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賈寶玉新傳

第七卷 滿江紅 第九章 紫禁之巔(下) 文 / 空空道人

    第九章紫禁之巔(下)

    紫禁城,自元朝建都以來,便成為了權力的象徵。紫禁城一詞,是歷代皇宮的別稱,古代皇帝稱自己的皇宮為大內,古代官員稱皇宮為禁中。而紫禁一詞的出現則是加入了星相學的觀念。依據古代的星相說,上天有一座紫微星垣,是天帝的宮殿,而人間帝王所居住的宮殿當然就要與之相對應……紫禁一詞就是用紫微和禁中拼接出來的,唐朝詩人在詩作中經常用「紫禁」來稱謂皇宮,這到不是因為詩人們迷信星相,而是「紫禁」比「禁中」更顯得風雅一些。

    眺望著那組金碧輝煌的建築群,殿宇重重、樓閣層層、千門萬戶、巍峨莊嚴,不由王燃不心生幾分感慨……在原本的時空裡,王燃也曾以一個「半普通」遊客的身份瀏覽過故宮,說「半普通」,倒不是指王燃可憑軍官證買到半價的門票,而是當時正好在故宮做一個研究項目,公私兼顧,轉了許多「遊客止步」的地方。當時王燃已經覺得自己很有些享受特權的意思了,但跟現在簡直沒法比……騎在馬上逛故宮,這感覺……在古代,「紫禁城跑馬」那可是一項極難得的殊榮,非有大功不得賜。

    當然,以王燃目前的功勞倒也配得上「紫禁城跑馬」,雖然還沒有達到王燃當初擬定的北伐目標。

    正所謂計劃不如變化快,王燃的「總體戰略」也是一波三折。

    最開始,王燃是準備借清軍忙於對付李自成之機,由李巖部負責牽制河南一線的清軍,莊子固兵團由海路進攻直接奪取北京城,謝啟光的山東軍團同時挺進,徹底打通金陵至北京一線,然後趁清軍回援的空當,奪取山西固一線的內長城與山海關一線的外長城,將清軍隔離在外,並視情況進一步向西方控制住太原、大同一線,將關內清軍的主力封鎖住,截斷他與關外清軍及蒙古的聯繫,造成多鐸部「孤軍深入」之勢……清軍畢竟入關時間尚短,在中原一帶並無根基,明軍完全可以挾北伐勝利之勢,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最好的作戰效果……清除了這一支最強力量的清軍主力,關外諸軍就好說了。

    王燃的這個構想在他決定第一次南巡之前就已經成形,因此他才投入了極大的物力、財力、精力籌建東海艦隊,並不惜代價練兵東瀛。在王燃原本的計劃中,練兵的地方不只有東瀛,還包括朝鮮。拿下了朝鮮,便等於在滿清的背腹插了一把刀,必要時足可形成兩面夾擊之勢,至少也可以起到牽制關外清軍的目的。

    只可惜,王燃的這個構想剛剛啟了個頭,就不得不重新做出部署……山東謝啟光部在當時激進的清流挾迫下提前發動了北伐,不僅是打草驚了蛇,引起了清軍的注意、使得清軍加強了這一線的防範,還斷送了整個山東軍團,使王燃原本就緊張的兵力變得更緊張,同時更在山東一線失去了主動權。同時,堵胤錫、黃得功搞出的寧國府一案,更使得王燃有一種內憂外困之勢。

    不過在王燃上演了一出連環的「疑兵之計」後,不僅成功轉移了清軍的注意力,更整合了南明最大的一支軍閥力量,將黃得功部納入了整體計劃之中,調整後的「北伐計劃」重新得以實施……李巖部仍舊擔負著牽制陝西清軍主力的任務,莊子固部仍舊從海路直抵北京城下。不同的是,最初的計劃是準備直接奪取京城,而現在由於山東清軍的存在,雖然奪取京城的目的不變,但中間的過程卻調整為了先圍點打援,敲掉山東、山海關一線清軍後再奪占京城,以防已方的兵力被這兩部分清軍纏住,給回援的清軍帶來可乘之機。

    這份調整後的計劃較之原本的計劃顯然是兜了一個小圈子,但根據王燃等人若干次的兵棋推演結果,這份計劃即便達不成切斷清軍主力與關外清軍及蒙古聯繫的目的,但也可以實現金陵與北京一線的貫通。

    很明顯,這無疑使軍事上的成果大打折扣。從形勢上看,清軍主力與關外清軍及蒙古完全連成了一片,這必然將造成雙方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的相持。但話說回來,這在政治上的成果卻與最初的目標無異……拿下了北京城,不僅可以極大的振奮、收攏國人之心,更可以震懾住那些心存二志的牆頭草,最大限度地促成一致對外之形勢。

