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曖昧三國

卷四 第二百一十八章 勸降 文 / 歐陽五禽

    第二百一十八章勸降

    韓進嘴裡亂扯,張濟忽然被抓了,但是此時此刻還在華雄大帳裡關押著,那裡投降了,只是兵法雲,兵不厭詐,更何況張濟被抓是事實,就算張繡心裡有所懷疑,卻也不敢賭他叔父的性命。

    「將軍所言當真,我叔父還活著?」張繡一臉焦急的樣子。

    「當然,本將豈會欺騙於你,聽說張將軍師承童大師?」

    「不錯,將軍何以得知?」對於自己的師傅童淵,張繡打心眼裡敬服不已。此時聽得韓進說起,不由心下奇怪不已。他自然不知道這只是韓進根據後世一些人的資料亂編的,卻竟然能說中。

    「哈哈,看起來本將與張將軍還有些淵源,張將軍可知道,你師弟趙雲趙子龍可就在本將麾下嗎?」

    「什麼,小師弟!」張繡瞪大了眼睛,似乎並不相信。他下山的時候,師傅並沒有收其他的弟子,因此對韓進的話,心裡存了懷疑。

    只是瞬間他就想到,一韓進的身份,有沒有必要對自己撒謊呢!

    「大師兄,小弟有禮了!」正說著,趙雲從韓進身後轉了出來,面如冠玉,鼻如懸膽,白衣白甲,俊朗非凡。說話間,順手挽了一個槍花,張繡認的,正是百鳥朝鳳槍法中的幾大絕招之一。就算別的招數別人能偷學,這一招卻是無論如何都是別人偷學不了的。

    「果然是小師弟!」張繡點了點頭,忽然轉向韓進問道:「韓將軍,我叔父呢,他真還活著,真投降了?」

    韓進點了點頭,只是說道:「不錯,他活得好好的!」他卻並沒有說張濟真的投降了,有時候話說三分才是正常,他相信張繡是聰明人,聰明人就會理解自己的意思。

    事實上,張繡也的確聽出了韓進口中的意思,只是對他來說,如今就只有兩條路,要麼投降,要麼戰死,張繡不怕死,但是不希望就這麼窩窩囊囊地死去,他還有大好前塵。韓進既然給了他一個投降的理由和台階,他就一定會抓住,哪怕他他心裡其實已經隱隱約約猜出,張濟大體上是活著,但是說投降恐怕就未必了,只是這一切已經不重要了。

    「將軍打算如何處理我這些兄弟?」張繡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這也是他心中的顧慮,董卓敗了,朝廷必然會清除董卓的黨羽,而他們這些兄弟都是董卓帶了多年的老弟兄,他有責任為這些人考慮出路,更何況,一群人總比一個人安全的多。

    韓進微微點了點頭,看起來這個張繡果然不錯,最起碼懂得珍惜手下兄弟的生命。不管他是街機拉攏那些人還是處於別的原因,只要在他手下,韓進有信心讓他們心服口服。

    「想留下來的,是本將的兄弟,想走的,本將會發給資助,遣散回家,完全採取自願,張將軍不比為難那!」

    接下來,隨著張繡驢的投降,長安最後的勢力一夜之間瓦解,等韓進回到長安城的時候,大街上排滿了守衛的甲士,韓進眉頭一皺,擺擺手道:「讓他們回去,不要打擾百姓的生活!」他在長安生活了幾年,自愛老百姓當中本就有很高的聲望,這次大勝歸來,百姓站在街頭,迎風而喊,自發的地歡迎韓進的歸來,更有甚者,有些人拿出自家吃食,順給士兵們就餐。其景象讓董卓手下那些將領看的目瞪口呆,實在沒想到韓進在長安竟然有這等人緣。

