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二百六十章 匈人回師 文 / 橫耳

    第二百六十章匈人回師

    小約夫洛出發前,列那先走一步,從山中奔向北方,與格雷芬斯聯絡。為了配合火焰騎士營的行動,還需格雷芬斯在北方作出佯動,轉移匈人的注意力。格雷芬斯與列那見面後,立即加緊了小規模部隊的滲透活動,繞到匈人防線的後方,進行一些游擊。

    小約夫洛從火焰騎士營中選取五千精兵,迅速出發,從山中直奔奈恩斯。一路晝宿夜行,力圖避開匈人的偵察。這時,格雷芬斯派出的小規模部隊也在葉爾尼北部山區鬧騰開了,留守於科科勒的匈人部隊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北方,全然不知東邊的山裡面偷偷出來了一支部隊。

    留守於克魯伯的左谷蠡王圖格日勒在兩天後接到一些報告,說是東邊出現了一些不明身份的隊伍,他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博龍泰實在是太不小心了,怎麼讓北邊的克林斯堡軍隊滲透到這麼遠的地方來?他派人向博龍泰送信,提醒他注意格雷芬斯的滲透活動,不要讓克林斯堡的小規模游擊隊騷擾到科科勒後方。博龍泰接到他的信時心中很不愉快,自己的防線滴水不漏,克林斯堡的游擊隊伍一直不曾越過最後一道防線,科科勒怎麼會出現游擊隊伍呢?只怕是圖格日勒被打怕了,無端疑神疑鬼,把普通的流民當成正規軍了。他回信一封,說明沒有任何敵軍能夠越過自己的防線後,便把注意力重新投入到正面防線上來。

    圖格日勒在去信之後,派出一支五百人的隊伍向東搜索這支不明身份的隊伍,但這五百人並沒有碰上。他們以為是從北邊過來的游擊隊,行進路線是由克魯伯向東北,而小約夫洛的五千人則是從正東過來,雙方走岔了。

    搜索的隊伍派人向圖格日勒報告,道是一路上毫無敵情。圖格日勒放了心。這支游擊隊伍想必是退回葉爾尼山區去了,他不能想像一支小游擊隊伍竟然敢深入科科勒,難道他們不怕在科科勒駐守的兩萬大軍圍剿麼?

    小約夫洛秘密行軍三天,抵達奈恩斯城下。奪城戰毫無懸念,在五千人的突然襲擊之下,只有他們人數十分之一的匈人守軍尚未作出守城的準備,便被攻破城牆。火焰騎士營的第一步行動圓滿成功。

    列那在與格雷芬斯會晤之後,立即回到沃克索山中,帶領其餘五千人出發。他的行進方向是克魯伯東北,從側翼作出包圍克魯伯的態勢。

    圖格日勒在半天後得知了奈恩斯城失守的消息,這個消息讓他頓時蒙了。在匈人完全控制的區域內,似乎平地上生出了一支規模不小的敵軍,一舉奪下處於交通要道的一座城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基西內、涅伯河防線崩潰的一幕又重演了嗎?他到現在還沒明白,克林斯堡軍是如何突然出現在羅特堡和彼菲克堡的,這一次他更不明白敵軍是怎麼出現在眼皮子底下的奈恩斯城的。難道克林斯堡的人都會飛麼?

    駐守科科勒的匈人部隊分散於各地,圖格日勒不得不緊急下令,調集各地守軍向克魯伯集中,預備反攻奈恩斯。兩天內,各地守軍集中到克魯伯的,不過五千人上下。但這時,又有敵情出現了。東北邊不遠處,另一支規模不小的敵軍出現了,看這支敵軍的動向,正是要與佔據奈恩斯的敵軍配合,前來合圍克魯伯

    到底有多少敵軍進入了科科勒?圖格日勒心驚膽戰,這種情況下他哪還敢反攻奈恩斯?只得命令各地守軍加緊向克魯伯集中,以免這座後方中心城市丟失。另一面他急忙派人向俄提洛報告,請求前線立即派兵回師驅趕威脅克魯伯的敵軍。

    匈人各地守軍聽得克魯伯危急,無不加緊行動,三天之內,科科勒駐軍幾乎全部集中到克魯伯城中,還留於地方上的不過只有兩三千人罷了。小約夫洛按兵不動,而列那則趁此機會率軍四下攻略城池。不過幾天功夫,從克魯伯到葉爾尼邊界,十餘座大小城市全部被火焰騎士營攻陷,科科勒行省北部亂成一團。列那雖只有五千人,但匈人各地守軍太少,不敢與這支規模不算太大的步兵隊伍正面對陣,也一時無法摸清敵軍的人數,各地的急報一封連一封地報給圖格日勒。圖格日勒看了一天之內便堆積到三尺高的報告,略略估算一下,這些報告中發現的敵軍累積加起來足有四五萬之多。

    圖格日勒慌了神。報告中再怎麼重複計算,這支突然冒出來的部隊總有一兩萬吧。有一兩萬敵軍深入自己的腹地,對整個後方的威脅不言而喻。目前敵情不明,克魯伯城中的主力又不敢隨意出擊,他只能是一次接一次地催促前線大軍回師,自己則在克魯伯城中加固城防,原地固守。

    霍青和俄提洛幾乎是同時得到奈恩斯城易主的消息。俄提洛心中震驚,克林斯堡方面竟然有如此出人意料的一招,不知他們從何處來的這一支部隊,竟一舉擊在自己的要害之處。奈恩斯城的重要性自不必說,克魯伯以北的亂局同樣是自己不能忍受的。整個大軍的軍資供應全在科科勒一個行省,收穫的糧食大部分存放在後方,如果亂局不能迅速平定,又如何能夠在南邊持久作戰?難道克林斯堡方面在故意退讓,誘使自己大軍渡河,讓這支奇兵有充分的餘地行動?

