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曖昧三國

卷二 大風起兮雲飛揚 第五十二章 天下名士 文 / 歐陽五禽

    第五十二章天下名士

    韓進這些年過來,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渾渾噩噩的。

    荀爽說頭一出,心下已是明瞭。老狐狸果然不同一般,先是輕輕棒了寒家幾句,接下來話頭一轉,話中有話,哼!能力範圍,要你侄子幫忙,簡單之極吧!心下發狠。

    臉上人畜不害的笑容,很是和善,只是不知苟爽等人若知韓進在打他侄子的注意,不知是何想法。

    「進山野粗鄙之人,早聞穎川人傑地靈,俊傑層出不群,慈明先生坐下弟子更是個個人中龍鳳。今日冒昧前來拜訪,也讓我等凡夫俗子沾染沾染靈氣,長點見識。」

    在座之人那個不是七竅玲瓏之心,聽了韓進此言,登時有人歡喜有人愁。

    韓進如今身居高位,多少人盼著搭上關係,鯉魚躍龍門。

    荀爽陳紀二人只是雙目微閉,默然不語,腦中百轉,思量著此中利益得失。

    陳群看起來有些激動,他少年成名,卻一直呆在家裡,早盼著出去建功立業,本想說些什麼,只是嘴皮子動了動,看到長輩沒有發話,最終什麼也沒說。那邊苟攸、荀彧卻是神情木然。

    陳紀忽然開口說道:「將軍遠來辛苦,老夫等舔為地主,當為公接風洗塵,略備薄酒,還望將軍賞光!」

    韓進早知這些文人習氣,凡有大才者必有怪脾氣。

    也不以為意,點頭稱是。

    當下由陳家做東,諸人全都去了、陳家是穎川大家族,這招待身份如韓進般,也是盡心盡力,席上,山珍海味,美味佳餚,雖不若清風樓多姿多彩,卻也是別有味道,直讓韓進典韋等人大快朵頤。

    席間,韓進幾次開口邀請苟攸、荀彧、荀衍等人,苟爽每每避開不談,相反,低下幾個年輕人卻是躍躍欲試,奈何長輩在前,他們也做不得主。來來去去幾回後,韓進心下有氣,也不在提了。

    陳紀等人看韓進年紀輕輕,卻又如此成熟穩重,心下也是佩服不已,看韓進有些生氣了,知道在這樣下去,可就得罪人了。偷偷向苟爽做了個眼色,對方點了點頭。

    陳紀遂放下手中筷子,笑聲道:「韓將軍,可覺著這穎川風味如何啊?可對將軍胃口?」

    微微蹙了蹙眉頭,韓進展顏道:「風味絕佳,色香味俱全,乃是韓某吃過的最好的美食了,只可惜,以後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吃的如此好菜了啊!」說完,一副悠然神色,感歎不已。

    「哈哈!將軍吃的下胃就好,以後將軍想吃,隨時可以做客寒家!」

    韓進看他似不是作偽,心下也自歡喜,知道有門。便要開口。那邊久未開口的苟爽突然說道:「將軍,明日是我書院每月一次的士子盛會,到時候方圓才子齊聚,早聞將軍乃是蔡議郎高徒,文采高絕,還請光臨,將軍或有收穫。」

    韓進聞聽,登時眉開眼笑,那裡還有推辭的話。

    這一席,賓主盡歡。

    夜晚,天空暗淡。

    荀府書房,荀儉看著荀爽和幾個子侄。問道:「六弟,你觀這位韓大將軍如何?

    「其人大才,頗有城府,略知兵事,正是少年才俊。只是暫時畢竟年少,又無根基,西涼更是偏遠之地。」

    荀儉沉默了會兒,道:「如今情況不明,只是若沒有一點表示,也是不成,暫時讓衍兒去吧!」

    下面一個青年低頭稱是。神色恭敬,雙眼中泛出點點色彩。

    陳府,陳紀和陳群相對而坐。

    「長文,你意下如何?」

    「父親,孩兒也還未決定,待明天孩兒探探他的底細在決定吧!」雖是想早些出仕,但他也曉得這事要慎重。

    韓進的到來,注定讓許多人今夜無眠。

    第二日,韓進早早起身,盡心打扮了番,才起身而去。

    穎川書院,此時已經人聲鼎沸,書院門口人來人往,車馬不息。

    韓進到來,早有人見到,迎了出來。韓進見到每個人,不管認識與否,都是笑臉相對。以禮待人。登時贏得眾士子的讚許。

    院中東一堆,西一堆的站著,談天說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韓進心裡好笑,都是些這時代的憤青而已。