    韓進看著李儒和華雄張繡等人的眼神,淡淡地笑道:「我大漢的老百姓其實最是誠懇樸實,他們的要求也真的很低。只要當官的真心對他們,他們就一定會擁戴你!」

    李儒心中一動,低聲道:「主公不讓屬下乘機殺死哪位,難道就是因為這樣嗎?」李儒說著抬起手指指了指天空。

    韓進搖了搖頭,緩緩道:「他是無辜的,本將不殺他,只是不想多死人而已,而且,他還有些用處。再說,本將可是對朝廷忠心耿耿!」說完閃眼一笑,打馬迎著百姓走了上去。

    李儒心中苦笑,你要是忠心,這世上怕就沒有奸臣了。只是隨著事情的發展,他對韓進越來越琢磨不透,心中對韓進卻也越來越怕了,這位主子用人不疑,識人之名天下無雙,大局觀念更是他飛馬都趕不及的,但是最最讓人恐懼的是,這世上的什麼事情好像他都能預料的到。

    「李大人,董卓心新死,皇上想必要有大動作,大人難道一點不擔心嗎?」李儒正在出神,旁邊戲志才卻從後趕了上來,笑顏問道。

    李儒摸不清他的意思,只是知道此人是韓進的親信,也不打算保留什麼,反問道:「有將軍做主,李儒還怕什麼!」

    他在這一句回答看似平淡無常,其實卻表明了幾個意思,第一,這朝廷輪不到皇帝做主,第二,就算皇帝來找自己的麻煩,韓進一定不會不管不顧,第三,他是韓進的人,不會理睬什麼朝廷。

    戲志才聰明絕頂,當然聽出了其中的意思,而讓你相視一笑,同時哈哈大笑,看著前面夾道歡迎的百姓,韓進騎在馬上,搖手招呼眾人,臉上洋溢的笑容,讓二人心中越發的有信心。

    只是另一邊,幾名迎接韓進的朝廷官員卻面色不善,這幾人以王允為首,看著眼前的情景,王允心中一緊,暗暗歎息一聲,心道,只怕這韓修遠也不是什麼好鳥,去了毒狼,來了餓虎,大漢的列祖列尊,難道真是天亡我大漢嗎。

    「王大人,聖上無礙了吧!」王允正自驚疑,韓進已經來到了他的身旁,和善的笑容,讓王允一時間分不清韓進的面目。

    王允展顏一笑道:「修遠大聲歸來,剷除惡賊,乃是我大漢的不世功臣,可喜可賀,聖上早的了通知,我等護著陛下逃離,路上雖然受了一些驚嚇,不過有將軍屬下護送,一路倒也平安,此時正在宮內靜候將軍佳音,還請將軍快快進宮,免得聖上等的焦急。」

    韓進點了點頭,招呼一聲,隨王允進宮去。

    長樂宮,百官齊聚,獻帝並沒有韓進所預料的那般瑟瑟發抖,許是經歷的多了,也慢慢長大了,知道有些事情就算是想躲也躲不了的吧。

    「微臣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韓進並沒有因為皇帝年幼而又半分的不敬,在他心中,如果這寫空洞無物的額東西能換回一些實利,他倒是寧願天天天去下跪。只是剛剛見到皇帝,如果不表現得恭敬一點的話,就會顯得他有些持功而驕。

    「韓愛卿快快請起,寡人等愛卿這一天已經等了好久了!」獻帝急忙起身下來緩緩扶起韓進,的身段讓韓進有些不忍,這麼大的孩子,在後世還只是一個剛上初中的小孩子,卻已經承受了這麼多的壓力。別人看到他身為九五之尊,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生活的艱辛呢?

