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東邪傳人

名傳天下 第三百七十二章 傳奇師徒 文 / 葉離歌

    第三百七十二章傳奇師徒

    說起桃花島,中國人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但大多數知道的只是電視電影小說中的桃花島,如果說是現實的桃花島,恐怕知道的人就要大打折扣了,也就那些特別喜歡旅遊或者曾經去過的人比較熟悉,大部分的人以前從來不知道現代社會中當真有這處地方。

    這幾天,桃花島可是出盡了風頭,無論是媒體還是網絡,就像是忽然之間突然刮起了一陣旋風,瞬間把桃花島刮入了眾人的視線中。

    但吸引人的卻並不是桃花島的風景歷史,而是一個不足十歲大小的女孩。「世間第一神童」,這個是網絡上送給女孩的稱號,卻一時間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認同。那一張張流傳的照片,可以清晰的讓任何一個人感覺到小女孩那聰慧剔透的韻味,還有那可愛粉嫩的長相,就如同遺落人間的一隻小小的精靈一樣,感染著每個人的心靈,溫暖著每個病人的心房。

    許寧,年僅不足八歲,父母健在,籍貫不詳,大概在浙江省東南部雁蕩山附近,五個月前,在少林寺門口和母親與楚邪相遇(根據相遇時的情景,說明楚邪早就與寧寧她們相識),根據在少林時與其父母分別的情況來看,應該正是那時候楚邪才收她為徒,所以才會放心把女兒交給楚邪。由上面推論可知,許寧僅僅隨楚邪學醫不過五個月時間,這五個月在常人而言,想要學會古老生澀的中醫,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在許寧身上卻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據悉,在月餘之前,楚邪曾經為了教導許寧學醫,曾在舟山市最大的藥房怡和堂裡學習辨識藥材,而楚邪的教導方法更是前所未聞,師者教常人不能教,徒者學常人不能學,這對師徒在僅僅一個月時間內,完全熟知了怡和堂將近兩千餘種中藥。兩千種藥材,相信這絕對是現今任何一個中醫不能相比的,一個醫術出眾的中醫醫生,一般情況下,只需要掌握數百種常用的和自己擅長的藥材就足夠了,僅憑著這豐富的藥材知識,就足以讓這個小女孩脫穎而出。

    在僅僅只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內,這個年僅七歲多的小女孩,居然成功一直的幫助了大概二百多個人,給他們的病情做了正確而詳盡的指導,而且還開了大概一百多個藥方,對於這一百多個藥方是否當真有效,目前還未盡知,不過最近兩天已經開始有人專程來道謝來了,而至始至終,這個孩子始終沒有收取過一分的金錢,完全是義務治病,就如她在第一天所說的那樣,她這次完全是為了實踐自己的醫術,病人信任她給了她機會,這對她來說就是回報。

    一個七歲大的孩子,試問世間還有哪個神童能夠與之相比?面對紛亂的人群,小姑娘從來都是從容相對,面對各種患者的苦楚,她從來沒有表現出來過一絲一毫的不耐和不喜。別說一個孩子,就是一個成人在這利益熏天的社會,又有幾個能夠做到如許寧這個孩子一樣?

    儘管對於楚邪,國人有著各種各樣不滿的言論和看法,有人對其崇拜,有人對其鄙視,有人說其虛偽,有人稱其傻瓜。但能夠在不足半年的時間內,培養出這樣一個讓人歎為觀止的徒弟,也足以證明楚邪的才華絕對不是徒有虛名。

    一個師傅,一個徒弟,俗話說有什麼樣的師傅,就有什麼樣的徒弟,許寧小小年紀就擁有了這樣的本領,那麼身為師傅的楚邪,他的醫術到底精湛到何種地步呢?可惜的是,楚邪至始至終都沒有出過面,就算是許寧面對自己無能為力的病者,也是坦然拒絕,完全沒有任何請師傅出面的打算。但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桿秤,若是此時還說楚邪不懂醫術,那實在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一個不懂醫術的人可能會在數月時間裡培養出一個這樣的徒弟麼?

