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賈寶玉新傳

第七卷 滿江紅 第四章 道高一尺(下) 文 / 空空道人

    第四章道高一尺(下)

    多爾袞確實不負其「睿親王」之名,非常懂得審時度勢。面對城下鰲拜用五百軍士之命「探得虛實」的明軍,城上諸人上至多爾袞下至普通一卒都知道此刻不宜再選擇出戰。

    但城上不出戰並不代表城下不約戰。

    也許是對城內守軍的虛實同樣不瞭解,明軍在鰲拜退進城中之時並未順勢進攻,而是在往前壓了一步之後繼續保持著防禦隊形,像是在等待城內清軍的第二次出擊。隨著時間的流逝,城下的明軍顯然有些失去了耐性,在第一次勝利反擊的刺激下,一幫士兵開始出來罵陣,叫囂著要清軍出城決一勝負。

    說起罵陣,清、明兩軍是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因為這種情況清、明兩軍對陣之時經常發生的事情,說陌生,則是因為今天這角色發生了大逆轉……當年都是清軍在城下叫陣、明軍「堅守」不出,什麼時候輪到明軍主動要求一戰了?!

    不得不說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即便是罵陣比起當時偏安一隅的滿清也有水平的多。當初滿清罵陣不過是「縮頭烏龜」、「膽小鬼」、「沒種」等有限的幾個詞來回使用,比起這回的明軍相關何止萬里!

    別看明軍的很多士兵沒讀過書,但在罵人的藝術方面那絕對是條理分明,層次有序、用語規範,罵出了新意、罵出了水平

    「下面我要說的多爾袞他爹……我先喝口水……」城下領頭叫罵的明軍接過同伴遞過來的水壺潤了潤嗓子,接著說道:「他這個倒霉的爹啊……」

    「這小子誰啊?有前途啊……」看著這個口若懸河的戰士,隱身陣中的王燃差點把一口茶噴出來,這當口居然還要先喝口水。

    「這小子啊,自稱『天下棋王』,」莊子固搖著頭笑道:「『棋』下的怎麼樣不知道,但『氣』人絕對有一手……」

    能被莊子固記住的戰士自然在打仗上都有一手,上一個「兵人」精於白刃戰,在槍挑東瀛第一劍客柳生十兵衛後被因功升為特種大隊刺刀教官,王燃開始琢磨將這一個口才絕佳的『天下棋王』調到外交部……下一步在政治攻勢方面的工作顯然很重。

    得到自己人的欣賞自然就會遭到敵人的憎恨,眼見天下棋王將自己的父親貶得慘絕人寰,多爾袞的面子上也是相當地掛不住……大清立國已來,自己什麼時候被別人這麼罵過?而正所謂主辱臣死,一干文官脹紅了臉說不出話,鰲拜等一干武將也壓不住心中的憤恨,在一旁請纓出戰。

    「多爾袞,出來打一仗吧……」城下的天下棋王高聲的總結了一句:「你聽的不累,我罵的還累呢……我再喝口水……」

    「賈寶玉這廝欺人太甚!」多爾袞一拍城牆,臉色變得青中透紫。

    天下棋王的功力確實不凡,多爾袞手握牆垛一角,手下青筋不時起伏於手面,眼睛死盯著下面的明軍,像要噴出火來……正當龔鼎孽等人擔心不已之時,多爾袞突然發出一陣大笑:「就憑此等計倆也想瞞得過本王?賈寶玉,本王定叫你死無葬身之地!」

    「大人,您這也太過火了……」莊子固看著外面已經結束了中場休息、繼續開練的天下棋王,對王燃說道:「您也不怕多爾袞識破您這一計……人家可是『睿親王』……」

    「就憑他?」王燃笑著說道:「要是他能識破我這一計,前面就不會上我的當了……咱這可是連環計……第一計是指東打西,第二計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第三計嘛……」

    「賈寶玉這點技倆豈能瞞得過本王?!」多爾袞臉上掛著狠厲的笑容,轉向被罵的士氣一陣低沉的諸人說道:「他如此罵陣不過是為了激怒於我,誘我放棄高牆深河與之野戰城外,以已之短擊子之長,當真可笑之極!……他乃遠來疲憊之師,自然想著速戰速決!能夠不攻城而耗我有生之力量對他當然是好得不能再好之事,我豈能如他所願?!」

    多爾袞不愧是滿清傑出的軍事將領,外表張狂,內裡卻也並非草包,隨機應對決斷的能力很強。雖然城下的明軍讓他意識到自己中了王燃的疑兵之計,但有那兩張「大牌」在手,加之識破了王燃的計算,多爾袞立刻顯得成竹在胸。

