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一場「敗仗」
列那回到沃克索山中,起義民眾的首領們受小約夫洛召集,一起議事。這次火焰天使騎士團的副團長出山,雖然小約夫洛沒有通報他出山執行什麼任務,但首領們心中隱約猜得出來。約克團長早就說過,在起義民眾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人物在幕後支持,而這個人,就是帝國民眾的拯救者。他剛說這話的時候,還沒有人能夠猜得出這個人是誰。但四年後的現在,謎底已經呼之欲出。
匈人大規模入侵帝國後,團長一直愁眉不展,但從八月份以來,他突然來了個大轉變,整日裡興奮異常,天天催促著練兵、儲糧,似乎要進行一番大的軍事行動一般。各位首領向他問起有什麼行動計劃,團長卻神秘地對他們說「得拯救的日子就要來了」。這些首領們當年也是造過反見過世面的人,聯想到帝國戰事的進展,哪還能不猜出團長口中所說的拯救者是誰?
「原來是他」首領們私下談論時,嘖嘖驚歎。
「拯救難民的英雄,力敵雄獅的好漢」他們暗自驚喜,「難怪我們的團長有帶領我們擺脫困境的能耐,卻原來是他的兄弟。難怪伊列斯副團長那麼神通廣大,能在帝國眼皮子底下給我們搞到糧食、鋼鐵和藥品,原來我們背後的靠山是他。他帶領大軍打過來了,我們翻身的日子就要到了。」
但驚喜之餘還有一絲隱憂。霍青是做為克林斯公爵的部下打過來的,而克林斯公爵又是現在帝國皇位的唯一繼承者。霍青是效忠於帝國的,而起義者們是造帝國的反起家的,一個是帝國的拯救者,一個是帝國的造反者,霍青會容得下自己嗎?
這件事,霍青早有考慮。在議事會上,列那首先宣佈了霍青的旨意,他拿出了蓋著皇帝印章的赦免書,上面明示完全赦免造反者的罪過,並命令小約夫洛和列那兩位團長將火焰天使騎士團改編為火焰騎士營,隸屬於漢克士行省軍團第一旅,小約夫洛任營長,列那回歸月夜寒光。另外還有一份克林斯公爵簽署的封爵令,小約夫洛和列那受封為男爵,起義民眾的首領人物按列那給出的名單封為騎士,另給騎士侍從若干名額,讓小約夫洛和列那自行決定人選。
見了赦免書和封爵令,各位首領歡呼不已。原本只指望得到赦免,能夠回到家鄉,就已經是萬幸了。從卑微的造反者,一躍而成為帝國的新貴族,這是他們萬萬沒有料到的事。
小約夫洛趁熱打鐵,馬上宣佈率領火焰騎士營出山,為報答克林斯公爵與霍青的厚恩與匈人一戰。首領們轟然答應,立即回去做戰前的準備工作。
十月中旬,匈人在第斯裡河北岸經過一段時間的試探之後,俄提洛終於發覺了克林斯堡防線上的一個漏洞。在河流中游,有一個比較淺的地段,對岸守軍駐紮在一座緩坡上,人數也不多,只有千餘人。這一段原本有一座堅固的城堡,但在這次戰爭中被毀掉了,只留下一圈殘存的牆基,無法駐紮軍隊。很明顯,克林斯堡人沒有時間修復這座城堡,只好在緩坡上防守,附近三十哩內,沒有大軍駐紮,這是一個很好的突破點。
為了避開敵軍耳目,不讓他們發覺自己的目標在這裡,俄提洛小心翼翼,沒有從沿河部隊中抽調人馬,而是從後方偷偷調集部隊,向離河五十哩的一座城堡集中。在某天的半夜,兩萬匈人從這座城堡出發,馬不停蹄,直奔河邊。對岸一片寂靜,匈人躍馬渡河,直朝緩坡上殺來。
匈人渡河的情景被埋伏於南岸的克林斯堡偵察兵一絲不落地看在眼中,偵察兵們立即飛馬向西邊馳去。
「俄提洛終於看到了我留下的漏洞。」霍青得報,長舒了一口氣道,「我們的計劃該發動了。」
傑德道:「根據這段時間的偵察,匈人在沿河各處的部隊均無大的調動,我們可以推知,這支部隊是從他們的後方調來的,目的是避開我們的偵察。」
「我正要他如此,」霍青笑道,「剛剛偵察兵的匯報,這支渡河部隊有兩萬人。匈人的後方一下子少了兩萬人,難免全出現守備上的漏洞,這樣一來,小約夫洛就有機會了。只可惜我們不知道俄提洛是從哪裡抽調出這兩萬人的,現在要看列那的情報准不准了。」