    「韓愛卿與諸將剷除董卓,勞苦功高,大戰一夜,一定很是疲憊,將軍可下去好好休息,等明日上朝,再議大事,至於宮中之事,就且由黃大人,王大人董大人等人暫且操心去吧!」

    獻帝所說幾人分別是黃婉,王允,董承。在他受難的時候,這幾人對不不離不棄,多加照顧,是他最為信任的人。

    只是這句話剛出口,幾人就暗道一聲要遭,只是眼光看出,還是希望在韓進眼中搜尋道一絲什麼。

    只是韓進置若罔聞。,答應一聲,就換換退去,自始至終臉色都沒有變一下。幾人禁不住相視一眼,心中卻不知在想些什麼。

    韓進走出宮門,直覺的心中一股壓抑鬱悶,他本來對獻帝還存了可憐之心,但是沒想到,這長安城剛剛攻下來,局勢還沒有大定,獻帝就開始要撇開他奪權了。

    剛剛那幾句話看似簡單,但以韓進今日的造詣,自然聽出皇帝對自己的戒備。

    「這皇家的孩子果然沒有一個簡單之輩啊!」韓進感歎一聲。吩咐高順道:「高順,你親自帶三千陷陣營把守皇宮,嚴密監視一切,有什麼動靜,不要阻攔,只管告訴本將就好!」

    「末將遵命!」高順還是那麼簡單,惜字如金。

    韓進並沒有去別的地方,依然回到當初的征西將軍府,董卓當政期間,並沒有這這座宅子送給別人,稍微打掃一下,韓進就入住了。

    皇帝讓他休息他卻沒有休息的時間,大戰剛剛結束,還有太多的事情等著自己處理,韓進不敢掉以輕色。

    韓進大堂坐定,著人請上徐榮張濟樊稠帶了上來。

    韓進看著眼前幾人,手指頭輕輕敲打著面前的茶几,神色變幻不定。

    半晌,他忽然開口道:「來人,放開他們!」幾名士兵急忙上前,三下五除二解開了幾人的束縛。

    張濟看著旁邊的侄子,寒聲道:「繡兒,你如何在此!」

    張繡苦笑一聲,看了一眼韓進,低聲道:「叔父,主公已經死了,被呂布殺了,侄兒已經投降韓將軍了。」

    張濟三人臉色頓時一變,目光中殺機閃過,卻突然暗歎一聲。

    「徐榮受不了韓進注視的目光,首先打破沉寂,大聲道:」韓將軍,既然淪為階下囚,要殺要掛,請給個痛快!」

    韓進這才哈哈一聲大笑,拍掌道:「徐將軍帶兵很有一套,沒想到這膽氣也不讓於人,三位休怪,本將只是與三位開個玩笑,向三位都是大才,本將求都求不來,怎麼會殺呢?」

    說道這裡,韓進忽然面容一正,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三位如此大才,卻淪為叛賊,本將實為三位可惜,唉!卿本佳人,奈何從賊,三位如今到了這種地步,可願投降?」

    張濟看了一眼張繡,忽然歎了一聲,跪倒在地,道:「蒙將軍不棄,末將願降!」

    韓進心中一喜,他知道,三人中只要有一人先打破這個格局,其他二人勢必會跟著投降,果不其然,他一個眼神看向樊稠,目光笑吟吟的,卻讓樊稠心中一寒。樊稠知道這是韓進要自己表態呢,他現在毫不懷疑,只要自己嘴裡說半個不字,恐怕韓進就會將自己推下去直接斬首當場。是以張濟剛剛表完心願,旁邊的樊稠也「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小將也願投降,跟隨將軍建功立業!」要說樊稠這人,在董卓手下,是除了李傕之外,算尺聰明的而一個將領,,只是此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怕死,這也是為什麼他永遠比不上李傕郭汜二人在董卓心中地位的原因。

    他本來還想在韓進面前玩玩什麼大義凌然,寧死不降大表忠心的玩意兒,只是沒想到張濟那麼容易就投降了,三人一體,他還能得瑟一下,可是如今張濟投降,他心中實在有些不敢拿自己的性命賭,反正人家都投降了,也不安別人說火自己軟骨頭了。

    二人一投降,韓進急忙上前扶起,「哈哈」笑道:「二位將軍棄暗投明,重歸朝廷,實在可喜可賀!只是徐將軍看起來還有些猶豫啊!」韓進說著看向徐榮。笑容中,竟然有些遺憾的樣子。

    張濟和段煨相視一眼,知道韓進口中的意思,就是讓二人勸說一下,只是張濟剛剛自己念及侄子的原因才投降,這會兒要他去勸別人,他實在抹不下面子,只好假裝沒有聽見,裝傻了。

