虎牢關。呂布領兵迎戰,自引張頜、鮑信、淳於瓊帶兵下關來會諸侯。十八路諸侯早聞呂布威名,見呂布下關來會戰,便紛紛來見呂布長啥模樣。

    只見呂布頭帶白絲巾,身穿牛皮甲,坐下棗紅赤兔馬。弓箭隨身,手持利戟。雖身著樸素,卻氣宇軒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