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賈寶玉新傳

第七卷 滿江紅 第十四章 以人換人(上) 文 / 空空道人

    第十四章以人換人(上)

    也許是馬背民族共同的特點,多鐸的性格很直接,這一點在他回復王燃價目表的信中便可見一端。

    那些「中看不中用」的什麼王爺、格格的,全部被多鐸從價目表中直接劃掉,便是對雙方都有好處、甚至是清方占一定便宜的交換俘虜之事,也被多鐸壓後。

    多鐸在信中說的明白,「買贖」的前提必須建立在多爾袞和順治小皇帝兩人被贖回來的基礎之上,否則,便是多鐸的兒子女兒也一樣免談,直接手底下見真功夫罷了。

    「多鐸這小子倒也聰明,知道時間拖的越久對我們就越有利,」閻應元笑著說道:「說什麼三天之內若不同意交回多爾袞和順治兩人,他就要直接陳兵北京城下……」

    不管是王燃的北伐軍還是金陵的守軍在經過長達幾個月的征戰後都已經疲憊到了極點,極需時間休整。清軍在這方面的問題雖然也不小,但比起明軍來要好得多……誰叫人家人多,晝夜不間斷的攻擊也排的過來。

    更重要的是,時間越長,王燃的政治優勢就越容易得到發揮。明軍打下北京城、活擒滿清貴胄的消息不僅可以進一步激發明軍的鬥志、打消「牆頭草」的二心,便是對那些已被清軍佔領的地區,如山西、陝西、河南等地的民眾也將起到相當大的刺激作用……隨著時間的推進,如果情況沒有朝向對滿清有利的一方發展,原本已經被鎮壓下去或已經消失了的反清活動將很可能再次爆發出來,讓滿清原本就不太鞏固的統治崩潰……入關的八旗子弟大部分都隨同多鐸一道行動,控制這些佔領區的大多是軍心未定的「偽軍」。如果真的有什麼異動,別說指望這些「偽軍」前去平叛,他們可能自己先就反了起來。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王燃的北伐軍是「孤軍深入」,但多鐸的四十萬大軍也同樣是脫離了大後方。雖說在糧草供給方面,雙方的問題都不大,王燃靠的是海上的補給線,而清軍通過燒殺搶掠也可以滿足他們的用度,但王燃再「孤軍深入」也屬於本土作戰,佔盡了「人和」,而清軍則屬於典型的「境外用兵」,很容易便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

    因此對清軍而言,速戰速決是他們最希望的結果,但話又說回來,如果真能把多爾袞和順治兩人贖回也是一件對他們相當有利的事,起碼可以擺脫政治上的被動,拖上幾天倒也值得。

    「這可不行,多少錢也不能換……」聽了閻應元的話,一旁的堵胤錫著急起來:多爾袞是清軍的實際統領,其地位就相當於戰神一般……現在被俘雖然會影響到他的聲望,但以他在清軍中的根底、多年廝殺贏得的名聲以及排除異已的手段,只要放他回去,用不了多久,他肯定可以將清軍重新收攏起來……多爾袞這個傢伙本就是我們的心腹大患!」

    堵胤錫說得有道理,多爾袞的手段確實了得……這傢伙不僅在軍事上戰功著著,在政治鬥爭方面也很有一套,年紀輕輕便執掌了大清的實權,那些「政敵」們不是被他收服就是被他清除,據說皇太極生前也一直想找借口除去這個對自己皇位威脅最大的「睿親王」,但卻被多爾袞巧妙化解,不但如此,更迅速建立起了可與皇太極一較高低的班底。皇太極在臨死前不得不單獨召見多爾袞,求他善待自己的後代……放多爾袞回去,無異與放虎歸山。

    「那個順治也不能放……」堵胤錫接著說道:「順治是他們的名義領袖,雖然他現在年紀還小,與征戰中起不到什麼作用,但只要他在,清軍的各方勢力就能達成一致……即便有人功高震主,那也是以後的事情……」

    這個時期順治的地位與日本中的天皇有些類似,是清軍精神層面的象徵,雖然都沒什麼實權,但大家都是拿他說事兒……放順治回去,憑多鐸的四十萬大軍再加上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清軍確實也會很快的平穩下來。

    「現在清軍是失去了主心骨,又有豪格、皇太后什麼的在裡面亂攪一氣,早晚必亂……」堵胤錫總結地說道:「但要把他們二人放回去,哪怕只放回一個人,也會讓清軍迅速穩定下來,這對我們可是大大的不利……不談軍事上會給我們帶來的麻煩,便是朝廷內部怕也不會善罷干休……」

    堵胤錫說的朝廷內部自然是指金陵,如果王燃真的用多爾袞和順治兩人去換金銀財寶,清流們肯定是奏章如潮……你怎麼能為了一點身外之物,就放掉好容易才抓到的強盜頭子呢?!