    可是段煨卻不如此想,他暗暗想到:「我如今既然投降了此人,自然要跟著哦他討生活,老徐給了我這個機會,我如實將他勸降,豈非在韓進心中加深了好感,也算立了一件大功,即便勸不來徐榮,最起碼表明自己的態度,對自己以後都是有莫大的好處的。他一向精明,要不然也不會混到今天的地步,想到這裡,他轉身向徐榮說道:「老徐,我知道主公對你有恩,你一心報效,只是現在主公已經身死人手,我們終不能去弟媳為主公效力吧,死者已去,我等活人還是要活的,我並非怕死,只是這樣窩窩囊囊地死去,是在有負於你我這一身本事,也放不下家中老小,老徐,韓將軍大才,又如此看重於你,你莫如降了吧!」

    徐榮冷冷看了樊稠一眼,冷笑了一聲,心中鄙夷,卻並沒有說什麼。

    韓進看他是一個刺兒,只得歎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徐將軍,本將知道你身懷絕技,立志傚法衛霍,卻匈奴於長城之外,建立不世之業。」說道這裡,韓進頓了一頓,忽然轉口道:「董卓提拔將軍與微末之中,將軍仁義,心中有報恩之意,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將軍不要忘了,董卓禍亂朝綱,擅自廢帝,**後宮,屠殺大臣,擾亂黎明百姓,,致我大漢百姓民不聊生。將軍雖然忠義無雙,卻是愚忠董卓,而背棄天下百姓,如此作為,不算大丈夫!」

    徐榮一愣,在他心中,韓進肯定會準備一套言辭誠懇,口沫橫飛地大說特說一通勸降的話,可沒想到韓進說起了這兒,聽到後面,不由有些激憤。不禁反駁道:「哼!韓將軍,徐榮為主盡忠,怎麼算是愚忠,又怎麼對不起天下百姓了?」

    韓進見他反駁,心中大喜,每個人都有缺點,只要找到那個攻入點,就能打動他的內心,很顯然,韓進已經找到了攻破徐榮的那個點。

    他心中暗笑,面上竟然沉重異常,不得不說,韓進這些年來的偽裝,即便是他自己都已經分不清那個是自己了。

    「徐將軍,男子漢大丈夫,上為國家,下為黎民,忠於國家,忠於百姓,乃是大忠,為一人而死,是為愚忠,更何況,董卓罪行罄竹難書,你看看他火燒洛陽,讓多少百姓家破人亡,這些將軍都看在眼裡,難道就無動於心嗎?將軍八尺男兒,不思為國效力,卻在此斤斤計較,難道真要為董卓而死就算忠臣了嗎?將軍可想道死後,自己的墓碑之上,後人有如何來書寫呢?徐將軍,本將念你大才,不忍死於非命,但是你自己當明白,董卓致之死,乃是他自己作惡多端,將軍難道死後,頭上也按上一個反賊之名嗎?」

    韓進最後幾句話幾乎是喊出來的,聲音鏘鏘,振聾發聵,徐榮聽在耳中,念在心頭,忽然喃喃自語道:「反賊,我是反賊……」他抬頭看去,見主人齊齊注視著他,韓進雙眼真誠,不躲不閃,凝望著自己,心下不由一歎,黯然道:「將軍之言,果然精闢,只是董卓與徐榮實有大恩,將軍若是不棄,徐榮願為馬前卒,只是在此之前,有一事相求,還望將軍恩准!」徐榮說著,雙膝一彎,跪倒當場。

    韓進心中激動,卻並未去扶他,反而問道:「將軍請說,只要本將能辦到,必不會推辭!」

    「請將軍饒恕董氏一族,只誅首惡!」

    韓進「哈哈」大笑。「將軍放心,本將不是濫殺之人,董卓隨惡。罪不及家人,本將自有決斷。」說罷,一把扶起徐榮,言辭間儘是歡喜之情。

    諸人見了,急忙上前賀喜不已。

    寒暄了一會,就見郭嘉走了進來。「主公,戰後清理已經完畢,這是上網統計,請主公過目!」郭嘉說著遞上一個冊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