    「那賈寶玉耗盡心機,先是指東打西,然後又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行此連環之計,好容易帶此十萬兵馬殺到北京城下」多爾袞笑著把手往下一劈說道:「這表面上是打了我們一個猝不及防,但實際卻正中我之下懷!」

    多爾袞確實聰明,根據眼前的形勢,利用倒推法很快就搞清楚了王燃前期的部署,分析的絲絲入扣,諸人精神立刻都為之一振。

    「賈寶玉打的如意算盤自然是攻破京城,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逼我大清簽下城下之盟……但只要我閉關死,他又能奈我何?!」多爾袞的臉上充滿了自信:「京城萬餘勇士皆百戰餘生之輩,縱然野戰不能以一當十,保得京師不失卻是毫無問題……」

    「但僅僅防守京城卻也不是我的目的,這塊肉既然送到了嘴邊,自然要將它一口吃掉!摒除山東的兵馬,」多爾袞站在城牆之上指點江山:「山海關的三萬餘精騎兩天之內便可以趕到京城,山西所部二十天內也足以集結十萬以上的人馬東進勤王……十五萬滿清鐵騎對付十萬明軍還不是手到擒來!」

    眾人立刻恍然,龔鼎孽第一個明白了多爾袞的戰略意圖,帶著點興奮說道:「攝政王英明,您的意思是不是說,以已為餌將將這股明軍牢牢的吸引在此,然後調動援軍實施反包圍……這太高明了!」

    很明顯,多爾袞並沒有被城下這十萬明軍的滔滔之勢所嚇倒,身具一代名將的潛質,自小征戰沙場未逢一敗的他面對此意外情況,不僅沒有象許多官員那樣想著怎麼「逃」、怎麼「躲」,而是在想怎麼利用手中的籌碼將這一被動的局面轉化為對自己有利的情況,爭取最大的利益。事實上,在戰場上以身為餌吸引敵人的注意,然後調動兵力實施反包圍的戰術並不罕見,在王燃原本時空的歷史中,國共內戰時著名的孟良崮戰役便是如此佈局。

    「賈寶玉不是想釣我這條大魚嗎?」多爾袞冷笑著說道:「我就以身為餌,看誰來釣誰!

    應該說,多爾袞的計劃從理論上分析是行得通的……雖然憑萬餘人馬想在十萬明軍圍攻之下保住北京城不現實,但力挺幾天守到山海關的三萬人馬來援卻是沒有問題,而以四萬人之眾力抗十萬明軍,別說守城,便是打野戰,以過去明、清兩軍的交戰歷史來看也有**成的勝算,更何況只是纏上個二十多天?等山西援軍一到,在所有瞭解雙方戰鬥力的人看來,圍殲明軍自然是不在話下。

    「我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豫親王在河南打的太快、太狠,」多爾袞嘴角重又掛上不屑的笑容:「萬一要是在沒有完成合圍之前把賈寶玉嚇跑了……想要再聚殲他們可就難了!哈哈哈哈……」

    多爾袞自以為風趣的話果然造成了眾人的輕聲哄笑……多爾袞不敗的威名、強烈的自信、周密的部署以及對對手的不屑一顧無疑調動起了眾人的熱情。

    大家紛紛開始醞嚷進一步的計劃……有人提議為防止明軍逃竄,在山海關援軍來後便可以實施內外夾擊之策……有人則顯得老成持重一些,建議山海關援軍路近可以放慢速度,到時與山西援軍一起打明軍一個出其不意……還有人提議模仿對李闖的策略,行反間計策反明軍幾個高級將領,以便在大包圍時將損失降到最低……眾人意興揚揚,話題也漸跑漸遠,竟開始暢想那看似觸手可及的勝利上面來。

    當然,不管勝利是多麼的觸手可得,也不是今天的事情,但根據多爾袞的計劃,頂多過上四天就可以觸摸到勝利的影子……四天已是加上了調兵的時間與山海關準備的時間……大家的心情與剛才相比早已是天差地別。

    城下天下棋王的叫罵聲仍在不間斷地傳來,多爾袞面容不驚,淡淡地掃了一眼:「四天後我看你還罵不罵得出來!」

    四天的時間過得飛快,這主要是因為明軍一直保持了君子動口不動手的風範,明軍似乎認為只要努力罵,就一定能把清軍罵出來一樣,因此雙方的弦雖然拉得緊,但卻沒有爆發任何肢體接觸,而這對保持實力的清軍來說自然是正中下懷。

    「看!」一個守城的清軍突然大叫起來:「是我們的援軍!我們的援軍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