    每月一次的書院大會,其實就是大家學習的交流會。類似於辯論會。在這裡,每個學生可以暢所欲言,也算是穎川書院的一大景點。

    韓進隨便和周圍的人群閒談了幾句,時不時冒出一句後世箴言,都讓諸人感慨萬千。不一時,荀爽、陳紀等人到來。

    賓主落座,堂下一次坐著數十人,都是書院學子,也有附近聞訊而來的文人墨客。齊聚一堂,韓進心下感歎,果然是好大一棵樹啊!

    客氣了一會兒,堂下這人就說開了,只是他們談的話,卻讓韓進哭笑不得,果然是書生意氣,清談國事,不知民生疾苦。

    「聽聞韓將軍文采分流,一首《無題》名動洛陽,打動萬千少女的心思,蔡議郎誕辰上更是以一首《將進酒》贏得滿堂彩。這且不說,前些日子,洛陽城下,將軍一首《俠客行》嚇的賊兵聞風喪膽。刀鋒所至,無與敵者,將軍風采,真是讓我等欽羨不已,今日即逢此會,將軍何不賦詩一首,也讓我等一睹名師風範呢?」

    韓進送著聲音看去,一位大約三十歲左右的文士,正雙眼灼灼盯著他看。

    韓進皺了皺眉頭,尋思是何人。

    那邊荀爽突然開口道:「元常豈可對韓將軍無禮!」口裡說著,眼中卻望向韓進。

    韓進微微一笑,剛要說話,猛然醒悟,問道:「敢問這位可是鍾繇鍾元常先生嗎?」

    那書生躬身道:「正是鍾繇!」

    韓進心下暗喜,這個後來的大書法家,他還是知道的。

    鍾繇出身於東漢望族,祖先數世均以德行著稱。曾祖父溫良篤慎,博學詩律,教授門生千有餘人」(《三國誌魏書鍾繇傳》引《先賢行狀》),祖父鍾迪因黨錮之禍而終身沒有做官。父親早亡,由叔父鍾瑜撫養成人。

    傳說鍾繇小時長相不凡,聰明過人,他曾經與其叔父鍾瑜一起去洛陽,途中遇到一個相面者,相面者看到鍾繇相貌,便對鍾瑜說:「此童有貴相,然當厄於水,努力慎之」(這個孩子面相富貴,但是將有一個被水淹的厄遠,請小心行走)。結果,走了不到十里路,在過橋時,鍾繇所騎馬匹突然驚慌,鍾繇被掀翻到水裡,差點被水淹死。

    鍾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話應驗了,感到鍾繇將來一定會有出息,便加倍悉心培養,鍾繇也不負厚望,刻苦用功,結果長大以後便先被當時穎川太守陰修舉薦為孝廉,做了尚書郎,並在陽陵(今陝西高陵)任縣令,後因病去職。鍾繇還在宮中任過廷尉正及黃門侍郎,成為皇帝身邊侍從官,董卓之亂時,鍾繇隨曹操平亂,獻計獻策,深得曹操重用。當董卓挾持獻帝劉協時,鍾繇又與尚書郎韓斌一起商議,救獻帝出長安,因鍾繇屢立奇功,被拜為御史中丞,又遷侍中、尚書僕射,並被封為東武亭侯。

    鍾繇對曹操統一北方起了重要作用,當馬騰、韓遂諸將恃強居於關中時,曹操便命鍾繇以侍中守司隸校尉之職持節監督,終於說服馬騰、韓遂諸將。官渡之戰時,袁紹與曹操相持不下,鍾繇及時送一千餘匹馬給曹軍,為曹操大破袁軍立下汗馬功勞,因此,曹操寫信給鍾繇說:「得所送馬,甚應其急,關右平定,朝廷無西顧之憂,足下之勳也。昔蕭何鎮守關中,足食成軍,亦適當爾。」對鍾繇之功勞予以彰揚。

    今日在這裡遇到,又怎麼能不喜呢?點了點頭,收了下心思,站起身來,背起雙手,來回走了兩趟,眾人只當他在尋求靈感。沒人敢打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