    在此,我們期待著楚邪走出竹林,一展醫術,希望這個身懷中國眾多的古老文明的傳奇一般的年輕男子,為中國日漸衰落的中醫打開一扇充滿光明和希望的大門。

    上面這一片言論,是出自浙江日報頭版頭條的一則報導,以「傳奇的徒弟,傳奇的師傅」為標題,足足佔用了一大半篇幅。

    「寧寧,看病幾日,你心中可有什麼問題?」燈光下,楚邪手中端著一杯清茶,坐在一張搖椅之中,輕輕晃動著向旁邊坐著的寧寧問道。

    至於沈尋影,則是安靜的在一旁的椅子上坐著,白皙而修長如玉的雙手裡,卻猶如穿花一樣,快速的編織著一件物事,這是沈尋影閒暇時分最常做的一件事,至於編織的東西,大多是一些花鳥之類的,編織完之後,就隨手掛在房屋各處,很是好看。

    這樣的生活,讓沈尋影幾乎為之陶醉,好似完全遠離了塵世間的煩惱一般,所有的不快之事全都據在了竹林之外,這裡只存在著溫馨安寧。

    寧寧聽了楚邪的問話,一根小指頭習慣的在自己的臉頰上摩挲著答道:「楚哥哥,我看過的病人已經不少了,但我感覺自己用的都是照搬硬套,大多數都是根據病人說的病情症狀再為他們診治,很少是寧寧自己通過觀察得出的結論」。

    楚邪聞言,臉上頓時露出了兩分會心的笑容,寧寧的作為自然在他的掌控之中,這將近一周時間內,寧寧看的將近二百個人,的確幾乎全都是根據她自己心中記得那些病例特徵而對症下藥的,卻很少有通過自己的技術為病人診治的。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學中醫的一個大忌,因為就算是同一種病例,但患者不同,病情的情況也會有所不同,診治的方法或者是藥量都要有著細微的變化,如若照著寧寧這般做,很容易會出醫療事故。至於寧寧這一周來沒出事情,自然是因為寧寧心中藏有的理論和病例實在太豐富了,大多數都能照搬應用。

    楚邪點點頭,繼續問道:「你心中可曾想到原因?」

    寧寧頭微微一歪,答道:「楚哥哥經常說中醫講究的就是望、聞、問、切,四種診法,如若掌握了這樣四種,再熟知各種藥材,這樣就足以成為一個良醫。我覺得自己到現在只是做到了一個問,其他的卻是沒有做到」。

    楚邪呵呵笑道:「你能明白自然是好事,身為師傅,四種診法唯有問能夠直接傳授,至於其他三種,卻是要你自己去積累經驗,細心體會」。

    「望診:凡看病,以望為先。病起百端,不出臟腑氣血神經;症雖多樣,不出寒熱虛實。病雖難知瞞不過顏色位置;觀形察色一目瞭然。望診的內容包括面色、眼球、山根、舌胎等;聞診:聞即聽的意思,聽呼吸之粗細可辯肺腑之功能,而腦神經是呼吸的中樞。聽其話語可知腦之生理功能,言語錯亂是腦功能紊亂的症喉。聽其言還可辯智力、思維正常與否。問診:病有顯性症、隱性症,不問不得其情,問診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病史、原因、症狀、用藥史等等。切診:脈的搏動繫於心臟,人體血脈分佈全身。《傷寒論》以脈浮、大、滑、動、數屬於陽,脈沉、澀、弱、弦、微屬於陰。凡欲知五臟之疾,必先識脈。若能知脈虛實,即知病源。欲知病源,即不錯療。這四種診治之法是中醫的基本,之所以這幾日我沒有對你提出任何問題,就是讓你悉心體會每個病人身體的情況,你可有所得?」楚邪款款而談道,