傑德點頭道:「列那如果能搞到匈人後方各地抽調兵馬的數目,小約夫洛就能選取到最佳的突破點,既是匈人後方的要害,又能一舉得手,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霍青道:「要讓火焰騎士營發揮奇兵的作用,我就得在第斯裡河一線放出足夠的誘餌,調動匈人後方的部隊南下。所幸俄提洛還算聽話,我放下的誘餌終於讓他看見了。現在,我們要好好組織一場敗仗,讓俄提洛看上去沒有破綻,讓他放心大膽地將主力集中到第裡斯河以南來,好讓我們的小約夫洛男爵在北邊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匈人在接近緩坡時,克林斯堡的哨兵們似乎才發覺他們渡河了,一陣報警的鑼聲響過,駐守山坡的這支東哥昂騎兵紛紛出帳上馬。他們看見大批的匈人殺來,忽哨一聲,回身便走。匈人並不追擊,而是在佔領緩坡之後,立馬立營防禦,以待主力渡河。第二天一早,附近百里範圍內的匈人齊集,蜂擁渡河,一天之內,便有五萬大軍到了河南岸。
在這一天裡,附近的克林斯堡部隊也在向這裡集中,不過他們只有一萬多人,只發動了幾次小規模的襲擾,被匈人大隊反擊,立馬退後,並不能阻礙匈人渡河行動。
俄提洛在河北邊不遠的一座城堡中指揮這次渡河行動,他感覺到,克林斯堡的疏忽之處已經被自己牢牢抓住了,霍青百密一疏,在這一段河道上的佈防存在疏漏,雖然這附近有其他軍隊呼應,但集結的速度遠遠比不上已方。第斯裡河防線終於被自己突破了,下一步,便是繼續擴大戰果,將克林斯堡的部隊壓縮到東中央特別區內,為雙方決戰爭取有利態勢。
匈人五萬大軍在南岸站穩腳跟之後,馬上南下進入威科勒行省境內。克林斯堡軍隊在這一帶兵力不足,沒有作出有力的阻擊。突破點東邊的部隊也隨之南下,與處在安托奧與威科勒邊界的瓊馬克軍團會合,而突破點西邊的部隊,則向西向瑞林根集中。俄提洛見自己這一從中突破,便將克林斯堡部隊分割成兩部,欣喜異常。遂命一部向西,逼近瑞林根,主力向南,意圖消滅突破點東部的克林斯堡軍隊。
傑德已經在匈人渡河之後,立即趕往東部,受霍青命令組織這一場「敗仗」。這部分部隊,包括特雷伯王子率領的兩萬東哥昂人、哥安斯部族騎兵四千人和一萬餘瓊馬克軍團。人數並不多,加上瓊馬克軍團的實力有限。俄提洛選取這部分敵軍先行消滅,把握不小。但克林斯堡方面早有準備,瓊馬克軍團受命整裝待發,一得知匈人渡河,便即向西。兩天內,三部人馬在傑德的指揮下已經會合,退往安托奧行省首府安托奧城。這時,匈人四萬大軍已經趕上來了,傑德下令據城防守。
俄提洛對克林斯堡軍的行動毫無懷疑。沒有一個正常的統帥,會容忍敵軍突破自己的防線,把兵力分割為兩個不能相互聯繫的部分。如今克林斯堡軍大部退往瑞林根,留下一小部困守安托奧,給了自己一個分割殲滅的好機會。俄提洛命令主力立即向河南進發,組織起一支八萬人的大軍圍困安托奧,爭取一舉破城,另外五萬人向西採取守勢,防止瑞林根的敵軍前來援救。河北岸,留下五萬人監視瑞林根,防止敵軍渡河北進。在科科勒後方,只有不到兩萬人留守。
匈人對安托奧的進攻很快打響,八萬大軍,對守城一方的將近四萬人,兵力上匈人遠超對手。但安托奧是座大城,城防堅固,霍青料定傑德守上十天半個月也沒什麼問題,況且以他的要求,傑德完全不需要守多少時間。匈人的主力已經被自己調動南下,科科勒廣闊的土地上,已經給小約夫洛留下了足夠的活動空間。各項準備工作都已就緒,單等火焰騎士營這顆棋子落在關鍵點上了。
列那的偵察報告已經放在小約夫洛的案頭,從克魯伯至第斯裡河三百餘哩,這個範圍內沒有多少匈人。小約夫洛的目光在地圖上逡巡,最終落在了克魯伯以南四十哩處的一座中型城市——奈恩斯城上。這座城市正處在科科勒通往威科勒的大道上,如果佔領了這座城,就掐斷了匈人後方與包圍安托奧的部隊之間的聯繫,是一個值得奪取的戰略要點。另外,這座城市裡匈人的守軍也不多,只有五百多人,在突襲的情況下,小約夫洛完全有把握一舉奪下。
「就是這裡了。」小約夫洛一指點在地圖上代表奈恩斯的小圓點上,似乎已經把五百匈人壓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