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新呂布

第1卷 第59章 賈文和深謀遠略,荀仲豫引士來投 文 / 黑石頭

    第59章賈文和深謀遠略,荀仲豫引士來投

    至此東漢衰弱以來,陰山山脈南面,北長城以南盡數復歸大漢所有。呂布東起上谷居庸關,西至五原郡五原縣,盡叫軍民農閒時修復缺損長城,使長城直連至朔方雞鹿寨。

    時訓得騎兵三萬,其中便有一萬為呂布近騎精衛。而高順孤兒步軍也增至五千員。

    說起雞鹿寨便說楊奉。且說楊奉以鮮於輔為領隊,將一二百人狼騎偽裝成商旅,北上販賣商物。鮮於輔得呂布密令,一路記錄沿途標記,暗中尋找、打探鮮卑牙帳所在。

    鮮於輔出高柳城便一路向北,翻過彈汗山,一路北尋三四百里,終於在一處名為仇水的河水邊尋得鮮卑牙帳。鮮於輔以商旅之名帶隊混入牙帳,暗中記錄下牙帳地點,方圓地理,沿途路記與部落大小多少,一一詳細記錄。

    鮮卑人不善攻城,也一樣不善建城。鮮卑牙帳建於廣闊的草原上,四面長寬各百餘丈,城牆高不過丈餘,人只需站在馬上便能翻過。城內以大小帳篷排列成街道,只有王庭和幾處大人居所以石土夯建而成。牙帳外又於四周分立搭建不少帳篷,牛羊馬匹便放養四處。

    如今和連奪得王位,為鞏固王位,召集各部大人聚首,又收押違逆部落奴隸,此時牙帳特別熱鬧。鮮於輔粗略一算,聚於牙帳人數少說也有二三十萬之多。

    鮮於輔即已尋到鮮卑牙帳,便將貨物賣盡,而後便率眾往高柳而回。

    呂布得鮮於輔地圖,知曉鮮卑牙帳所在,心中暗喜。鮮卑牙帳離高柳不過三百餘里。如此之近,一旦有機會便要偷襲鮮卑牙帳,到時就算不滅鮮卑,也要讓鮮卑百年無法強盛起來。於是一個可怕的計劃便在呂布心中形成,只待時機一到,便要執行。

    中平二年三月,司徒袁隗免,廷尉崔烈為司徒。北宮伯玉、李文侯等寇三輔,朝廷剛為黃巾亂平定喘了一口氣,卻又不安起來。

    廷議間,已升尚書令盧植奏道:「皇上,西涼羌人多叛逆,北疆呂布威武如斯,乃蠻夷剋星也。可遷調呂布往西涼平羌亂。」

    袁逢急阻道:「皇上,臣認為不可再調呂布平羌亂。」

    盧植問到:「呂布善戰,如何不得平羌亂。」

    袁逢冷笑道:「哼哼。呂布固然是善戰,可此間忌諱,何需再明說。」

    盧植一聽一時無語。暗思:確實。呂布是善戰,可是呂布也太能打戰了,功績太高反犯忌諱。收北疆失地,殺檀石槐,斬張角,哪件不是偉世奇功。功高蓋主便是皇上忌諱,若是再讓呂布平定羌亂,那只怕天下之人只知有呂布,而不知有皇上了。盧植想明白,也只能暗歎不已。

    朝廷廷議之下,便以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去討羌人,只是西羌一時勢大。北地先零羌糾結張掖北羯胡、南氐胡和金城人邊章、韓遂連成一處。皇甫嵩一時攻之不克。消息傳回洛陽。朝中閹賊張讓趁機彈奏皇甫嵩。

    當初皇甫嵩征討張角時,發現中常侍趙忠住宅超過了皇家等級規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沒收。另外中常侍張讓向皇甫嵩索要五千萬錢賄賂,皇甫嵩不肯給。於是趙忠和張讓便聯起手來,劾奏皇甫嵩連戰無功,耗費錢糧。皇帝劉宏聽信讒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車騎將軍印綬,並削奪封戶六千。改封都鄉侯,食二千戶。

    皇甫嵩一時征討羌亂不下,又因皇甫嵩得罪宦官,被皇帝劉宏召回。朝廷再以張溫為車騎將軍,統諸郡兵,騎步合兵十萬,監督破虜將軍董卓與蕩寇將軍周慎等平叛。

    朝廷臨陣換帥,犯兵家大忌。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韓遂等遂愈發猖獗,領兵進軍屯美陽。美陽乃高祖園陵,朝廷聞之大懼,恐羌賊挖廢園陵,急叫張溫平亂。

    張溫急戰不得平,朝廷慌亂,劉宏急再招群臣廷議。

    張溫舊戰不勝,朝廷日費巨萬,國庫空虛。新任司徒崔烈便上奏皇帝,放棄涼州。

    時已為議郎的傅燮怒喝崔烈道:「斬司徒,天下乃安。」

    尚書郎楊贊聞之奏傅燮廷辱大臣。

    傅燮上奏道:「昔日冒頓叛逆,樊噲為上將,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憤激思奮,未失人臣之節,只因一時計議是和是戰,季布便曰『噲可斬也。』今涼州天下要衝,國家籓衛。高祖初興,使酈商別定隴右。宗世拓境,列置四郡,議者以為斷匈奴右臂。今牧御失和,使一州叛逆,海內為之騷動,陛下臥不安寢。烈為宰相,不念為國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棄一方萬里之土,臣竊惑之。若使左衽之虜得居此地,士勁甲堅,因以為亂,此天下之至慮,社稷之深憂也。若烈不知之,是極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皇上。西涼豈可棄。臣願以全家性命保舉北疆中郎將呂布領兵往剿之。」