    這份計劃在開始階段還是很順利的,清軍根本沒有想到王燃會從海路進攻,被王燃打了個措手不及,讓王燃順利實施了其圍點打援的計劃,先滅了山海頭援軍並順勢奪佔了這個橋頭堡,接著回兵重又圍住了北京城。

    只可惜王燃緊趕慢趕,動作依然稍微慢了半拍,還沒來得及震懾住左夢庚與牛金星這樣的牆頭草,他們先一步被滿清拉了過去。左夢庚與牛金星的突然反水一下使清軍原本將很被動的形勢變得趨於主動……左夢庚部拖住了王燃手中所有原本可以用做預備隊的人馬,黃得功部、張煌言部、青州部都不得不過早地投入到保守金陵的一戰中……牛金星則充分向世人展示了「此消彼長」的概念,使得清軍在滅掉李自成這個頭號大敵後,實力不減反長,不僅一舉突破了李巖在河南的防守陣線、將之壓到了徐州,更在相當程度上沒有了後顧之憂,可在山西組織起十萬人馬用於支援北京。

    從形勢上看,當時清軍已經從戰略態勢上已經完成了對王燃部的分割包圍……李巖在徐州面對著四十餘萬的清軍主力、黃得功在金陵抗拒著七十萬的左夢庚部隊,而王燃的人馬也面對著來自山東、山西、關外三處的夾擊包圍,不論王燃被哪一部分牽制住,不僅北伐將告結束、還將承受對方反過來獲取相應軍事目標與政治目標的後果……清軍打下金陵與王燃打下北京,在政治上價值是極為類似。

    這迫使王燃不得不再次調整北伐計劃,現在拿北京為餌不僅僅是為了圍點打援,還要將多鐸部吸引回來以解金陵之圍。

    這實際上是需要打上幾個時間差,面對山東、山西、關外、多鐸幾處兵馬,先打誰、後打誰都必須經過仔細的計算。更重要的是,這幾仗都不能打成消耗戰,王燃手裡已經沒有可供補充的兵源。

    非常幸運,王燃做到了這一點。在牽制住關外、山西兵馬,迫使洪承疇部第一個跳入了王燃布好的口袋,這便等於是破解了清軍的三路援軍,逼得多爾袞不得不召回了多鐸的主力。而接著王燃又利用多鐸回兵的空隙,將山西兵馬引入了包圍圈,並借助一場本來對自己很不利的暴雨天氣,不僅好運氣地吃掉了山西的援軍,更提前十天完成了此次北伐最大的政治任務、攻佔了北京城。

    說起來,現在的局勢確實讓王燃有些哭笑不得……敵我雙方的態勢距離自己原本的計劃已是天差地別。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王燃達成了此行的目標,但付出的軍事代價卻也是相當慘重……從控制地域上看,原本已經比較鞏固的根據地河南全部淪入敵手、南京周邊也被左夢庚攪得一團糟、北京至金陵之間的要道本來已被打通,但現在又已被金陵截斷……而從戰損上看,先後投入到李巖部作戰的有十一萬人馬,現在被打的只剩四萬不到,先後投入黃得功部作戰的近十二萬人馬,也損失了七萬有餘,一直追隨王燃、閻應元北伐的老部隊也耗掉了好幾萬,現在余十三萬左右,就算加上新收編的姜瓖部人員,王燃所部的總數目也從四十一萬降至了二十八萬。也就是說,截此為止,除了打下了北京,王燃沒有看到任何好處。

    當然,話得說回來,現在沒看到好處,不代表就沒有好處。

    攻佔北京後的政治影響自不用說,從軍事的角度來看,王燃部雖然損失很大,但由於大多數是以守對攻,北伐部隊的伏擊戰更是屢屢得手,因此給清軍帶來的損失更大。據初步估算,清軍已經損失了近五十餘萬人馬,雙方的總體損傷比近五比一。

    更重要的是,由於雙方的計劃變更,多鐸部的主力並非是從山西東來,而是改由山東北上,只要王燃掐住徐州、北京兩頭,就可以將多鐸部壓在山東境內,這樣的話,不用進佔山西也可以斷了清軍主力與蒙古、關外的聯繫。

    可是,想吃下這四十萬的清軍,單憑現有這不到三十萬的兵力怎麼可能?

    「二爺,前面就是坤寧宮,滿清皇室的人都被集中在那兒……」茗煙的聲音打斷了王燃的浮想。

    坤寧宮?王燃一怔,傳說中皇后住的地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