    堵胤錫這幾句話說得又快又急,王燃等人根本插不上嘴,好容易等他停了下來,王燃才掛著一絲好笑的表情打斷他的話說道:「老堵,我什麼時候說要拿多爾袞去換錢了?」

    「換什麼也不行啊……」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堵胤錫對王燃身上的「商賈之氣」也有些瞭解:「只要放了多爾袞他們,咱們辛辛苦苦打下北京城的成果可就等於浪費了一半!什麼金銀珠寶、軍馬糧草,就是用他能換來兩千戰俘也不能答應……放了他,我們大明不知道要損失多少個兩千人!」

    王燃與閻應元互視了一眼,兩人的臉上都帶出了越來越濃的笑意。

    「老堵,你的想像力也就這麼多了……金銀珠寶、軍馬糧草……就不能換點別的?」閻應元笑著賣了一個關子:「還換什麼也不行……拿他們換一場勝利行不行?」

    「換勝利?」堵胤錫自打進北京城後就承擔著繁重的地方政務工作,鮮少有精力再介入與王燃的軍事部署上,故此對涉及到了軍事行動還不甚瞭解,此時聽了閻應元的話不由有些迷惑,喃喃地說道:「那也得看是什麼的勝利……」

    「什麼樣的勝利?」閻應元繼續賣著關子:「一場很大的勝利,一場決定性的勝利……如果我們得勝,別說是守住北京城以解當前之圍,便是清軍幾十年內都別想再踏進山海關!」

    「以解當前之圍?還讓清軍幾十年都踏不進山海關?……那除非是完勝德州的四十萬清軍……」堵胤錫迷惑更深,禁不住望向王燃:「這怎麼可能?」

    從常理上推斷,這確實不可能。

    目前的形勢對王燃並不利,雖然打下了北京城,在政治上佔據了極大的優勢,但從整個軍事佈局上看,王燃沒有佔到優勢。

    雖然王燃擁有二十萬之眾,又是守城戰,但為了應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威脅,王燃的二十萬人馬不得不分散用於各城,不像進攻時可以攥成一個拳頭那般有力。

    在京城的北方,山海關的爭奪依然在緊張而殘酷地進行中,關外清軍的兵力源源不斷,給連續抗戰的北伐軍守軍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王燃的總兵力雖然仍保持在二十萬人的數目,但除了疲兵就是降軍,直到前幾天,王燃派出的兩萬人馬才將原山海關守軍撤下來休整,此時一萬餘人的原明守軍只剩下了一半不到。

    在京城的西面,王燃近五萬人馬已經分別進佔了真定與紫荊關一線,以掐住山西通往京城的咽喉要道。姜瓖雖然已經投誠,但山西仍有數萬左右的「偽軍」,而在陝西、河南等地,通過前一段的戰爭,又有更多數量的地方武裝成為了清軍征服中原的幫兇。

    而且據可靠情報,在滿清的要求下,號稱滿清最可靠的盟友蒙古正在整軍備戰,估計很快就可以聚集十萬鐵騎兵壓山西。

    雖然得到了這樣的情報,雖然知道只要能夠進佔大同一線便可以扼制住蒙古的侵入,將蒙古與駐守山西的「偽軍」隔開,繼而分而殲之,佔領山西全境,但王燃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以明軍現在的狀態和兵力,能夠守住現在佔領的重要城鎮已是極限,根本不可能再展開大規模的進攻行動。

    王燃能夠用於正面防範多鐸四十萬兵馬的部隊也只有十三萬左右。而這十三萬人也不得不分散安排於京津一線,這可是確保海上補給線的重要措施。

    更重要的是,由於左夢庚等勢力的變節,南方自顧不暇,王燃在短期內除了彈藥糧草根本不能得到一兵一卒的補充……普通老百姓的熱情再高,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成為合格的熱兵器使用者。

    分散的二十萬人馬能夠守住這些城池已然是不容易,居然還想著併吞對方的四十萬大軍?

    「大人,您到底是想要多鐸用什麼來贖回多爾袞他們?」堵胤錫想了半天也沒琢磨出來。

    「用人……」王燃笑著對急得一頭汗的堵胤錫說道。

    「人?什麼人?」

    「牛金星!」王燃淡淡地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