    劉宏見傅燮言辭誠懇,便再詔命呂布為鎮西將軍,節制調令諸郡軍馬,往西涼統合張溫部,急速平定羌亂。

    詔命傳至代郡,呂布得知北地先零羌造反,一時大怒。一掌拍碎堅木案幾邊角,怒喝道:「蠻奴,真尋死也。」逐招群將謀士商議往西涼平羌亂。

    呂布知道夏收將至,張燕北來百萬流民急需糧食,今夏的收成馬虎不得。呂布又恐鮮卑寇邊,不敢多帶軍馬,只帶近衛萬騎。領張遼、趙雲、夏侯蘭隨從。餘者盡隨高順留在駐地守疆,以防鮮卑來犯。

    諸事安排完畢。呂布對賈詡說道:「文和。明日布便西去,此間大小事務還需煩勞文和多多輔助高順。今夏收將至,務必嚴防鮮卑來犯。」

    賈詡道:「此些事主公只管放心,高順穩重老練,為人嚴律於己。莫說檀石槐已死,便是還活著,以今日之北疆,也叫鮮卑不敢窺寇。」

    呂布點點頭又道:「非止軍事,便是政務也需多勞煩文和了。來投百萬民眾非比尋常,今年夏收務必顆粒歸倉。如若夏收糧食有缺,文和可叫吾岳父寫封書信往劉伯安處求援。伯安好人,吾有求,伯安必助我。」

    賈詡道:「來投流民之事主公亦可放心,有蔡中郎與嚴夫人在,便叫北疆人人安分守紀。」

    呂布點頭道:「如此布方可放心西去。」

    賈詡道:「主公放心西去,詡卻不放心主公西去。」

    呂布一聽皺眉道:「哦?文和有何不放心?」

    賈詡說道:「若說帶兵打戰,想天下難尋與主公敵手者。可若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之事,主公卻非他人對手。」

    呂布沒明白問道:「文和所說何事?布多有不明。」

    賈詡道:「西涼羌亂,去歲張角起事之時便隨黃巾禍起。主公可曾想過,朝廷如何方到今時才詔主公討伐。此間多有緣由主公可曾知曉?」

    呂布一聽眉頭更皺,他哪裡想得到那麼多事。眉頭皺皺說道:「朝廷中你爭我奪之事,布確實多有難懂,文和有何話,可速講來。」

    賈詡道:「主公此次西征切記一事。」

    呂布道:「請文和指教。」

    賈詡道:「主公討羌亂不管勝負與否。切記。若朝廷有詔主公入朝,主公切勿入京。」

    呂布不明問道:「為何?」

    賈詡道:「主公之名天下無人不知,主公收河套,斬檀石槐,驅鮮卑奪回雲中、五原,斬殺張角,此等偉績何人能比。主公之威,天下附迎,能使張燕、管亥引百萬之眾來投。良將無過,可功高蓋主亦便為罪,此帝家闈忌也。今朝廷詔主公西伐乃不得已之舉也。詡料主公此次西行,不論勝敗,朝廷必詔主公入朝為官。主公若入朝,朝廷中奸妄當道,以主公性情,必不附庸,如此身則危矣。若主公有所不測,北疆軍必變,北疆變幽州變,幽州變,天下亂也。」

    呂布深深的看了賈詡一眼,不知賈詡說的是真是假,可似乎很有道理。只是自己一時不知可否,心裡記下,便應道:「文和之言,布已記下。」

    賈詡見呂布雖說記下,卻看出呂布好似還沒明白,心裡擔心,卻知道多說無益,便只能暗思:當先想好對策,若真有不測,到時也好有準備。於是便自行先告辭回去。

    此時趙雲也在一邊,雖不知道賈詡說得對不對,可也記下賈詡交代。

    二日,呂布便整軍出發。呂布有招各地郡兵之權,便想出高柳走雁門,經太原過河西,由上郡入北地。沿途收攏兵士。

    不想大軍整軍畢,剛要出發,卻見幾名青年騎馬來見呂布。

    呂布正與嚴妮、蔡邕、蔡琰等人道別。聽趙雲說道:「將軍,有五名青年騎馬來見將軍,其中一人言認識將軍。」

    呂布一聽便帶著蔡邕、嚴妮等人出郡府來見客。呂布一見來人,頓時心花怒放。大步上前便握著其中一人笑道:「哈哈哈……原是仲豫,自去春一別,已有年餘,仲豫叫布好生想念,布還道仲豫已棄布而去了。哈哈哈……」

    原來來者便是與呂布有數面之交的荀悅荀仲豫。

    荀悅對呂布鞠禮道:「有勞將軍掛念,去春悅回京覆命後,便托病辭去侍中一職。因黃巾禍亂,悅便欲舉家來代郡投靠將軍,只因悅苦思來投將軍無進身之道,便去尋悅族人,欲同來投將軍。因一時家親多有離散,便拖延了些時日,卻叫將軍掛念了。」

    呂布一聽心中更是歡喜,笑道:「哈哈哈……仲豫真老實之人。啊。仲豫隨來之人皆何人?仲豫當介紹一番。」

    荀悅急招隨來之人介紹到:「此悅從弟,荀彧荀文若。」

    呂布一見眼前年輕人便是荀彧,一時大喜,睜著雙眼以為是在做夢。荀彧見從兄荀悅介紹,便對呂布深鞠一躬道:「荀彧見過呂將軍。」

    呂布雙手忙握住荀彧之手大喜道:「哈哈哈……原是文若,久聞文若年少大名,今日一見真布幸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