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曖昧三國

卷二 大風起兮雲飛揚 第五十三章 浪子郭嘉 文 / 歐陽五禽

    第五十三章浪子郭嘉

    韓進心下歎息了一聲,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詩詞之道,較之國計民生,總是小道,方今天下大亂,朝政不清,俗話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我等讀聖賢書,自詡孔孟門生,正所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上位君分憂,下為民做主。學以致用,讀萬卷書不如行百里路,各位既然學的一身文武藝,就當賣與帝王家。豈能常年蝸居學堂呢!」

    「好一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韓將軍果然出口非凡,更難得的是有一顆忠君為民之心,實在難得。」

    眾人看去,卻是陳紀,就見他捋了捋鬍須,面容一正,轉過話頭問道:「孟子曰: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將軍如何看待?」

    心下一笑,縱然是一代人傑,卻也仍脫不了時代的枷鎖,見識總歸有限,揚了揚頭,望著天空,白雲流轉,直覺一股落寞襲上心頭。

    深吸了一口氣,調整了一下思維,道:「以君喻船,以民喻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國家是建立在民眾之上,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其主旨思想史說明百姓乃是國家的基礎,國家的建立是在維持百姓利益的基礎之上,如果百姓利益不能到到保證,那國家就會面臨滅亡的危險。但是,百姓利益有同時依賴於朝廷,朝廷借助法令和道德來統治國家,所以百姓不得不依靠於朝廷。」

    「哦!那以將軍之見,當今天下如何啊?」鍾繇斜著眼睛看著韓進。

    韓進哈哈一笑,指了指鍾繇,有指了指自己心口,道:「以君遠見,豈能不知?」

    鍾繇看了韓進一會兒,二人猛然同時大笑。

    「聽聞將軍手下將士奮勇,三軍用命,不知將軍如何行事,竟讓手下如此不惜性命啊?」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突然冒了出來。

    韓進有些好奇,這人看起來有些瘦瘦弱弱,眉清目秀,只是一雙眼神明明亮亮,閃閃動動,充滿了智慧的光芒。

    韓進有些好奇,這孩子看起來不是大富人家子弟,卻能在這裡好像很受人關注的樣子,想著想著,忽地,一個名字山上心頭,當下仔細看了兩眼,點了點頭。

    開口說道:「無他,衝鋒陷陣時韓某衝在最前面,鳴金收兵韓某擋在最後邊。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不論貧富,不管貴賤,任人唯賢,唯才是舉而已!」

    那少年聽了,眼睛一亮,點了點頭,似若有所思。

    這邊剛說完,那邊荀衍忽地站起,向韓進攏了攏手,行了一禮,道:「大人,荀衍想請教將軍,這天下為何有黃巾之亂,黃巾之亂起義之初,聲勢浩大,八州同發,天下震動,卻不到數月,就被朝廷大軍消滅,將軍更是借此飛黃騰達,功在當世,只是以將軍明鑒,和不奏明聖上剷除奸邪,還朝野清白呢?」

    「哈哈哈,那以休若之見,這黃巾之亂為何為何而起啊?」

    「這還用說嗎,當然是朝堂不清,佞邪當道,禍害朝廷,以致民不聊生,那張角乘機古惑百姓,一妖術害民,挑起亂黨生事啊!」

    「哈哈哈,不錯不錯!可惜啊!」

    「將軍如此嘲笑,敢是荀衍說錯了?」

    荀衍見韓進大笑,以為嘲笑自己,心下有些生氣,當即發聲問罪。

    搖了搖頭,歎了口氣,道:「休若,朝堂不清,佞邪當道,禍害朝廷,以致民不聊生,那張角乘機古惑百姓,一妖術害民,挑起亂黨生事。此話不錯,但是,主要原因卻不在於此。」

    頓了頓,看大家都看著自己,韓進攏起雙手,抬頭慢悠悠地說道:「是地主豪強,門閥勢力。」

    在堂眾人聽得一怔,隨即有人大怒,這廳堂之上不乏門閥大家族之人,聽的話就此言,隨即大怒。陳紀寒聲道:「一派胡言,簡直一派胡言!」

    說完好像意識到不妥。

    向韓進彎腰一禮,「將軍,紀一時忘形,還請將軍不要怪罪!」

    韓進笑了笑。先生嚴重了,進知道各位否認韓進之言。然而,自漢武帝以來崇尚儒術,官僚多以經術起家,至東漢時逐漸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狀況。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士子執政,但這士子又多出於豪門大家,士族擴大,蔭客增多。任官以門第為標準。士族在律法面前也享有特權。

    譜牒之風日重,士族和寒族間界限森嚴。在土地上,本朝自光武帝以來,土地兼併十分嚴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體的豪強地主勢力。光武帝借地主豪強之力起家,因此,豪強地主在王朝享有極大的權利。他們把持朝廷和地方政權,利益上兼併土地,經營莊園,漸成割據,逐漸成為名門大族。他們壓制愚弄百姓,互相爭鬥,這才是朝廷大患,百姓之苦啊!」

    眾人聽完愣了一會,大部分人隨即大聲鼓噪起來。只有少數的幾個低頭若有所思。

    韓進這番言論可以說誅心之極,尤其是當著這些世家大族的面說出來,韓進也不理他們,待喧囂完畢,向荀爽道:「以公之才,當有所見?不知進之言論可有差錯啊」

    「將軍之言,發人省思,只是門閥之事由來已久。將軍既有此見,也必有解決之道嘍?」

    搖了搖頭,韓進道:「進雖知道這禍亂之源,卻不知解決之道啊!」面上一片遺憾,心下卻在激憤。老子要是說了,明天就得被皇上拿去砍了罷!

    這番言語,在人群之中泛起了浩然大波,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

    陳紀雙目微閉,心中也如巨濤駭浪,雖然想撥到韓進的理論,但下意識地又認為韓進說的有理,想說什麼卻又感覺無話可說。一時間竟然有些茫然,思量到底要不要派兒子去呢!

    「聽說將軍不禁文武雙全,且好酒如命,家中更是金屋藏嬌。絕代美姬啊,這沒人我等不敢奢望,不過這美酒不知將軍能否賜郭某一兩壇啊!」

    「哈哈哈,好你個郭奉孝啊,果然放蕩不羈,好酒如狂啊!如今竟然打起韓將軍的注意來了。

    這人果然是一代鬼才郭奉孝!韓進心下大喜。

    「小兄弟要喝酒,韓某豈敢藏著掖著啊!早就聽聞穎川郭嘉年紀輕輕,卻是智計百出,生性更是難得真性情的英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將軍說笑了,是郭某沒有規矩,還望侯爺不要怪郭嘉失禮之罪才好!」

    「哪裡哪裡,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小兄弟做人隨性,正是男兒本色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