    寧寧點點頭:「楚哥哥,我這幾天沒接到一個病人,不管對方病情如何,這望聞問切四種,可是沒有一個錯過,全都一一在病人身上實踐了,並且還根據自己對病人病情瞭解的情況,在心中做了對應的比較」。

    楚邪點頭淡聲說道:「不錯,望診和聽診我是沒什麼可說的了,不過切診倒是要注意,把脈是四種診法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項,不管是否通過其他三種方法確認了病人的情況,這脈肯定是要切的,因為病人始終是病人,對病情的訴說或者會有所失誤,身體也或者有其他隱疾,影響到病人和醫生的診斷。而切脈卻完全是靠著醫生的醫術和經驗來為病人診治的,這是最保險最重要的一步」。

    「脈動應指(指頭)的形象,包括頻率、節律、形態、充盈度、顯現部位、通暢的情況、動勢的和緩、波動的幅度等方面。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密切相關。心主血脈,心臟搏動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脈搏。心臟的搏動和血液在血管中的運行均由宗氣所推動。血液循行於脈管之中,除了心臟的主導作用外,還必須有各臟器的協調配合。肺朝百脈,即是循行於全身的血脈均匯於肺,且肺主氣,通過肺氣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主統血,血液的循行有賴於脾氣的統攝;肝藏血,肝主疏洩,有調節血量的作用;腎藏精,精化氣,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各臟腑功能活動的動力;而且精可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質基礎之一。故脈象的形成與五臟功能活動有關,而且五臟與六腑相表裡,脈象的變化也可反映六腑的變化。一般醫生能夠通過手指感覺到的脈動徵象,有浮、沉、遲、數等二十多種,,但我們習武之人卻不同,我們能夠察覺到的脈象有百餘種,這百餘種,幾乎包含了人類身體各處的症狀,所以你以後定要細心體會」。

    「浮脈:輕按可得,重按則減。主病:表證由於外感病邪停留於表時,衛氣抗邪,脈氣鼓動於外,故脈位淺顯。浮而有力為表實;浮而無力為表虛。內傷久病因陰血衰少,陽氣不足,虛陽外浮,脈浮大無力為危證。

    沉脈:輕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裡證。有力為裡實,無力為裡虛。邪鬱於裡,氣血阻滯陽氣不暢,脈沉有力為裡實;臟腑虛弱,陽虛氣陷,脈氣鼓動無力,則脈沉無力。

    遲脈:脈搏緩慢,(每分鐘脈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證。有力為實寒,無力為虛寒。寒則凝滯,氣血運行緩慢,脈遲而有力為實寒證。陽氣虛損,無力運行氣血,脈遲而無力,為虛寒證。……………………弦脈:端直而長,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膽病、痛證、痰飲。氣機不利,肝失疏洩,脈道拘急而顯弦脈。病則氣亂或痰飲內停,致使氣機輸轉不利,出現弦脈。

    楚哥哥,各種脈象的症狀,我早就熟記在心了,寧寧一定會用心應用的」,寧寧滾瓜爛熟的把楚邪早先時候教與她的脈象清晰的背誦了一遍。

    殂謝點點頭:「很好」,接著拿起桌子上擺放著的一疊紙張,交給寧:「這些是這幾日你給那些人治病的資料,他們的病理和身體的各種情況,都詳細的記在了這上面,自己好好揣摩一下去吧」。

    「謝謝師傅,你對寧寧真好!」寧寧接過紙張,看著上面詳細記述的內容,感動的說道,她這才知道,這幾天來,師傅非旦沒有清淨下來,反而時刻關心著自己,為自己做了這麼多事情。

    楚邪輕輕擺了一下手,沒有說什麼,寧寧向楚邪舉了一個躬,接著和旁邊的沈尋影說了聲:「大姐姐,寧寧去學習去了,一會見」。

    沈尋影看著寧寧一蹦一跳離去的背影,臉上露出了一抹溫馨的笑容,對楚邪說道:「這樣的日子真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