    霍青得知消息,立即命令在瑞林根的主力軍東進,迎戰前來阻擊的五萬匈人,力求在此糾纏住他們。霍青此舉的意圖,並不在於將匈人困在第斯裡河南岸,而是要陷敵軍於進不可進,退又難退之境。最終的目標,是逼迫他們必須有所捨棄才能退回。

    俄提洛現在還留在河北岸,他剛要渡河之時,便得到了圖格日勒的急報,這個消息讓他一時彷徨無措。眼見得敵軍防線剛剛突破,大軍已經南渡,後方卻出了這麼大的問題。是不顧後方繼續前進賭上一把,還是求穩後撤先安定後方?這讓他一時難以選擇。但在他還猶豫未決的短短半天裡,瑞林根的敵軍主力已經出動了。霍青留重錘營守城,率克莉絲娜麾下東哥昂人、破陣營、迅風營、擒王營、磐石營和親衛隊共七萬大軍,與五萬敵軍阻擊部隊在瑞林根東南四十哩處展開大戰。

    這一仗足足打了一天,克林斯堡兵力略佔優勢,但總體上還不足以壓倒敵人。匈人領軍的右骨嘟侯犁孤塗見勢不妙,率軍退入附近的一座小城安尼爾,據城固守。霍青率軍前進到城西十哩外安營,與敵對峙。此戰規模雖大,但雙方折損兵力並不多。

    俄提洛得知南岸這一戰,恍然察覺霍青的意圖似乎是要拖住自己,不讓大軍回去解救後方困境。現在主力十三萬大軍滯留河南,河北岸只有五萬人。若是抽調這五萬人回後方,克林斯堡軍隊又具有水上優勢,難保他們不趁機渡河,尾隨追擊。必須把主力撤回河北,構築一條能夠阻擊克林斯堡軍的防線,他才敢放心地回師平定後方。

    一天之後,已經包圍了安托奧但尚未發起進攻的八萬匈人不得已撤圍北歸。傑德、特雷伯王子率部出城追擊,稍有斬獲,但由於敵軍勢大,二人不敢逼迫太緊,追逐二十餘哩後收兵回城。安尼爾的匈人在克林斯堡主力的監視下,不敢出城。俄提洛在八萬大軍撤回之後,在北岸留下三萬人策應安尼爾的匈人,自率十萬大軍回師向北。

    霍青的計劃終於實現了關鍵一步,匈人主力軍分開了。十幾萬匈人集結在一起,自己兵力又略少,正面決戰的風險太大了。現在俄提洛在第斯裡河兩岸留下將近八萬,自己率十萬人北歸,這正落入圈套。俄提洛留下的八萬人,似乎防線固若金湯,但又豈能攔得住自己進軍?

    霍青的目標,正在俄提洛的十萬大軍。但要創造一個好的機會,還得火焰騎士營的精妙配合。

    匈人大軍北歸的消息傳來,小約夫洛立即行動起來。匈人十萬大軍之下,奈恩斯是守不住的,小約夫洛根本就沒打算守。算計行程,匈人最快速度也要在三天之後才能趕到,小約夫洛趁這三天時間,率軍出城攻打周圍的小城鎮,與列那相互配合,將克魯伯周邊鬧得沸反盈天。此時克魯伯城內城外消息斷絕,圖格日勒只知道城外五哩便有敵軍大部隊,卻不知到底有多少人,也不知他們到底在哪裡,一個兵也不敢派出城,只好天天祈求長生天保佑主力軍快快回師解救。

    俄提洛回師途中,偵察兵紛紛來報,說是克魯伯一帶敵軍聲勢浩大,處處皆有人馬,但總數目卻是算不清。由於克魯伯附近的匈人全部撤到了城中,城外一百餘哩方圓沒有一個城鎮還在匈人手裡,火焰騎士營又已經分散行動,僅靠偵察兵根本就沒有辦法摸清敵情。俄提洛下令全速前進,盡快趕到克魯伯,一方面他擔心克魯伯的安危,另一方面也怕自己不在南邊,霍青趁機擊破留守第斯裡河的八萬人。

    三天後,俄提洛到達奈恩斯城下。城中空無一人,連帝國百姓也全逃走了。匈人四下搜索,在城外找到了幾個沒有來得及逃走的百姓,問過之後,才知道兩天前城中的軍隊就已經離城,據說是攻打其他城鎮去了,至今未歸。俄提洛多派哨探,遠出偵察,偵察兵這時報來的情況卻與前一天大為不同。昨天還在克魯伯附近十分活躍的那支部隊,今天卻蹤跡全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